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理想而无实际行动永远是一事无成的,必须让孩子学会为理想而努力,将理想化为行动,否则理想终将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及。
优秀的孩子常和下列词汇相关联:勤奋、刻苦、努力、好学、博闻、踏实……这些诸多的词语其实是行动的代名词,所以,行动是孩子成长的必然,没有行动,也就没有结果,更不可能成功。即便是一位思想家,也要通过口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用笔把思想写出来,才能让众人接受,才堪称是思想家。否则只是一味地空想,或许跟那些精神病患者就没有多大区别了。
有些家长经常这样批评孩子:“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其实说的就是光会说、没有行动的这一类孩子。鲁迅先生和闻一多先生都曾这样告诫过后人:与其每天想一百件事,不如每天做一件事。
所谓:“说着容易,做起来难。”特别是对青少年而言,他们可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创意,有各种理想,甚至制订出详尽的计划,但因为自控力不足,所以他们总是让计划泡汤。
比如一位学生计划7点看书,但因为晚饭吃得太饱,就想看电视消遣,他本来只想看三、五分钟,谁知节目太精彩,只好继续看完,这时,时间已经流逝,等节目看完,刚想坐下来看书,又突发奇想,给朋友打电话聊聊天,聊完后,看到有人在打球,一时手痒,便又打球去了,打完球,洗洗澡,感到十分疲倦,便躺下睡着了……于是,这一晚就这样过去了,时间就这样被浪费掉了。或许他一直都在想着要看书,但他最终却什么也没做。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重复这种生活的孩子比比皆是,终有一天,等他们领悟到该行动的时候,却已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所以,精神散漫必将导致一事无成。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遇事当机立断,决不拖延。
行动不仅是孩子健康成长、适应社会的捷径,行动本身也会增强其信心。父母应告诉孩子,当他面临一个难题时,不要把太多的时间花费在思考上。虽然说“三思而后行”,但在现实中见到更多的是“三思而不行”。因为考虑的东西太多,就容易产生恐惧,不敢正视面临的难题,就会采取逃避或拖延的方式,当然,离孩子们的理想也就越来越远。
在指导孩子立即行动上,父母应该着重从下面几点着手:
其一,马上行动。你的孩子害怕考试吗?马上就带他去参加一次考试,他的恐惧便会一扫而光,万一他仍然拖拖拉拉,就说明他不想考,更不用说考出好成绩了;你的孩子害怕与人交往吗?马上就让他和身边的陌生人打招呼、聊天,这样他才会发现原来事情根本没有想像中那么恐怖。
其二,告诉孩子做完了再说。当你的孩子又在向你喋喋不休地诉说自己满腹的计划、理想和承诺时,你应该马上告诉他一句话:“做完了再跟我说。”
其三,要让孩子建立信心,学会用行动来消除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