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生物探索发现全纪录
26803200000010

第10章 生物学家的故事(10)

曾呈奎在成功之后并没有停住脚步,他继续深入研究,于50年代初得出结论:壳斑藻晚秋生成的壳孢子,萌发为幼体后长成叶状体紫菜。由此,他弄清了紫菜的全部生活史。进而,他在实验室内证实了秋季海面上出现的大量的孢子是壳孢子,这正是养殖紫菜需要的孢子。这样,依靠大自然恩赐“种子”的历史从此宣告结束。曾呈奎又给人们的饭桌上添了一道美味——紫菜。“壳孢子”一词由曾呈奎定名,国际藻类学界也普遍承认,并一直沿用了下来。

从50年代末开始,这一成果在沿海推广,使得人工栽培紫菜业迅速发展起来,中国紫菜年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三。而这一切成就都与曾呈奎的努力和艰辛分不开。

今天我们在品尝紫菜海带这两道美味的时候,千万不能忘记曾呈奎啊,他是我们中国的英雄,他的努力和艰辛给中国创造了奇迹。

寻找橡胶树的蔡希陶

新中国成立初期,新成立的人民政府积极制订出建设西南边疆和春城昆明的宏伟蓝图。昆明市郊黑龙潭植物研究所又重新筹建起来,蔡希陶同志担任副所长。

刚刚解放了的新中国,多么需要寻找经济建设的资源啊!蔡希陶为了国家的发展,从大局出发,由研究了20多年的植物分类学,毅然改为研究植物资源学。这个学科包括植物寻找,植物化学,植物地理等等,并且前人留下的资料极少。对于长期研究植物分类学的蔡希陶来说,一切更要从头做起。为寻找热带经济植物资源,尤其为寻找野生橡胶树林,他更是踏遍了千山万水,付出了艰辛的劳动。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人们还不知道中国究竟有没有橡胶树,能不能找到橡胶树的宜林地。为此,50年代初,蔡希陶带领一支小小的考察队,又一次出发了。他们冒着炎热,顶着风雨,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用整整半年时间,沿着中缅、中老、中越边界,穿行在千里国境线上,用两条腿走完了一个又一个绵延不断的森林,但是仍没有发现橡胶树。中途,他们在金平境内的一座高山上,曾惊喜地发现了一种藤生橡胶,而且是不曾见过的品种呢!他们从这种橡胶树上割下来几十斤胶,马上做了实验,结果是虽然有些胶质,但还不成功,只好放弃了。

有一次,蔡希陶他们整整一天行进在深山老林里,身上带的干粮吃光了,饿得肚子“咕咕”直叫,可这时却前不挨村,后不着店。黄昏时,他们终于发现山坳里有一座小村庄,被火红的凤凰花树相掩映,炊烟冉冉上升。大家顿时有了希望,有了精神。他们以飞快的步伐跑进这景颇族人家的小山村。村人十分热情地为他们做了一餐“景颇饭”。饱餐后的他们,就在这偏僻的小山寨留宿了一夜。第二天他们刚刚离去不久,就听到山下传来枪声,原来是一股土匪闯进了寨子又烧又杀……蔡希陶和他的伙伴们是冒着生命危险工作啊!蔡希陶自己也常说,搞野外工作,一要不怕吃苦,二要不怕危险!为了事业,就得有一股子闯劲儿才行。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翻了一山又一山,爬了一岭又一岭,走了一程又一程,吃了许多常人难以忍受的苦,在一股敢于为科学为国家献身的精神的支撑下,细细地勘察,慢慢地寻找。终于,他们在风光绮丽的瑞丽山上发现了两株真正的橡胶树。经考察,原来这儿曾是一座橡胶园,橡胶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人从马来西亚引种的,日寇战败撤退时,放火烧了这座园子,这两株树是幸存者。这两株橡胶树是多么的宝贵呀!于是他们把它们精心保护起来,进行研究。在蔡希陶领导和亲自考察的基础上,不久,我国第一批自己种植的橡胶树在允景洪——西双版纳的土地上开始萌芽,成长,发展起来了!

