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我的第一本医药科学探索发现全纪录
26807100000025

第25章 医药重大发明、发现(10)

戴维1778年出生在英国一个贫穷的家庭里。20岁的时候,他去了医学家贝多斯的气疗研究所,主要负责制出各种气体,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戴维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制出了一氧化二氮并研究了它的特性。一天,戴维制取了一大瓶一氧化二氮放在地板上。这时贝多斯来了,他一走进实验室就夸奖戴维说:“看来我请你来是太对了,你的工作我很满意。”说着他一转身碰到一个大铁三角架,三角架掉了下来,正好砸在装着大量一氧化二氮的瓶子上,瓶子碎了。实验室里便充满了这种气体。忽然一向孤僻、冷漠、不苟言笑的贝多斯哈哈大笑起来,接着戴维也大笑起来。两人的笑声传遍了整幢房子,隔壁实验室的助手们全都跑来了,看到他们竟然狂笑成这样子,大惑不解,以为他们犯了神经病。突然助手们明白了,他们俩一定是气体中毒了。就是通过这次小的喜剧事件,戴维研究出了一氧化二氮气对人体的刺激作用,并认为这种气体具有麻醉性。

一天,戴维牙疼得厉害,根本无法吃东西,他只好跑到牙科医生那里去看病,医生一检查,说:“这牙保不住了,还是拔掉吧!”戴维想:拔就拔吧!于是医生拿来了手术用具,动手拔牙。那时还没有麻醉药品,牙拔掉了,戴维疼得直跺脚,情急中,他想不妨再试一试一氧化二氮的功能。于是他打开一只装满一氧化二氮气体瓶子的盖子,用力吸了几口,渐渐地牙疼减轻了,随即又哈哈地大笑起来,这笑声中也包含了一个发现者的喜悦。

戴维不愧是有科学头脑的学者,他又细心地反复进行了好几次,而且将一氧化二氮这种化学物品止牙痛的效果与过程,一一地记录下来,并郑重其事地向医学界推荐这个药品,建议将它在外科手术中用来止痛麻醉。但是这个建议并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一氧化二氮这个麻醉剂失去了一次崭露头角的机会,仅仅是“昙花一现”便让人遗忘了。

一氧化二氮在沉默了整整40年以后,不知什么缘故,却阴差阳错地被一位美国化学家考尔顿重新注意到了。他发现这种化学物品被人吸入后,人开始人会出现一阵子莫名其妙的兴奋,甚至哈哈大笑,不能自控,随即又会让人昏昏欲睡。考尔顿的研究重点偏离了正确方向。他认为与其说它有止痛麻醉作用,倒不如说它具有出众的“催眠作用”。恰恰在当时的美国社会上大力推崇所谓的催眠术。考尔顿来劲了,他想借助一氧化二氮发笔小财。

1844年11月,考尔顿带着一氧化二氮,风尘仆仆地来到美国东北部的哈特福德城,贴上不少五彩缤纷的宣传广告。上面写着诱人的话语:“你想解除忧伤与烦恼吗?来深深地吸上几口一氧化二氮吧!”一个毛头小子,兴致勃勃地冲开围观的人群挤到了考尔顿的面前:“我来试一下!”说着,朝考尔顿手里丢上一角五分钱。考尔顿打开盛放一氧化二氮的罐子,气体直朝这个小伙子鼻子里钻去。人们拭目以待地看着他的神情变化,究竟能不能催眠呀?突然,由于吸入药物数量不足,反而引起兴奋。他从似睡未睡的状态中一跃而起,哈哈大笑不止,大叫大闹地冲进人群,向那些姑娘、小孩子追去,并且重重地摔了一跤,腿上流出殷红的鲜血……人群大乱,朝着考尔顿哄笑着。一场表演匆匆收场。考尔顿无颜地卷起物品匆匆逃离。从此,一氧化二氮又多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雅号——“笑气”。

