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放调料要适时适量。
首先,做汤不宜早放盐,因为盐水有渗透作用,最容易渗入原料,使其内部水分渗出,加剧蛋白质凝固,因而影响汤味鲜美。其次,酱油也不宜早加或多加,其他作料如姜、葱、料酒等,以适量为宜,如果加得过量效果反而不好。
2.适量加醋。
醋能把骨头中的钙和磷溶解在汤里,增加汤的营养,同时还可以减少汤中维生素的流失。
3.做汤要用冷水。
如果一开始就往锅里倒开水或热水,肉骨头表面的蛋白质会马上凝固,造成蛋白质溶解不充分。
4.做汤要先用大火烧开,然后改用小火,直至做好。
5.在煮肉骨汤时,不宜在中途加水,如果在中途加入冷水,蛋白质和脂肪就会附着在骨头上,不能溶于汤中。
79.奶油味蛋汤的做法
做奶油味蛋汤并不需要加奶油,其做法是:
将两个鸡蛋调匀,用猪油炒,蛋液快凝结时,放入适量白开水,然后用旺火烧至呈乳白色,倒入装有调料的汤碗内,便成味鲜可口、香味浓郁的蛋汤。
在炒鸡蛋时,如炒成圆饼形,再加水烧煮,不但味美,形也美。
80.巧做风味独特的皮蛋汤
皮蛋一般用来做冷食拼盘用,然而也可以制作风味独特的皮蛋汤,烹制方法简单方便。
将皮蛋横切成约1厘米厚的块,入油锅两面稍煎,然后按一个皮蛋一碗水的比例加水,开急火,烧至汤发白,加盐、胡椒粉、葱花、味精起锅,滴上香油,趁热喝,越烫越鲜。
在食欲不佳时,来一碗皮蛋汤,顿时会使食欲大增。
81.可减汤咸的两种方法
方法一:汤咸而不宜加水时,可放入几块豆腐干(淡的)或几大片蕃茄,咸味便可减轻。
方法二:缝一个洁净的小布袋,里面装上面粉或大米,扎紧后放入汤中煮一下,可吸收掉一部分盐分,使咸味减轻。
82.做奶汤要用旺火
奶汤一般以大块猪肉、火腿为主,也有用鸡鸭骨架熬煮而成,做这种汤时要用旺火,以保持沸腾状态,这样汤汁浓度大,味道也鲜。
开始用旺火煮开,再用小火熬煮4小时左右,在熬煮过程中,掌握火候是关键。
83.巧熬清淳透明的汤
有些汤菜,要求出锅后清淳透明,鲜美可口。要达到这一点,第一要掌握好火候,第二不能放酱油,第三原料要冷水下锅。
84.醋能嫩化海带
海带煮久了会发硬,可在煮海带时加几滴醋,海带便会很快软化。
85.拌凉菜的窍门
拌凉菜宜先放入花椒油、芝麻油、糖、醋等调味作料,以使凉菜更加进味、爽口,待食用前再放入食盐,可防止凉菜水分渗出,带走营养成分。
86.煮老鸭先用醋水泡
将老鸭放在加醋的凉水中浸泡2小时,然后再用文火煮,便很容易煮烂。
调味作料
1.加酒和盐巧使醋变香
按一杯醋大约加3~4滴白酒的比例(不要加得太多,否则有酒味),在醋中滴入高度数的白酒,或加一些一般的烧酒,再掺进一点儿食盐加以搅拌。这样,醋不仅能保持原有的酸味,而且变得更香,就是时间长了也不会生“白”。
2.炒豆芽放醋的好处
豆芽含水量高,在烹调时易出汤,经不起长时间加热。放点醋可以使豆芽既断生,又不出水软化,因为醋酸对蔬菜中的蛋白质有显著的凝固作用,可使豆芽增强脆度。
豆芽含有较丰富的维生素B1、B2及其他维生素。在烹调时维生素易被氧化而遭到破坏。炒豆芽放醋可以达到保护营养素的目的。
豆芽中含有豆腥气,放点醋可消除豆腥气,并且能使豆芽脆嫩。
3.按顺序添加调料
调味品的添加顺序,原则上是渗透力弱的先放,渗透力强的后放。炒菜时应先放糖类,随后再放食盐、醋、酱油和味精。
如果顺序颠倒,先放了食盐,便会影响糖类的作用,因为食盐有脱水的作用,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凝固,使食物的表面变硬并有韧性,这样糖类的甜味就不易渗入到食品中去。