现在,放眼望去,在西双版纳广阔的大地上,从宽阔平坦的坎(即坎子)区,到公路边的缓坡、沟谷里,从南联山麓到洛江边,从勐龙河畔到勐捧边寨,那满山遍野,一片连一片的橡胶林,多么令人欣喜!然而这一切成果都与蔡希陶等人付出的艰辛是分不开的。

蔡希陶,这位在对植物资源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成就的老科学家,并不满足于现状。他仍然坚持发掘更多的资源,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为祖国为科学而无私付出的伟大科学家,蔡希陶就是其中一个。他的精神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年轻人,为目标,为理想,为祖国迎难而上,不辞劳苦地执著奉献。

为学业历尽艰辛的布洛格

诺尔曼·布洛格是一位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生物学家。他对植物病理学有深入的研究,曾经在墨西哥种植矮秆小麦获得成功,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瞩目。此后很多国家纷纷引种墨西哥的矮秆小麦,使更多的国家告别饥饿,走上富足之路。

然而诺尔曼·布洛格的成功之路走得非常不易,尤其是他曾为坚持自己的学业历尽艰辛。

布洛格于20世纪初生于美国衣阿华州斯奥德地区的一个农民家庭,他5岁就开始在本村小学上学了。这所小学距布洛格的家远达3英里,学校的条件非常差,实际上只是孤零零的一间小木屋深卧在风雪里。因为春夏秋放假,学生们要帮助大人们干农活,所以这个小学只在冬季上课。有一次,只有5岁的小布洛格在天气非常恶劣的情况下和大同学们一起放学回家,他被夹在大同学当中,在深深的积雪里举步维艰地前行着。积雪灌满了他的靴子,溶化成水湿漉漉的,一会儿又结了冰,加上刺骨的寒风,只有五岁的小布洛格怎么能受得住这样的考验?他一下子摔倒在雪地里再也撑不住了。幸亏他的表姐过来揪住他的头发,狠狠地打了他一个耳光,让他起来快走,布洛格才被拖回了家。

回家后小布洛格从大人们那里得知表姐的做法是正确的,甚至救了他的一条小命,因为这样冷的天气,停在雪地是要冻死的,布洛格感到很羞愧。这件事情使他懂得了如何在寒风积雪中搏斗。布洛格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在风雪包围的学校里挣扎着学习了8年。

终于,14岁的布洛格毕业了,他被送到克列斯科上高中,他是这所小学第一个能上高中的学生。高中的主要课程是农学,毕业后他仍然回到农场从事农业生产。诺尔曼对土地有着特殊的感情,他亲身体会到由于土地贫瘠,连年歉收,农民辛勤劳动一年所收无几,仍然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土地为什么贫瘠?为什么年年歉收?这些疑难问题深深地刻在他记忆中。

布洛格学习刻苦,有强烈的求知欲,而且热爱、善于学习。他尤其对土壤学和植物的生长有着特殊的兴趣。布洛格18岁时,开始显示出他特有的雄姿,办事果断,精力充沛,而且练出一种超人的、吃苦耐劳的坚强毅力。由于家境不好,可是他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于是他只能拼命工作,赚点微薄的工资,以积攒来年上大学的费用。在这一年里他除帮助父亲干农活外,还在附近农场里做过雇工,在零下20℃至零下30℃的冰天雪地里为别人砍木桩,一天也就挣三角多钱。他还到白雪皑皑的森林里打猎,为获取兽皮换钱。兽肉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为此他竟冒着刺骨的寒风追赶猎物,在饥寒中挣扎,直到深夜才回到家里,四肢冻得麻木了,恢复知觉后,又疼痛难忍。然而这些痛苦和困难并没有打倒布洛格,也没有影响到布洛格求学的决心。他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困难搏斗,改变自己的命运。

一年过去了,大学开学的日子快到了,布洛格通过自己的劳动攒下了50美元,祖父把手中仅有的11元钱也给了他。现在布洛格手中有61元钞票了。他手中掂着钱,心中盘算着上大学要交学费、书费、房费等,除去这些开支后,又没有生活费了,所以上学后还得继续工作赚钱,否则就无法完成学业。布洛格告诉自己经济上窘迫不算什么,要继续上学,要获取知识,就必须顽强地奋斗下去。

随后,布洛格随同同学乔治来到明尼阿波利斯城就读大学,车子刚刚停在乔治事先租好的宿舍门前,他们把行李搬到宿舍便急急忙忙去附近的一家咖啡馆找工作。老板同意雇用他们,做侍餐工作,每天早午晚三餐,每次工作一小时,以三顿饭作为工资。就这样,布洛格解决了上学吃饭问题。

