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醉法”试用了一个时期,华佗觉得不理想,动大手术病人还感觉痛。他又苦思冥想地想点子,但是总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有一天,一个妇女带着孩子来请华佗治病。华佗一看,只见男孩嘴流清涎,眼泪汪汪,不能说话。华佗认为这孩子中了毒,就给他吃清热解毒的药。那孩子吃了药,不多一会儿,就开口说话了。华佗问他:“你吃了什么东西?”“我在荒草地里挖野果,挖到蛋大的一块根茎,刚吃了一口,舌头根就发麻,不能说话了。”华佗一听,很感兴趣:“在什么地方?你快带我去看看。”孩子带着华佗到荒草地去挖了一个,华佗亲自尝了尝,果然舌根发麻,半晌不能说话。于是华佗便把这药命名叫“麻药草”。
麻药草用了一段时间,效果很好,可惜就是麻醉时间短,还不能完全解除病人的痛苦。有一天,华佗上山采药,见猎人抬了只死老虎下山,虎嘴上还横穿着一支长箭。华佗问道:“这么大的老虎是怎么打死的?”猎人指着箭说:“用毒箭射死的。”“噢!”华佗伸手去摸箭。猎人忙上前拦住说:“箭头上有麻药,危险!”麻药!华佗想:什么样的麻药能把老虎麻倒呢?为了弄清麻药的根源,华佗跟猎人交起了朋友,相处很密切。后来有一天,华佗问猎人:“麻药是几味什么药制成的?”猎人将麻药的成分告诉了华佗。华佗听了很高兴,把这几味药和酒拌成散剂,取名“麻沸散”。经过多次研究、试验,达到了理想的效果。世上第一种“麻醉剂”,终于被华佗试验出来了。
自从有了麻醉法,华佗的外科手术更加高明,治好的病人也更多了。有一次,华佗给一个船夫看病。这个船夫肚子疼得很厉害,华佗诊断他的脾烂了,需要手术割除。于是拿出一包麻沸散,和在酒里给船夫喝下,过了不一会儿,船夫就像酒醉一样,昏昏入睡。随之,华佗为他剖开肚皮,切除烂脾,再止血,缝合,在伤口处涂上生肌收口的药膏。过了一个月左右,船夫的病便痊愈了。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华佗用这种麻醉方法,先后成功地做了开腹切肠,剖腹取胎,切除肿瘤等大型的手术。
华佗对麻醉学的贡献已得到国际医药学界的承认,可惜麻沸散的药方已经失传了。历史上不断有人对麻沸散的成分进行研究,有的认为它的主要成分是乌头、曼陀罗及其他一些草药的混合物;也有的研究者认为,麻沸散是由羊踯躅、茉莉花根、当归、菖蒲4味药组成的。不管麻沸散的成分如何,都不影响它的世界上最早麻醉药的地位。
近2000年来,华佗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崇敬和爱戴,所以人们称赞那些高明的医生时总爱用“华佗再世”的赞语。
麻沸散的发明是外科医学上一项划时代的贡献。历史上,欧洲人进行手术,用的是放血麻醉法。即把病人的血放掉,血放多了,人就晕过去,再做手术。这种方法非常危险,病人多半死亡。直到1844年,美国的摩顿才发明了用笑气——一氧化二氮做麻醉药。
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
东汉末年,我国同时出现了两大医药学家,一位是外科神医华佗,另一位就是被后世誉为“医圣”的内科神医张仲景。
张仲景是东汉南阳郡(现河南南阳市)人。他年轻时就钦佩扁鹊的医术,愿当一名郎中为人民解除病痛。他在师傅的指导下潜心研究《内经》、《难经》、《胎胪药录》等书籍,广泛收集民间治病的验方。
公元196年,张仲景当了长沙太守。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轰动,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看到百姓对他非常信任,便在医术上更加精益求精,不断探索。他大量收集民间验方,进行认真研究。有时甚至不畏路途遥远,拜师取经。有一次他听说襄阳城里同济堂有个绰号“王神仙”的名医,对治疗扼背疮很有经验。他立即带着行李,长途跋涉几百里,去拜“王神仙”为师。对“王神仙”在药性、医道各方面的独到之处都用心学习研究,获益很大。
虽然张仲景的医术非常高超,但有些病他也不能医治。东汉末年,战乱频繁,不断的战争导致了瘟疫的大流行,很多人因之丧生,其中尤以死于伤寒病的人最多。如张仲景的家族,原来有200多人,但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就死了三分之二,其中有十分之七是死于伤寒病。张仲景对此万分感慨,决心要控制瘟疫的流行,根治伤寒病。从此他广泛借鉴其他医家的治疗方法,结合个人临床诊断经验,研究治疗伤寒杂病的方法,并于公元205年开始着手撰写《伤寒杂病论》。这时候,东汉王朝四分五裂,张仲景官不能做,家也难回,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专心撰写医书。到公元210年,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十六卷临床医学名著《伤寒杂病论》。它由两部分组成,其伤寒部分为《伤寒论》,杂病部分为《金匮要略》。书中,张仲景总结历代名医的治疗方法,归纳为“八法”,就是汗、吐、下、和、温、清、补、消。汗法就是用药物催病人发汗,排除体内病毒;吐法就是催病人呕吐,吐出积聚于胃内的宿食及毒物;下法就是使病人泻下,排出肠胃中的病毒;和法就是用药物和解体内病毒。张仲景认为,这8种方法,应该根据病情“辨证论治”:或者单独使用,或两种以上方法配合使用。从此,历代中医都采用他的方法治病。