在考尔顿进行那场不体面的表演时,观众中有位男子名叫威尔士,他是一位牙科医生。他看了表演想到或许这玩意儿有止痛作用,于是,他找到了考尔顿。一次友谊的合作开始了。谁来当病人呢?威尔士正好自己有颗病牙要拔除,他的助手担任拔牙医师,考尔顿成了麻醉师。威尔士连续吸进好几口“笑气”,进入了半睡状态,他的助手用拔牙钳干净利落地拔下了病牙。“痛吗?”考尔顿焦急地问道。“不痛!太妙了,我宣布从今天起拔牙可以不痛了。”威尔士兴奋地叫道。接着,威尔士采用“笑气”麻醉,连续为十几个病人拔牙,效果令人鼓舞。于是,“笑气”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麻醉剂很快进入了医院。

笑气为什么具有这些特性呢?原来,它能够对大脑神经细胞起麻醉作用。但大量吸入可使人因缺氧而窒息致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后来又发现了好多种比笑气更好的麻醉药,笑气才渐渐地被替代了。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氧化二氮是一种具有温室效应的气体同时也是导致臭氧层损耗的物质之一。与二氧化碳相比,虽然一氧化二氮在大气中的含量很低,但其单分子增温潜势却是二氧化碳的几百倍。它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在未来将越来越显著,一氧化二氮浓度的增加,已引起科学家的极大关注。

乙醚麻醉作用的发现

世界上最早的麻醉剂是“笑气”——一氧化二氮,但这种气体虽然可使病人失去知觉或缺失痛觉,但不会使病人麻木,反而可能使身心处于兴奋状态。所以,发明一种更好的麻醉剂进行无痛手术成为了外科医生们的首要任务。一般认为,人类真正征服疼痛的时代是19世纪中期乙醚的发现和使用。最早发现乙醚具有麻醉作用并将它用作麻醉剂的是美国人威廉·摩顿。

摩顿是一位牙科医生,27岁时,他在美国波士顿的麻省综合医院工作。摩顿经常为患者拔牙,为了减轻被拔牙者的疼痛,他想了很多办法。有一天,摩顿去拜访化学家杰克逊,正听到他在讲述昨晚的“奇遇”:昨天黄昏,杰克逊和他的朋友们玩纸牌,正当兴头上,天却暗下来了,杰克逊一面打牌,一面给台灯添加酒精,匆忙中把一瓶同样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乙醚,当作酒精加进了灯肚。灯点燃后,整个房间弥漫着一股异样的清香。不一会儿,杰克逊和他的牌友们竟都昏昏入睡了,醒来时,已近半夜时分。这个有趣的故事让“有心人”摩顿听得出神,他的心头闪现出新的希望。于是,他匆匆地赶回实验室,立即着手准备,利用挥发性很强的乙醚作麻醉试验。

摩顿牵来一条狗,让它吸入乙醚蒸汽。几分钟后,这条狗果然昏然入睡,失去了知觉和对疼痛的反应。摩顿又接连做了多次动物试验,充分证实了乙醚的麻醉作用。此后,每次给患者拔牙时,摩顿都用一块浸了乙醚的手帕盖在患者的鼻子上,结果,他的门诊顾客盈门。为了保住自己的“专利”,摩顿耍了个心眼,他把乙醚加进了香料,这样,在使用时,别人就分辨不出他用的是什么东西,搞不清他的配方了。摩顿拔牙不疼的事越传越广,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当时的麻省医学团体主张,按照医学伦理学要求,如果摩顿不公布麻醉剂的配方,便禁止他行医。后来,摩顿思索再三,在良心的驱使下,向同行们公布了配方。

1846年10月16日,摩顿在麻省综合医院首次举行了外科麻醉手术表演——由著名外科医生华伦主刀,进行一例下颚血管瘤切除手术。这一天,进行手术的大厅和走廊上挤满了热心的观众。预定的手术时刻到了,可是负责麻醉的摩顿却没有露面。华伦医生焦急地踱来踱去,四周的观众也开始窃窃私语。10分钟过去了,华伦医生已等得不耐烦。他料想,摩顿一定是害怕重蹈威尔斯去年失败的覆辙而临阵退缩了。于是拿起手术刀,对四周的观众说:“摩顿到现在还没来,大概是另有约会了。”顿时响起了一片笑声。就在这时,摩顿手捧麻醉器具推门而入。原来摩顿为了保证手术成功,对乙醚麻醉器具进行了充分调试,因而耽误了时间。摩顿的出现,使喧闹的手术大厅立刻鸦雀无声。华伦医生退后一步,指着手术台上紧张得浑身发抖的病人对摩顿说:“先生,您的病人准备好了!”

