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名人传
26748800000041

第41章 刘墉

清乾隆、嘉庆年间,盛传着“宰相刘罗锅”的故事,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他是挑江山的秤杆上定盘的星,是刚正不阿、不向恶势力低头的表率。这位于嬉笑怒骂中替人化解险情的“宰相刘罗锅”就是刘墉。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生于康熙五十八年,卒于嘉庆九年,在乾隆十六年考中进士,仕翰林院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死后赠太子少保。他是清代着名带法家,与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并称“清四大家”,并有《石庵诗集》传世。他是乾隆最宠信的汉族官员刘统勋的儿子,继承了父亲忠正廉明、刚直不阿的优良品德,因与乾隆帝宠信的奸相和坤斗智斗勇而留下美名。

一、酷爱书法

刘墉(公元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奄,其父刘统勋是乾降年间的宠臣,他便继承了其父刚正不阿、忠正廉明的优良品德。虽然入朝为官,政绩显着,但首先他是一位书法家。在书法方面,他广泛涉猎,对唐宋诸家无不临习描摹,潜心钻研。他的书法主要习自于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兼有唐代着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墨韵,而刘墉则自称其书法学自三国时魏国书法家钟繇。他擅长楷书、行书,尤其擅长小楷。

应验了“物随人变”这句话,刘墉一生颇为坎坷,经历了许多次的变故,他的书法也随着他的经历的不同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格:早年,刘墉为官之途风平浪静,他的书法则珠圆玉润;中年,因受其父牵连,被免官,进入牢狱,而在狱中,因他威武不屈,这时的书法就变得雄劲而有力了;到了晚年,当他已看破世事,不再追求功名利禄,他的书法也就逐渐地趋于平淡,不再像早年那样将意蕴流于文字表面,而是将劲气收敛,使书法绵里藏针,更上一层楼。

二、莫逆之交

良将易得,知己难求。在这方面刘墉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纪晓岚这样的莫逆之交。乾隆刘墉像十二年,纪晓岚在乡试中以第一名中举,他去刘统勋府上拜见老师,便结识了刘统勋的儿子刘墉。自此以后,到嘉庆九年刘墉去世为止,两人的友情共维持了五十八年之久。

在漫长的五十八年中,他二人共历风雨,发生在他们之间的一些趣闻,至今仍广为流传。

有一天,纪晓岚的朋友蒋爱亭将宋代着名书法家黄庭坚的碑帖送给他,得此宝贝,纪晓岚十分欣喜,但转念一想,便决定将这一宝贝转赠给挚友刘墉,以免暴殄天物。谁想,刘墉看过之后,却认为此帖中虽有十数位名家的跋语,但此帖本身却是赝品,于是便婉言谢绝了,浇了纪晓岚一头冷水。后来,纪晓岚把这一碑贴送给了识货人。在纪晓岚《书(黄庭帖)跋尾后》,他不无遗憾地写道:“石庵或以与他本不类疑之耶!‘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此之谓也。”这次和不愉快,对他们的友情却未有一丝的影响。

但这次的不愉快对他们的友情根本没有一丝一毫的影响。不久之后,刘墉便意外地得到已流传了一千多年的《藏经》残本,恳请纪晓岚为它题诗,纪晓岚随即应允,欣然提笔写了题为《刘石庵相国(藏经)残帙歌》的二百二十四字的七言古诗。

刘墉与纪晓岚在朝中为官期间,和坤仗着乾隆帝对自己的宠信,在朝中飞扬拔扈,作威作福。刘、纪二人虽然很痛恨和坤的罪恶行径,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作为臣子,他们不能得罪皇上。然而,让他们像朝中其他诸臣一样依附和坤,向和坤献媚,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在这种欲干不能、欲罢下忍的两难处境中,他们只得私下达成共识,做“太平卿相”,依靠诙谐与幽默,隐身于朝廷之中,保存实力,伺机而动。于是,以后的二三十年间,他们便将大部分的时间与精力花在互赠砚台、互讨字帖、聊天、斗嘴等事情上。

刘、纪二人都熟读典籍,博古通今,又有共同的兴趣爱好,所以二人在一起,便从儒、释、道三教的得失,谈到虚幻的鬼神世界,到人的生老病死等自然规律,谈到古今中外的奇人异事,海阔天空,无所不谈。

刘墉、纪晓岚还经常一同为他人题诗、捉笔代书,这也是他们之间深挚友谊的一种体现方式。关于这一点,可以从纪晓岚写过的四首题为《石庵相国手书卷子以赠芸楣尚书季子翥升装池后芸楣索题为成四绝》的七绝中窥知一二。单看这四首绝句的题目,觉得颇为复杂,其实事情却相当简单。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彭元瑞先是请刘墉为其子翥升书写卷子,之后,又把刘墉写的卷子装裱后请纪晓岚题诗,于是,便有了这四首绝句。之后,二人竟获得了共识,不是刘墉所书写的文章,纪晓岚概不作诗,同时,刘墉也是如此,不是纪晓岚起草的文章决不动笔书写。

刘墉和纪晓岚二人,一个刚正不阿,另一个风流儒雅,虽性格迥异,但却志趣相投,皆不惧强权。他们二人相交五十八年,始终同舟共济,共同经历风风雨雨。他们二人既可以说是相知相携、肝胆相照的挚友,又可以说是在险恶宦海中互相慰藉的知音。

