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共和国36位军事家(上册)
26719700000001

第1章 用枪杆子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毛泽东在斗争中认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与“上山”的必要性,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论断。秋收起义后,他把部队拉上了井冈山,揭开了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序幕。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出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曾在湖南起义的新军中当过兵。1913年至1918年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一面求学,一面从事革命活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接触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湖南创办了《湘江评论》,建立了俄罗斯研究会,创建了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作为湖南省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等职,领导长沙、安源等地工人运动。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1924年国共合作后,在国民党第一、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候补中央执行委员,并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理部长。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最早认识革命武装斗争在当时中国历史条件下具有极大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1926年3月20日,蒋介石制造了中山舰事件,当时党内多数人主张妥协,但毛泽东极力主张反击。他向当时的苏联军事顾问团代理团长季山嘉建议:我们应当动员所有在广州的国民党中央执监委员,密赴肇庆叶挺独立团处集中,利用其他各军与蒋介石的矛盾,通电讨蒋,削其兵权,开除其党籍。在当时的情况下,武力反击是可行的。因为中国共产党在蒋介石的第一军中有不少党员,李宗仁、李济深等人与蒋介石的矛盾也很深,并且共产党还掌握了一个叶挺独立团的武装。但是,毛泽东的建议被季山嘉拒绝,中共中央也主张对蒋介石妥协。1926年5月22日蒋介石又提出了《整理党务案》,在通过此案时,毛泽东拒绝举手。此案通过后,毛泽东于5月25日离开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的位置。

此前的5月3日,毛泽东任所长的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也正式开课。在讲习所里,毛泽东组织学员进行军事训练,培养农民运动和革命武装斗争的骨干,建立了中共和共青团组织,积极发展党、团员。11月中共中央决定毛泽东任中共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书记。1927年,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革命形势日趋紧张。5月,毛泽东当选为中共第五届中央候补执行委员。6月底,毛泽东在汉口先后召集来武汉向国民政府请愿惩办许克祥的共产党员和骨干分子200余人,以及逃亡湖南的同志开会,指出大家要“恢复工作,拿起武器,山区的上山,滨湖的上船,坚决与敌人作斗争,武装保卫革命”,拿起枪杆子斗争,以枪杆子对枪杆子,不要再徘徊观望。这是毛泽东在国民革命后期,第一次把上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出路提了出来。

7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第三十四次会议,讨论湖南局势问题。在会上,毛泽东说有两条路:一是上山,二是投入军队中去。保存革命力量,以应付反革命事变,因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宣布分共,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全面破裂,国民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新时期。从8月初开始,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湘南运动大纲》,他的基本思路是在湘南组织政府模样的指挥机关,实行土地革命,在军事上,组成一个师的武装,占据五六个县,形成一根据地,进而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在国民革命失败,全党都在思索出路的情况下,毛泽东凭着他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很快形成了一个具有独创性的革命新思路。中央决定毛泽东为书记,组织湖南特委。

8月7日,毛泽东出席了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即历史上的“八七会议”。会上,毛泽东就统一战线、农民问题、军事方面等重大问题发了言。关于军事工作,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唐(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拿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概念。”毛泽东建议新的政治局常委,“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毛泽东从中国国情出发,第一次提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着名论断,也成为了“八七会议”中正确意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七会议”纠正了党在过去的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为处在困境中的党指出了一条继续革命的道路,开始了复兴中国革命的伟大斗争。会议选举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毛泽东被选为政治局候补委员。

“八七会议”后,瞿秋白希望毛泽东能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毛泽东回答:我不愿跟你们去住高楼大厦,我要上山结交绿林朋友。

8月9日,毛泽东出席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第一次会议,会议决定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回湖南传达“八七会议”精神,改组省委,领导秋收起义。

8月12日,毛泽东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离开武汉秘密回到湖南领导秋收暴动。8月18日,毛泽东出席了在长沙市郊沈家大屋召开的湖南省委会议,讨论制定秋收暴动计划。

关于暴动问题,毛泽东发表了四点意见,集中起来就是要“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毛泽东提出:“要发动暴动,单靠农民的力量是不行的,必须有一个军事的帮助。有一两团兵力,这个就可起来,否则终归于失败。”“暴动的发展是要夺取政权。要夺取政权,没有兵力的拥卫或去夺取,这是自欺的话。我们党从前的错误,就是忽略了军事,现在应以百分之六十的精力注意军事运动。实行在枪杆上夺取政权,建设政权。”

