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过去有这样一句老话:“金太谷,银祁县,榆次多的是米和面”,这里是说晋中一带的太谷、祁县、榆次三地十分富裕,富商极多,其中以太谷为首,祁县次之,而在榆次地区,则有很多大粮商,而其中的佼佼者,就是宋继宗,现今榆次北关仍有一条名为“粮店街”的街道,据说就为宋继宗所开。但他并不只是一个大粮商,还是一个实业家,也是近代晋商中民族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
少年天才,晋中骄子
宋继宗又名宋启英,字隽臣,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生于山西榆次大张义村。其父宋贵森,原在直隶省古北口的八沟(今河北承德平泉县境内)开办“吉大生”商店发迹,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宋贵森病逝,年仅17岁的宋继宗便继承父志,独自到塞外经营父亲留下的“吉大生”商店。
宋继宗年龄虽小,在经商策略上却有独到的见解,他主张商品要勤进快销,薄利多销,并继承了晋商讲求信誉、以质取胜的传统,所以虽然年轻,但一入商界便崭露头角。由于时代的局限,开始时他在商业发展上依然采取明清时代晋商建立连号的做法,像祁县乔家“复字号”那样,逐步在榆次县城发展宋家“吉字号”的商铺。
从清末到民国初年,宋继宗在吉大生之后又陆续办起吉泰隆、吉泰公、吉丰厚、吉丰成、吉履谦、吉履恒、吉玉恒、永吉当、吉生庆等10个吉字号百货商店。经营范围包括了粮油棉花、绸缎布匹、家具木器、当铺钱庄等各个行业,几乎囊括了城乡人民生活所需的各个方面,终成为清末民初榆次的晋商巨子,并于1921年被推选为榆次商会会长。
可贵的是,虽处于大变革时代的清末民初,但宋继宗没有走晋商只注重自身发展的老路,而是在经商经历中孕育产生出民族资产阶级思想。从鸦片战争之后,我国已开始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经历洋务运动之后,晋商中的先觉者渠本翘等也开始建立双福火柴公司等民营企业,特别是成立设在阳泉的保晋矿务公司,夺得了与英商争夺采煤权的胜利,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开始大发展。这一切都给宋继宗以积极的启示,使他认识到了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立志振兴山西的工业力量。
可以说,山西近代民营工业的发展,宋继宗是功不可没的,他非常支持地方近代工业的发展,并为之奔波操劳,在其吉字号产业之外,他还着手建立了山西义聚煤油公司、魏榆米面厂、晋华纺织厂、利晋织布有限公司、魏榆电器厂(即后来的榆次电灯公司)等诸多知名的民营企业。到民国初期,宋继宗已成为山西商人中新生民族资产阶级派的代表人物。
宋继英取得的商业成就也是相当辉煌的,全盛时期,他的独资企业和义聚煤油公司的分支机构达到53处,企业和商店职工人数也达到了1071人,所获利润折合白银达到62万余两,生产和经营的商品行销大半个中国,北至黑龙江,南至江南地区,东到京、津、鲁、沪,西到青海甘肃,实力十分强大,影响亦可谓深远。另外,还在山西开办了一些女子学校和职业学校,对当地的教育事业也有一定的贡献。
宋继宗于1931年病逝,综观他的一生,从1895年开始经商到他去世,在不到四十年的时间里,他以积极改革的民族资产阶级思想,大力创办民族工业的实际行动,以及在商品流通中所具有的敏锐洞察力和敬业开拓精神,很好地发挥了他作为晋商中民族资产阶级实业家的作用,同时也是很值得我们进行探讨和借鉴的。
后来由于日本侵华,国内形势骤变,宋家的商业开始走向了下坡路,特别是“七七”事变后,宋家很多产业也遭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掠夺,在山西的产业也受到了阎锡山官僚资本的挤并,至解放前已走向衰败没落。
过人的经营眼光与素质
在商业经营上,宋继宗并不中是运用晋商传统的勤进快销,薄利多销,讲求信誉,以质取胜的方法,他还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具有良好的商业预测眼光
要经商,面对市场变化和需求就要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宋继宗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
1904年,正太铁路(原为河北正定到山西太原,后改为石家庄到太原,故又称石太铁路)动工兴建,在修建之时,他就预测到随着铁路通车,其路经的山西榆次北关将成为繁荣的货物集散市场,于是及早动手,从榆次道北街购得廉价土地,修盖很多门面房、客栈和库房,之后在此开辟了“粮食街”和“栈房街”,并把“吉泰隆”客货栈和“吉泰公”粮店迁入两街,又为适应了市场需要而扩大了经营规模,他的这一举动使其成为榆次商界数一数二的财主,他也被时人誉为是“预见在胸、别具慧眼”的商界先觉。
他开办面粉厂和纺织厂也体现了他的这一能力,晋中地区在当时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区和产棉区,但这里的粮食和棉花加工却极其落后,而价格较贵的“洋面”、“洋布”却在这里很畅销。如果能在这里开办先进的生产加工厂,将这里出产的廉价粮食和棉花加工成和“洋面”和“洋布”一样的产品,无疑是有大钱赚的,于是他赶紧筹资开办了面粉厂和纺织厂,不但改变了晋中地区农业生产加工的落后状况,自己也大获其利。
