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环境科学探索发现
26805900000019

第19章 重大发明、发现(8)

旋风是与龙卷风很相似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也是一种强烈旋转的空气柱,有些很强的旋风也像龙卷风一样可以把卡车等重物吹起。旋风与龙卷风最基本的差别在于它没有母云,因而也就没有从母云向下伸展的漏斗云。一般情况下,龙卷风和旋风的称呼是不分的。毁誉参半的台风

台风,是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热带海洋上的猛烈风暴。大家一定看到过江河中不时有涡旋出现吧,实际上,台风就是在大气中绕着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同时又向前移动的空气涡旋。它在北半球作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气象学上将大气中的涡旋称为气旋,因为台风这种大气中的涡旋产生在热带洋面,所以称为热带气旋。

为什么称为台风呢?有人说,过去人们不了解台风发源于太平洋,认为这种巨大的风暴来自台湾,所以称为台风;也有人认为,台风侵袭我国广东省最多,台风是从广东话“大风”演变而来的。事实上,世界上位于大洋西岸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无不受热带海洋气旋的影响,只不过不同的地区人们给它起的名称不同罢了。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一带的称台风,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墨西哥湾以及东太平洋等地区的称飓风,在印度洋和孟加拉湾的称热带风暴,在澳大利亚的则称热带气旋。

台风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极其惨重的。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台风灾害致死人数约2万,经济损失超过80亿美元。历史上造成死亡人数达10万以上的飓风灾难就达8次。20世纪最大的飓风灾难发生在孟加拉:1970年11月12日,飓风夹带风暴潮席卷孟加拉,30万人死亡,28万头牛、50万只家禽死亡,经济损失无法计量。

那么,台风的能量来自哪里呢?早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著名气象学家竺可祯对台风的形成就提出了独特的见解,他认为,北太平洋台风大多起源于北纬5度至10度之间,以及东经130度至150度之间,这是因为当赤道低压移到北半球以后,南半球信风也随之北移,变成西南风;当东北信风和西南风在上述区域相遇时,就会形成旋风,这种情形类似于两支方向相反的水流相遇形成旋流一般;此外,该区域又处于高温区,气压低,空气幅合上升,四方之风旋转剧烈,于是就变成了台风。

瑞典气象学家凡特·博丁则认为,在台风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地球自转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台风的能源来自洋面潮湿的热空气,但是,地球自转为其提供了形成机制。台风本身的旋流运动一开始,它内环的吮吸能使更多的潮湿空气集中,促使能源聚集。当然,一旦台风登陆,它的能源便被切断,台风也就渐趋消退了。

英国的哈维博士也提出过有关台风形成的新观点,他指出:由于低纬地区没有明显的锋面温度对比,因此,台风必定是由热力不稳定以及动力不稳定共同引起的。除了信风带中出现东风波外,还必须具备4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一是海面较宽广,温度高于27℃;二是有深厚的、潮湿而不稳定的气层;三是纬度大于5度,这样,地球自转能够形成气旋式环流;四是垂直风向变化很小,使得它基本上不变形。当然,还必须在相应的对流层上部出现反气旋,使高空气流辐射,才能促使下面的空气辐射汇入,形成台风。

全世界每年平均有80~100个台风发生,其中绝大部分发生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上。为了区分这些台风,有必要给它们单独取个名字。人们对台风的命名始于20世纪初,据说,首次给台风命名的是20世纪早期的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他把热带气旋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借此,气象员就可以公开地戏称它。在西北太平洋,正式以人名为台风命名始于1945年,开始时只用女人名,从1979年开始,把一个男人名和一个女人名交替使用。直到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的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柬埔寨、中国、朝鲜、香港、日本、老挝、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这些名字大都出自提供国和地区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等。中国提供的名字是:“龙王”、“玉兔”、“风神”、“杜鹃”、“海马”、“悟空”、“海燕”、“海神”、“电母”和“海棠”。

作为一种灾害性天气,可以说,提起台风,没有人会对它表示好感。然而,凡事都有两重性,台风在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益处。

台风能给人们送来大量淡水。随着全球人口激增和工农业发展,对淡水的需求量日益扩大,加上陆地上有限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世界性水荒已日趋严重。而台风这一热带风暴却为人们带来了丰沛的淡水。据测算,一个成熟的台风在一天内所下的雨,大约相当于200亿吨水。

