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建筑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26730200000009

第9章 世界建筑大师(9)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1951年出生于西班牙瓦伦西亚的贝尼马米特,在巴伦西亚修完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以后,于1979年获得了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结构工程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并开始参加建筑设计竞赛,1981年在苏黎世开了自己的建筑和土木工程事务所。最初他所做的实际项目多是火车站、机场和桥梁这一类东西,好像和交通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之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有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星外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这新课题。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2001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它就是威斯康辛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加建的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的密尔沃基美术博物馆位于密执安湖畔,粼粼波光似乎是全球各地很多博物馆建筑不约而同偏爱的环境条件。在美术馆旁边还有另外一个好的老的建筑,是埃罗·沙里宁1957年设计的战争纪念馆。为了尽情发掘地段环境与生俱来的优美潜力,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把建筑放成了在水一方。正对着地段西面,是当地的重要干道,林肯纪念大道。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沿着大道的方向新建起了一条拉索引桥,跨度长达73米,把人们的视线直接引导到了新建的建筑上来,笔直地正对着新美术馆的主要入口。引桥的做法,和他在1992年为塞维利亚世界博览会设计的竖琴般的阿拉密洛大桥有着类似的构造思路,不过这次是个具体而微的版本罢了。然而桥下并没有水,湖水更在美术馆的身后。

早在1983年设计苏黎世的一个火车站的时候,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就已经充分开掘了混凝土结构的雕塑表现力,把20世纪50年代由埃罗·沙里宁和布鲁诺·奈尔维发扬到了巅峰水准的结构美做得进一步地纯和美。在密尔沃基美术馆里,他以厚重的混凝土拱作为基本元素反复叠加,一通操控下,沿着南北轴线长长向北伸展的展览空间产生了统一的形象特征,都归结在了遵循结构规则的绵长韵律中。最简单、最朴实的结构功能,造就了极其雅致而壮丽的美。由于混凝土的拱远远伸出的远端正好为展廊托出了檐口,因此展廊里能得到的,基本上只是室外地面反射回来的漫射光,既保证了足够的自然采光,又避免了阳光直射对藏品的破坏。长排长排的拱的重复让人联想到教堂时代的结构方式,自然地,又为这个空间添了几分神圣感。

人们可以从三个层次上来理解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作品:首先,它们都通过优化的设计方案来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解决问题的手法以及设计理念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得一目了然,从而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引起共鸣;最后,这些作品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开创了一条解决建筑问题的全新思路,并促使我们思考有关建筑本质的问题。卡拉特拉瓦的工程使人想起复杂的有机生命体的构成方式。这可以作为一个理由来解释为什么他设计的桥梁、瞭望塔以及建筑群像是从景观中生长出来的一样,不仅贴切而且加强了景观感。当然,他设计的形式并不是纯粹的模仿,也不是直接采用有机体的式样。他的设计方案,或者说他在自然中所作的画,其灵感来自于生物体,尤其来自于人体的骨架、循环系统以及皮肤的活动与生长方式。此外,他也从身体的特技动作与舞蹈者克服重力的姿势中获得了丰富的灵感,捕捉形变,并将之加入到一个流动的世界中去。

因此,当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设计的建筑如同植物一样植入景观时,此建筑不仅不会抑制景观本身的特征,反而还能加强景观的唯一性。当他的作品放置于被遗忘的城市外围时,能给这个地方带来希望和复兴的渴望。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的工程同时具有三个层次:作为建筑,它们具有稳定性与抗瓦解性;作为容器,它们使人类及其活动具有容纳性;作为表皮,它们具有对某处地点的遮蔽性。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在建筑的这三个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毋庸置疑,他的高质量的设计是集体思想和协作努力的结晶。他的成功应归功于他众多技巧和才能的综合,这些技巧和才能使得工程与众不同。卡拉特拉瓦能够综合多种知识,在普遍水平上思考并不断地创造,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由于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所以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也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

山琦实:国际主义设计代表人物

山琦实,美国重要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代表人物,他与米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设计上深受米斯的影响。

山琦实,日本移民的后裔,1912年出生于西雅图,毕业于华盛顿大学。20世纪30年代口袋里仅有40美元的山琦实从华盛顿移居纽约,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差事,那就是与施里夫、兰姆和哈蒙等一起承担帝国大厦的设计工作。在1973年世贸中心双子楼落成之前,帝国大厦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楼。

1954年山琦实接受圣路易斯市的委托,设计一批低收入住宅,为了表达他对现代主义精神不亡的坚定立场,他采用了典型的现代主义设计手法,特别是勒·柯布西耶的主张和二三十年代国际主义建筑集团国际现代建筑大会的立场,否定装饰、朴实无华、预制构件的功能主义特征,简单的工业材料。这一批9层楼高的建筑因而冰冷到了极点,建筑群落工整有致,毫无情感,好像监狱建筑一样。完工以后,即便低收入的穷人也因为设计非人性化而不愿迁入,因为他们感到好像住入监狱区一样。从50年代到70年代,这批建筑的入住率不到1/3,市政府难以维持,终于在1972年决定把这个巨大的建筑群炸毁。詹克斯说:“普鲁伊特—艾格大厦倒塌之后,我们开始进入后现代建筑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世界。”