毛泽东的这些思想是对他在“八七会议”上的思想的进一步阐发,坚持用革命和枪杆子来夺取政权,已经成为毛泽东指导革命实践的基本原则。会上,毛泽东等人提出,革命应该“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这一意见得到了省委的同意。

关于暴动的区域,中共中央本来要求湖南举行“全省暴动”。在会议讨论中,毛泽东极力主张缩小暴动范围,只在湘中四周各县举行暴动,这一意见也被省委所采纳。

关于土地问题,毛泽东提出,不能按“八七会议”提出的仅是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这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和需要,“要能全部抓着农民,必须没收地主的土地交给农民”,当然“对被没收土地的地主,必须有一个妥善的方法安插”。毛泽东的建议,在最大范围内争取到了广大群众对秋收暴动的拥护和支持。

8月23日,中共中央对湖南省委的这一计划进行了答复。虽然在原则上认为以长沙为暴动起点的计划是对的,但仍主张应湘南、湘中同时发动,并认为抛弃国民党旗帜是不对的。

毛泽东和湖南省委在8月30日再次开会讨论,决定坚持原来意见,实行湘中暴动,并决定以中国共产党的名义领导此次暴动。决定集中力量在湘潭、醴陵、安源、浏阳、平江、岳阳、宁乡等地发动起义,并成立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具体组织和领导起义。但湖南省委的暴动计划没有得到中央批准。此后,毛泽东以秋收起义前敌委员会书记的身份到安源部署武装起义,途经株洲时会见了有关领导,指出株洲是个重要地方,要把地方工作抓紧恢复起来。同时向工农革命军第一师3个团下达秋收起义的计划与部署。

9月初,毛泽东赶到安源,在张家湾召开了军事会议。会议详细地讨论并制定了湘赣边界秋收暴动的部署,决定参加起义的武装力量编为3个团,兵分三路进军长沙。会上,王兴亚向毛泽东建议:如果起义失败,可投奔到井冈山去,我在那里有袁文才、王佐两个“老庚”。

毛泽东与参加秋收起义的部分同志合影。安源会议后,毛泽东和潘心源等一起直奔铜鼓县城。在浏阳和铜鼓边界的张家坊,毛泽东被团防军扣压,一直到离民团部大约200米的地方,毛泽东才找到机会得以逃脱。

9月10日,毛泽东到达铜鼓的第三团团部,宣布把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向浏阳进发。在此前的一天,即9月9日,湘赣边秋收起义已按原定日期爆发。面对强敌,起义军一时间,“竟至溃不成军”。

在这危急时刻,毛泽东于9月14日率第二团撤至上坪,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并以前委书记的名义,命令各部到文家市会合。9月15日,省委决定停止执行16日举行长沙暴动的计划。

9月19日,起义各部先后到达文家市。毛泽东当晚在里仁学校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会议。毛泽东主张退往湘南,师长余洒渡仍主张取长沙。在总指挥卢德铭支持下,前委作出了“向萍乡退却”的决定。

9月20日,毛泽东、卢德铭率部离开文家市。24日,部队在萍乡以东的芦溪遭到朱培德部的突袭,部队损失惨重,总指挥卢德铭不幸牺牲。

9月29日,部队进驻江西永新三湾村。当晚,毛泽东在“泰和祥”杂货铺召开中共前敌委员会扩大会议,决定对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这就是着名的“三湾改编”。

“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把不足一千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下辖第一、第三两个营。部队缩编后,机构更加精干,指挥更加灵活。第二,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待遇一样。这些民主措施把这支工农军队同旧式军队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了。第三,全军由党的前敌委员会统一领导,各级部队分别建立党的组织,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均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支部建在连上”,这是毛泽东创立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建军思想。此后,它成为保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保证军队革命性质的一项基本制度。

三湾改编,开始改变了革命军队中旧式军队的习气和农民的自由散漫作风,开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创立新型人民军队的开端,在人民军队的建军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

