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新编高等院校体育教程
26795600000040

第40章 民族传统体育(4)

平时,苗族习惯把习射、比试、狩猎和采集生产及消灭害兽结合起来。射弩不仅在苗族人民中十分盛行,在傈僳族、苦聪人、黎族人民中也有射弩的传统。明景泰《云南图经书志》记载:傈僳人“居山林,……常带药弓弩、猎取禽兽,其妇人则取草木之根以给日食。”弩弓和箭是傈僳男子的标志,外出时,都肩扛弩弓,腰挂箭包,并且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开始进行射弩比赛,有了初步的规则,即比赛时把两支竹箭交叉插在地上,在几十米处射中箭叉下的三角形为胜。

汉代以后弩有了发展,如三国时代诸葛亮改进的“连弩”,可以“使之能一弩十矢俱发”。明代《武备志》中“连弩”的详细图解与抗战前北京的连珠弩构造相同,不同的是连珠弩发射弹丸。

在1953年天津市的全国少数民族表演和竞赛大会上,射弩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进入到20世纪80年代,射弩运动开始在我国多个少数民族中广泛开展。1982年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广西代表团进行了射弩表演。1986年8月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将射弩运动列为正式比赛项目。近二十多年来,射弩运动又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参赛的队伍逐渐增多,参赛运动员的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加上国际文化交流,于2002年11月云南省第七届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有人提出使用标准弩的想法。后在2003年在宁夏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确定,先在云南省试点射弩比赛,分为民族传统弩和民族标准弩两种比赛进行,比赛取得圆满的成功。在随后的日子里,将进一步地推进射弩运动的发展,与世界体育文化接轨。

二、射弩运动的价值

射弩运动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明显的健身性。通过射弩运动,人体的中枢神经和内脏器官、骨骼、肌肉、关节、韧带和眼神等可以得到全面的锻炼,有利于身体的柔韧、力量、灵敏和耐力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可以锻炼人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人们在劳动之余,得到体力与精神的良好调节。

三、射弩运动的基本技术

射弩运动的基本技术是指射手完成射弩运动项目所需要做出的一系列技术动作的总称。它包括射弩准备、射弩姿势和射弩动作三个部分,具体由拉弦、置箭、据弩、瞄准和击发五个不同的技术环节组成。

(一)射弩准备

射弩准备就是射手射击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拉弦和置箭。拉弦:射手将弩置于体前,屈膝半蹲或坐在凳上,用双脚踩住弩片,然后双手握住弩弦中部,用力将其拉入镶口。置箭:双手将弩拿起,水平正对前方,一手托握弩身下部,一手将箭置于弩槽中。

(二)射弩姿势

射弩主要有两种姿势:立姿和跪姿。

1.立姿:射手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一手握弩身下部,一手控制击发机,两臂悬空,弩身均不得直接或间接接触身体其他部位。

2.跪姿:射手一腿屈膝,全脚掌着地;另一腿弯屈,膝盖和前脚掌着地并与前腿成三角支撑。臀部可坐在膝盖着地的脚后跟上,脚跟和脚掌的中心垂直线左右倾斜不超过45度。持弩手势同立姿,托举弩身一肘可放于膝上,弩身不得接触身体任何部位。

(三)射弩动作射弩动作是指射弩时射手所作的动作。射弩动作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射出的箭能否准确命中目标。射弩动作是由据弩、瞄准和击发三个部分组成。

1.据弩

据弩是准确射击的基础。不同的射弩姿势有不同的据弩要领,但总的要求是一致的:左手前伸托握弩床的中下部,左肘向里合,右手握住弩颈,食指(第一节)靠在击发机上。弩要水平,与肩同高。同时,两手协力使弩保持稳定。

2.瞄准

瞄准是射弩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使用何种姿势射击,要使射出的箭能命中目标,都要实施正确的瞄准。即右眼从瞄准具的缺口通视准心,使准心尖位于缺口中央并与缺口上沿平齐,指向瞄准点。瞄准时,如果集中主要精力在准心与目标上,就会忽略准心与缺口的平正关系,使射箭产生偏差,因此应该主要精力集中在准心与缺口的平正关系上。正确的瞄准景况是准心与缺口的平正关系看得清楚,而目标看得较模糊。瞄准时,可以闭左眼,用右眼瞄准,也可以睁开双眼瞄准。睁开双眼瞄准能减少视力疲劳,对射击有利。

检查射手能否睁开双眼瞄准的方法:右手伸直,拿一张带有小圆孔的硬纸,睁开双眼,通过小圆孔瞄向任何一个目标,然后闭左眼,此时如仍能从小圆孔看到睁双眼时所瞄的目标,那么射手即可睁双眼瞄准。瞄准时,射手要屏止呼吸,通常是在瞄准时先进行几次深呼吸,然后先吸气再呼出一部分空气,就屏止呼吸进行精确瞄准。屏止呼吸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15秒钟为好。

