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郭子仪爵封汾阳王,将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落成之后,每天都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出,不像其他的官府之家那样高墙深院、深奥莫测。
有一次,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来郭府,没有家人禀报、也没人阻拦就走进了内宅,恰巧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女儿两人正在梳洗打扮,王爷郭子仪就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
这位将官回去后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京城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作笑话谈论了。郭子仪听了并不意外,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太丢王爷的面子,都来找父亲,要求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
郭子仪语重心长地对儿子们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是为了保全我们的身家性命啊!”儿子们听后都十分不解,问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郭子仪叹了口气,说:“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而没有看到这声势背后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因此,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眼下朝廷尚要用我,是不可能让我归隐的。即使归隐,也找不到一块能容纳我郭府一千余口人的隐居地啊。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添油加醋,恶意诽谤,那时,我们郭家的老老少少就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儿子们听后恍然大悟,口服心服,再也不在意外人的闲话了。
郭子仪大开其门、任人出入的行为,表面看起来是有失身份、落人笑柄的。但实际上,这却是他用心良苦的,正是用这种看似愚蠢的方式,来避免祸害的产生。
在官场之中,懂得如何明哲保身是很重要的,而采用“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方式,就是很明智的一种。在仕途生涯中,郭子仪屡黜屡起,流芳百世,就证明了他的远见卓识非同一般。
仔细观察一下,就能发现古今中外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看上去毫不精明,不仅言语如此,行动上也是这样,好像他们都是庸才。只不过他们个个深藏不露,这才是他们精明能干的地方。
他们不在言语和行动上露出锋芒,是因为他们有所顾忌,他们懂得锋芒太露必会得罪他人,所以通过装傻卖愚来化解危险,排出前途中的荆棘,从而保护自己。
官场如战场,其间往往充满了险恶,一不留神就会轻则受罚,重则丧命。能够官场之中平安无事,并非易事,特别是在奸臣乱党当道的情况下,更是难上加难。
而阮籍能做到不与奸臣同道,还能在险恶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就是凭着“大巧若拙”的智慧了。
魏晋之际,当时朝代更迭、政局变换无常,在司马氏的血腥恐怖统治之下,使人常有生死忧患。当时,阮籍的父亲是曹魏的官吏,为建安七子之一,闻名于当世。
阮籍的家世背景使他对曹魏政权怀有同情心,而对司马氏则十分的反感,他决定不与司马氏这伙逆臣合作。
在当时那种“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完者”的险恶社会环境中,阮籍是不敢公开与司马氏决裂的。为了保全自己,他在司马氏集团统治下,先后担任过不少职务,但他常常借着自身的生性放荡来批评司马氏的这伙逆臣。
有一次,有人在朝会上奏称,一个儿子杀死了自己的母亲。阮籍听后,好似很无心地说道:“嘻!杀父尚有可原,岂能杀母?”这句惊世骇俗之言令在座者无不大惊失色。
司马昭当即就批判他说:“杀父,乃天下之极恶,而你怎么认为可以杀父呢?”
不料阮籍话头一转,回答说:“禽兽知母而不知父,杀父,禽兽之类也。杀母,连禽兽都不如。”司马昭无话可说了。
阮籍的话,既尖锐地讥讽了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司马氏,又巧妙的将自己惊世骇俗的语言给掩饰了过去。