有开拓进取的大气魄
宋继宗思维活跃,经营商业时思想不保守,在开设十大吉字号,形成自己的商业群体后,他的家资已经富有了,但他并没满足自己已取得的成就,也没有像其他晋商那样大兴土木,营房建院追求享受,而是扩大投资经营规模,并且是敢于在全新的领域进行大手笔投资。
当时一些国外的新鲜商品源源流入我国,很受国人欢迎,不但有“洋面”和“洋布”,还有煤油,火柴等,但兴办一家现代化工厂是需要不少资金的,靠一人或一家之力显然不易做到。宋继宗自己的资本不够,怎么办,他并没有放弃,为了充实办厂股金,他多方筹资,拉合伙人,实行股份制等,终于建成了几家重要的现代化企业。而按照厂方有关规定,宋继宗是工厂发起人,本应为永久性董事,但他却能主动谦让他人,做到了功成身退,表现出了不同凡响的人格魅力。
石化产品进入中国后,他看中了煤油在山西地区的广阔市场,就想在山西代销国际石油巨头美孚煤油公司的煤油。但自己一个人做不了这生意,于是他找了几位有实力的富商合伙,通过股份制合资形式成立了榆次义聚煤油股份有限公司,顺利地与外商美孚煤油公司签订了包销煤油的协议,之后公司的销售状况也非常好,每年都有不少分红。
他在投资上也有不少大手笔,比如他提出兴办的榆次利晋织布有限公司总投资需要16万元,他自己即投资7万元,占到总投资的40%;他倡导成立的魏榆面粉厂需要13万元的总投资,而他也投资了3.9万元,占全部投资的30%,表现了其作为晋商巨子的大气魄。
善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商人的经商活动也有着密切关系,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势必会带动生产力的发展,而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会使商品的产量、质量、价格等发生变化。宋继宗就深谙此道理。
宋继宗通过与外商的接触,一方面感到外国资本主义工业的强大实得益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觉得为外商推销产品是为外人开辟中国市场,外方赚得多,自身赚得少,并且对民族工业的发展也没多大益处。从这些实际体会中,宋继宗比较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就要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民族工业。
为了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他不但自己钻研,也经常组织企业中的人集体研究国外的先进技术,还积极支持胞弟宋启秀、儿子宋祖诒到日本留学深造,宽大为怀他们将来为国家工业振兴贡献一份力量。
着眼长远,才能稳健发展
经商者能着眼长远,其商业才能稳健发展,而宋继宗就具有这样的能力。
山西有了发电厂之后,宋继宗赶紧兴办了魏榆电器厂,主要制造电灯等电器。这与其代销煤油本来是矛盾的,因为发展电力照明就要取代煤油灯照明,这样就会给煤油销售带来灭顶之灾。而且,发展火力发电,在没有现成经验的情况下,也是需要承担一定风险的。
但宋继宗认为,电力照明必将会取代煤油灯照明,而山西省的贫富差距较大,电力的推广还要经历很长一段时间,因此煤油灯也不会在短时间内就为电力照明取代,在这种情况下,他敢于承担风险,并不惜牺牲局部利益,拿出了巨额资金发展现代电力工业,而他的这一举动,使他迅速成为山西电力工业的先行者,不但自己赚了不少钱,也使榆次县城在20世纪20年代就用上了电灯照明,这对山西地区的电力工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注重用人和育人
宋继宗也是很会用人的,他的吉字号商铺的总掌柜佘耀图是个难得的经商人才,不仅有胆识,会经营,而且有着高尚的人品。宋继宗与他的关系亲如兄弟,佘耀图年纪稍大,宋继宗视其为长兄,相待非常好。佘耀图自然也感恩戴德,为东家做事忠心耿耿,凡事一切以东家的重托为首,以东家的利益为重,并且做到了从一而终。
据说吉逢成绸缎庄就是佘耀图帮宋继宗创立的。佘耀图在了解市场情况、掌握商业信息的情况下,派二掌柜范庆余和几个精干的伙计携巨资到天津、河北和山西各地大量收购棉花,做布匹和丝绸生意,待价格涨起来后,佘耀图将存货迅速铺向市场,帮东家从中发了一笔,这也为以后宋继宗陆续创办其他吉字号打下了资金基础,并积累了经营管理经验。
宋继宗也很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员工素质的提高。正如他所说,“广积智才能够广积资”,早在民国初年,他就在故里榆次大张义村资助办小学校,吸收村里子弟读书,学校除设语文、数学和修身等主课外,还设立珠算、书法和武术课,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和健康体质。学生毕业后,其中的优秀者都将保送到宋氏兴办的企业当学徒,为企业的未来发展进行人才储备。
另外,宋继宗还支持其弟宋启秀在榆次北关寿安里开设了私立职业学校,并聘请当时思想进步、学识渊博的史克让、范新三等名师任教,培养出了很多企业需要的新式专业人才,有些人甚至成为新中国建立后的行业骨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