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人体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26805000000011

第11章 人体重大发明、发现(2)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是1924年在南非北开普省汤恩附近发现的,化石是一个小孩的头骨的大部分连着整个脑子的天然模子。由达特教授进行了研究,他看到这个头骨很像猿的,但又带有人的不少性状,脑子虽小,但一些性状比黑猩猩的脑更为像人,颌骨上的臼齿也与人的相似,从头骨底部枕骨大孔的位置判断,头骨的所有者是两足直立行走的,于是1925年他发表文章,认为它是真正的猿和人之间的类型,是人和猿之间的“缺环”,定名为南方古猿。可是它究竟是人还是猿,引起了人类学界激烈的争论,因为当时人类学界一般都认为大的脑子才是人的标志。以后在南非发现了更多的这类化石,在非洲其他部分也有这类化石发现,特别是在东非,经过多方面的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学界才逐渐一致肯定它是人类进化系统上最初阶段的化石,分类上归入人科,成为人科下的最早的一属。

南方古猿生活在距今420~100万年前,能直立行走,是最早阶段的原始人类。除直立行走以外,南方古猿的其他性状大都像猿,如他们的脑容量很小,在450~530毫升之间,与现代类人猿的脑容量差不多。南方古猿化石可分为两种类型:纤细型和粗壮型。纤细型进一步演化成下一阶段的能人,粗壮型则在距今大约100万年前灭绝了。

能人化石是1960年起在东非坦桑尼亚的奥杜韦和肯尼亚的特卡纳湖岸的库彼福勒陆续发现的。能人生活在距今200~175万年前。与南方古猿相比,他们的颅骨壁变薄,脑容量增大,平均为680毫升左右。与能人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石器,这说明能人已经能够制造工具了。

直立人化石最早从19世纪末在印度尼西亚发现爪哇猿人开始,引起了是人还是猿的争论。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起,在我国北京房山区周口店陆续发现了北京猿人的化石和石器,从而确立了直立人在人类进化史上的地位。直立人还带有不少类似猿的性状,所以俗称猿人,但他们已在人类的进化系统上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已是人类发展第三阶段的人类,与古猿和现代猿有着本质的区别。

直立人生活在距今200~20万年以前,他们的化石在亚洲、非洲、欧洲的许多地区都有发现,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亚的爪哇直立人和北京周口店的北京直立人等。其中,以北京人的化石材料最丰富,研究得最全面。北京人的脑容量明显增大,成人的平均脑容量多达1088毫升,四肢骨在长度、形状等方面与现代人的基本相同,这表明他们直立行走的姿态与现代人相同,并且上、下肢已经有了明显的分工。但是,北京人仍有很多原始性状,如前额后倾、眉嵴粗壮、下颌骨无颏等。在北京人的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石器,这些石器功能各异、加工精细,证明直立人制造工具的能力比能人大大提高了。除此之外,在他们住过的山洞里还发现了很厚的灰烬层,里面有烧过的骨头、石块和朴树籽等,这说明北京人已经会用火了。火不仅可以用来取暖和驱赶野兽,还可以用来烧熟食物,使食物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这促进了人类祖先体质的发展,特别是为脑的发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智人包括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0~1万年前,比直立人更接近现代人。他们不仅完全直立,而且脑容量已经达到了现代人的大小,平均为1360毫升,这标志着他们的智力发展到了更高水平。因此,古人类学家把他们与现代人归为同一个种,即智人种。

早期的智人生活在距今20~5万年前,如德国的尼安德特人、我国广东的马坝人以及山西的丁村人等。这个时期的智人还带有一些原始性状,拿尼安德特人来说,眉嵴仍比较粗壮,并且头盖骨向后倾斜,颌骨向前突出。但是,他们制造的工具比直立人制造的更为先进,除石器外还有骨器。从生活遗迹来看,他们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而且会人工取火。

晚期的智人出现在距今5~1万年前,他们的化石在各个大陆都有发现,如法国的克罗马农人、我国的山顶洞人等。这个时期的智人与现代人十分接近。例如,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发现的山顶洞人,不仅脑颅增大,下颏明显,而且还具有黄种人的一些特征。晚期智人不仅能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还会制造长矛、标枪,用以狩猎、捕鱼。他们的狩猎能力也大为提高,会利用地形和设置陷阱来捕捉大的野兽。此外,他们会用大兽皮等修建简单的房屋,用骨针缝制衣物,还创造出了原始的艺术。在他们住过的地方,常常能够发现绘画、雕刻和装饰品,绘画的内容多与狩猎活动有关。在这个时期,不同的人种已经开始分化和形成,并逐步分布到世界各地。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和智人在体质特征和文化遗物上都有明显的差异,充分反映出人类进化的四个阶段。目前,这种划分方法已得到大多数古人类学家的认可。