还有一次,阮籍的母亲去世了。按照当时的礼法,父母死后,子女要服三年丧,三年之内不准喝酒吃肉,不能离家远游,不准大笑,只准穿黑色的粗麻布衣服等。阮籍年幼即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多年,性情至孝。当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之时,他正与人对弈。对方说这句棋就不下了吧,可阮籍非要一决胜负。
下完棋后,他还饮酒一升,然后才大声哭号,吐血数升。母亲下葬时,阮籍叫家人蒸了一头小猪,又饮酒二斗,大声哭号,与母亲诀别。
阮籍此类“失礼”行为不胜枚举,常常引起礼法之士的责难。阮籍却以蔑视的口气说:“礼法岂是为我而设!”言外之意,司马氏独揽大权,野心勃勃,才是冒天下大不忌,失礼于天下的。
阮籍外表处世放荡不羁,实际上,为人处事却非常谨慎小心,把自己的大智隐在了愚蠢的外表之下。司马昭的老臣钟会曾多次追问阮籍对时政的看法,无非是想趁机抓住把柄将他治罪,而每次阮籍都以沉醉而免于难。
有一次,文武重臣给司马昭上“劝进书”,委托阮籍起草,使者到期去取时,竟见他仍大醉于桌旁。使者摇醒了他,他就有意借醉把文章写在桌子上,让使者再抄一遍,然后将桌上之字抹去,这就避免了落人把柄,惹祸上身。
外人看来他浑浑沌沌,实际上是以愚掩智,来保全自己。阮籍是将“醉酒”当成了自己的“护身法宝”。
就是凭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阮籍在司马氏当权的时候,虽然与司马氏政权保持一定距离,还常常借故批评司马氏,但是他闭口不谈时政,不议论朝廷是非。
以浑浑沌沌的假象来蒙蔽他人,极其明智地避免了与时局和任何具体的个人相对抗。因此,才得以在乱世中安然无恙。这正是阮籍的聪明之处。
第四十六节
[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译文]
天下政治正常合理,实现了和平,战马就会退还给老百姓去耕田种地。天下政治秩序混乱,兵戈相见,连怀胎的母马也被用来作战,以至在战场上产仔。
祸害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恶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就心理平衡,才能求得永远满足。
[本章要旨]
本章重在戒贪戒欲。
[评析]
本章重在戒贪戒欲,这样就能避免战争。本章前一部分讲述战争的影响,没有战争的太平盛世。后一部分主要讲述战争的根源来源于人的私欲、不知足。从而提出解决战争的方法。
[实例应用与分析]
咎大莫过于欲得——贪心不足必自害
《道德经》中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原意为:祸害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罪恶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的了。所以,知道满足就心理平衡,才能求得永远满足。
在这里,我们可以引用、理解为:“贪心不足必自害”。
老子劝告世人不要太贪心,名利财物往往是产生祸事的根源,对于名和利的追求要适可而止,如果永不知足贪得无厌,那么,迟早会害了自己。
人生最大的祸患就是不知足,人生最大的过失就在于贪得无厌。故知足知止,则会常常满足。当一个人知道满足,心里面就会充满快乐,反之,贪欲不止,就会妄生是非,进而损人利己,造成祸端。
现实中正是如此,很多最后落得身败名裂的人,都是因为欲壑难填、贪得无厌才走上犯罪道路的。他们之所以会得此下场,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知足!
“贪心不足必自害”,在我国历史中,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唐朝的长孙无忌因为过分贪恋权势而不得善终就是一个典型事例。
长孙无忌自幼聪慧,博览群书,曾在唐太宗、唐高宗两朝任相。长孙无忌与李世民是布衣之交,他的妹妹就是长孙皇后,与李世民又是郎舅之亲,并曾帮助李世民成功地坐上皇帝的宝座,他深受李世民的信赖和恩宠。
尽管长孙皇后苦谏不要哥哥长孙无忌做官太大,树大招风易引来祸端,但是长孙无忌却非常贪恋权利,官职一升再升。到了永徽年间,他以元舅之亲、顾托之重而大权在握。
当时,长孙无忌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位极人臣,无论是名利权势还是财富,都达到了顶峰。但他仍不知足,深深地陷在争夺权势的漩窝中,一心想拥有更多。
公元643年,太子承乾谋反,因而被贬为庶人。太子被废后,当时最有资格做太子的是魏王李泰和晋王李治。尽管当时有许多朝臣主张立魏王李泰为太子,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部分大臣则坚决主张立晋王李治。唐太宗本来要立魏王李泰为太子,但在长孙无忌的一再坚持下,唐太宗不得不放弃个人意愿,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
