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编高等院校体育教程
26795600000002

第2章 体育与健康概述(1)

(第一节)体育的概念与功能

体育作为人类特有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人类漫长的社会生产生活进程中不断萌芽、发展及演进,使其文化内涵以及经济、政治、教育和娱乐等社会功能都发展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形成了人类共同认可、喜爱与拥有的一种社会文化。体育之所以能够在当代社会具有如此的地位和影响力,还在于它独特的文化渊源和世界影响。

一、体育的起源

在原始社会,人类为了谋生,劳动便成为了最初的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恶劣的原始生活环境、自然灾害和各部落相互间的骚扰,使原始人类的健康和生活都没有保障。为了使生产生活顺利进行,人们需要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为适应社会需要及人自身的需要,体育活动作为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一种社会活动产生了。但体育活动虽具有悠久的历史,可它的统称“体育”一词却出现的较晚,在此之前,世界各国对体育活动的称谓都不尽相同。

在古希腊,体育活动通常采用“体操”一词表示,并把它作为教育的一部分,包括游戏、角力、体操和拳击等活动。17-18世纪,在西方的教育中加进了游泳、爬山、赛跑、跳跃等活动,只是尚无统一的名称。直到18世纪末,德国的J·C·F古茨穆茨才对体育活动进行分类、综合,统称为“体操”。同时,1760年,法国的一些报刊上开始出现“体育”和“肉体教育”的字样,1762年,卢梭在法国出版了《爱弥儿》一书,也使用“体育”一词来描述对爱弥儿的身体教育过程。由于其书激烈的批判了当时的教会教育,因此在世界各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在世界各国传播开来,到19世纪,世界上教育发达的国家已经普遍使用了“体育”一词。在我国古代,类似体育的活动用“养生”、“武术”等名词来代替,20世纪初,随一些从日本留学回国的学生传来“体育”这一术语,我国才出现了“体育”一词。1906年创办了我国最早体育团体“沪西士商体育会”,1907年我国着名革命家秋瑾在绍兴也创办了体育会。同年,清皇朝学部的奏折也运用了“体育”一词,辛亥革命之后,“体育”一词逐渐在我国运用开来,1923年在《中小学课程纲要草案》中,正式把“体操课”改为“体育课”。从此,“体育”一词成为了标记学校教育中身体教育的专门术语。

进入20世纪50年代,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形式、内容都不再局限于学校身体教育。在各种不同文化与文明背景下产生的体育项目成为了人类共同的社会财富,以奥运会竞技体育为主,所创造的“以公平竞争为道德核心,以追求和平、进步和团结的价值标准及价值体系”为人们所认可。

二、体育的基本概念

体育,其英文本是Physicaleducation,指的是以身体活动为手段的教育,直译为身体的教育,简称“体育”。但随着近几十年来社会的进步和体育实践的不断发展,体育有了其他的特点和内容,对体育作了新的定义,出现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当前学术界比较有代表性的定义,如杨文轩:“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1995年,谢自豪、刘秀芳《体育概述》中:“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周西宽:“体育是人类为了适应自然和社会,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而自觉改善自我身心和开发自身潜能的社会实践活动。简而言之,体育是以人类的自身活动为主要手段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或过程。”曹湘君:“体育(广义)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体育(狭义)是一个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教育过程。《美国百科全书》:“体育运动(Physicaleducationandsports)是泛指一切非生产性的体力活动,即从兴趣出发,以竞技和强健身体为目的的活动。”

综上所述,虽定义不尽相同,但我们仍可以找到其共同点:首先,体育是以身体活动或练习为手段;其次,体育是以促进身心健康、个体社会化,开发身体潜能为目的;最后,体育都是以社会文化活动、教育活动为外延。因此,给“体育”这一概念作如下定义: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促进人的身心健康、个体社会化、全面发展为目的,提升公民整体素质,完善公民人格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从广义上说包括体育教育、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三方面,从狭义上说单指体育教育。

