有时在你认为合适的时候,讲出自己的请求,但没有得到对方的答复,那你就不要再请求了,等下次合适的时候,你再给对方点一点。这样多重复几次之后,对方也就容易接受你的请求了。
求人说话还要讲究分寸。
王先生想与某单位做成一笔生意,负责这个项目的是一位科长。
一天,王先生拎着一篼价值不菲的水果来到科长家里。他讲明来意后,说家里托人捎带过来一些水果,正好请科长尝尝鲜。
科长明眼一瞧,对水果的价值一清二楚,忙客套说:“哪里,哪里,不过是一件小事嘛,看你客气的。”
“这东西便宜得很,在我们家乡都拿来喂猪。”王先生本来是不想让科长因为受礼而产生心理压力,然而因为这样一句没有分寸的话,求人之事不但泡了汤,还给科长留下了坏印象。
说话讲究分寸是成功求人的保障,在求人办事的语言表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说话要适量,要懂得把握尺度。
说过了头,拍到马蹄子踢伤自己;轻了,像给马屁股挠痒,起不了作用。要知道,胆小的老鼠,喝多了酒,还会拿着砖头找猫,又何况是聪明的人类呢?
第二,久求不下时,要么自灭锐气,轻易放弃;要么冒险一搏,不顾以后。这都是不对的。你必须告诫自己冷静再冷静,坚持再坚持。
“攻城不怕坚,求人不怕难。”巧舌如簧,心细如丝。抓住对方弱点,关键时“全线反击”,这样就容易达到求助的目的。
第三,一叶障目,这是求人者常犯的毛病。
尤其是当久求不下,自觉没退路时,说话者会丢掉伪装,露出本来面目;或昏了头脑,说话的语气、感情等都不再刻意包装,伤了别人,害了自己,自断后路。
记住,一个人不可能趟过同一条河两次,但有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求同一个人。
第四,过分地吹捧对方,大送特送高帽子,猛灌“迷糊汤”。
马屁就像气球,吹得越大越不保险。阅历丰富的人,对于别人的恭维是听得出来的,适当的赞美夸奖令人回味无穷,使人心里美滋滋的。过分的肉麻的话语,只会令听者反感,这就是“过犹不及”。
站在别人的角度说话
正面强攻不下,不妨试着换一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身上找到不得不帮你的理由。
求人要体谅别人
当你急需对方提供帮助,而对方却偏偏有意无意视而不见时,直接求助既显得自己没本事,又可能戳到对方最忌讳的部位,反而招致反感。
在此情况下,你可以故意忽略自己的处境,对处境较好的对方表示理解与关切,一方面触动对方的同情心,使之歉疚;另一方面也可以激起舆论,给对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不得不主动提出帮忙。
在拥挤的火车上,一位疲惫不堪的妇人,带着一个四五岁的孩子站了很久,但没有人让座。孩子指着坐在旁边的一个小伙子,对妈妈说:“妈妈,我累了,你跟这位叔叔说说,让我坐会儿吧。”
妈妈轻声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好孩子,叔叔也很辛苦,也很累,再坚持一会儿吧。”
一番话,说得小伙子再也坐不住了,忙站起来说:“小朋友,你来坐吧,叔叔不累。”
小伙子对带小孩的妇女视而不见,本身就是该受到大家批评的自私行为。年轻妇女抓住这一点,不但不同意孩子向小伙子提出请求,反而设身处地为小伙子着想。
这样一来,小伙子没法不产生羞愧心理,再加上车厢内其他顾客给他带来的舆论压力,迫使他不得不主动站起来,为孩子让座。
有时,在提出自己的要求时,还要注意把自己的要求同对方的主观需要结合起来,强调自己的要求,并不纯粹为一己之私,而是同时在为对方着想,希望能为对方带来益处。既然这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对方也觉得自己脸上有光,因而很容易答应请求。
在求人时,求助者为达到自己的目的,对被求者指手画脚,让别人如何如何做,而不是去体谅别人,这实在不是一种明智的表现。
一位先生打电话托朋友买两张戏票:“替我买两张戏票好吗?”
“好的。”
“迟了恐怕买不到了。”
“好的,我等一会就派人去排队,你放心好了。”
“我认为你还是早点去好,你可以从后门进去,不必排队太久。”
他又继续说:“你还不如直接去找戏院经理,你和他不是很熟吗?就说票是你自己要的,相信他不会不给面子吧!”
