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很娇气,生活适应能力很差。它既怕冷,又怕晒,但又需要温暖的阳光,只能生长在温带寒冷气候的有阳光斜照的山坡上。此外,人参生长年限很长,一般要20~30年时间才能供药用,因此数量十分稀少。长期以来,由于过度采挖,资源枯竭,人参赖以生存的森林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一度处于濒临绝灭的边缘。现在,作为我国八种一级保护植物之一,人参在长白山等自然保护区已开始进行保护,其他分布区也应加强保护,严禁采挖,使人参资源逐渐恢复和增加。东北三省已广泛栽培,近来河北、山西、陕西、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均有引种。
人参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著名的进补和治病的中草药,有调气养血、安神益智、生津止咳、滋补强身的神奇功效。那么,人参中究竟含有哪些有效成分呢?现已查明,人参的有效成分主要是人参皂苷。
20世纪70年代,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来生产人参中的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目前,人参细胞的培养产品,25天内人参皂苷的含量可达到35%~6%,而一棵栽培了6年之久的人参中人参皂苷的含量仅为45%。
知识链接
人参与三七参、西洋参统称世界三大参,人参皂苷在人参中含量最高。人参中的有效成分除人参皂苷之外,还含有15种以上的氨基酸和大量的碳水化合物;人参还含有人参酸和挥发油,所以人参有一种特别的香气;人参中的维生素也十分丰富,另外还含有较多的磷、硫化合物和多种微量元素。
“东方麻醉剂”曼陀罗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与曹军作战时,关羽中了乌头毒箭,伤势严重,后经华佗之手“刮骨疗毒”很快痊愈。人们在赞赏关羽英雄气概和华佗医术高明时,很难想到一种叫曼陀罗的植物。但据后人考证,华佗施外科手术时,患者之所以不感到疼痛,主要仰仗他的麻醉秘方“麻沸散”,有了它的帮助,华佗可以为人施开腹手术。今天,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华佗“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就是曼陀罗。
曼陀罗又叫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是茄科曼陀罗属植物,原产地在印度。现在,曼陀罗分布极广,几乎世界上的温带和热带地区都有野生。在我国各地的山坡上、草丛中、道路旁,甚至农舍的房前屋后,都不难见到它的踪迹。它那长长的喇叭形白色或淡紫色花朵大而美,因此它作为观赏植物,经常出现在我国宋朝时期文人的笔记中。但曼陀罗又有毒性,故文人在将各种植物拟人化时,戏称它为“恶客”。
曼陀罗被用做麻醉剂,首次应用并不是医药家,而是政府官员用来在西南一带镇压少数民族起义的过程中。仅在北宋,就发生过两起用曼陀罗麻醉法捉拿对手的事件。南宋周去非在广西做官时,第一次详细描述曼陀罗花的形态和作用:广西曼陀罗,遍生原野。大叶白花,结实如茄子而遍生小刺,乃“人草”也。盗贼采,干而末之,以置人饮食,使之醉闷。盗贼用来麻人,然后拿起人家的箱子就走。