三、体育的功能

“功能”,《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效能。”由此体育功能的概念就已经确定了。体育的功能是指体育这一文化现象对人和社会所发挥的有力作用和效能。为此,将体育的功能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健身功能

健身功能是体育最主要的本质功能。通过体育锻炼,对身体各个部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促进身体体质的增强和身心活动机能的提高,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辞海》:“健康是人体各系统发育良好、功能正常、体质健壮、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劳动效能的状态。通常用人体测量、体格检查和各种生理指标来衡量。”《现代汉语词典》对健康的定义为:“(人体)生理机能正常,没有缺陷和疾病。”表面上这两个定义是正确的,其实这两个概念并不全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在1948年成立时对健康的定义:“健康是包括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和20世纪90年代世界卫生组织加进道德健康的新定义来看,健康应该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健康和道德健康四方面的内容。

身体健康是指人体各器官组织结构完整,发育正常,功能良好,生理及生活自理能力正常。其中,生理健康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完整,发育良好,具有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体育在保证身体机体的正常工作,保持一个健康的体魄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科学证明,科学的体育锻炼对中枢神经和内分泌系统有良好的刺激作用,有利于改善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促进新陈代谢,延缓身体各组织器官的退化速度;有利于促进少年儿童骨骼、肌肉的生长发育及老年人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积极的参加体育锻炼,重视体育对健康的作用。

心理健康是指能正确认识自己,与周围的环境、事物、人物能和谐相处,表现为自我人格完整、心理平衡、正确评价自己、较好的自控能力和正确的人生目标。随着社会转型、市场经济的实施,人们将面临着更多的压力,诸如学生升学压力、大学生就业压力、子女教育压力等这些压力都会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体育作为一种可以带来积极作用的活动,对人的心理健康是非常有益的。通过各种体育手段和方法,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催人奋发向上、丰富人的情感生活、加强集体观念和组织意识、协调人际关系,使心理调节能力提高,及时排除心理上不健康的因素,带来愉快轻松的心情,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促进心理健康。

社会适应能力健康是指人们的社会行为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健康,并被周围他人理解和接受。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们,其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团队精神等都会得到提高,在体育活动中得到提高的能力也将迁移到社会生活和学习中去,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保证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康。

(二)教育功能

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逐渐成为教育的一个专门领域,在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体育的教育作用。体育的作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作用

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重要的作用。首先,体育利用身、心共同参与体育过程的有利条件,培养了学生以适应将来社会生活和工作需要所要具备的体育素养。通过体育课、课余运动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受教育者了解基本的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意志品质和道德情操的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运动实践能力和养成受教育者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意识和公平的竞争意识。

2.社会功用

体育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它是一项具有活动性、技艺性、竞争性、国际性等世界性活动。作为传播体育精神的理想载体,在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及培养社会公德等方面具备自身独特的体育教育方式。通过体育实践诱发社会情感因素,为社会提供和构建以公平、公正、公开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和价值标准,使体育在社会中的影响就更加深远,产生不可忽视的教育作用。同时,它本身所具备的人文素养,对人类的人文教育又是一块能量基石。

(三)娱乐功能

所谓娱乐,是一种自由的、非日常性和生产性并带有不确定性的活动,能够愉悦人们的心情,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要。而体育在形成之初就已经具备了娱乐的因素,如角力、摔跤、舞蹈等活动,它们既可作体育训练的项目,也可以作为演艺和消遣娱乐的内容。

现代社会,人们为了丰富自己的业余文化生活,建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使体育的娱乐功能越显重要。体育作为健康的娱乐消遣方式,缓解了人们在工作和学习中造成的神经紧张、脑力疲劳和调节紊乱的情绪,还给人们一个健康快乐的余暇时间,真正的娱乐自我、享受人生。