没有香味的调料(如食盐、糖等)可在烹调中长时间受热,而有香味的调料如醋、酒等,则不可如此,否则香味将消失。味精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酸钠,受不了高温,所以只能在最后加到食品中。
4.烹调中巧用大料
大料是做厚味菜肴不可缺少的作料。因为肉类和禽类煮、炖的时间较长,大料可以充分水解,使肉味更加醇香。如做红烧鱼时,油沸后投入大料炸出香味,加入酱油和其他作料,再放入炸好的鱼。又如烧白汤白菜等荤味素菜,将大料与精盐同时放入汤里,最后放香油。另外,腌制鸡、鸭蛋和香椿、香菜时,放入大料,也别具风味。
5.料酒不可用白酒代替
许多主妇烹调菜肴时常用白酒作作料,认为白酒料酒都是酒,同样能烹制出可口的佳肴,其实不然。酒类中的乙醇有很高的渗透性,挥发性强,但若乙醇含量过高,烹调菜肴时滋味不佳,还会破坏菜肴的原味。
料酒的乙醇含量跟白酒相比更适宜,用它腌渍鸡鱼等腥味较重的原料,能迅速渗透到原料内部,并对其他调味品的渗透也有引导作用,使菜肴味道浓香,同时去除腥臭和异味。
含有香料的料酒,还能使加热后的肉类食品溶解的脂肪酸产生酯化作用。
6.烧菜中放料酒的时间
烧菜肴用酒解腥,关键要使酒蒸发。因此用酒的最佳时间,应当是烹制菜肴过程中,在菜锅内温度最高的时候。
不同菜肴加入料酒的时间不同。炒肉丝要在肉丝煸炒完时加酒,烧鱼应在鱼煎制成后加酒,炒虾仁则要待炒熟后加入酒。
7.味精使用中的“四度”
在味精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4个“度”
1.温度。
味精在120℃的温度下会失去结晶水,在150℃时,大都分变成焦谷氨酸钠而失去鲜味,并且有毒性,就是在100℃中时间太久也会使其破坏。为此,应注意两点,一是味精不要放在火炉边上受高温的熏炙;二是使用时要等菜或汤做好后,临出锅时再加入味精。这样,既不破坏味精的鲜味特性,而且在此时的热度下,味精能迅速溶解在菜汁中,发出鲜味。
若在做凉菜时,如果直接放入味精,则会因温度低而不易溶解,鲜味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因此,要先用少量热水把味精溶解后,放凉再拌入凉菜中。
2.咸度。
味精在有食盐存在时鲜味才会显示出来,在没有食盐的菜汤(如各种甜汤)里放味精,就会产生异味,让人们吃起来很不舒服。苦菜太咸,则味精的鲜味也会被掩盖。因此,做菜或汤时注意咸味适宜再加味精。
3.酸碱度。
味精在酸性食物里不易被溶解,难以产生鲜味。而在碱性环境里,味精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仅没有鲜味,而且还具有一种异味。因此,味精应在近中性(pH6.5~7.0之间)的食品中使用最佳。
4.量度。
虽然已经认定味精无害,并取消了限量的规定,但这不等于说味精就可以滥用或超量食用,在味精的用量上要注意做到适度。
8.鸡精与味精的区别
在众多的调味品中,鸡精作为一种复合型、营养型的基础调味品脱颖而出。鸡精是一种以新鲜鸡肉、鸡骨、鲜鸡蛋为基料,通过蒸煮、减压、提汁后,配以盐、糖、味精(谷氨酸钠)、鸡肉粉、香辛料、肌苷酸、鸟苷酸、鸡味香料等物质复合而成的,具有鲜味、鸡肉味的复合增鲜、增香调味料。
有人认为鸡精是味精的升级换代产品,其实这样理解不确切。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鲜味比较单纯,而鸡精因含多种调味剂,其味道比较综合。
因此,在烹饪使用中,消费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味觉偏好进行选择,比如在烹制肉食品时,有人喜欢比较单纯的口味,就可以加入味精;如果喜欢多种味道调合的口味,则可以加入鸡精。但鸡精中含盐,调味时应注意少加盐。