一学期后,布洛格对森林的演化和复杂的自然界的生态学产生了兴趣,于是布洛格转到农学院主修林业学,他立志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然而生活的困难又来了,布洛格工作的咖啡馆,在经济危机中倒闭了。布洛格又失去了三餐的来源,经济上的困扰使他狼狈不堪,他不得不四处奔走,寻找工作。终于在离学院5英里处的一所大学女生宿舍找到了侍餐工作。为挣得一日三餐,他每日三次侍餐,要步行往返30英里路程,既不能耽误侍餐,又不能耽误上课,这样辛苦的工作,布洛格一干就是两年。

为了求学,布洛格历尽艰辛,百折不挠地拼搏。为解决学费,他在昆虫系做固定昆虫标本和清理教室等杂务;假期他到过附近农场做过割豆蔓、蜀黍、装车、记账等工作。每日工作20个小时,收割结束后,他已精疲力竭,整整沉睡了24小时后才返回学院。他还利用假期到深山老林中当过护林员。为挣得较高的收入,也是为了到森林开拓知识视野,他曾给全国55个林业局发了寻求工作的信。他还为兽医系喂养过动物,清扫过兽笼,每天清晨3点起床,在冰天雪地里,冒着刺骨的寒风骑车去农场喂动物,清扫兽笼。其间唯一的一件御寒的大衣还丢失了,在零下20度的寒风里,他只穿一件皮夹克和一件毛背心,坚持整个冬天毫不动摇。三十年代末,布洛格还到过美国最偏僻最荒凉的冷山观察站工作过。

就这样,诺尔曼·布洛格一路走向光明和成功。

尽管布洛格求学的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但是他都凭借着自己对求知的坚定的决心战胜了困难。为科学奋斗有苦有甜,但终究会苦尽甘来的。

袁隆平的生活乐趣

好多好多农民曾经说:“这个世界上有了个袁隆平,我们才有了饱饭呀……”在乡下,甚至还有人将袁隆平当做神灵来供奉。为什么会如此呢?原来袁隆平先生毕生致力于解决人类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工程,早在人们的心中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然而,袁隆平不是神,他只是一位凡人。除了杂交水稻,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有七情六欲,也有专业外的丰富感知和各种各样的业余爱好,更有常人难得的超脱和永远的欢乐人生。

袁隆平喜好各种运动,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他都有所涉及;对象棋、军棋、围棋、扑克牌之类的兴趣也浓。最让他骄傲的则是游泳,他在昔日的游泳比赛中还曾有过不小的辉煌。

早在抗战头年,8岁的他随着父母从汉口逃难来到湖南桃源县。一天,四弟不小心将他从船头挤入滔滔江水,幸遇一位老船工及时搭救,才捡回条命。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袁隆平,幼小的他决心要像船工老伯那样学会“划水”,也能在水里救人。

接着,他们又全家逃到重庆。夏天的时候,每逢放学回家,最惬意的事便是去长江边上戏水。先学狗扒式、打浮拳,再学蛙泳,很快就会了,他却总嫌速度不够快、不过瘾。要去救人,太慢了怎么行?几经苦练苦学,终于又学会了“自由式”。还不到10岁的袁隆平,竟胆大包天,敢于去横渡长江了!

20世纪40年代末,袁隆平又随全家迁回汉口。他念高一的时候,湖北省举行游泳比赛,这对爱游泳的袁隆平来说是一个展现自己的绝好机会。但是体育老师不同意他参赛,因为十六七岁的袁隆平却个头瘦小、不显眼。可是袁隆平并没有甘心于老师的拒绝,他暗自穿了运动服,搭了另一个参赛同学的自行车,巧妙地闯进赛场,竟一举获得汉口赛区男子自由泳第一名和全省男子自由泳第二名。

自此,袁隆平的“游兴”更浓,长盛不衰。在安江农校教书期间,一有时间他便泡进沅江;长住海南搞杂交稻育种繁殖的日子,夜深了,还要去大海的风浪中搏击一番……

老年的袁隆平依然健朗,这都得益于他从年轻到现在一直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老年的袁隆平还不时忙里偷闲,携老伴去游泳池锻炼锻炼。在游泳馆里,他时而在岸上谈笑风生、指点他人游泳;时而跃入池中,游上几个来回,犹如蛟龙戏水。有几个小伙子自恃泳技不凡,要与老人比速度。比蛙泳,小伙子们全都输了;又改比自由式,袁老乐呵呵地说:“那你们就更要输了!”

科学家的生活也可以是多姿多彩的,要懂得怎样去生活,怎样去练就顽强的意志,练就健康的体魄,这样才有可能对事业执著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