三、智斗和砷

而有一次在乾隆四十六年,有一次,刘墉从湖南巡抚卸任,回京上任,与和坤同在朝中为官。当时,和坤仗着有乾隆帝撑腰,在朝中作成作福,飞扬拔扈。为了能保住头上的乌纱帽,大臣们纷纷都趋附于和珅。但刘墉、董浩、纪昀、铁保等大臣始终不肯向和坤屈服,这自然引起了和珅的憎恨,于是和珅便千方百计地为难这些大臣。

乾隆帝想让刘墉做吏部侍郎。因为吏部负责铨选考核天下官吏,极其重要,而刘墉又不为和珅所用,任吏部侍郎后必然对他不利,于是和珅便以刘墉个子矮小、面貌丑陋、背部有“驼峰”、有碍国体为由,试图让乾隆帝打消任刘墉为吏部侍郎的念头。但刘墉立刻以东晋陶渊明为例进行反驳。他说:“和大人此言差矣,古代就有眼斜貌丑的人在朝为官,而且为官清正清廉,流芳百世的,有五柳先生陶渊明,至于陶渊明究竟是否眼斜貌丑,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句中不难看出。试问,若非眼斜,陶渊明又如何能在东篱采菊却望见南山呢?”一席话,引得在场众人捧腹大笑,连乾隆帝也夸他才思敏捷,但和珅却进一步刁难刘墉,要他在金銮殿之上,以驼背为题吟诗来证明自己可以担负起吏部侍郎这一重任。和坤本以为这下可难住刘墉了吧,谁知刘墉出口成章:

背驼负乾坤,胸高满经纶。

一眼辨忠奸,单腿跳龙门。

丹心扶社稷,涂脑谢皇恩。

以貌取材者,岂是贤德人。

不但解了和珅的难题,而且还在诗中隐晦地讽刺了和珅,使和珅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乾隆帝写字像清脚,本想阻止刘墉当吏部侍郎,却使刘墉不但得到了皇上的赏识,还稳获吏部侍郎一职,而且使自己在皇上和众大臣面前丢了脸。从此以后,刘墉与和珅的积怨更深了。

刘墉在朝为官的二十四年中,也正是和珅在朝中专权之时。因为乾隆,刘墉无法与和珅发生正面冲突,但刚正不阿的他又岂能容忍和珅如此张狂。于是,他便在暗中与和珅较劲,旁敲侧击,借以挫败和珅的威风。刘墉因天生聪明,又极善辩,所以大多数回合都是以刘墉胜出,和珅吃哑巴亏而告终。

每逢大年初一,和珅必定会去皇宫为乾隆拜年。这天,刘墉却披了一件沾满油渍的破烂衣服,让人在自家门口泼了水,等在门边。等前往和珅的轿子路过门口之时,他便忙迎上前去,请和珅到府中一坐,无奈,和珅只得下轿。谁知刘墉一见他下轿,便跪在地上,五体投地。按大清礼节,同级官员必须以礼相待。和珅自然不敢违律,于是就极不情愿地跪下回礼。起身时,他为拜见皇上而特意穿的玄裘绣袄、貂帜狐裙已染上了一片污渍。受此捉弄之后,和珅又气又恨,便跑到乾隆面前哭诉,哪知乾隆一笑了之,令和珅无可奈何。

乾隆丙戌年,天下大旱,尤以山东、直隶两省受灾最为严重。到了冬天,这两省更是哀鸿遍野,令人惨不忍睹。但无奈当时国库吃紧,朝廷无法全力赈济灾民,于是刘墉与纪晓岚便想出了请京城首富和珅入瓮,向和珅募集赈灾银两的计策。商定具体方案之后,二人便依计行事。

几天之后,和珅便得到了刘府向山东老家偷运二十万两白银,无偿给灾民的消息。这一消息顿时令和珅精神大振,以为扳倒刘墉的机会到了,便纠集家丁,拦截了刘府的驮队。和珅以为赃物在手,告刘墉一个贪赃枉法罪,不曾想追到的却是一箱箱鹅卵石,中了刘墉的计,反被刘墉以和珅置山东十万灾民死活于不顾、私自拦截赈灾银两的罪名告上了朝廷。

在乾隆帝面前,刘墉与和珅互不相让,他们一个说箱中确实是白银二十万两,另一个则连呼中计,一口咬定箱中装的是石头,令乾隆难下定论,但是朝中大臣却纷纷作证,说亲眼看到二十万两赈灾银两装箱起运,为了保护和珅,乾隆帝只好顺水推舟,令和珅速速回府,取出四十万两白银,交给刘墉运往灾区,以赈济灾民。

因巧施妙计,刘墉不但为灾区募集了六十万两赈灾银,救济了挣扎在死亡线上的百姓;而他不惧权势,敢在老虎嘴里拔牙的举动更是赢得了满朝文武百官的钦佩和百姓的称赞。而这件事情,也被传为佳话。和珅这一次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虽恨刘墉入骨,但却对刘墉无可奈何。

嘉庆九年,刘墉病逝,享年八十五岁,赐谥号为“文清”。他有相当骄人的书法成就,是清代着名的书法家。在朝为官时,他不攀附权贵,刚正不阿,为老百姓所爱戴。他秉持公正,坚持真理,甚至不惜犯犯上之罪,在龙身上拔鳞,从太上皇乾隆帝手中讨要传国玉玺,由此可见其刚正方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