到了明代,李时珍对曼陀罗花的功效还曾做过试验。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是重实践、重考查、重验证的实学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听人说,有一种神奇的植物叫曼陀罗,人们一见到它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跳。李时珍费了一些周折,终于找到了这种植物,一时并没有发现有什么异常。他为了探明究竟,也是为了改变人们的传说,走到哪里手里都拿着曼陀罗。后来他亲自服下了曼陀罗,发现它有麻醉和使人兴奋的作用,少量可以治病,过量,在别人的暗示下,的确可以叫你唱你就唱,叫你跳你就跳。此后,曼陀罗被广泛用于制造麻醉剂。到了清朝时期,曼陀罗已经成了麻醉药的首选药物了。
曼陀罗为什么有如此神奇的麻醉和致幻作用呢?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曼陀罗有麻醉作用是因其植株体内含有“东莨菪碱”的缘故,它是一种能够有效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和解除支气管痉挛的抗胆碱药,医学工作者通过对其进行药理试验,终于研究出中药麻醉术。用从曼陀罗花中提取的生物碱与其他药物组合可作为全身麻醉用药。在麻醉中,患者的呼吸与血压能够保持平稳,肝肾功能也无明显影响,而且操作简便,特别适用于手术麻醉,麻醉时间可根据情况维持3~10个小时,改变了人们以往“现代麻醉术只能依靠西药”的观念。所以,曼陀罗又被称为“东方麻醉剂”。1970年,中国医学家成功地采用中药洋金花等合成麻醉剂,使1000多年前的“麻沸散”重放光芒,博得了中外医学家的好评。
知识链接
曼陀罗花不仅可用于麻醉,而且还可用于治疗疾病。其叶、花、子均可入药,味辛性温,有大毒。花能祛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叶和子可用于镇咳镇痛。
刘寄奴草
植物种类繁多,命名也五花八门。有用颜色差异来命名的,如白皮松、绿豆。有用味道取名的,如甜菜、苦瓜。有的植物是用数字取名的,如一叶兰、五色梅等。有些植物的名字还寓有民间传说,如虞美人等。还有些植物名称则是有纪念意义的,如刘寄奴就是为纪念发现这种植物药用价值的刘裕而得名的。
刘寄奴是东晋时人,他的大名叫刘裕。刘裕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虽然家境贫寒,但他喜好舞刀弄枪,练得一身好武艺。为了生计,年轻气盛的刘裕应征入伍,加入了东晋王朝驻扎在长江流域的北府军。
传说刘裕所在的部队驻地附近有一大片芦苇丛,里边藏着一条巨蟒,它常常在黄昏时袭击士兵,弄得军营里人心惶惶。北府军的主帅谢玄闻知此事,贴出悬赏告示,凡剿杀巨蟒者,以一等军功论赏。刘裕看见了告示,心想,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与其在军队里默默无闻,还不如放手一搏,拼了性命也值了。于是,刘裕独自一人揭下告示,自告奋勇地去围剿巨蟒。
三天后的一个黄昏,刘裕在芦苇丛深处开出了一块空地,把一只烤成金黄色的肥羊摆在地上,再把五坛陈酿美酒一字排开,揭开酒盖,那诱人的肉香与醉人的酒香缠绕在一起,随着轻轻拂过的江风在芦苇荡里弥漫开来。刘裕则潜伏在浅水处,一只手握着一张劲弓,另一只手搭着一支锋利的箭,静静地等着猎物上钩。突然,空地东边的芦苇丛中出现芦苇被拨动而发出的唰唰声。刘裕心里暗暗一沉,有东西过来了。刘裕马上拉弓搭箭,两眼死盯着空地。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从芦苇丛中钻出的竟然是一个富家公子打扮的青年男子。那人看着空地里丰厚的供品,面无表情,眼光扫着四周。刘裕看见是个人,正想上去告诉那人,要他马上离开。但转眼一想,这方圆百里除了兵营荒无人烟,哪来的富家公子。再说,他一个富家公子跑到这芦苇丛深处来干什么?刘裕不明白其中的蹊跷,放弃了出去的念头,一动不动,箭直指那富家公子。那人探下身子,闻了闻那肥嫩的羊肉,又用手蘸了一点酒放在口里,犹豫了一会儿,便放开手脚大吃起来。