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梅庵史话:东南大学百年
2695800000072

第72章 深人基层的刘雪初院长

从1959年起,由于天灾人祸,我国发生持续3年的严重困难,1961年1月,中共中央八届九中全会通过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随之,在高教方面,又出台了《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简称“高教六十条”),于9月发布试行,作为指导高等教育工作的法规。“八字方针”和“高教六十条”提出后,学校工作明显出现了转机。

对于南工来说,自从1959年12月,中央决定刘雪初任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后,学校又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

刘雪初(1914-1992),湖南宁乡人,毕业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1937年赴延安,曾在陕北公学、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三兵团政治部秘书长、第四野战军政治部秘书长、组织部副部长、国防工业部坦克局局长、北京工学院党委书记,具有较高的马列主义理论水平和领导工作水平。刘雪初从1960年3月上任的第一天起,就以其全部精力投人学校工作。先是抓了结合生产、科研,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抓了新专业建设和教材编写。

1961年后,他和党委一起,以贯彻“八字方针”和“高教六十条”为契机,团结和带领全院教职员工,克服困难,把南工各方面的工作逐步纳人正常轨道。尤其是在制订了《1962年到1967年工作纲要(草案)之后,思想统一,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学校工作欣欣向荣,全院师生群情振奋,直至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人们都说,这一时期是南工历史上“第二个黄金时期”。

南工人长久地怀念着刘雪初院长。对他深人基层、关心群众的工作作风犹为感佩。刘雪初做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仅一般性地提出任务和指导思想,而且同时提出详细的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步骤,使大家不仅了解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而且了解应该如何做,从而使大家有信心地完成各自的任务。在工作布置以后,他就深人基层,同干部和群众一起商量如何贯彻。哪个单位做出了成绩,他就去帮助总结经验,并运用这些经验推动其他单位的工作。他每天上班很早,总是早于规定的上班时间,在处理了必要的公文之后,就开始到下面去“转悠”,与群众谈心,研究工作。除了开会,几乎每天如此。正因为他不尚空谈,一沉到底地抓工作,所以对学校各方面情况及教师的思想动态,了如指掌。当时全校有1000名教师,他能知道其中大部分人的姓名,并熟悉许多人的工作状况。

刘雪初院长平易近人,在南工一段时期的工作极有成效,赢得了人们普遍的尊敬,广大干部和教工,都把他看作既是令人尊敬的领导,同时又是亲密的朋友。

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是刘雪初院长抓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这方面,首先是抓了当务之急的教材建设。因为学苏联时的教材已不适于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而“大跃进”以来,尽管编写了不少教材,但大都十分粗糙,编写的指导思想亦有问题,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经过努力,至1962年,学校所开300多门课程中65%采用通用教材,15%采用外校讲义,20%采用自编讲义,教材的有无问题乃告解决,随后主要是逐步提高质量。至1965年,各专业所有课程均有了基本上符合需要的教材和一整套教学文件,质量较高。学校并承担了较重的全国通用教材的编审工作,编写出版了40余种教材。如吴大榕编著的《电机学》,3年内印刷6次,发行量达6万余册。陈来九编的《热力设备自动调节》、钱凤章等编写的《无线电发送设备》、管致中编写的《无线电技术基础》、李嗣范编《微波元件与测量》、陆钟柞编《行波管》、金宝祯编《结构力学》、梁治明编《材料力学》、黄锡恺编《机械原理》等,为全国高校广泛采用,有的多次再版,或出增订版,沿用至今。反映了南工教材建设有较强的实力和较好的基础。

在师资队伍的人材建设方面,刘雪初院长经过深人基层、调整研究与概括总结(他曾长期在动力系电厂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教研组蹲点),提出了加强“三基”,改变“三不”,和“五带动”,即:加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改变讲课不透、不活,不巩固的状态,要以贯彻“少而精”为中心,带动教师提高基础理论水平、专业外文过关、促进教学文件建设、增强综合阅读文献技能以及教学过关这“五带动”,并提出了以“少则得、多则惑”的辩证关系作为指导思想改进教学,精练授课内容。那几年中全院每个教师有目标,有检查,人人真抓实干。教师们深感贯彻“少而精”与自身的进修提高是一致的,搞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的“支出”,安排得当,也可大有收获,从而能做到更自觉地投人。这样,整个师资队伍的素质有了质的提高。

加强科学研究,抓住新专业建设,以形成学科体系特色;抓住重点专业、学科和课题,以形成研究基地制高点,是刘雪初院长领导的又一项重要工作。在他的6年多时间任职内,我校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走上了遵循其自身规律而正常运行的轨道,且建立了几个重点基地,取得了一些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的成果。可以说,是在50年代南工的良好工作基础上,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以后我校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科研腾飞、学科发展奠定了较好基础。

60年代初,我校围绕以无线电电子学为基础,以自动化技术及其应用为方向这个中心,有计划地筹办了一批新专业,以使全校在专业上形成一个体系的特色。例如水声电子工程、半导体物理与器件、自动控制、精密仪器(当时称陀螺专业)、计算机等专业都是在那个时候打下良好基础的。机电结合的电子精密机械和电子设备结构这两个专业,在全国设置得最早。一直受到有关方面的特别重视。

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在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方面要求全面投资是办不到的,只有抓住重点,以重点带动一般,才有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做出较明显的成绩。当时学校确定重点办好建筑学、电厂热能动力装置、无线电技术、电真空器件、水声设备等五个专业。到1963年时,实际已建起了建筑学、热工自动化、电真空器件等几个研究室,其学术带头人分别是杨廷宝、钱钟韩、陆钟柞,他们当时都已是全国著名的专家。除了重点专业的一些学科外,各系还确定了一些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课题。科研在几年时间内做出了较大成绩。据统计,1961^1965年,获得较重大成果的科研项目有91项。

其中成绩突出的有:行波管、电厂运行自动化、无汽鼓锅炉、热风冲天炉、工件淬火磨削表面质量、机器人等一批科研课题。此外,微波调频雷达、水声综合测量仪、钢筋混凝土结构等课题的研究,也取得了进展。陆钟柞领导的电真空器件研究室研制的我国第一只行波管样管,解决了国内微波技术方面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打破了当时国际上对我国的封锁禁运,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拨专款建设研究实验楼,为进一步研究创造条件。

可以说,现在我校的十大科研基地、十几个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以及上百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其学科方向、学科基础或学科带头人,多是从60年代这些早期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和重点科研队伍中成长、发展、衍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