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校的历史上,韦任教授是首位女校长,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女校长。她于1986年12月担任南京工学院院长,到1988年南工更名“东南大学”时,她又就任第一任东大校长,1993年5月调国家教委任副主任,同时还兼任着校长,1993年12月离开校长职务,由陈笃信教授继任。1994年韦任教授成为首批中国工程院院士。
韦任于1940年出生于广西桂林,壮族。由于她自小就住校读书,学习一直刻苦,努力上进,独立思考、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她怀着为祖国工业化建设贡献青春的理想,16岁考进南京工学院无线电系电真空专业,学完5年的大学本科后,成为南工陆钟柞教授的研究生,到1965年毕业。“文革”动乱过后,1979年12月,韦任成为第一批公派赴德国的进修学者。在德国她苦学3年,不仅以优异成绩拿到了博士学位,而且还用最后半年时间另学了一门新学科—生物电子学。
她在西德省吃俭用,用省下的奖学金购置了计算机回南工创办新专业。本可以驾轻就熟在原有领域继续自己的研究课题,却毅然闯进一个新领域,她的德国导师不理解,国内同行中也有指责者,在这最需要理解和支持的时候,南工党委书记昊觉同志鼓励她硬着头皮干下去,争取尽快拿出成果来,用事实说话;组织部长、老红军黄海宽把自己正使用的办公桌腾给她用;院长钱钟韩、导师陆钟柞等也明确支持。于是,韦钮在国内最先倡导的生物电子学学科在南工诞生了。
韦任创办新学科是为了追赶国际上最前沿的科技发展,为国家、也为学校找到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事实证明她的选择是对的。
1984年9月,南工生物医学工程系正式建立。韦任是首任系主任。
从1985年她调到院里做南工副院长,至1986牵任南工院长,1988年任东大校长,行政工作极其忙碌,同时她还在为新学科奋斗着。
现在这个学科已培养出10多位博士,几十位硕士,上百名本科生。
韦任承接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大项目取得了A等成果。目前我校这个学科已成为国际分子电子学领域为数不多的重要研究基地之韦任教授在东南大学主校时,由于是试行校长负责制,因此她在决策的责任方面更加重一些。在这7年时间内,她和学校党政领导一班人不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而且快节奏、高效率抓住了机遇,使东大明显地跃上了一个台阶。
她所做的几项主要工作是:(1)更改校名。为学校建成第一流的综合大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然,这个过程长达数年,要靠各方面的支持,但毕竟是韦校长以她极大的勇气、努力和坚持才得以实现的。
(2)争取土地。为学校找到了迅速发展所需的大规模用地。韦校长以她的敏锐、热诚和智慧带领工作班子,与南京市、浦口区多次洽商,最后以建设“科技工业园”的协议,为学校征得了大片土地,随之又是“三通一平”,建设校区,苦干18个月,使90级新生按时人学。从此,我校土地高度紧张的局面得以解决。
(3)进行了三轮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及时更新了人们的观念,提高了教师、管理、后勤三支队伍的效率,使我校的机制在市场经济到来之前,就已作好相应的准备。
(4)发挥我校多学科的优势,组建了十大科研基地,为提高学校师资的学术水平、提高培养研究生的质量,创造了条件。
(5)提出并实施了对大学生进行A.B.C滚动奖学金的招生和培养方案,改变了学生中存在的某些惰性倾向,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
(6)积极争取外援,为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筹资立项,建造起榴园和逸夫科技馆。
(7)在80年代后期开创了与发达国家联合培养博士生的工作。其中与英国、瑞士、美国、加拿大等都进行了成功的实践。而我校与加拿大康戈迪亚(Concordia)大学的合作是迄今为止我国和国外规模最大的校际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
想当初,1987年冬季,我校更名一事还在艰苦争取之中,学校就有教职工感慨道:如果韦校长任内能做成这一件事,就对学校立了大功劳。别的什么也不消做了。但结果是,她不仅做成了这一件事,还做成了好几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