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一种主观性极强的心理状态,它对人身心的损害远远超出了人们所能了解的程度。成绩差的孩子一般都具有自卑的心理,只有消除自卑、超越自卑,他们才能在学业上取得长足的进步。
人对自己的评价通常表现为三种情况:
一是对自己的评价符合实际情况。自己对自己充满了信心,自己对自己采取肯定的态度,这就是自信。
二是对自己的评价超出了自己的实际水平。自以为是,盲目自信,这就叫自负。
三是对自己的评价低于自己的实际水平。自己对自己采取否定态度,自以为一无是处,这就是自卑。
自信、自负或自卑,反映的都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无论哪种自我评价,都必然会影响到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自信的人,在行动中勇于探索,富于开拓精神和独创精神。
自负的人,在行动中自以为无所不能,横冲直撞,盲目蛮干。
自卑的人,在行动中则往往瞻前顾后,犹豫不决,畏首畏尾。
有自信当然好,但要注意保持和发扬;自负和自卑则不然,需要进行严格的态度修正。
自卑和自负相比,自卑又比自负更为严重。因为自负固然不好,但对青少年来说,毕竟还标志着一种行动的热情;在行动中,在实践中碰钉子多了,绝大多数人还是能够吸取教训,重新调整自己与环境间的关系的;只是不要让自负发展到否定他人的地步,不要因自负做出违背道德的事,自负就不是很严重的问题。而自卑则不然,自卑的人惧怕一切行动。自卑是一种无形的绳子,它把人的手脚捆得牢牢的。更糟糕的是,自卑在扼制人的行动时却不让人的心灵休息,它啃噬人的心灵,使自卑者体验着难以排解的沮丧和苦恼。
家庭教育的失误是导致孩子自卑的根本原因之一。许多家长并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是帮助孩子走上成功之路的必要保证。他们常常在有意无意中贬损孩子,强化了孩子的自卑感。这在差生孩子身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一位企业家回忆说,他在小学二年级时,老师要考唱歌,他一大早起来就在家中的庭院里练习。这时,母亲刚好走过,听了一下,便对他说:“你唱得难听死了!”从此,他在这方面便有了强烈的自卑感,觉得自己根本不能唱好歌。他说,在那段时间里,他甚至自惭形秽得不愿上学!
母亲的嘲讽给这位孩子造成了心理挫折,这一挫折引发了他对自己在音乐方面的歪曲评价,由此诱发了“我根本不能唱好歌”的自卑感。完美主义的父母往往会造就出自卑感很强的孩子来。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对孩子的成绩过多地挑剔。他们提出的目标,孩子永远不可能达到,他们的做法使孩子从没能感受到自己是成功的,因而怀疑起自己的实际能力。当孩子意识到自己怎样做都无法达到父母的要求时,就有可能背上自卑的包袱。
怜悯、呵护同样无法使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自卑者需要的是关键时刻家长能作出积极的态度或有力支持。对于成绩不好且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孩子来说,父母首要的任务就是去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当然,这并不是要父母无故夸大孩子的能力和给予大量的赞美之词。这时候,父母所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评价。
父母对孩子所持的态度和评价,会对孩子形成某些暗示。这些暗示潜在地影响着孩子向某一个方向发展,不同的态度和评价往往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如果自卑不妨碍正常生活,不影响自我总体评价,不会引起消极的态度和行为,这样的自卑可以说是正常的。适度的自卑是一个人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正确评价自我的表现,它所造成的一定的心理倾斜会转化为不甘落后的奋发意向,通过不懈的努力令自己的不足或缺憾得到补偿。
明确了产生自卑的根源和自卑对人的消极作用后,关键是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自卑的阴影,如何看待孩子的某些自卑倾向,如何使孩子化自卑为自信、自强。下面是家长们特别是差生孩子的家长应特别注意的几点:
其一,检查一下自己是否常常看不起孩子。
是否对孩子不好的成绩常常不自觉地流露出失望的情绪,是否经常对孩子使用贬损性语言。
其二,不要做个完美主义的家长。
否则你会永远处于失望之中。成功是相对的,给孩子定一个能力范围内的学习目标,并帮助他努力实现,就会发现:孩子能做到。
其三,培养孩子承受失败的健康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竞争,孩子要面对挑战,面对困难,还要面对失败。要培养孩子承受得起失败的健康心理,不因失败而贬损自己,不因失败而自卑。
其四,帮助孩子学会互补技能。
具有多种非凡能力的人只是少数,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要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发展其兴趣和特长。某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孩子会建立起自信,这种成绩会对其它方面起积极的迁移作用,使其它方面也会产生一定的进步。
其五,帮助孩子确立一个较持久的奋斗目标。
某方面能力不太强的孩子经过持久的努力都会在此方面获得成功,会建立起成功感。事实上,大多数的事情不通过持久的努力是很难成功的。
其六,引导孩子去关心别人,学会同学间的合作和互助。
这可以使孩子感受到自己价值的存在,感受到自己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力量。这一切都可以帮助孩子驱除自卑、建立信心。
其七,家庭中要建立尊重原则。
即使孩子犯的错误实在应该受到责罚,也不应做损害其自尊心的事。惩罚应体现尊严、秩序和正义,而不应损害孩子的人格和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