从古至今,中医学的处方用药,多数是以复方配伍的组合使用的,这种处方的学问就叫方剂学。方剂学因张仲景的总结和创造,有了更为显著的发展。在《伤寒杂病论》一书中,《伤寒论》载方113个,《金匮要略》载方262个,使用药物达214种之多。张仲景因此被誉为“经方大师”,他的《伤寒杂病论》也被奉为“方书之祖”,直到今天,仍然是学习中医学必读的教科书。
张仲景为什么能有这么高的医学成就呢?他在《伤寒杂病论》的自序中说得清楚:一是“勤求古训”,遍学自古以来的医书,继承历代医学家的宝贵经验。二是“博采众方”,搜集一切有实践经验的人保存的药方。当然,这也是张仲景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提高的结果。
葛洪与《肘后方》
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部重要的治疗学专著——《肘后方》。书中记载了多种急性传染病、寄生虫病、内外妇儿及五官急症的病因与症候以及治疗方药和急救措施。它的作者是东晋时期的医学家、博物学家和制药化学家、著名道教人士葛洪。
葛洪公元238年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3岁那年,父亲病亡,家境也随之恶劣。葛洪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没有书,就到处向别人借书来读,无钱买笔墨,就拿木炭在地上练写字。葛洪经过长期的刻苦自学终于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葛洪不但重视学习书本知识,而且重视学习群众的实践经验,乐于拜有知识的人做老师。有一年,葛洪到了广东,拜南海太守鲍靓为师。鲍靓精于医药和炼丹的技艺,见葛洪虚心好学,年轻有为,就把技艺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葛洪,并且把精于灸术的女儿鲍姑也嫁给了他。在仕途没有找到出路的葛洪,后来逐渐把兴趣转向炼丹。他把家人安顿在广州,自己到罗浮山去修炼,开始了“神仙丹鼎”的炼丹生活。
葛洪在炼丹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成果,是我国炼丹术发展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对炼丹方法的具体著述对后来的炼丹家影响很大,历代印染、酿造、颜料等行业均奉之为宗祖。另外,葛洪在炼丹过程中还发现了多种有医疗价值的化合物或矿物药。至今,中医外科普遍使用的“升丹”、“降丹”,正是葛洪在化学实验中得来的药物。葛洪的炼丹术,后来传到了西欧,成了制药化学发展的基石。
除了在化学上有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造之外,葛洪在医学方面也很有研究。他的《肘后救卒方》堪称是人类医学史上的第一部医生治疗手册,对于中国医学的普及运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肘后救卒方》简称《肘后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的应急书,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书中收集了大量救急用的方子,这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他特地挑选了一些比较容易弄到的药物,即使必须花钱买也很便宜,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他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地注明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
葛洪很注意研究急病。他所指的急病,大部分是我们现在所说的急性传染病,古时候人们管它叫“天刑”,认为是天降的灾祸,是鬼神作怪。葛洪在书中说:急病不是鬼神引起的,而是中了外界的疠气。我们都知道,急性传染病是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起码要放大几百倍才能见到。葛洪生活的时代根本就没有显微镜,当然不知道有细菌这些东西。葛洪能够排除迷信,指出急病是外界的物质因素引起的,这种见解已经很了不起了。
葛洪在《肘后方》里面,记述了一种叫“尸注”的病,说这种病会互相传染,并且千变万化。染上这种病的人闹不清自己到底哪儿不舒服,只觉得怕冷发烧,浑身疲乏,精神恍惚,身体一天天消瘦,时间长了还会丧命。葛洪描述的这种病,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结核病。结核菌能使人身上的许多器官致病,肺结核、骨关节结核、脑膜结核、肠和腹膜结核等,都是结核菌引起的。葛洪是我国最早观察和记载结核病的科学家。