3.击发击发是射弩动作中的关键环节。正确的击发动作是射手右手第一关节均匀正直地向后扣压击发机,其余手指力量不变。当瞄准线接近瞄准点时,开始预压击发机,并减缓呼吸。瞄准线指向瞄准点时,暂停呼吸,继续增加对击发机的压力,直到将箭射出。若瞄准线偏离瞄准点或不能继续暂停呼吸时,应既不放松也不增加对击发机的压力,待修正或换气后,再继续扣压击发机。

掌握正确地击发技术要注意握把食指的位置和食指的用力。握把时,射手以右手握住弩颈。正确的握把位置是食指第一指节根能很方便地压在击发机上。握把之后,食指与弩颈之间应留有缝隙,拇指在弩尾后伸直,这样扣压击发机时,弩不易歪斜。食指的用力是扣击发机的最主要动作,其用力要求为用力要均匀,扣击发机时不能突然用力,应该柔和均匀的用,猛扣击发机容易选成脱靶。食指用力方向应向正后方,不应向左后或右后方。

四、射弩运动的练习方法

(一)射弩准备的练习

在动作没有定型之前,先进行模仿练习。待动作基本定型后,再做立姿和跪姿的模仿练习。

(二)射弩动作的练习

1.采用立姿和跪姿进行据弩练习。

2.近距离瞄准练习:距离10米,对目标进行固定弩瞄准。

3.四点瞄准练习:将弩放在依托物上(依托物的高度与立姿或跪姿时据弩的高度相同),在弩前10米处设固定白纸靶。示靶的射员将检查靶是否固定在白纸靶上,由技术较好的射员瞄准后不动弩,示靶的射员通过检查靶中央的圆孔,点上标记作为基准点。然后移动检查靶,由不动弩瞄准,指挥示靶射员移动检查靶。连续瞄准三次,每次点上标记。看三次的瞄准点与基准点能否套在直径10毫米的圆孔内。

4.练习射弩动作,要掌握好据弩的技术。练习瞄准技术时,要由近及远,由有依托物到用手据弩瞄准来逐渐提高瞄准技术的难度,可以采用2~3人一组,互相检查瞄准。方法是一人瞄准后不动弩,另一人或两人检查瞄准的准确程度,相互交换进行练习。

(三)击发技术的练习方法

1.有依托物不瞄准的击发练习:将弩放在设定好的固定物体上,进行不用瞄准的击发练习。

2.有依托物的瞄准、击发练习:将弩放在设定好的固定物体上,在准确瞄准的基础上进行击发练习。

3.射弩动作练习,以体会击发动作要领为主。

4.练习时,要体会击发手指的用力方法;练习瞄准、击发时,应重点掌握好击发的时机,以及正确的呼吸方式。

(四)射弩技术的完整技术的练习

1.不带实箭的射弩动作综合练习(射弩预习)。射弩准备和射弩动作综合起来在实距离上进行演练,并利用射弩预习来发现和纠正练习者在射弩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2.实箭射击。在实箭射击前,必须向练习者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明确射弩安全条例。

3.在射弩完整技术练习时,应与射弩辅助练习相结合,提高完整技术水平。

4.因人而异,改进技术细节。

五、射弩运动中的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一)易犯错误

①瞄准线偏离瞄准点。

②击发抖动。

③弩不正,出现抖动、摆动、倾斜

④脱靶

(二)纠正方法

①屏住呼吸,稳固姿势。

②练习感觉食指的用力柔和及用力位置。

③握把之后,食指与弩颈之间应留有缝隙,拇指在弩尾后伸直,这样扣压击发机时,弩不易抖动、摆动、歪斜。

④跪姿、立姿动作稳定控制呼吸,击发用力柔和均匀。

六、射弩运动的基本规则

(一)射弩运动的场地和器材

1.比赛场地

长不少于30米,宽度可根据所设靶位数酌定;射弩场地应平坦、开阔,室内、室外均可。在室外场地比赛时,发射方向应避免阳光直射。

2.遮阳和防雨设施在室外场地应设有为运动员、裁判员和比赛工作人员遮阳和防雨的设施。

3.示风旗

在室外场地上,每个箭靶上方应设置示风旗,旗用轻质材料制成,200毫米×50毫米的矩形。

4.箭靶、靶纸及比赛用弩、箭

(1)箭靶

箭靶是个长60厘米,宽60厘米的正方形,靶面软硬要适度,厚度以箭能插稳且不穿透为准。箭靶中心高度,立姿1.3米,跪姿1米。在室内场地,箭靶采用18米箭靶。

(2)靶纸在正常光线和相应的距离下,靶纸的颜色和材料不得有反光。在正常的气象条件下,靶纸和环线应保持尺寸的精度,箭孔没有过分的撕裂或者变形。靶纸尺寸:10环直径40毫米,其余环距均为20毫米,每2环为一种颜色,由内向外依次为黄、红、蓝、黑、白。环线应该清晰,圆形环线不得有明显偏差、变形。

