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先贤教你学处世
26733200000043

第43章 文彦博巧卖绢纱稳民心

北宋仁宗至和年间,国家财政紧张,几种钱币同时流通,国家难以控制市场。于是便有大臣上疏仁宗,请求统一钱币,特别是要罢掉陕西铁钱,由国家统一铸币流通。仁宗接到奏疏,交大臣议论。大多数人觉得罢掉铁钱会造成市场混乱,所以并没有实行。但消息却传了出去,一时间,首先从京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开始,刮起一股风:“朝廷要罢掉陕西铁钱了,赶快脱手出去,晚了就一钱不值了!”

一传十,十传百,不长时间便传遍了城市乡村。那时,陕西铁钱不仅在陕西,连京都及周围一带都十分通行,存这种钱的大有人在。大家听说这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就要废了,那还了得,所以都纷纷拿铁钱到店铺中抢购货物,不管目前用不用,先抢到手再说。店铺老板也不是傻子,他们比别人更早得到了消息,因此纷纷挂出牌子:不收陕西铁钱。这家不收,那么就到那家吧!可百姓们串了几家店铺,走了几个集镇,到处都一样。这下大家更急得不得了,有火暴性子的人竟到店铺中强行买货,吓得店铺竞相关门。一时间,市场大乱,人心浮动,危及治安。

消息马上反馈到朝廷,仁宗大为恼火,一边追查是谁传出的消息,一边责令宰相文彦博迅速处理此事,平定市场,安定民心。文彦博召集大家商量,大家都说别无办法,只有让朝廷下令,辟此谣言,用行政手段平市场。

可文彦博深深知道,市场上的事有时单靠强令是办不好的。法令出去,大家还会将信将疑。特别是平民百姓,看重的是实例,而不是一纸公文。想到这里,文彦博对大家说:“这么办吧,先让我来独自经办此事。若我财力不足时,再麻烦各位。”

他回到家中,询问管家:“丝绢缣帛还有多少?”管家说:“还有500匹。”于是文彦博让管家找来京城中最大的绸缎铺主,托他代卖这些丝绢,并特别叮嘱:不要其他的钱,只收陕西铁钱。

店主照办,第一天简直挤破了门。别的店主都来打听为何倒行逆施收陕西铁钱,当他们得知是文丞相让代卖代收的后,都放下心来,连丞相都要铁钱,看来铁钱是决不会废止了,于是各店也收起了铁钱。

消息传扬出去,老百姓都放下心来,再没人急于脱手陕西铁钱去抢购货物了。一场市场动乱就这样让文彦博平定了下来。

不为表象迷,以智去解疑

一个人一生中会面对很多复杂的局面,在这样的时刻,我们也要能头脑清晰,认识到问题出现在哪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羽绒被在冬季自然应是畅销的时令商品。但1990年时,这种商品因假货和内充羽绒不足而无人问津。这时,浙江丽水羽绒厂展开了一场成功的大众公关活动。他们在上海市第一百货公司的柜台前打出“国家二级企业浙江丽水羽绒厂”的横标,并且现场为大家赶制货真价实,份量充足的羽绒被。

把柜台当“车间”,现做现卖,这就是丽水羽绒厂异想天开的绝招。顾客将他们的生产情况看了一会儿,觉得很不错,便开始排队争相购买,对外问长问短的顾客也不时加入到队伍中。一对青年男女眼盯着他们选中的羽绒经过电子秤精确计量,被充进一条他们中意的被套中,当场缝制完毕,他们心满意足地挤开人群走了出来。

原来,一段时间内,全国上百家羽绒厂的数百种羽绒被源源抵沪,铺天盖地,其问难免鱼目混珠,泥沙俱下。随着消费者不断投诉,羽绒被在上海的声誉大跌,市场销售自然由热变冷。

在这种困境下,丽水羽绒厂拿出了自己的绝招。他们吃透了消费者的心理,怕质量不过关,冒牌货太多,于是开展这种现场充填羽绒被的业务,让顾客可以全部看到充绒量、面料、尺寸等,又可以自由选择,消除了顾客对羽绒制品的“恐劣症”,获得了顾客的信任。这手绝招虽有些异想天开,毕竟他们成功了,而且令人叹服。

较其他企业,浙江丽水羽绒厂的企业家多了一个心眼。它不效仿其他企业扩充广告宣传,四处游说推销,硬着头皮闯过市场疲软的“低谷”,而是抓住了现代企业经营的信条——“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用一种看似危险的手法招徕了很多顾客,从而推销出去自己的产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大胆的想法,但是想法中也蕴含了对人们心理的把握。

在我国,“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早已成为大众口头禅。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经营者认识到:质量是产品的生命线。很多优秀的企业,正是靠过硬的质量、多变的品种发展壮大。如果不想办法让消费者信得过自己,那么企业产品是不会有市场的。我们做人处世也是这样,迷局面前,更需要我们能沉住气,以巧妙的方法从根本上化解遇到的难题。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困难的事看上去好像没有好的解决办法,但我们若能冷静沉稳,从根本上想问题的解决办法,那么事情往往会变得容易解决起来。所以问题面前我们不必疑惑和急躁,冷静机智应对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