在三湾改编期间,毛泽东派人同宁冈县党组织和驻在井冈山北麓宁冈茅坪的袁文才部取得了联系。

10月3日,毛泽东率部到达宁冈县古城,在这里,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会议主要总结了秋收起义以来的经验教训,着重讨论了关于在井冈山“安家落户”、建立根据地的问题,并决定对袁文才、王佐的部队采取团结、改造的方针。

会后,毛泽东带着少数随从人员,在大仓村会见了袁文才。毛泽东充分肯定了他们“劫富济贫”的革命性,同时说到工农革命军目前的困难,希望他能做好王佐的工作,双方谈得很投机。毛泽东当场宣布送给他们100支枪,袁文才很感动,表示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工农革命军解决各种困难。随即他又回赠给工农革命军600块银元,并同意革命军在茅坪建立后方医院和留守处,答应上山做王佐的说服工作。

10月7日,部队到达茅坪,在这里建立了医院和留守处。接着,毛泽东又通过袁文才去做王佐的工作,随即王佐也同意工农革命军进驻茨坪。

10月27日,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上最大的村镇——茨坪。随后,党、政、军各种领导机关,都搬到了这里。

这样,毛泽东率领的秋收起义部队,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作战,行程一千多里,终于把革命的红旗插上了井冈山之巅!

在进驻茨坪后,毛泽东就开始研究迅速恢复当地党组织的问题。11月上旬,毛泽东在茅坪的象山庵专门召集了宁冈、永新、莲花三县原党组织负责人开会,要求各县重建党的组织,深入发动群众,建立红色政权。

在恢复重建地方党的同时,毛泽东抓住湘桂军阀混战,边界防卫空虚的时机,率部打击地方武装,分兵发动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创立革命根据地。11月18日,工农革命军攻占茶陵县城。11月下旬,茶陵县工农兵政府成立,谭震林当选为政府主席,这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12月下旬,茶陵红色政权受到强敌进攻,部队撤离茶陵向井冈山转移。团长陈浩企图投敌,前敌委员会决定,将陈浩等叛徒处决。12月底,在砻市召开的处决陈浩等人的群众大会上,毛泽东提出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红军的三大任务是毛泽东提出的重要建军思想。这是因为,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这是党的政治任务。人民军队不仅是战斗队,同时也是工作队,这一思想的提出,使人民军队真正成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纪律是军队的生命线,早在1927年10月24日,工农革命军出发上井冈山时,毛泽东就宣布了三项纪律:第一,行动听指挥;第二,打土豪款子要归公;第三,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

毛泽东与参加井冈山斗争的部分同志合影。1928年1月,在打下遂川后,毛泽东宣布了六项注意:一、上门板;二、捆铺草;三、说话和气;四、买卖公平;五、借东西要还;六、损坏东西要赔。

1月中旬,毛泽东在遂川主持召开了前委与遂川、万安两县委的联席会议,制定了割据赣西南的计划。毛泽东在会上总结了秋收起义以来工农革命军的作战经验,提出了“敌来我走,敌驻我扰,敌退我追”的游击战作战原则。

为了更好地完善人民军队的纪律,毛泽东还在茨坪召开了征集意见座谈会。在这次会上,毛泽东正式向部队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在此后,六项注意中增加了“洗澡避女人”和“不搜俘虏腰包”两项,成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此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内容在不同时期略有变动,但其基本精神一直被人民军队所遵循,成为毛泽东建军原则的重要内容。

革命力量的发展,使得国民党江西当局十分震惊,于是发动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第一次进剿。1928年初,赣军第二十七师杨如轩部以一个团和一个营的兵力进攻万安,又以一个营进占宁冈东部的新城,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构成严重威胁。

毛泽东于2月4日率工农革命军第一团从遂川赶回井冈山。2月18日清晨,埋伏在新城四周的工农革命军向新城发动突然袭击,经过数小时激战后,攻占新城。新城战斗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的第一次“进剿”。

从毛泽东率军向井冈山进军到1928年2月,工农革命军由不足1个团发展到1个师两个团,先后攻克了茶陵、遂川、宁冈三座县城,并建立了这三县的工农兵政府。这样,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基本形成。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成功地实现了在革命低潮形势下,把革命的进攻和革命的退却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了从城市向农村的战略性转移,一个巩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地区初步建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