李治是个懦弱无能之人,长孙无忌拥其为太子,完全是出自私心,是为自己的仕途生涯考虑。原因有二,首先,李泰与长孙无忌素有隔阂,且李泰有很深的城府,早已在朝中树立党羽,如果让李泰继位的话,长孙无忌在朝中就可能站不住脚了;其二,李治是个懦弱之人,长孙无忌自认为完全有把握将其握在掌心,其继位后,他就成为了长孙无忌手中操纵的木偶,这样一来,李氏天下也就等于掌握在长孙无忌的手里了。
为了巩固自己的权位,长孙无忌可谓机关算尽。但人算不如天算,长孙无忌计划得这样周全,却没想到会因此而得不偿失,自食恶果。
唐高宗即位后,长孙无忌见大局已定,认为可以为所欲为了,就开始排挤大臣,甚至借“房遗爱谋反”一案,杀害了唐太宗“常以为类己,欲立为太子”的吴王恪,以绝众望。同时,还将与他不和的江夏王李道宗流放岭南。
为了充分稳固自己的权势,长孙无忌编制了一个巨大的权力网,可谓煞费苦心。他的一系列举动,早已招致了众怒,使他越来越孤立。最终,因得罪武则天而被诬告谋反,唐高宗将其发配后不久,又将其逼得投缳自杀,连宗亲都受到了牵连。这位权倾一时的显赫人物结果落得了这样的下场。
被长孙无忌所害的吴王恪在死前曾说: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残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结果正是如此。
归根结底,长孙无忌从一位权倾朝野的大臣,落得被逼投缳自杀,都是因为一个“贪”字。一个“贪”字,贻害不浅。这就说明如果为官者若一味的谋求私利,终归难免落马,类似的例子,古今中外,可以说举不胜举。
贪权是官者的一大忌,贪财同样是大忌。视财如命的人,往往是不会有好下场的。因为一个人的眼中只有“金钱”二字的话,那么他就会舍弃道义而不择手段,完全被物欲所左右。“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便是他们的真实写照。
在明朝时,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疼爱三女儿安庆公主。安庆公主的丈夫欧阳伦“夫因妻贵”,可以说有着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可他还是感到不满足,一心想要获取更多的财富,结果就是因为贪欲极度膨胀,最终把性命给搭进去了。
当时,盐、茶、马是朝廷的三大专卖物资,民间是不能私自贩卖的。欧阳伦就把这看成了趁机敛财的机会,于是召集自己的心腹对他们说:“我虽然不缺钱花,但钱这东西谁不希望越多越好?现在贩卖茶叶有大利可图,放着眼前的肥肉不吃,不是太傻了吗?你们只要听我吩咐,将来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当时有人劝他:“这是朝廷严令禁止的,到时万一让皇上知道,我们个个都得吃不了兜着走。我等出身卑微,死了也就算了,可你是皇亲国戚,到时偷鸡不成反蚀把米,那就得不偿失了。”
欧阳伦当时财迷心窍,根本就听不进去,很快就组织了一支贩卖私茶的队伍,开始大肆敛财。“纸里包不住火”,后来东窗事发,被有“铁面御史”之称的邓文铿弹劾,朱元璋听后勃然大怒,赐剑一把命其自缢。
如果过分看中钱财而又“欲壑难填”,那么,就可能会丧心病狂最终害了自己。任何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钱是好东西,但如果过分看中钱财而不择手段,那么,钱财就成了要命的利器。
只有安分守己,对钱财不过分强求,保持恰当的尺度,才能够不招惹祸端。特别是身为政客,若成为金钱的奴隶,那么一旦落马,其下场难逃人财两空,还会遗臭万年。
为官者是人民之公仆,清廉不贪是对官者的基本要求,所以说应以正当的方式获得利益、赢得名誉。不钻营取巧虽然可能生活清贫,但是却自能趋吉避凶,安乐一生,这是比什么都可贵的。
西汉昭帝时,大臣疏广和他的儿子疏受都是高官,闻名朝野。疏广为人正直,从不随便接受他人钱财,更不收取贿赂,为官一生可谓两袖清风。
一次,有位朋友去看望疏广,见他吃着粗茶淡饭,不禁说道:“你官位显赫,却过着如此清贫的生活,就不怕人家笑话吗?当今朝廷上下,哪个有像你这样的?”
疏广说:“如果我做个贪官,就不会这么清贫了,但是也不会有今天的地位。我现在苦是苦了点,但日子却过得舒心,这有什么不好呢?”
与疏广同朝为官的人,个个家财万贯,十分富有。他们见疏广清贫寒酸,都笑话他不会敛财,有的还开导他说:“为官者应该有为官的威严,你现在过得跟老百姓一样,没有了威严,别人就会小看你,轻视你。身在官场,捞些钱还不容易,何苦过这等苦日子?”
疏广虽不当面反驳他们,但心里却很是不屑,他告诫儿子疏受说:“当一日官,就要想着民之疾苦。若只为贪财,就悖离了为官之本。你一定要记着,贪字下面是一个火坑,一旦染上了它,就引火上身了。”疏受在父亲的教导下,也是一生清廉,名声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