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揭秘羊皮卷 解剖狼图腾
26975200000015

第15章 今天我要控制情绪(1)

情绪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感受,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让自己进入洒脫豁达的境界,等于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

人的情绪对健康影响极大,愉快的情绪会给人带来健康,悲观的情绪会给人以负面影响,诱发各种疾病,使原有病情加重。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生活中一点烦心事没有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用理性战胜情绪

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用理智战胜情绪。因为,人一旦受情绪控制,就会戴上有色眼镜,看不到真实的世界。古波斯诗人萨迪说过:“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可以这么说,学会控制情绪是成功和快乐的要诀。实际上,没有任何东西比情绪更能影响我们的生活。西方有句经典谚语:“上帝要想让他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弱者任思绪控制行为,强者让行为控制情绪。只有积极主动的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一旦情绪失控,愤怒就会像决堤的洪水那样淹没人的理智,让人做出不可思议的蠢事。

在美国西部草原上,有一种吸血蝙蝠,身体很小,却是野马的天敌。这种蝙蝠时常附在野马身上,用尖利的嘴刺破野马的皮肤,吸取鲜血。无论野马怎么乱蹦乱跳,狂奔窜逃,都对细小的蝙蝠无可奈何。野马用蹄子踢,用身体撞,对蝙蝠一点作用都没有,蝙蝠仍然紧紧地叮在野马身上、头上、腿上,终于,野马因为暴怒和失血,无奈地死去了。

其实小小的蝙蝠吸取的血液极其有限,真正导致野马死亡的,是它的暴怒。伏尔泰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使人疲惫的,不是远方的高山,而是鞋里的一粒沙子。同样,使人走向疯狂的,不是环境,而是他的情绪和心态。

从心理上讲,发怒的人一般气量狭小,虚荣心过强,或缺乏修养,自制力差。暴怒、狂怒,还会破坏人的健全思维能力,瓦解自制力,使人做出失去理智的事情,伤害他人,最终给自己带来麻烦。“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从生理的角度来看,动辄发怒是情绪不健康的表现。人在发怒时,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肌肉绷紧,毛发倒竖,鼻孔开大,双眼圆瞪,咬牙切齿,要消耗比平时大得多的能量。过度的发怒,还会造成神经紧张,脸色苍白,浑身发抖。发怒过多,心脏、大脑、肠胃都会受到损害,严重时会夺人性命。传说,聪明盖世的周瑜就是被诸葛亮气得吐血而死。

纵观世界,大凡有所成就人的性格情绪,都是非常鲜明而稳定的。对于一般人来说,如何控制情绪是一大难题。所以,脾气火暴的人应该有意识地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一些小窍门。

要学会自我控制,锻炼坚强的意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控制自己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平时要特别注意培养自己的自制力,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有效方法来克制自己的情绪。比如,当你感到气愤难消时,就在心中暗诵26个英文字母以制怒。著名作家巴波与人吵嘴时,就把舌尖放在嘴里转10圈,以使心情平静下来。

有时,不良情绪是不易控制的。这时,必须采取迂回办法,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工作学习或活动中去,使自己没有时间和可能沉浸在这种坏情绪之中,从而将情绪转化。

消除不良情绪,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使之“宣泄”。切忌把不良情绪埋于心里。如果你感到悲痛欲绝或委屈之极时,可以向至亲好友倾诉,也可以靠运动来发泄,或者拿起笔将自己的不满和苦恼写在纸上,这样心里会好过点。

当情绪不佳时,还可以去看看电影,打打乒乓球,或者漫步于林荫小径,或者游泳、划船等。改变一下环境,离开使你心情不快的地方,能改善你的自我感觉,能重新调整思想情绪,消除不良的素,从而释放自己。

幽默与欢笑也是情绪的调节剂,它能缓冲恶劣的情绪。幽默给人带来快乐,使人发笑,而笑可以驱散心中的积郁,笑是衡量一个人能否适应周围环境的一个尺度。

要真正做到遇事不怒,还得在平时加强自我道德修养、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等,这样才能够防“怒”于未然。如果你实在感到愤怒,那么就试着微笑吧。

做事切莫只凭义气

“义气”一词在《辞源》上有两种解释,一是指“刚正之气”,二是指“忠孝之气”。如今在不少人眼中,“义气”一词的含义已经发生了畸变,狭义地变成了“为朋友两肋插刀”。其实义气是讲原则的,如果不辨是非,不顾后果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种义气就是一种无知和盲从,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果与心术不正的所谓“朋友”纠缠不清,自己就可能陷入一个迷魂阵里,害人害己。