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中期,是美国高层建筑最辉煌的时期,由于建筑技术的成熟和美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强盛,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无论在高度、功能还是数量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增长,于是,就在纽约诞生了这幢“双子大厦”。大厦由美国籍日本建筑师山崎实设计。在山崎实看来,世界贸易中心建筑的基本问题是“寻找一个美丽动人的形式和轮廓线,既适合于曼哈顿区的景观,又符合世界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他认为,人类既然能够建造摩天大楼,就一定能够理解摩天大楼。所以,在100多个设计方案中,山崎实最终确定了后来矗立在纽约曼哈顿的“双子大厦”的设计方案。这个方案高宽比为7∶1,由密集的钢柱组成,钢柱之间的中心距离只有一米多,所有窗都是细长形,那些由钢柱构成的挺拔向上的线条,以及从第9层向下三根柱合为一根,合并处设计成尖拱状,颇具哥特式风格,那些连续不断的尖拱式门洞,更使人联想到歌特式建筑的典型形式,想到欧洲传统文化与艺术的蜕变。

山琦实本人偏爱选择低层居住,随着年龄的增长,已经设计了世界上很多引人注目的商业大厦的山琦实,越来越喜欢印度非常感性的建筑风格以及日本传统的祥和安宁的建筑设计,尤其喜欢泰姬陵,这对于山琦实来说,似乎是一种审美的矛盾。有谁会比山琦实自身更矛盾的呢?他说:“在当今世界,人们需要风格宁静的建筑以保持头脑清醒,高楼大厦不应该让人敬畏和引人注目,而应作为当代人活动的良好场所。

有人用山琦实一生四次婚变,最终还是与他第一任妻子复婚的故事调侃,说世界贸易中心大厦的消亡,是他的艺术与设计循环到了起点,而与第一任妻子复婚,是他情感循环到了起点。由此可见,徜徉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现代设计,必然要在发展中不断地吸收、融合。

丹下健三:世界的丹下

丹下健三,世界知名的日本建筑师。他先后获得过包括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7个博士和名誉博士学位,曾获得日本天皇亲授的文化勋章,美国建筑师协会、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和法国建筑科学院的金奖。丹下健三作为日本建筑师乃至日本文化艺术界的代表而为世界所知。

丹下健三,1913年出生于大阪,1938年从东京大学建筑系毕业。1949年,他在广岛原子弹爆炸地点原址建造和平中心的设计比赛中胜出,开始在国际上崭露头角。丹下健三强调建筑的人性,他说:“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1987年他获得了普利茨克建筑奖。

1946年,丹下健三回到东京大学建筑系当助教,同时成立了“丹下研究室”,这是个充满生机和创造力的研究室。在此之后的十五六年时间里他设计了广岛和平公园和原子弹爆炸纪念馆、东京都厅舍、香川县厅舍等一批优秀的建筑,还不断到欧洲和美洲参加学术会议、讲学。

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是丹下健三结构表现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具有原始的想象力,达到了材料、功能、结构、比例,乃至历史观的高度统一,被称为20世纪世界最美的建筑之一。日本现代建筑甚至以此作品为界,划分为之前与之后两个历史时期。而他本人也赢得“日本当代建筑界第一人”的赞誉。

代代木体育馆采用高张力缆索为主体悬索屋顶结构,创造出带有紧张感和灵动感的大型内部空间。其特异的外部形状加之装饰性的表现,可以追溯到作为日本古代原型的神社形式和竖穴式住居,具有原始的想象力。由于新颖的外部、内部空间手法和功能与结构的巧妙结合,这个作品得到了日本和各国建筑界很高的评价。有人甚至认为这幢建筑是日本现代建筑达到国际水准的标志。丹下健三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日本建筑学会特别奖及其他国际大奖。当时的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称赞说:“体育激励了建筑师,一方面众所周知,许多纪录在这个比赛馆中产生,这个作品激发了运动员的力量。同时这个比赛深深铭刻在有幸参加大会的人们的记忆中,铭刻在前来观战的追求美的人们的记忆之中。”

丹下健三的建筑创作生涯长达60余载,不仅作品颇丰,在建筑教育方面的贡献也是有目共睹的。他曾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客座教授,还在哈佛、耶鲁、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名校的建筑系执教。而日本的第二位普利茨克建筑奖获得者稹文彦,以及目前日本建筑界颇具国际影响力的矶崎新、黑川纪章等人都曾师从丹下。

1961年他成立了丹下健三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稻冢二郎、山本浩、岩本隆等优秀的人才都在这里工作过。他们设计的山梨文化会馆、阿尔及利亚奥兰综合大学都体现了信息化社会对建筑的要求。用丹下健三的话来说就是“能够交流的主体建筑”和“能够成长的建筑”。

丹下健三是国际建筑界公认的“世界建筑大师”之一。近半个世纪来,他设计的近200个作品和方案遍及10多个国家;发表过大量的专著;荣获了日本文化勋章,30多次国际金奖和大奖,6个国家和地区的7个博士和名誉博士学位,12个国家的城市、艺术或建筑协会的23个名誉称号,正值当前信息技术引起建筑思想上的第二次革命时,是丹下提出了“城市轴”、“锁状交通系统”、“能够交流的立体建筑”等新概念,给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带来新的活力,引起国际同行的广泛重视。

丹下健三在世界近代建筑史上留下的许多名作,更像“燃烧着历史尖端的火焰”,熠熠发光,激励着建筑师们去大胆探索,执意求新,把建筑艺术的价值观不断深化到全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进程中去。

丹下健三认为:“虽然建筑的形态、空间及外观要符合必要的逻辑性,但建筑还应该蕴涵直指人心的力量。这一时代所谓的创造力就是将科技与人性完美结合。而传统元素在建筑设计中担任的角色应该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它能加速反应,却在最终的结果里不见踪影……”这一最基本的理念便是丹下健三在建筑实践中始终坚持的信条。

黑川纪章:共生的思想

黑川纪章,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日本著名建筑大师。

黑川纪章,1934年出生于日本的爱知县,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后又到东京大学深造,先后获得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少年得志,26岁就崭露头角,28岁时开设了黑川纪章建筑与都市设计事务所。如今黑川纪章已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

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要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