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工作完成后,积极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对现场人证、物证做调查取证工作,了解事情发生经过,查明火灾原因,做好各项消防整改和恢复工作。要认真总结经验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地震及其应对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如同台风、暴雨等一样普遍。据统计,全球每年大约要发生500万次级别大小不一的地震。其中,人们能感觉得到的地震约占十分之一,而能造成破坏的地震约有1000次,会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几乎每年都有破坏性地震发生,其中不少还是造成重大灾害的地震。
福建沿海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由于历史原因及经济发展等现实原因,福建地方高校主要集中在沿海一带。所以高校图书馆要努力学习有关地震的知识,增强防震抗震意识,做到临危不乱。
一、地震的预防措施
(一)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地震、抗震科普知识
古今中外多次地震的惨痛教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在遭遇未来地震袭击时,怎样才能有效地减轻人为灾害,怎么才能做到临震不乱,随机应变,审时度势,保命求生。
平时,要在馆员和读者心中牢固树立“宁可千日不震,不可一日不防”的震情观念。图书馆要准备地震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灾措施;要组织抗震防灾演习,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应急素质和快速反应能力;重要部位和岗位,要有严明的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要能牢记地震发生时应该做什么、不做什么。
(二)切实加强预防措施,做好抗震工作
图书馆建筑要符合抗震规范,尤其是新建馆舍要进行严格设计、施工验收。根据抗震规范进行设计,保证建筑物的施工质量。对建设比较久远的馆舍要进行抗震检查,不合格的要进行抗震加固,增强现有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在接到明确的地震预报后,图书馆要按照应急预案,对图书馆藏书和贵重资料进行妥善安排。要加固馆舍设施,把放在高处的易碎、易损等物品转移安全地方,避免在低处或地下室存放图书资料,以免遭受地震后水灾。
二、地震发生时自救的措施
当接到地震预警时,应迅速撤离到就近的、较为安全的地方来躲。就近躲避,要因地制宜。靠近门口的,可立即冲到室外空旷的地方;在室内的,应躲在坚实的家具下面,或靠在墙角,也可迅速躲到较小的房间里去。但在主震过后,应迅速撤离到室外,撤离时应特别注意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地震时,是躲、是逃,要根据现场情况随机应变。从多次地震后调查表明:就近躲避造成的伤亡人数,远远低于盲目外逃来不及到达安全地区而伤亡的人数。
(一)馆内避震
地震发生后,图书及书架、柜橱倒落,可能阻塞通道。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物品旁边(书橱、书柜),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馆内人员拥堵时,要注意避开人流,因为人流容易乱挤乱拥,可能遭到意外伤害。总之,如果在图书馆内突然遭遇到地震,不要乱喊乱叫,更不要乱挤乱拥,否则,必定会造成人为的灾祸。
(二)馆外避震
要选择开阔、安全的地方到制高点。
避险要注意:应避开高大建筑物、高压线、变电器等等。此外,地震时也可以蹲下或坐下,蜷曲身体,降低重心;还可以抓住牢固物体,防止摔倒而致伤。从室内撤离时,要停止一切正常活动,关闭机器和易燃易爆物阀门、切断电源,然后有序撤离。
三、地震后的自救措施
地震后利用自身的条件排除危险,保存生命的措施大致如下:
(一)摆脱困境,积极求生
强烈地震发生以后,如果有人身体受伤;或被困在高层建筑内以及其他危险环境中;或被埋压在废墟中;这时在精神上千万不能崩溃,要树立生存的勇气和信心,千方百计保持正常呼吸,等待救援;争取暴露双手和头部;保存体力,想尽一切办法发出呼救信号;防止尘呛闷窒息,保持空气流通。
(二)防止新的伤害
震后一般余震不断,生存环境可能进一步恶化,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等待救援要有一定的时间,要有足够的耐心;尽量改善生存环境,设法脱险;闻到有毒有害气体的异味或灰尘太大时,用湿衣物捂住口、鼻;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稳定的悬挂、易倒塌物品。
(三)迅速脱险
从危房中撤出,到开阔的地方去。临走时要灭掉明火,关闭煤气开关,切断电源和火源;不要轻易回到危房,谨防余震威胁。
四、组织现场互救和急救
地震发生后,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在瞬间做出快速反应,组织大家开展地震自救、互救,组织防灾救助志愿者队伍,有秩序地开展人员救援行动,维护社会秩序。
(一)快速救人。以先救人为第一原则,人是最宝贵的财富。
(二)救人原则。先近后远,先救近处的人。先救青壮年、容易救的人等,旨在壮大互救力量。始终要把安全放在首位,防止对被埋压者造成新的伤害。
(三)现场急救的方法。震后救人,要根据变化的环境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相应的方法,运用科学的施救技术。如准确定位、扒挖技术、施救技术、护理技术、搬运技术等。
地震后的自救互救意义重大,震时被压埋里的人员绝大多数是靠自救和互救而存活的。