台风能起到调温作用。靠近赤道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受日照时间最长,干热难忍,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这些地区的热量,那里将会更热,地表沙荒将更加严重。同时寒带将会更冷,温带将会消失。那样的话,我国将没有昆明这样的春城,也没有四季常青的广州。

台风能保持地球的热平衡。台风蕴涵着巨大的能量,可以直接给人类造成灾难,但也全凭着这巨大的能量流动使地球保持着热平衡,使人类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台风还能增加捕鱼产量。每当台风吹袭时,翻江倒海,将江海底部的营养物质卷上来,鱼饵增多,吸引鱼群在水面附近聚集,渔获量自然提高。

学科展望

台风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以上,它每秒钟能释放出相当于6颗普通原子弹的能量。如果将一个成熟台风在一天内所释放出的热能转变成电能,可供全美国使用6个月左右。但台风的威力实在太大了,利用它发电面临的困难很多。科学家们现在已经开始研究相应的防范措施和改进方法,相信终有一天可以利用台风进行发电的。“梅雨”天气

居住在长江中下游的人们,往往有这样的体验:每年6月中旬到7月上旬前后,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因为这时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所以,人们就把这种天气叫做“梅雨”或“黄梅天”。由于长时间的阴雨天气,缺少阳光,湿度又大,衣物容易受潮发霉,所以,也有人叫它“霉雨”。

为什么每到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就会出现梅雨天气呢?原来,长江中下游地区处在欧亚大陆东部的中纬度,一方面受到从寒带南下的冷空气影响,另一方面又受到从热带海洋北上的暖湿空气影响。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逐渐加强,从海上进入大陆,先至华南地区,然后进一步增强北移,到了初夏常常伸展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有时还可到达淮河及其以北地区。特别是在两三千米的低空,常有一支来自海洋的非常潮湿的强偏南气流,风速达到每秒十几米到20米左右。当它进入我国大陆以后,就与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冷暖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梅雨就属于锋面降水的性质。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云雨区将随着冷空气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云雨区则会随着暖空气向北移动。显然,在这两种情况下,它们都不会在一个地区停滞下来。但初夏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方面暖湿空气已经相当活跃,另一方面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有一定的力量,特别是在靠近地面的空气层里,常有一小股一小股的冷空气南下。这样,冷、暖空气就在这个地区对峙,互相争雄,形成一条稳定的降雨带。这条雨带南北只有二三百公里,东西长却可达2000公里左右,横贯在长江中下游,向东一直可以伸展到日本。直到7月上旬,暖气流变得更加强大,把冷空气赶到华北一带,江淮地区的梅雨期也就过去了。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每年6月中旬入梅,7月上旬出梅,历时20多天。但是,结合各具体年份来说,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早晚、梅雨的强弱等,存在着很大差异。

有的年份,梅雨开始的很早,在5月底6月初就会突然到来。在气象上,通常把“芒种”以前开始的梅雨,统称为“早梅雨”。早梅雨会带来一些反常的现象。例如,由于在梅雨刚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内,靠近地面的大气层里,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还是很频繁的,因此,阴雨开始之后,气温还比较低,甚至有冷飕飕的感觉,同时也没有明显的潮湿现象。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的农民,把这一段温度比较低的黄梅雨称为“冷水黄梅”。以后,随着阴雨维持时间的延长、暖湿空气加强,温度会逐渐上升,湿度不断增大,梅雨固有的特征也就越来越明显了。

同早梅雨相反的,是姗姗来迟的梅雨,在气象上通常把6月下旬以后开始的梅雨称为“迟梅雨”。迟梅雨的出现机会比早梅雨多。由于迟梅雨开始时节气已经比较晚,暖湿空气一旦北上,其势力很强,同时,太阳辐射也比较强,空气受热后,容易出现激烈的对流,因而迟梅雨常常多雷雨、阵雨天气,人们也把这种黄梅雨称为“阵头黄梅”。迟梅雨的持续时间一般不长,平均只有半个月左右。不过,这种梅雨的降雨量有时却相当集中。