环线标准:宽度为1毫米,黑色区环线为白色,其他色区为黑色。环线外沿包括在内环区域内。

(3)弩弩分为民族传统弩和民族标准弩。

①民族传统弩:用木、竹或者合成木制成(弓弩弦、瞄准机和击发机等可用其他材料),长、宽不超过1米,重量在3千克以下的器材。

②民族标准弩:弩身必须用竹、木或复合木等材料制成,弩身长不得超过800毫米;弓片、弩弦、箭槽可选用任何材料,弓片拉力最大不超过32公斤,弩弦长度不得超过800毫米;击发机可选用任何材料,扳机引力不得少于0.5公斤;重量不超过3.5公斤的器材。

(4)箭箭体可用任何材料做成,箭杆直径不超过8毫米;箭头锥体的长度不超过30毫米;箭尾可安装不超过3片的尾翼,箭尾、箭翼材料不限。

(二)场地标志线及区域

1.场地标线线宽均为5厘米,所示标线包括在标示区域内。

2.箭靶线:为箭靶设立标线,箭靶应垂直立于该线上。

3.看靶线:为运动员看靶限制线,距箭靶线1.50米并与之平行。

4.发射线:为运动员发射限制线,与箭靶线平行。

5.比赛距离:为发射线至靶面之间的垂直距离,长20米。

6.待射线:是指运动员发射前的等候线,距发射线2.50米并与之平行。

7.发射区:发射线与待射线之间的区域为发射区。每个射击位置宽1.20~1.60米并标有与靶号相同的标号。

8.裁判区:待射线后2.50米内为裁判区。

9.观众区:裁判区后为观众区。比赛场地两侧及箭靶方向均不得有观众。裁判区与众区之间应以标志物相隔,高度为1米。

(三)比赛项目设置

类别男子女子混合团体赛民族传统弩20米立姿20支箭15米立姿10支箭20米传统弩60支箭20米跪姿20支箭15米跪姿10支箭20米传统弩80支箭20米全能2×10支箭

(跪姿、立姿)15米全能2×10支箭

(跪姿、立姿)民族标准弩20米立姿20支箭15米立姿10支箭20米标准弩60支箭

20米跪姿20支箭15米跪姿10支箭20米标准弩80支箭20米全能2×10支箭(跪姿、立姿)15米全能2×10支箭(跪姿、立姿)(四)比赛规则

1.每组比赛分为三段进行:第一段为试射,每4分钟射3支箭;第二、三段都为计分射,每6分钟射5支箭。

2.团体赛每项每队出场3人(或相应人数)。发射顺序为先立姿10支箭,后跪姿10支箭。分资格赛和决赛两阶段。依据录取名次,以资格赛成绩排列进入决赛的名次,以资格赛和决赛两个成绩之和确定最后名次。

3.个人赛分资格赛和决赛两阶段。每个项目资格赛为20支箭。依据录取名次进行决赛。决赛为5支箭,立姿或跪姿每支箭均限时50秒。根据资格赛和决赛的成绩之和决定最终名次。

4.犯规与罚则

(1)警告使用黄牌,扣环使用白牌,取消比赛资格使用红牌。

(2)计分射开始口令未下达,发射的箭均按脱靶计算。

(3)超出发射线的发射均以脱靶计。

(4)试射时错射他人靶上,从本人第一组计分射成绩中扣除2环。

(5)记分射错射他人靶上,错射者为脱靶,被错射者分不清错射箭时,减去一支或多支低环箭。从第二次错射开始,每错射一支,除计为脱靶外,再扣除2环。

(6)出现多射箭,第一次从本组中扣除最高环值的箭并警告一次,以后每多射1箭,均在本组成绩中扣除最高环值数的箭并再追加扣除2环。

(7)妨碍他人比赛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从该组成绩中扣2环。

(8)比赛中,运动员在发射区内不得接受任何方式的技术指导。违反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从本人该组计分射中扣2环。

(9)选手姿势犯规,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从计分射中扣2环。

(10)使用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的弩、箭等器材,每发射1箭从总成绩中扣除2环。

(11)比赛中出现下列情况者,可以取消比赛资格。

①严重违反安全规则者。

②违反规则并刻意隐瞒者。

③不服从裁判员的指挥,严重影响比赛秩序者。

④弄虚作假,伪造成绩者。

⑤在比赛前或者比赛中擅自改变已经检查过的装备的参赛者。

⑥竞赛中第三次妨碍他人比赛者。

⑦姿势犯规三次仍不改者。

((第五节))龙舟运动

一、龙舟运动的起源和发展龙舟运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厚重的历史积淀,是我国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崇高的精神寄托,是我国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之一。

龙舟运动的起源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是在人们生产力和生活的发展中产生并得到发展的。

新中国建立后,龙舟运动得到进一步的重视。1983年,国家体委将龙舟运动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1985年中国龙舟协会成立。1983年,举行了首次全国屈原杯龙舟正式比赛。在这之后,龙舟运动比赛在国内各地得到不同规模、各具民族特色的组织举行,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增进各国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推动国际龙舟运动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经过一系列的比赛及文化交流,龙舟运动从我国的长江以南的省、市、区地区,快速的向我国北方发展。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30多个省、市地区都相继开展龙舟运动或举办不同规模的龙舟运动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