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贤教你学处世
26733200000020

第20章 苏武北海牧羊节义不改

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

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

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

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

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

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他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

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

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

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

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

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

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

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

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

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

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

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有气节,讲原则,才有真精神

人要有气节,气节是人的一种可贵的精神力量。因为它具有毫不畏惧的勇气,和大义凛然的骨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概就是民族气节的最真实的写照。古往今来,多少英雄豪杰在颠沛的命运中不屈地抗争着,只源于那内心深处的一种正义,一种气节。

战国时期,楚国的屈原忧国忧民,却无法展现抱负,无力挽救楚国的危亡,他默默忍受小人的谗言,他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种种的不幸带给他的是痛苦,然而却从没动摇他为国效力的忠心。他怀着对国家的复杂感情,纵身跃入汨罗江中,随着江水远去……

南宋末年,文天祥兵败被俘。但他在敌人面前抵住诱惑,威武不屈,在天地之间谱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生命之歌……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梅兰芳曾受到日伪军的邀请去演出。他怀着对祖国的满腔热情以及对日寇的愤恨,毅然决定蓄须明志,不为日寇演戏。

抗战胜利后,文学家朱自清家中已一贫如洗,甚至连糊口的粮食都不够。面对美国的救济粮,他不顾家人、朋友的劝说,坚决不肯接受,并声称“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

无论在任何时候,气节,都是一种高尚的人格品质,正是这种品质,让拥有它的人的名字闪耀光辉,也正是有了这样一批人,才让一个民族有了精神支柱。

气节也是一个人精神的体现,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而人之气当为其大。每个人都爱惜自己的生命,希望追求更多的利益,这本无可厚非,但若时时地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同不良的或危害自己的东西做斗争,那么他的生命便失去了一种真精神,到最后自己想明白的时候,可能都悔之晚矣!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往往不会涉及到关乎国家民族命运的事情,那么我们就不用讲气节了吗?不是的,也许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跟关乎国家民族的气节沾不上边,但这不表明我们不用讲气节,其实,在生活和工作中,在一些原则性问题的考验面前,就能体现出我们是否有气节了。所以,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做人讲究好的原则,实际上就是讲气节。

比如,有的人很容易附合别人,也样就容易丧失了自我,虽然有时候是因为谦虚,顺从了别人的选择,后来发现,别人选得还没有自己选得好,自己还跟着受罪。这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讲原则的缘故。

有的人在大事面前虽然也讲原则,但在小事面前却一点也不讲风格,这样也很不好。个人利益、家庭利益、家族利益至上,却不管他人,结果得罪了很多人。更有甚者,在大事面前含含糊糊不讲原则,在小事面前斤斤计较不讲风格,在责任面前想尽一切办法逃避、推脱,在利益面前绞尽脑汁、不择手段争取。凡事有难就让,有利就上,一点风格也不讲,这样的人就是没气节的人,这类人的一生就如同苍蝇一样,做人处世只追逐利益而去,无论香臭。若一直这样下去,不但会落下骂名,还容易在上面栽跟头的。

所以,讲气节,讲原则,对我们做人是有好处的,我们不要觉得苏武在漠北受了19年苦,为了气节,这样做实在是不值得,其实不是这样的。苏武虽受了不少苦,但他活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不要认为人生的目的只为物质的享受,其实人的最高追求恰恰是精神方面的追求。苏武的精神世界无疑是最丰富的,为了自己的国家尊严而气节不改,这样的人在古今中外都是非常受人尊敬的,且不说苏武最终得以衣锦还乡,国都长安百姓举城出来迎接,而他的故事,更被历史上史学家、文学家、戏剧家一次次地颂扬。而我们讲气节,又何以能像苏武那样在漠北苦熬19年呢?往往是一种精神鼓舞我们,在举手投足间便能做到,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