另外,味精易溶于水,所以在烹饪时,一般在起锅之前加入味精效果好,菜肴的味道会更加鲜美。因为味精若在水溶液中长时间加热,会少部分失水生成焦谷氨酸钠,焦谷氨酸钠虽无害,但没有鲜味。而鸡精的用量用法似乎宽松得多。
9.使用味精的3个窍门
味精吸湿性强,易溶于水,就是溶于3000倍的水中,也仍能显出鲜味。但味精在碱性溶液中却不显鲜味。当受热到120℃以上时,味精还会变成焦化谷氨酸钠,不仅没有鲜味,还有毒性。因此使用味精要讲究科学性。
1.味精不可滥用,不能每菜必用,多用味精,一则会使鸡、肉、鱼、虾等原有的鲜味显不出来,二则会使人对味精产生依赖性,不爱吃没放味精的菜,从而食欲减退,降低对各种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2.味精不宜在含有食碱或小苏打的食物中一起用。各种馅料、蒸煮制成的菜,以及应用急火快炒的菜,都不宜多用味精,免得在加热过程中使味精变成焦化谷氨酸钠。
3.在汤菜或炒菜中使用味精,宜在出锅前加入,在70℃~80℃的汤水中味精溶解最多,口味也显得最鲜。不可将味精像细盐一样撒在凉菜中,这样味精不易溶化,人们食用后肠胃易受到刺激,造成消化不良。
10.烹调中用生姜妙法4则
一般荤菜都离不开生姜,它本身具有辛辣和芳香的味道,溶解在菜肴之中,可使菜肴增鲜增美。姜的用法一般有4种:
1.混煮。
炖鸡、鸭、鱼、肉时,将姜块、姜片放入,肉味醇香。
2.兑汁。
做甜酸味道的菜时,将姜剁成姜末,与糖、醋兑汁烹调或凉拌。如在做糖醋熘鱼、凉拌菜时用,可产生特殊的酸甜味。
3.蘸食。
用姜末、酱油、醋、香油拌成汁蘸吃,如吃清蒸螃蟹。
4.浸渍返鲜。
冷冻的肉类、家禽,在加热前先用姜汁浸渍,可以起到返鲜作用,尝到固有的新鲜滋味。
11.烹调中用大葱3法
大葱有去腥膻油腻的效能,一般可有3种用法:
1.炝锅。
多在炒荤菜时使用,如炒肉时加入适量的葱花或葱丝,做炖、煨、红烧肉菜和海味、鱼、鸭时用的葱段。如将大葱与羊肉混炒,可去除羊肉的腥膻之感,使肉味变得鲜美。
2.拌馅。
氽丸子、包饺子、做馄饨时,在馅中拌入葱花,味道会更加醇美。
3.明用调味。
如吃烤鸭时,在荷叶饼中,夹上蘸了甜面酱的葱段和鸭片,格外可口好吃。在做酸辣汤和热清汤时,最后撒上葱花,浇上明油(香油),引人食欲。
12.巧妙调制鲜姜汁
用料:鲜姜、精盐、味精、米醋或熏醋、香油。
方法:把鲜姜削去皮,切成细丝,再切成末,用姜末、精盐、味精、香油直接拌主料,然后把姜末放入小碗内,加入精盐、味精、米醋、香油调匀即成。
13.烹调中妙用大蒜
大蒜做配料能起调味和杀菌的作用,其用法有5种:
1.去腥提鲜。
如炖鱼、炒肉时,投入蒜片或拍碎的蒜瓣可使菜肴鲜美可口。
2.明放。
多在做咸味带汁菜时加入,如烧茄子、炒猪肝或其他烩菜时,放入几瓣蒜可使菜散发香味。
3.浸泡蘸吃风味独特。
如吃饺子时,蘸小磨香油、酱油、辣椒油浸泡的蒜汁,夏天也可用馒头蘸蒜汁吃,既开胃利口,又可以防肠道疾病。
4.拌凉菜。
用拍碎的蒜瓣或捣碎的蒜泥拌黄瓜、调凉粉,在蒸熟的茄子上泼蒜汁,菜味更浓。
5.把蒜末与葱段、姜末、料酒、淀粉等兑成汁,可以做出各种风味炒菜。
14.加盐和味精巧捣蒜泥
将大蒜去皮后放入捣碎钵内,用捣棍或擀面杖将蒜充分捣碎,如加一点精盐和味精,则越捣越粘,越捣越香。这样捣出的蒜泥比用刀剁细的蒜泥香味要浓郁得多。
15.辣味调味品小常识
1.葱。
葱有一种独特的香辣味,它能去除异味,刺激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从而增进食欲,对某些病菌还具有杀灭和抑制作用。
2.大蒜。
大蒜含有蛋白质、糖、钙、磷以及多种维生素,生吃香辣可口,开胃提神,加在肉食中,可去腥味。
