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的众多校友中,胡济邦女士以其女外交官的身涯而带有传奇色彩。记得1992年我校建校90周年时,她与昊健雄、袁家驹伉俪一道返校畅叙,虽已80高龄,但仍神采奕奕。1999年建国50周年之际,胡济邦女士已离别人世,这时,王俊彦先生所著的一部(开国外交》,却在其中叙述了周总理要胡济邦当教师,培训大使夫人礼仪的过程。使我们对这位已故的前辈,有了更多一些的了解。
胡济邦校友于1929年考人中央大学经济系学习,是当时的学生运动领袖,后去美国深造,与吴健雄是同一宿舍的好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胡济邦做过中国驻苏联记者,又在原国民党政府驻苏联大使馆担任过三秘,解放后回国参加新中国外交部的筹建工作。
在王俊彦《开国外交》一书中,对胡济邦的回忆多是老外交家、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耿庵同志提供的。据耿腌回忆,由于胡济邦外事经验比较丰富,不仅夫人们向她学习,大使们也纷纷向她请教。
胡济邦是来者不拒,有问必答,但她的重点还是放在夫人们身上。
耿腌满含深情的回忆当年的难忘岁月说,也真难为胡济邦了,要教会这些从山沟里、农村里和军营出来的女干部和女军人学会穿旗袍或“布拉吉”(连衣裙),脚蹬高跟鞋,走路不摔跤;吃西餐时刀叉摆对用好;夫人的手提包要与皮鞋相协调,晚上外出时不能穿黄皮鞋;握手时身份高的人和女士应先伸手而且女士也可以不站起来,参加活动时到达和离开的时间不能过早或过晚,应该掌握在15分钟之内,等等。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令人欣喜的是,在很短的时间里,胡济邦居然把她们调教得不仅在衣着打扮上能够适应外交场合的需要,而且在酬醉应对方面也都颇能符合外交礼节。
耿腌颇有感慨地说,记得有一次,我们这些大使和夫人们,在外交部办公厅副主任阎宝航和胡济邦的率领下,全体人马开到北京饭店举行彩排,主要内容是吃西餐,包括怎样安排主人和客人的座位,怎样执刀弄叉,怎样切肉喝汤,怎样铺餐巾,怎样抹黄油等等,每个人都全过程地演练一遍,直到阎宝航和胡济邦点头满意为止。
我们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学校,爱我们的事业,而这一切都是一个过程,而且每一步行程,都是由各种人、由我们的校友共同完成的。付出自己的努力吧,也为前辈、同仁和后学的优绩而自豪吧!我们永远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生活在世界文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