《肘后方》中还记载了所谓的“疯狗病”。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在古时候,对这种病没有什么办法治疗。葛洪想,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能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他把疯狗捕来杀死,取出脑子,敷在“疯狗病”病人的伤口上,果然有的人没有再发病。疯狗病其实就是现在的狂犬病,葛洪对狂犬病能采取预防措施,可以称得上是免疫学的先驱。欧洲的免疫学是从法国的巴斯德开始的。他用人工的方法使兔子得疯狗病,把病兔的脑髓取出来制成针剂,用来预防和治疗疯狗病,原理与葛洪的基本上相似。巴斯德的工作方法当然比较科学,但是比葛洪晚了1000多年。
在世界医学历史上,葛洪还第一次记载了两种传染病,一种是天花,一种是恙虫病。葛洪在《肘后方》里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起一个个的疱疮,起初是些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疱,很容易碰破。如果不好好治疗,疱疮一边长一边溃烂,人会发高烧,而且十个会有九个治不好,就算侥幸治好了,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的小瘢。小瘢初起发黑,一年以后才变得和皮肤一样颜色。葛洪描写的这种奇怪的流行病,正是后来所说的天花。西方的医学家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是一位阿拉伯医生,其实葛洪生活的时代,比这位阿拉伯医生要早500多年。
葛洪把恙虫病叫做“沙虱毒”。现在已经弄清楚,沙虱毒的病原体是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叫“立克次氏体”。有一种小虫叫沙虱,蜇人吸血的时候就把这种病原体注入人的身体内,使人得病发热。沙虱生长在南方,据调查,我国只有广东、福建一带有恙虫病流行,其他地方极为罕见。葛洪是通过艰苦的实践,才得到关于这种病的知识的。葛洪不但发现了沙虱,还知道它是传染疾病的媒介。他的记载比美国医生帕姆在1878年的记载,要早1500多年。
葛洪一生著述很多,计有220卷,除了《肘后方》之外,还有《抱朴子》、《金匮药方》等医学著作。由于葛洪在中医药方面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且他有着淳朴的医德医风,因而被后人称为“葛仙翁”。
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大都有一段艰难的求学历程,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他们以超人的毅力去探索和学习才最终实现了目标。葛洪的一生可谓精彩,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开拓出了医学上诸多的新领域,被认为是免疫学、养生学的先驱。
一代药王孙思邈
我国初唐时期,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就是活了一百多岁,被后人誉为“药王”的杏林寿星孙思邈。
孙思邈大约出生于公元581年,是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孙思邈幼年就非常聪慧,7岁入学,每天能诵读千言。20岁读遍诸子百家的书,对于儒家、道家、佛教的经典都已涉猎。之后,他开始精研医药学,一心拯救人民疾苦,甘愿隐于民间行医济世。
有一次,孙思邈在路上看到四个人抬着一口棺材往前走,一位老太婆跟在后边,哭得非常伤心。他忽然发现有些颜色鲜红的血液从棺材缝里滴下来,便心中一动,赶忙追上去问。老太婆告诉他说,她的女儿因为生孩子难产,死了大半天了。孙思邈听了这话,又仔细察看了棺材缝里流出的血水,就认为这个产妇还没有死,忙叫开棺抢救。棺盖打开了,只见那妇人脸色蜡黄,没有一丝血色。孙思邈仔细摸脉,发觉脉搏还在微弱地跳动,就赶紧选好穴位,扎下一根金针。不一会儿,产妇便苏醒过来,一个婴儿出生了。大家见孙思邈把行将入土的人都救活了,而且是一针救活了两条性命,都情不自禁地赞扬他是个能“起死回生”的神医。
孙思邈在药物学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他不辞辛苦,踏遍了太白山、峨嵋山亲自采药,收集民间验方,取得了不少宝贵的经验。他十分注重采药的时间和制作方法以及药品的产地,在药材学方面亲自做了大量的实践和调查工作,对于不同时间采摘、不同方法炮制、不同产地药物的各种细微差别进行了多方面的对比,在组方配药时,就对此有了严格的区分和不同的要求。
在长年的行医生涯里,孙思邈发现,山区的穷人容易得夜盲症,当地人叫“雀盲眼”,就是说,患者像麻雀一样,白天什么都看得清,夜间光线一暗,什么都看不见了。他分析,山区穷人很少吃晕,体内缺少什么东西,就试验用比较便宜的牛、羊、猪的肝来治疗,还真见效。孙思邈又发现,就像穷人常得雀盲眼一样,富人却易患脚气病,病重起来,不但肿胀、疼痛,而且周身困乏。他又分析,富人同穷人不同,吃的细粮多,却很少或根本不吃粗粮,也许脚气病同这种饮食习惯有关。他发现,粗粮和细粮的区别,就在于夹杂着米糠、麸子。于是,他就用米糠、麸子来治脚气,让患者喝谷白皮煮的粥,再配以别的措施,此法一用果然大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