(四)体育的政治功能

体育活动作为一种世界性活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体育是国家荣誉和民族精神的象征,特别是以现代奥运会为主的体育运动,对提高国家声望,振奋民族精神和促成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各个国家按照自己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及政治信仰等,以体育为媒介,表达出民族自强和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宣扬了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也让世界了解了国家,提升了国家的地位和声望,如2008北京奥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全国上下振奋精神齐心为奥运,都为一个共同的目标--让世界了解我们,为举办一个成功的奥运而努力。

体育也是各国间互相交流的一种手段。如中国的“小球推动了地球”,一个“乒乓外交”,促成了中美建交,用和平的方式促使了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此外,体育还具有经济功能、科学研究功能、传递人类文化等派生功能。与体育的本质功能一样,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在促进着体育本身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第二节)体育与人文教育一、体育的人文内涵谈到体育的文化内涵,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奥林匹克运动,但是体育具有世界性的同时也包括了区域性。由于各个国家的民族文化、民族信仰与经济政治文化的不同,导致各国体育的文化内涵也不尽相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56个民族的先辈共同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关于体育的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的综合,是先辈们智慧的结晶。因此,在这里所谈的文化内涵是指奥林匹克运动文化和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一)奥林匹克运动

1.奥林匹克运动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体育运动为主要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了解,让奥林匹克主义普及全球,维护世界和平为目的,融体育、教育、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持续性、世界性的活动,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体现。

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诞生于世界文明古国--希腊,起始时间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但直到公元前776年在荷马的《伊利亚特》里才有了确切的文字记载。根据记载,古希腊各城邦都信奉的万神之首--宙斯,为了平息各城邦间的战争,使祭祀活动能顺利进行,在波斯战争(公元前490年至前479年)结束以后,在靠近皮洛波内斯西北的奥林匹亚开始举行一些体育项目的竞技活动。但在当时,这些活动并不具有纯粹的体育竞技性质,而是作为祭祀宙斯的宗教活动,被称为“奥林匹亚竞技会”。自此后,每四年举行一次。

最初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运动项目是场地跑,总长193.27米,后来逐渐增加了摔跤、五项竞技、拳击、赛马、角斗、战车赛等比赛,比赛规则简单,任意性很大,其中大多数项目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项目的原始雏形。赛期由1天增加到3~5天。当时参加比赛的运动员来自希腊城邦的各个地方,东到今土耳其的黑海地区,西至今西班牙的伊比里亚。但古代奥运会对运动员资格审查极为严格,只有希腊血统的自由民才能参赛,而奴隶、外国人、犯过罪的人、对神不虔诚的人都不能参加,这也充分体现了古代奥运会与宗教的紧密关系。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必须裸体,这是古希腊体育竞技的一大特色,表现出其独特的民族风尚和艺术风格,同时也显示出古希腊人对神的崇敬以及对美和力量的崇尚。然而,在公元前146年,罗马征服了希腊后,基督教成为了“国教”,由于古代奥运会所代表的异教性质与基督教教义格格不入,罗马皇帝狄奥多西斯一世遂以奥运会有违基督教教旨而于翌年(公元393年)正式宣布废止奥运会,其继承者狄奥多西斯二世又下令烧毁了奥林匹克的建筑和设施。从此在大地上燃烧了千年的古代奥运圣火在漫漫的历史黑夜中熄灭了。

直到1888年由法国教育家、历史学家和社会活动家,“现代奥林匹克之父”--皮埃尔·德·顾拜旦倡议举办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经过多方的活动和协商,1894年在法国巴黎索邦神学院举行了国际体育运动代表大会。会上决定成立第一届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选举希腊委员维凯拉斯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一任主席,顾拜旦为秘书长。大会规定每4年举行一次奥运会,通过了遵循“业余运动”的决议。大会还规定奥运会的比赛项目为田径、水上运动、游泳、赛艇、帆船、击剑、摔跤、拳击、马术、射击、体操、球类运动等。1896年4月6日-15日,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如期在雅典举行。自此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终于登上历史舞台,揭开了人类文明史上又一页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