3.生姜。
是一种芳香性辛辣食品,烧鱼做肉时放一点姜,能去腥膻,除油腻,增美味。
4.辣椒。
是五味中“辛”的主要代表,辣椒含有蛋白质、胡萝卜素、脂肪、红色素、辣椒碱、挥发性油和钙、磷、铁等矿物质,维生素E的含量丰富。
16.花椒的特殊用途
1.油炸食物时,热油易从锅内溅出,此时,放进几粒花椒,沸油即不外溅。
2.呢绒衣料在裁剪后,洒一些花椒水,用熨斗烫干,可防虫蛀。
3.把味浓的新花椒用纱布包好,放入衣箱中可防虫蛀;置入米缸,可防米生虫。
4.把花椒卷入皮毛内,可防皮毛被虫蛀。
5.胃口不好时,吃些花椒粉,可开胃增食。
17.椒盐的制作与使用
原料:精盐3两,花椒1两。制法如下:
1.先将一半花椒放入锅中,中温火炒至微黄色时倒出研成细末、过罗。另一半花椒也研末过罗。
2.将精盐放入锅中,炒至水分蒸发干、粒粒散开时倒出。
3.花椒末与精盐放在一起拌匀即可。
用途:供蘸食炸制菜肴使用。
18.辣椒油的制作与使用
原料:植物油1斤,干尖红辣椒2两,鲜姜1两,葱1两。制法如下:
1.先把油倒入锅中烧热,除去黄色素,呈白色时把葱姜放入浸炸。
2.提前把干辣椒切成细丝或小块,用开水焖泡一下捞出控干,待油温凉至30℃~40℃时,将辣椒放入勺内,转小火慢慢熬煮,使油呈红色为止。
3.捞出葱、姜不要,晾凉备用。
用途:烹制辣味菜肴、拌制凉菜。
19.番茄汁的制作与使用
原料:番茄酱、糖、盐。制法如下:
1.炒勺放底油烧热,放入番茄酱烧开。
2.放入糖、盐,炒至火红明亮为止。
用途:烧、烹、炸、溜菜肴。
20.巧用辣酱制辣油
植物油在锅内烧热后,立刻在油内倒入辣酱,用筷子充分拨动,使辣酱均匀受热,就能得到很好的辣油,不但味辣色红,还有一种香味。
这种方法制作方便,辣油用完后,剩下的辣酱还可以重新制作一次,得到的辣油味也很浓。
21.掌握油温的5个小窍门
掌握好烹调时的油温,关系到菜肴制成后的色香味形。在各种菜谱上,油温常用“成”来表示。
油温一二成时,锅底有一些小油泡慢慢泛起。三四成油温,油面开始波动,没有油烟产生。五六成油温,油面波动较大,有油烟袅袅升起。七八成油温,油面趋向平静,出现大量油烟。九成油温,油烟呈密集型上升。
22.巧妙炸好辣椒油
炸辣椒油关键要掌握投放辣椒的时机,油温过高或过低时放入辣椒,都会影响油的辣味和颜色。
在炸辣椒油时,植物油在火上烧热,见油冒烟即将油锅离火,晾2~3分钟,再把去蒂和籽的干辣椒倒进油锅内炸,用筷子上下翻动辣椒,使辣椒均匀受热,这样炸出的辣椒颜色鲜亮,辣味足。
23.去除油中鱼腥味妙法
家常炸鱼,锅内得倒一定数量的油,才能使鱼炸得焦,炸得酥,炸过鱼后所剩的油带有一股鱼腥味,不好作其他使用。腥味主要来自鱼肉中的三甲胺,这种物质溶于油脂,不易分解或挥发,多沉积在油底部,除掉油中的腥味可以使用两种方法。
方法一:把炸鱼的剩油加热,投入一些葱段、姜片和花椒,炸出的香味促使油中腥味分解,然后将锅离火,抓一些干面粉撒入热油中,面粉受热渐渐糊化沉底,吸附一些油内的三甲胺,从而除去了油中的大部分腥味。
方法二:把炸鱼的剩油烧热,经葱、姜、花椒去腥味以后,淋入一些调匀的稠湿淀粉浆。湿淀粉遇热爆炸沉入油内,接着又成泡状浮着的淀粉泡,把油澄清后就可以使用。
24.加热前后巧调味
加热前调味用基本涮料,如有些原料需用盐水、酱油等腌浸泡煨,有的需去除腥膻气味。加热时调味为定型调味,可决定菜肴的风味,操作时宜重点对待。加热后调味为补充调味,可弥补不足,如炸、涮、蒸、烹制的菜肴,在加热时不能调味,可借助此时增味增香。
家庭腌制
1.生渍酸菜4步法
生渍的酸菜质脆,味微甜,便于保存,不易腐烂,但加工的时间要长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