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又称肛门直肠脱垂,是1~3岁幼儿中常易发生的疾病,医学上分为完全性和不完全性脱肛。前者肛管直肠全部掉出来,像小段红肠那样拖在肛门口,后者只有少许粘膜脱出。脱肛常见的原因是慢性腹泻、慢性咳嗽、长期便秘,尤其是营养不良症者更容易发生。此外,让孩子长时间坐在便盆上,或有生理畸形等因素,也可造成。脱肛常发生在排便时,初起便后会慢慢自动回缩。如不及时治疗,以后在小儿哭闹或用劲大一些时也会脱出,以致粘膜破损或擦伤,肠壁充血水肿、溃烂和坏死,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所以要尽快治疗。治疗脱肛首先应寻找病因。如果有慢性腹泻和咳嗽要及时治疗,保持大便通畅,改掉长时间坐便盆的恶习。对婴幼儿脱肛,一般通过简易治疗就可康复。除祛病因外,还要改善小儿的生活习惯,增加营养,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增强腹肌和肛门的收缩功能,培养定时大便的良好习惯。有脱肛的孩子,要避免蹲姿大便,减少髋关节屈曲度。抱着婴儿排便可分开大腿,其角度不宜过大,帮助催排大便。稍大一些的孩子可坐高脚痰盂,或将普通痰盂置于板凳上排便。还可采取侧卧或仰卧排便,使直肠不易脱出。坚持1~2个月就可痊愈。
小儿脱舡耐必须复位,让孩子俯卧在床上,双腿分开,将手纸卷在食指上,插入脱出肠管开口处,借助手纸的粗糙摩擦力把脱出的肠管慢慢送回,并且把手纸留在直肠里,等软化后会随大便排出。复位后肛管又立即脱出或平时一直脱出在外者,复位后可用消毒纱布叠成厚垫压住肛门口,然后用胶布将臀部两侧粘固,并嘱小儿卧床休息1.2周。坚持卧床排便,常可使肛门直肠不再脱出,再坚持半蹲位大便1~2个月往往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