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知识的仓库,记忆也是创新的原料基地。孩子的大脑仓库容量大小与随时提取的状况,在相当的程度上制约着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要十分重视孩子记忆力的提高。
孩子的点滴进步需要知识的积累,积累则离不开记忆。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孩子,提高其记忆力是提高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1)提高孩子记忆的积极性
根据记忆的规律,凡是与孩子的需要相符合的学习内容,就容易记住、记牢;凡是能引起他兴趣的东西,就记得快,记得久;凡能激起他积极情感的事物,便能长久地保留在脑海中。因此,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所学内容,明确地告诉孩子该记些什么、怎么去记和为什么要记,可以调动他们记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乐此不疲、精力充沛地进行学习。要防止孩子不分重点地盲目记忆或把学习当成负担,同时还要让他们认识到记忆是一种艰苦的脑力劳动,需要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侥幸取胜是不足取的。
(2)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随时检查
每当孩子放学后,要仔细地询问一下他一天所学的内容,搞清楚哪些是老师要求的重点,及时地督促孩子完成作业,并根据老师的要求定时检查孩子的掌握情况。实践证明,有没有明确的记忆任务,任务安排得得当与否,会直接影响记忆的效果。一般来说,记忆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对那些孩子必须记住的内容,要严加要求,不能放任自流。重点的地方要求孩子牢牢记住;内容多的时候让他们按顺序去记,不能杂乱无章;要求准确记住的内容则一定要严格把关;一段时间要记住的东西不能太多,难度要适中,数量应适宜。要教给他们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如形象记忆法、归类记忆法、列表记忆法、协调记忆法、韵语记忆法等。
(3)加强理解,丰富知识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记忆必须以理解为前提。在记忆过程中,多动脑子多琢磨,记忆效果就好。如果只是简单重复、机械背诵,效果不会令人满意。在指导孩子学习时,要求孩子对所学知识要搞通、搞懂,不能贪多嚼不烂,更不能“水过地皮湿”。只有经过积极思考,达到深刻领会,灵活运用知识,才能牢牢记住,甚至终生不忘。在孩子自己无法理解时,就要深入浅出地引导他。当然,要想加深理解,还必须有宽广的知识面和必要的知识储备。知识越丰富,就越容易与新学的东西联系起来,这样才能理解得更深、记得更快。知识面狭窄、孤陋寡闻的孩子是无法很快理解所学内容的,更谈不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注意科学用脑
虽说脑子越用越灵,但如果无休止地让孩子的大脑处于紧张状态,不仅会使他们身心疲惫、神志恍惚,而且还会损害身体健康,所以要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家长不能一味地让孩子学习,孩子稍有倦怠就大加斥责。当他们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应该让他们休息一下,活动一下身体。单纯拼时间、拼体力、搞题海战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家长应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睡眠每天不能少于八至九小时。
保证室内空气清新,以使孩子的大脑得到充足的氧气。
适当地增加营养。孩子正处于身体发育之时,安排好饮食,有计划地增加营养,对维护其记忆功能是必要的。
抓住最佳时间。一般而言,早晨和睡觉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间,家长应让孩子把这两个时间把握住。
保持愉悦的情绪。愉快的情绪可以提高记忆效果。不能总让孩子感到压力重重,而应尽量使其以愉快的心情、饱满的精神和稳定的注意力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