刘裕看见那人撕下一点羊肉细嚼慢咽,像个斯文人的样子,然后,抓起一坛酒往嘴里倒,有绿林好汉的爽快。刘裕感觉到眼里进了沙子,揉了一会儿,再细眼看那人,那人竟拿起整只烤羊往嘴里放,刘裕不相信,怀疑自己眼花了,再揉了揉眼,那根本不是张人嘴,那嘴像巨蟒的嘴一样张得出奇的大,整只羊放到嘴里,立刻咽了下去,牙齿嚼碎羊骨头的声音都能清楚得听见。刘裕被眼前的一切吓呆了,好一会儿回过神来,见一条水桶粗的青色巨蟒躺在空地上,两眼如铜铃一般在刚刚降下的夜幕里发着绿光。那酒被刘裕放了蒙汗药,现在药性发了,那巨蟒躺在空地酣睡。刘裕感觉血管里的血液在沸腾,拉满了弓,搭上毒箭,瞄准巨蟒那双在黑夜里很明显的双眼。“嗖”地一声箭离了弦,一瞬间扎进巨蟒的眼睛。巨蟒被突来的疼痛惊醒,也发现了躲在旁边的刘裕。硕大的蛇尾高高扬起,风一般扫过芦苇丛,无数芦苇碎屑突然变成了飞刀,飞向刘裕。刘裕虽说身手敏捷,左闪右躲,但仍然身中数刀,剧痛难忍昏死过去。那巨蟒身受重伤,无心恋战,也迅速离去。
当刘裕醒来,已是第二天清晨。他从身上撕下一块布,包扎了伤口,沿着巨蟒留下的痕迹和血痕,一路追踪了十余里,这时,前面传来孩童嬉笑的声音。刘裕甚是奇怪,走上前去竟是五个青衣孩童,正在采摘一种不知名的野草,并用石臼捣烂。刘裕提着弓,问:“你们这帮无知幼童在这里干什么,难道不知道这里有吃人的巨蟒出没?”几个孩童仍旧嬉笑着说:“我们家主人被人用箭射伤眼睛,特遣我们来此采药。”刘裕心里一惊,难道天下有如此巧合的事?这些孩童听自己提及巨蟒竟丝毫不变脸色,其中必有蹊跷。刘裕假装离去,躲藏在周围监视着这些孩童。这些孩童采完药,便悄悄离去。刘裕一路紧随其后,这些孩童进了一座已经废弃多年的破庙里,便不见踪影。刘裕扔掉弓箭,拿出腰间匕首,进了破庙。庙除了几座坍塌的泥塑菩萨,不见他物。刘裕仔细搜寻着,在菩萨像的底座背后竟有一个洞口,洞口处有些粗大坚硬的蜕下的蛇皮,还有暗黑的血迹。刘裕断定这是巨蟒的老窝。于是,刘裕搬来数十捆易燃的芦苇,点燃,扔到洞口处。不一会儿,破庙就淹没在了熊熊烈火中。
突然间,一条巨蟒从烈焰中腾空飞起,一时火花四溅。那巨蟒落在地上,化成昨晚那个青衣男子,左眼缠着被血浸红了的白绸布。那男子右目瞪着刘裕,说:“我跟你有何冤仇,你为何屡屡加害于我?伤了我不算,还放火毁我家。”刘裕捏紧了手中的匕首,同样怒目相向,说:“你弑人性命,天理难容。”那男子恶狠狠地说:“你要赶尽杀绝,就别怪我心狠了。”说罢,变回原形,高高地扬起头,嘴猛然张开,一股烈焰直奔刘裕而来。刘裕一个鹞子翻身,避开了这道火焰,却结结实实地摔在地上,伤口受冲击的疼痛让刘裕躺在地面,动弹不得。那火虽没烧着刘裕,却引燃了芦苇丛,火焰借助风势顿时让芦苇丛成了一片火海。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晴空万里的天空不知从哪里飘来一朵乌云,一道闪电如利剑般从乌云里射出,正劈在巨蟒头上,巨蟒轰然倒下。随后,一阵倾盆大雨把芦苇丛的大火浇灭了。刘裕捂着伤口,一点一点爬到巨蟒身边,一刀结果了巨蟒的性命。
刘裕割下蛇头,低下头看看自己的伤口,血不停往外流,已经很严重了,再不处理怕是回不到军营领赏了。刘裕想到了先前几个青衣孩童的话,挣扎着走到已成灰烬的破庙,找到洞口钻了进去,只见里面躺着几条被烧死的青蛇,旁边的石臼里盛着他们已经捣烂了的草药。刘裕把草药敷在伤口上,躺着休息了几个时辰,伤口竟感觉好了很多。刘裕想到自己以后戎马生涯,难免受伤,竟然碰到这么好的治疗金疮的好药,不如多采一点。于是,刘裕采完药,带着巨蟒的头回到军营。整个军营都炸开了锅,四处都流传着刘裕杀巨蟒的奇事。主帅谢玄对刘裕刮目相看,不仅兑现了承诺,还破格提拔刘裕成了军官。
刘裕有了自己的军队后,便把当年杀死巨蟒发现的草药公开出来,让部下使用。这草药从部队传到民间,民间把刘裕的小名刘寄奴用来给草药命名,从此刘寄奴草在全国流传开来。后来,刘裕把持了东晋的军权,自己坐上了皇帝的位置,成了南北朝时期宋王朝的开国皇帝。