许多人都可能在某些场合说过诸如此类的话,作为被求者,这些话听起来很不舒服,求人办事,还要教人该如何如何做,而教人如何做只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给人的感觉是霸道和自私。
在这种情况下,求人者大都难以达到自己求人办事的目的。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
在求人的相持阶段,对方可能提出一大堆理由来搪塞或拒绝。正面强攻不下,不妨试着换一个角度,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从对方身上找到不得不帮你的理由。
美国口才大王卡耐基的一次经历,可以称为游说的典范。他是这样请求一家旅馆经理打消增加租金的念头。
卡耐基每季度均要租用纽约一家大旅馆的大礼堂20个晚上,用以讲授社交训练课程。
有一季度,他刚开始授课时忽然接到通知,要他付比原来多三倍的租金。而这个消息到来以前,入场券已经印好,而且早已发出去了,其他准备开课的事宜都已办妥。
很自然,卡耐基要去交涉。怎样才能交涉成功呢?他们感兴趣的是他们想要的东西。两天以后,他去找经理。
“接到你们的通知时,我有点震惊。”卡耐基说,“不过这不怪你。假如我处在你的地位,或许也会写出同样的通知。你是这家旅馆的经理,你的责任是让旅馆尽可能多地盈利。你不这么做的话,你的经理职位难得保住。假如你坚持要增加租金,那么让我们来合计一下,看这样对你有利还是不利。”
“先讲有利的一面。”卡耐基说,“大礼堂不出租给讲课的而是出租给办舞会、晚会的,那你可以获大利了。因为举行这一类活动的时间长,他们能一次付出很高的租金,比我出的租金当然要多得多。租给我,显然你吃大亏了。”
“现在,来考虑一下不利的一面。首先,你增加我的租金,但是降低了你的收入。因为实际上等于你把我撵跑了。由于我付不起你所要的租金,我势必再找别的地方举办训练班。”
“还有一件对你不利的事实。这个训练班将吸引成千的有文化、受过教育的中上层管理人员到你的旅馆来听课,对你来说,这难道不是不花钱的活广告吗?事实上,假如你花5000元钱在报纸上登广告,你也不可能邀请这么多人亲自到你的旅馆来参观,可我的训练班帮你邀请来了。这难道不合算吗?”
讲完后卡耐基就告辞了:“请仔细考虑后再答复我。”
当然,最后经理让步了。
值得注意的是,卡耐基在与经理交谈的过程中,没有提出自己的要求,他是站在经理的角度来谈问题的。
可以设想,如果他气势汹汹地跑进经理办公室,提高嗓门叫道:“这是什么意思!你知道我把入场券印好了,而且都已发出,开课的准备也已全部就绪了,你却要增加300%的租金,你这不是存心整人吗?300%!好大的口气!你疯了!我才不付哩。”
想想,那该又是怎样的结局呢?大争大吵必然炸锅,谁都会知道争吵的必然结果:即使能够辩得过经理,他的自尊心也很难使他认错而收回原意。
汽车大王福特说过一句话:假如有什么成功的秘诀的话,就是设身处地替别人想想,了解别人的态度和观点。
求人办事时不能只站在自己的立场去想去求,更应该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说话:如果我是他,我怎样才有兴趣帮他办事?我凭什么帮他办事?
善用试探的求人技巧
求人时用试探的口气,可以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和想法,在被拒绝时可以保护自己的自尊和面子,避免出现尴尬。
在请求别人的时候,第一要做的是先探一下别人的口气,考察他真正的意思,尤其要设法了解对方的真正意图和想法,然后才能见机言事。这样的仗打得才有把握。
一般而言,试探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对方的心里所想,再确定下面自己该如何表达,哪些可说,哪些不可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方能步步为营。
张先生想在他所在地的繁华地段开一家西餐店,经过多方考察,他发现在那个地段开西餐店商机无限。
此时,该市的西餐业刚刚起步,机不可失,但他又苦于自己资金不足。他有一位朋友从事餐饮业多年,资金雄厚又有经验,他便想邀那位朋友与自己合资办起这个西餐厅。可是那位朋友的事业正如日中天,不知他有没有意向投资。
在谈话时,张先生并不急于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朋友,而是先尽数这块地地段之好,然后再评近时西餐业之兴,而后才稍靠近正题,向朋友询问,以其经验认为在那个地段开西餐店好,朋友与他不谋而合,都看中了这个商机。
张君见火候已到,接下来就引入正题,谈自己想在那儿开一家西餐店,又苦于缺乏资金和经验,最后才提出合作一事。朋友也认为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便很爽快地答应了。
在求朋友合资办西餐店这件事上,张君就采用了这种“先探后问,由浅入深”的方法。在生活中,时常要用到试探的技巧。
比如向别人借车,你明白他现在不用,仍会先问他:“你的车现在用不用?”下面的话都不用你开口,朋友就心知肚明了。这种语气也比较温和,也容易让人接受。
在求人时运用的试探方法,常见有以下一些。
一是自我否定法。当自己对所提问题拿不准,如果直截了当提出来恐怕失言,造成尴尬,这时,就可以使用既提出问题,同时又自我否定的方式进行试探。
这样,在自我否定的意见中,就隐含了两种可能供对方选择,而对方的任何选择都不会使你感到不安和尴尬。