因此地震时要发扬互助精神,积极实行自救互救,减少伤亡。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及其应对措施
一、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危害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刑事案件、涉外突发公共事件、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以及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等。当前社会结构面临剧烈变动,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在一些地方,群死群伤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隐患,治安形势非常严峻。这给我们的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理带来了更多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公共场所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和灾难事故接连不断,由于公共场所具有人员密集、灾难后果严重,影响恶劣等特点。
二、图书馆应对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措施
图书馆是一个人员流动频繁的公共场所,来往人员身份复杂,容易混入闲杂人员,给图书馆的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目前各高校图书馆大厅都有保安值班,门禁系统,读者刷卡进入。
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建立反应灵敏的应对措施,对于图书馆是相当重要的工作。
(一)日常安全工作及防范措施
图书馆在日常工作中要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克服麻痹大意的思想,增强全体职工和读者的责任心。馆领导要经常检查、督促,加强对馆内职工的安全教育,检查落实安全措施。目前、地方高校新建的图书馆都根据实际情况,提高防范措施的科技含量,增加先进设备,如设立警报和闭路电视系统等。
按照“责任归口,部门协调”的原则,加强对公文公章、票据现金、计算机机房、物资财产、仪器设备、易燃易爆、有害物品等管理,关键部门要保证昼夜有人值守,电话畅通。
1.图书馆内可能发生的事件通常来自以下情况:
①对图书馆的规则不满,迁怒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暴力行为;福州大学城2004年有一所高校就发生过这样的一起案件、有个学生拿了一个可乐瓶误击了一名馆员、对其身心造成严重伤害。
②图书馆本身的原工作人员,因为降职、开除、精简下岗或者不服工作安排、自己心理有问题却无法调节,而在馆内发生的不良行为、可能对馆员和读者造成伤害的。
③个别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笔者曾经亲身经历过一些事情、有一段时间有个男生都往女生厕所跑,最早有女生反应,还不大相信,后来保卫科同志组织蹲守,终于抓住了这个男生,后来送回系里了解、教育。
④同学之间交流引起争执。最近两年,福建有些高校迎接了一批新疆少数民族学院前来学习。闽江学院也有一个昌吉州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学员在学院学习。有次,在图书馆一楼书库突然传来吵闹声,笔者赶紧前往,原来是汉族学生和新疆籍学院在争执吵闹,笔者赶紧制止,并和双方认真交流,原来是由于汉族学生不了解维吾尔族的一些风俗习惯而激怒了他们,经笔者从中调和,教育以后,双方握手言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民族矛盾大事。
2.万一发生不良的恶性案件,事件现场的工作人员要做到:
①要注意观察作案人,尽量准确地记下其特征,如身高、年龄、发型、体态,衣着、胡须,特殊疤痕、语言及行为等。
②安排专人保护和控制现场,在保障当事人或者人质的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合法措施,防止事态的恶化。
③禁止一切无关人员入内,行人可从划定的通道出入。
④若有伤者应采取抢救措施,必要时拨打“120”急救电话,将伤者送医院救。
(二)图书馆举办大型活动的注意事项
图书馆举办大型活动必须是工作计划已有规定的,不得临时安排,活动要得到图书馆及其上级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
1.图书馆应成立专门的活动指挥机构,协调、指导、组织整个活动。
2.要明确每一项活动的安全责任人;要制定安全预案,要根据活动的规模和场地配备必要的纠察人员。
3.做好防火、防盗、防治安灾害事故工作。
4.值班人员应佩戴醒目标志;要防止在活动中有人做起哄等有意破坏活动秩序的事情;防止有人寻事、打架,发生群体性起哄、斗殴事件。
5.一旦发生事故不要惊慌失措,现场指挥人员要迅速有效地指挥疏散,避免“一窝蜂”似的拥挤。若有人员受伤,要立即把伤者送往医院救治。
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对图书馆造成的危害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图书馆要对全馆做一次全面的风险评估研究,找出隐患和可能造成安全事件的因素。与全体员工一起讨论制定全面的安全保卫规定和全保卫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内容。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使他们对规定的内容了然于胸,做到什么时候都能真正做到遇乱而不惊,果断处置,确保图书馆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