1954年我国江淮流域出现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这次大水是由持续时间特别长的梅雨造成的。这一年,长江中下游的梅雨开始之前的5月下半月,春雨已经很多,梅雨又来得很早,6月初就开始了。天气一直阴雨连绵,并且不时有大雨、暴雨出现,维持的时间特别长,直到8月初才“出梅”。当阴雨结束转入盛夏天气时,已经临近“立秋”了。这一年整个梅雨期长达两个月,连同5月份的春雨,则达到两个半月以上。

同特别长的梅雨完全相反的是,有些年份梅雨非常不明显,它像来去匆匆的过客,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停留十来天以后,就急急忙忙地向北去了,而且这段时间里雨量也不大,难得有大雨,这种情况称为“短梅”。更有甚者,有些年份从初夏开始,长江流域一直没有出现连续的阴雨天气。多数日子是白天晴朗暖和,早晚非常凉爽。本来在梅雨时节经常要出现的衣服发霉现象,也几乎没有发生。这段凉爽的天气一过,接着就转入了盛夏,这样的年份称为“空梅”。

有些年份,长江中下游地区黄梅天似乎已经过去,天气转晴,温度升高,出现盛夏的特征。可是,几天以后,又重新出现闷热潮湿的雷雨、阵雨天气,并且维持相当一段时期。这种情况就好像黄梅天在走回头路,重返长江中下游,所以称为“倒黄梅”。一般说来,“倒黄梅”维持的时间不长,短则一周左右,长则十天半月。

梅雨季节正是江淮流域夏收夏种的大忙时期,正常的梅雨对农作物生长有利,不过。梅雨量太大容易造成洪涝灾害,雨量过少又会造成干旱。梅雨来得早,会影响小麦的收割和保藏,造成所谓“烂麦场”;来得太迟,对水稻插秧不利。因此,在梅雨季节应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当时的天气特点,作好生产安排,以免农业生产遭受洪涝或干旱的损害。

梅雨期的长短、雨量的多少、来去的迟早,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很大的影响,6~7月间正是水稻、棉花等春播作物开始转入生长盛期,迫切需要水分,梅雨适时而来,对农业生产是很有利的。但若梅雨期来得过早,冬小麦、油菜等夏熟作物尚未收割完毕,就会造成烂麦和菜籽发芽等损失。又若梅雨期过长,雨水过多,或是“空梅”,雨水过少,因而引起涝旱,对农业生产就很不利。

梅雨对人的生活也有影响。我们知道,人感到最舒适的气象条件是气温18℃~20℃,相对湿度50%~60%。只要相对湿度不超过70%,尽管气温很高,人只会感到热,不会感觉闷;但相对湿度达80%以上时,情况就不同了,此时气温只要达到29℃,人就有闷热的感觉,而这种情况在黄梅天是经常碰到的,特别当吹西南风时容易发生。因此,黄梅天要注意房屋的通风,勤洗澡,勤换衣,不吃变质发霉的食物,注意公共场所和个人的清洁卫生,同时,要保管好粮食、物品和家庭用品,防止霉烂。

知识链接

近些年来,受气候变暖影响,梅雨这个初夏季节江南地区特有的气候现象呈现出“非典型”现象,其表现为梅雨期间降水日与量都明显减少,高温天气频频出现,“梅雨”的天气气候特征趋弱。由此,科学家指出,今后“梅雨”定义可能将重新制定。

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就是夹带着大量的砂石、泥土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常常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重大危害。

泥石流往往发生在四壁陡峭、只有一个狭窄出口的谷地,且附近山上树木较少。在这样的地方,山上的岩石在烈日暴晒和急雨的打淋下,风化加快,易形成裂缝,崩解成小石块,并滚落在谷地。这样的石块堆积多了,就为泥石流准备了物质条件。此时,如果下一场暴雨,四周岩坡上带着泥沙的洪水冲到谷地上,巨大的冲力和水的润滑作用,便使石块随洪流而下。如果谷地的出口下面是一个狭窄陡峭的深谷,那么泥石流势如破竹,不断冲击沟谷两壁。在强大的冲击力下,两壁的泥沙石块也纷纷坠落,加入泥石流的“队伍”,于是就形成了气势磅礴的泥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