刘寄奴至今仍是中药处方名,按照现在植物药的鉴别,刘寄奴就是菊科艾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奇蒿。它以带花全草入药,不但有活血祛淤的功效,又有消食作用,故又有“六月霜”、“化食丹”的别名。
知识链接
我们平常所说的植物名称大都是汉语名称。在国际上,为了各国科学家交流方便,国际植物学会议规定,各种植物的名称必须用拉丁语或拉丁化了的词进行命名,每个植物的学名均采用双名法:学名=属名+种名。
金银花的用途
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生长着一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银花、双花、忍冬,是一种缠绕性的木本植物,以花蕾和藤入药,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它的花都是两朵两朵生长在叶腋处的,所以有人称它为“双花”,这些花在它们还是花蕾时或刚开始开放时是白色的,而过了2~3天,花的颜色便由白变成金黄色,整株植株上又有白花,又有黄花,所以被叫做金银花。
关于金银花名称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诸葛亮在七擒孟获的过程中,大部分将士水土不服,中了山岚瘴气。后经一小村寨,见村民面黄肌瘦,诸葛亮顿起恻隐之心,发放军粮施救。村民们十分感谢,一土著白发老人得知许多蜀兵患了“热毒病”时,便叫来自己的一对孪生孙女儿:“金花、银花,你们去采几筐仙药来为蜀军解难。”然而三天后,姐妹俩仍未归来。人们多方寻找,在一处山崖,只见两只药筐中已采满了草药,筐边有野狼的足迹和被撕碎的衣服鞋子……蜀军将士吃了草药得救了,而金花、银花却为此献出了生命,为了纪念她们,人们就把这种草药开的花叫做“金银花”。
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祖先就认识到了金银花的药用价值。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把金银花列为上品。相传,被唐太宗封为“药王”的孙思邈,起初竟不认识金银花。一天,他在乡村看见姐妹俩正在晒药材,想找口茶喝,姐姐从后山采回金灿灿的花朵泡了一碗“金花茶”;妹妹采回银灿灿的花朵沏了一杯“银花茶”。孙思邈喝了一口金花茶,又饮了一口银花茶,只觉味甘鲜美清淡,有止渴清热之功,非常高兴地说:“这两种花可以入药!”姐妹俩笑得合不拢嘴,告知孙思邈:“这本是一种花,花初开为白色,盛开时为黄色,名叫金银花。”孙思邈恍然大悟。他以金银花为主,佐以甘草、生地、桔梗配出了甘鲜汤方剂。以金银花和连翘为主药的银翘丸就是治疗感冒、咽喉炎、口腔炎和某些皮肤病的有名成药。
宋代张邦基的《墨庄漫录》中也记载着关于金银花的一则小故事:崇宁年间,平江府天平山白云寺有几位和尚,在山洞采了一些蕈子,煮熟了吃,到了半夜,几个和尚都呕吐不止,其中三人急忙寻来“鸳鸯草”生吃下去,结果平安无事;另外两位不肯吃“鸳鸯草”的,最后因呕吐不止而丧生。这“鸳鸯草”便是金银花。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金银花的藤、叶、花均可入药,对多种致病菌、病毒有抑制作用,可谓中药里的广谱抗生素,被冠于清热解毒之首。含有金银花的药方、药膳方特别常见,据调查,全国有三分之一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人们熟知的“银翘解毒丸”、“银黄口服液”,都以金银花为主。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经常以金银花泡水代茶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