知识链接

最早作为区别人和猿的标志是脑量,脑量在750毫升以上才算是人。可是后来发现能两足直立行走的化石的脑远比这个标准要小,而大猩猩的脑量也有超过这个界限的。于是人类学界逐渐一致认为只能以能否两足直立行走作为人和猿分界的标志。他们能两足直立行走的高等灵长类便归入人的系统,分类上列为人科。

遗传的秘密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撒什么种子结什么果”。这是种的繁衍。而人类也是一样,人生人,不会生出其他的动物来,而且父母和子女之间,不论在外貌和性格上,都有相似之处。这种父母能将自己的特性传给子代的现象,就叫遗传。

人类虽然在地球上繁衍生息了200多万年,但对后代为什么既像爸爸又像妈妈这样的问题,直到几十年前才搞过去,人们一度认为,生命是从一个微型人开始的,卵细胞或精子里包含着生命的所有部分,不过是很小很小而已,以后慢慢在母体中长大。现代科学已经充分证明,关于微型人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卵细胞或精细胞都属于生殖细胞,卵细胞携带着从母体来的遗传信息,而精子则携带着由父方来的遗传信息。人的染色体有23对,但在精细胞和卵细胞里,都是23条,因此它们被称为“单倍体”,它们的遗传物质只是父母双方遗传物质的一半。当精细胞和卵细胞喜结良缘后,便合二为一,形成受精卵。在受精卵里,染色体有23对。从形成受精卵那一刻起,一个生命便形成了。

受精卵细胞分裂一次,变成两个细胞,两个细胞再分裂一次,就成为四个细胞,细胞每分裂一次,染色体上的DNA复制一次。复制是严格遵循碱基配对原则的,因此每个细胞的遗传物质和受精卵是完全一致的。细胞就这样一再地分裂下去,到一定时候,细胞不再分裂,而开始分化成为特定的细胞,然后形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各种组织和器官,如肌肉、神经、骨骼等。就这样,一个受精卵经过33次分裂后,一个完整的人成型了,他或她有一个头,头上有一双眼睛,两只耳朵、一个鼻子、一个嘴巴……

小孩出生以后,观其头发的颜色、密度、质地,眼睛的大小、颜色、眼皮的单双等,就会发现,这些性状每个人是有区别的,而每个人又近似于其双亲。其原因就是由于他(她)是从受精卵发育来的,而受精卵的基因又是父母双方提供的。

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每一个性状至少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等位基因中,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它们俩“较量”的结果,当然是“显性”者为“王”,控制了后代的性状;“隐性者”为“寇”,乖乖地过起了“隐身”生活。如果一对等位基因都是隐性的,当然就显示出隐性性状。科学家们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在智力和身高等性状方面,来自母亲的基因更胜一筹;而在长相和性格等性状方面,来自父亲的基因则容易占上风。现在,你搞清楚为什么自己既像爸爸又像妈妈了吧!你可能马上会问:为什么亲兄弟姐妹不完全一样呢?其中的道理非常复杂,有些甚至还没有搞清楚,但有一个解释可能会帮助你理解这个问题:有些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们非常活泼,可以在同一染色体上跳来跳去,也可以在染色体之间跳来跳去,这种基因是由美国女科学家麦克林托克发现的,被叫做“转座子”。

转座子的存在,使来自父母双方的基因组合出现新花样,表现为兄弟姐妹之问长相上的差异,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知识链接

遗传保证了物种的延续,而这种延续又不是简单的复制,这种生物个体之间的不同样性或人类子代与亲代,子代与子代之间的个体差异称之为变异。人类的许多变异属于正常生理范围,如高矮、胖瘦、血型等。有些变异可能引起不同的病理过程而表现为遗传性疾病。

人种与肤色

黑、黄、白,是人体的三原色。然而经过若干万年的演化,如今却辐射出了五彩缤纷的光芒。科学调查证实,今天的地球上已有不同人种60类。

最早对人种进行科学划分的是18世纪的瑞典生物学家林耐,他依据肤色的不同将世界人类划为欧洲白色人种、非洲黑色人种、亚洲黄色人种以及美洲红色人种四大人种。林耐的划分,特别是对人猿系统位置的划分、智人种的划分,是十分科学的,至今仍被沿用。但他的四大人种的地理区划,却在日后的应用中显得不够完善和准确,因为各大洲的地理区划和人种肤色的分布并不一致。如:亚洲人的肤色并不都是黄色,非洲人的肤色也并不都是黑色,白色人种的分布也并不局限在欧洲。

