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绩差的孩子,父母应在考前做好孩子应试对策的训练,这样一方面可以坚定孩子的信心,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证孩子在考试期间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孩子走完了高考复习的全部历程,就要到考场上一试锋芒了。要想使孩子在考试中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家长应指导他们掌握一定的应试策略。应试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1)告诉孩子看清考试的要求
在正式考试前的几分钟,监考人员一般都会读一读考试的注意事项。
在“考试开始”的指示发布后,首先看一下考卷的说明,了解一下一共有多少张考卷,然后数一数自己的考卷,看看是否相符,如不相符,要立即向监考人员声明,以便妥善处理。
卷子发下后,不要急于阅卷,先把名字、考号写在试卷和答卷上。千万不要留到最后写,以防因到时间而没写上。
应该注意的是:要你填什么就填什么,没有要求的不要多写,以免被人误认为是在做记号。
(2)要求孩子认真阅读答卷说明
每份试卷前面都有关于本卷考试答题要求和须知。
仔细阅读答卷说明,绝不是浪费时间。很多孩子仅仅随便看一眼答题说明就匆匆忙忙地开始答题,等到他们发现自己做错题时,已经悔之不及了。
(3)帮助孩子合理度过考试间歇时间
每科考试之间都会间歇一个中午或夜晚。父母应如何帮助孩子应用这短暂的间歇时间,养精蓄锐以利再战呢?
首先,要教孩子学会遗忘。考试结束的铃声一响,就意味着这门考试的完成。不少孩子对刚刚完成的考试在心里可能有成功或失利的感觉,会有一些问题想请教、核实,甚至有忍不住想去笑、去哭、去对答案的冲动。这些行为都对下一门考试不利,因为如果上一门考试考得不错,便可能忘乎所以,产生松懈情绪,从而削弱后续考试的唤醒程度;如上门功课考得不妙,与他人对答案总是不一致,则可能造成情绪沮丧、焦虑,或和他人激烈地争论考过的题目,在下面的考试过程中使大脑处于抑制状态,影响成绩。所以应告诉孩子考一科忘一科,科科从头开始是较明智的做法。
其次,要注意孩子的休息和饮食。高考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几个小时的考试下来肯定会带来一些疲劳,在考试间歇期,应让孩子抓紧休息,高质量的睡眠是最有效的休息方式,即使只是中午那段间歇,也最好叫孩子躺在床上睡一会儿,哪怕只有一刻钟也很必要。饮食方面,在高考期间,应为孩子准备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食物。一方面可刺激孩子因紧张、劳累而有所减退的食欲,另一方面可为他们体力消耗补充足够的能量。考试期间,要注意让孩子少喝或不喝咖啡、浓茶之类的饮料。在考试间歇,可陪孩子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轻松地散散步,做些舒展的体操,进行短程慢跑等,都是积极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