手术开始了。神色镇定的摩顿,心里捏着一把汗。这次手术是对乙醚麻醉的重大考验。因为血管瘤的病灶比较大,手术时必定会引起病人难以忍受的疼痛。但是,在乙醚麻醉下,病人呼吸沉稳,安静入睡,手术十分顺利地结束了。过了一会儿,病人才慢慢地苏醒过来。

当病人用手摸着下颚手术切口层层包着的纱布,怀疑自己是否在做梦时,华伦医生在一旁亲切地说:“手术可以不痛,这再也不是梦了!”接着,他抬头向观众大声宣告:“先生们,这是真的,没有一点欺骗!”观众席上一片欢呼,人们为这近乎神奇的麻醉效果赞叹不已。

摩顿用乙醚获得巨大成功,为麻醉术的崛起创下不可磨灭的功勋。从此以后麻醉术进入了崭新的时代,许多出类拔萃的麻醉药物,许多引人入胜的麻醉技术不断涌现。从此,外科学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新时代。

1868年,年仅 48岁的摩顿去世了。波士顿的市民在他的纪念碑上刻下了这样的一段文字:“他是吸入性麻醉开刀法的创始人。他的发明,使开刀的疼痛从这世界上消失了”。

乙醚是古老的合成有机化合物之一,它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纯净的乙醚在医疗上用做手术时的全身麻醉剂,但由于其具有易燃易爆、刺激性强、纯度要求高、作用起效慢等缺点,使用的范围逐年减少,世界上各大医院早已不用。

氯仿麻醉剂的发现

19世纪,乙醚取代“笑气”成为现代麻醉剂之后,为外科手术开辟了新纪元。于是经常有人将其用在上流社会的聚会中进行催眠表演。欧美的麻醉术早期探索者几乎都受到了这种表演的启发,纷纷寻找更好的麻醉剂。不久后,英国产科医生辛普逊发现了一种比乙醚麻醉作用更强的药物——氯仿。

辛普逊1811年生于苏格兰。他是个少年天才,14岁时就进入爱丁堡大学,21岁得到医学学位后留校担任了一位教授的助理。1840年,辛普逊以其在产科学的成就而被任命为教授,他是现代妇科学的创始人之一。

1846年,美国用乙醚做麻醉剂的消息传到英国后,引起了辛普逊的注意,此前,他一直为产妇分娩时的剧痛所困扰。他有一位病人,骨盆畸形,第一次分娩时剧痛持续3天还未生下来,为了挽救产妇的生命不得不采用碎胎术。1847年1月,这个妇女又要分娩。辛普逊决定使用乙醚麻醉让她把孩子生下来。整个产程病人没有痛觉和知觉,当孩子刚生下来后病人就苏醒了。这使辛普逊非常高兴,以后他多次将乙醚用于无痛分娩,均获得了成功。

不是所有的产科医生都赞同辛普逊的做法,有的医生认为乙醚麻醉只能应用于个别特殊情况的分娩。辛普逊自己对使用乙醚也有所保留,这是因为乙醚的气味让人讨厌,同时乙醚的刺激性常引起产妇的严重咳嗽,更糟糕的是乙醚的燃烧和爆炸性。特别是病人在家中分娩时,晚上要点燃好多支蜡烛照明,天气寒冷时,屋内还需生火取暖,这些火源引起的乙醚的燃烧、爆炸常带来灾难,辛普逊决定寻找能代替乙醚的安全麻醉剂。