要精确划分人种的肤色,就必须弄清肤色形成的规律,揭开肤色产生的奥秘。一个人的肤色,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毛细血管的分布、血液流量等,但最主要的是决定于皮肤内的色素物质。它位于人体表皮基部的色素细胞上,在显微镜下观察,色素是一些细小的褐色颗粒。色素分布越多越密,则人体肤色就会越深越重;相反色素分布越少越稀,则人体肤色就会越白越淡。据统计,不同肤色人种的色素细胞量是不同的,在每1平方毫米内,白色人种的色素细胞约在1000个以下,黄色人种则在1300个左右,而黑色人种则超过了1400个。

人体肤色的变化,决定于皮肤内部色素量的变化,而色素量的变化,又是对外界光照强烈程度长期适应的结果。可以说人体肤色是自然界在人体上打下的烙印。在地球上不同人种肤色的分布,人体色素深浅变化的趋势,基本是与阳光辐射强弱程度相对应的。色素多、肤色深的人多集中在阳光充足的地球赤道附近。随着地球纬度的推移,离赤道越远,阳光越弱,则人体的肤色也就越浅越淡。在亚洲,南亚人的肤色比北亚人的肤色要深;在欧洲也是这样,南欧人的肤色比北欧人的肤色也要深。

人种肤色随环境而变化的事实,冲破了林耐按各大洲区划人种肤色的划分。1775年,即在林耐提出人种划分之后的40年,德国一位自然人类学家布鲁门巴哈又公布了一个新的人种划分方案。布氏把世界人种分为五大人种,即尼格罗人种、蒙古人种、马来人种、美洲人种和高加索人种。

显然布鲁门巴哈的人种划分,比起林耐的四大人种划分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布鲁门巴哈之后,人们为了准确划分人种,在肤色之外又增加了头型、鼻型、眼色、发型、发色以及血型等方面的人种划分。在长期的人种划分实践中,人们感到:人类最大的特点便是不断流动,并在流动中产生了人种特性的分化,但也产生了人种特征的不断融合。因此,仍然难于找到一个完全适用的有效的人种划分方案。

知识链接

色素的形成主要是与一种蛋白类的酶有关,这种酶称做酪氨酶,在它的作用下,可使细胞内的酪氨酸转化为色素构成物。如果缺少了这种酶,就会使色素细胞失去功能,不能产生色素物质。白化病病人就是由于色素先天缺失,皮肤及毛发的颜色均呈白色,眼睛由于没有色素覆盖,呈现红色。

神奇的人体比例

人体各个部位和器官之间客观地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画家或雕塑艺术家可以按照这种比例关系绘画或雕塑出十分美观的逼真的人像。人体测量学就是这样一个用测量和观察的方法来描述人类的体质特征状况的学科。

人类开始对人体尺寸感兴趣并发现人体各部分相互之关系的历史非常久远。古埃及在公元前3500~2200年之间,就有类似人体测量的方法存在,并提出人体可分为19个部位。中国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对人体测量也有较详细而科学的阐述。

公元1世纪,古罗马御用建筑师马可·维特鲁威首次提出了把人体的自然比例应用到建筑的丈量上,并总结出了人体结构的比例规律。他发现:人体基本上以肚脐为中心;一个男人挺直身体、两手侧向平伸的长度恰好就是其高度,双足和双手的指尖正好在以肚脐为中心的圆周上。

1490年,意大利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为了获得真实、系统的人体解剖学资料,不顾教会的反对与制止,冒着受迫害的威胁解剖了30多具尸体,前后绘制出将近1000幅解剖图,对人体各个年龄、各个局部结构作了极为真实细致的描述。在长期的绘画实践和研究中,达·芬奇发现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人体绘画规律:标准人体的比例为头是身高的1/8,肩宽是身高的1/4,平伸两臂的宽度等于身长,两腋的宽度与臀部宽度相等,乳房与肩胛下角在同一水平上,大腿正面厚度等于脸的厚度,跪下的高度减少1/4。达·芬奇认为,人体凡符合上述比例就是美的。

继维特鲁威、达·芬奇等人之后,又有许多的哲学家、数学家、艺术家对人体尺寸的研究断断续续。他们大多是从美学的角度研究人体比例关系,从而积累了大量研究成果。1870年,比利时数学家奎特里特发表了《人体测量学》一书,这标志着人体测量学这门学科的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