二是投石问路法。当你有具体想法时,并不直接提出,而是先提一个与自己本意相关的问题,请对方回答。如果从其答案中已经得出否定性的判断,那就不要再提出自己原定的要求和想法,这样可以避免尴尬。
当自己拿不准的时候,不要武断地提出否定对方的要求,最好使用投石问路法,先摸情况,再决定下一步的行动。
三是触类旁通法。当你想提一个要求时,还可以先提出一个与此同属一类的问题,试探对方的态度。如果得到肯定的信息时,便可以进一步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对方的态度是明确的否定,那就免开尊口,以免遭到拒绝,出现尴尬。
用触类旁通法进行试探,其好处是可进可退,进退自如,在各种场合中有广泛的用途。
四是顺便提出法。有时提出要求,并不用郑重其事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显得过分重视,至关重要,一旦被否定,自己会感到下不了台。
顺便提出的要求往往是自己要说明的真正意图,轻描淡写,顺便一提,就使自己变得更主动,有退路可走,就可以有效地防止因对方否定而造成的心理失衡。
五是开玩笑法。把本来应郑重其事提出的问题,用开玩笑的口气说出来,如果对方给予否定,便可把这个问题归结为开玩笑,这样既可达到试探的目的,又可在一笑之中化解尴尬。
避免出现尴尬并不是求人的最终目的,它不过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和面子所采取的一种策略。要达到求人目的,还应研究在被对方否定情况下,如何运用求人技巧,扭转败局。
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
求人时先选择适当的话题,可以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距离,使自己逐渐被对方接受,随后才能将话题引向自己的意图。
写文章,有了个好题目,往往会文思泉涌,一挥而就;交谈时,有了好话题,就能使谈话融洽自如。在求人过程中,谈话时要善于寻找话题,学会没话找话的本领。
求人时选择适当的话题,可以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距离,使自己逐渐被对方接受,随后才将话题引向自己的意图,从而开始商谈,这样才是成功之道。
相反的,如果打一个招呼就开始讲自己的来意,迫不及待地反复申明自己的要求,这样往往事与愿违。因此,有经验的求人者,总是从一个好话题开始,再切入正题。
好话题,是初步交谈的媒介,深入细谈的基础,纵情畅谈的开端。好话题的标准是:至少有一方熟悉,能谈;大家感兴趣,爱谈;有展开探讨的余地,好谈。
那么,怎样找到话题呢?
中心开花。要选择众人关心的事件为话题,把话题对准大众的兴奋中心。这类话题,是大家想谈、爱谈又能谈的。人人有话,自然能说个不停,语花飞溅。
即兴引入。巧妙地借用彼时、彼地、彼人的某些材料为题,借此引发话题。有人善于借助对方的姓名、籍贯、年龄、服饰、居室等等,即兴引出话题,常常取得好的效果。
投石问路。向河水中投块石子,探明水的深浅再前进,就能有把握地过河。与陌生人交谈,先提一些“投石”式的问题,在略有了解后,再有目的地交谈,便能谈得更为自如。
如在聚会时,见到陌生的邻座,便可先“投石”询问:“你和主人是亲戚还是朋友?”无论问话的前半句对,还是后半句对,都可交谈下去;如果问得都不对,对方回答说是“老同学”,那也有谈下去的可能。
循趣入题。问明陌生人的兴趣,循趣发问,能顺利地进入话题。
引发话题方法很多,诸如“借事生题”法、“即景出题”法、“由情入题”法等等。可巧妙地从某事、某景、某种情感,引发一番议论,引发话题,类似“抽线头”、“插路标”,重点在引,目的在导出对方的话茬儿。
缩短距离。求陌生人办事儿,必须在缩短距离上下功夫,力求在短时间内了解得多些,缩短彼此的距离,力求在感情上融洽起来。志同道合,才能谈得拢。
中国有“一见如故”的说法,陌生人要能谈得投机,要在“熟”字上做文章,变“生”为“熟”。
“变生为熟”有以下方法:
看准情势,不放过应当说话的机会,适时插入交谈内容,适时的“自我表现”,能让对方充分了解自己。
交谈是双边活动,光了解对方,不让对方了解自己,同样难以深谈。陌生人如能从你“切入”式的谈话中获取教益,那么适时切入,能把你的知识主动有效地献给对方,实际上符合“互补”原则,奠定了“情投意合”的基础。
另外,寻找自己与陌生人之间的媒介物,以此找出共同语言,缩短双方距离。如见一位陌生人手里拿着一件东西,可问:“这是什么?看来你在这方面一定是个行家,正巧我有个问题想向你请教。”
对别人的一切显出浓厚兴趣,通过媒介物引发他们表露自我,交谈也会顺利进行。
还有,留些空缺让对方参与,会使对方感到双方的心是相通的,交谈是和谐的,进而缩短距离。
因此,和陌生人的交谈,千万不要把话讲完,把自己的观点讲死,而应虚怀若谷,欢迎探讨。
求人讲话的赞美艺术
深谙赞美之道,能使你顺利地消除与他人的隔阂,铲平顾忌和疑虑,助你求人办事获得成功。
花花轿子人抬人
常言说:“一句好话抵得上半年的口粮。”的确,没有人不喜欢受到别人的赞美。
赞美别人,就是给予别人同情、关心和爱,就是对别人劳动和创造的尊重,因此,赞美对于人类心灵的重要性,犹如阳光之于生命。
学会赞美别人,会使你成为处处受欢迎的人,深谙赞美之道,能使你顺利地消除与他人的隔阂,铲平顾忌和疑虑,助你求人办事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