辛普逊寻找新麻醉剂的方法,是请他的朋友和邻居在晚上到他的家里来,坐在一起用鼻子闻他们能找到的各种能挥发的液体,看能产生什么效果。他们试验了许多种液体,例如丙酮、苯、碘仿等,但并未发现能产生麻醉作用的物质。这是一种相当冒险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不知道哪种物质有严重的毒性会危及生命。例如有一次辛普逊去找化学家瑞德问他有没有新的具有挥发性的液体。瑞德的助手刚好制出乙烯的二溴化物。辛普逊迫不及待,当时就要自己试试,遭到瑞德的拒绝,提出必须先用兔子做试验。他们取来两只兔子放在容器里,向里面通入乙烯二溴化物的蒸气,很快兔子就麻醉了。辛普逊非常兴奋,马上就要自己试验。他的助手建议等第二天看看这两只兔子的情况再说。但到第二天这两只兔子都死了。辛普逊吓出了一身冷汗。

由于迫不及待要找乙醚的替代品,辛普逊仍旧采用自己试的方法。他和他的朋友又收集了一些有挥发性的液体,其中包括氯仿。在 1847年11月的一个晚上,辛普逊邀请他的朋友和邻居携夫人参加他和两名助手试验这些液体的晚会。试了几种都没有明显的作用,于是轮到试验氯仿。首先氯仿的香甜气味让晚会的参加者喜欢,接着感觉眼睛发亮,愉快而健谈,晚会变得很热闹,可以听到各种奇谈妙论,声音越来越大,但过了一会儿就变得安静了,然后大家就都倒下了。辛普逊醒过来后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它比乙醚的作用要强得多。”

辛普逊没有耽误时间,他先用氯仿做小手术,然后又用于产科,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于是他进行了以氯仿为麻醉剂的外科手术示范表演。在演示会上他强调,氯仿优于乙醚之处是没有爆炸性,没有刺激性,有令人愉快的气味,作用比乙醚强,使用简单。

由于乙醚已经被外科界所接受,现在又出现个氯仿,于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两派间的争论。有人用各种动物进行了乙醚和氯仿的比较,发现氯仿麻醉后的动物死亡率比乙醚高,说明氯仿的毒性大。赞成使用氯仿的人却不顾这个实验结果,只强调乙醚的缺点,而喜欢使用乙醚的医生则强调氯仿的毒性,不顾乙醚的缺点。最后几乎是按地区形成两大派,在美国主要使用乙醚,而氯仿主要在欧洲使用。

实际上,乙醚和氯仿都不是安全的麻醉剂。但是由于化学界当时还不能提供更多的易挥发性化合物供试验,因此,人们一边寻找新的更为安全的麻醉剂,一边仍继续使用这两种麻醉剂。等找到更为安全的麻醉剂后,氯仿于20世纪50年代被淘汰。

现在,麻醉药品种已不下几百种,麻醉技术种类也不少。但是,即便是最新的麻醉剂,仍有大堆副作用尚未消除。随着麻醉学领域的一系列重大发现,科学家们已经认清了麻醉的本质,开始研制没有副作用的新型麻醉剂。

氯仿的学名为三氯甲烷,它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极易挥发,味辛甜而有特殊芳香气味。作为有机合成原料,它可主要用来生产氟利昂。此外,它还是脂肪、橡胶、树脂、油类、蜡、磷、碘等物品的溶剂和清洗剂。

输血的变迁

人体内环流不息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一旦大量失血,就会引起休克,甚至死亡。如果能及时输入健康人的血液,就能挽救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输血,如今已是常用的急救治疗方法,然而人类对自己“生命之泉”的正确认识,对输血技术的掌握,却还是近百年来的事情。人类为此历经了400年漫漫求索之路,这是一段充满曲折,甚至以生命为代价,又具有传奇色彩的历史。

人类对于输血的实验其实早就开始了。早在15世纪末期就有人用饮血、放血来治疗癫痫病,并且认为输血能够改变人的行为模式,使狂躁者变得安静。从“年幼的狗血会使老狗年轻活泼”的神话中得到启示,以为输血能使人返老还童。

1492年,一位犹太医生为罗马教皇英诺森八世输过三个10岁男孩的血液,传说这是世界上第一次输血的尝试,但三个男孩被采血后立即死亡,而教皇最后还是送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