义气是无穷的领域,又是犯罪的深渊。它既是一剂苦口的良药,也是一剂剧烈的毒品。它可以带来善良的微笑,也可以带来凄苦的痛楚。

义气大多与一个人的道德和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的道德高,修养好,才有做大事的本领,才有坦荡宽阔的胸怀,遇见各种突发事件才会有随机应变的才智,能把结果掌控在自己手里。这种人还会有一种强烈的,具有说服力的自信心。反之那些道德低下,没有修养的人,结交一些狐朋狗友,整天只会称兄道弟,心胸极为不宽阔,遇事也极不冷静,最终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种种麻烦。

传说溧水在春秋战国时属于吴楚交界地,因为两国的争夺,它一会是楚国的濑潴邑,一会是吴国的平陵邑。燕国的左伯桃、羊角哀关系一直不错,听说楚国招纳贤人,两人就结伴去楚国。当衣衫单薄的他们走到东刘村时,遇到大风雪,干粮即将吃完,周围又地旷人稀。左伯桃担心继续走下去,两人不是被冻死,就是会饿死,于是寻思把自己的东西给羊角哀一人用,这样羊角哀或许还能活下来。羊角哀也同意左伯桃的话,但两人谁也不肯眼睁睁看着另一个人死掉,各不相让只好作罢就地休息。第二天醒来,羊角哀发现身上盖着左伯桃的衣服,旁边还放着左伯桃的干粮,但却不见左伯桃的踪影,后来发现,左伯桃已经冻死在附近的一个树洞里。羊角哀把树洞封好做了标志后,一边抹泪一边出发。到了楚国后,羊角哀很受楚王的器重,被封为大将军,但他心里一直牵挂着好友左伯桃,就把他们的故事告诉了楚王,请求去拜祭左伯桃。楚王深为感动,当即准假。羊角哀把左伯桃安葬好后,就落宿在附近,夜里听到厮杀声,左伯桃托梦告诉他,附近的荆将军(有人称是刺秦王的荆轲)经常欺侮他。天明,羊角哀想去拆荆将军庙,但遭到当地土人的反对。第二夜,他又听到厮杀声,不忍好友受欺,就自刎前去帮战。当地人很受感动,就把两人的尸首合葬在一处,取名“义气冢”,世代相传。

毛宗岗称之为“三国三绝”中的“义绝”;金圣叹则赞之为“义绝千古”。而最能表现这种“义”的莫过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中的描写。关羽被曹操人马重重包围在一个土山上,无法冲出。曹操派关羽故交张辽劝降,这对关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因为他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要么投降,然而这样就辱没了他的名声;要么死战,然而这样就会像张辽列举的那样,有三条罪状,即负桃园结义之盟,负刘备倚托之重,逞匹夫血气之勇。怎么办?关羽边听张辽的主意,边积极思考对策,最后提出了三条要求:一、只降汉帝,不降曹操;二、善待二位皇嫂;三、一旦有刘备的消息,马上离去。曹操听了张辽的汇报,爱才心切的他几乎没加思索就同意了关羽的三条要求。曹操满心以为只要自己施以高官厚禄、黄金白银、美女骏马,何愁关羽不动心,不死心塌地地为自己所用。不料,关云长听到刘备在袁绍处后,坦言“新恩虽厚,旧义难忘”,还是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毅然离他而去。曹操因为先前同意了关羽的三条要求,也不好意思为难关羽,只落得竹篮子打水,空欢喜一场。

历史上对于讲义气、杀富济贫等英雄行为,也给予了热情的赞扬。大家都熟悉的古典小说《水浒》,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部“义气传”。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也是历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但现代的哥们义气绝非历史中所谓的英雄义气。哥们义气害人害己。它往往以维护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为了报恩或复仇,不惜牺牲和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对不是自己的“哥们”则不讲感情,不讲友谊,结果必然是害人、害已、害社会。

讲哥们义气的人常自我标榜:“只要对方有什么事,另一方必赴汤蹈火”。这样的承诺,隐含着非常恐怖的逻辑。因为它意味着,只要一方有求于己,另一方必然要赴汤蹈火地去帮,即使是违法犯罪,也在所不惜。这已经是典型的“江湖义气”了。我们所熟悉的还有“两肋插刀”、“上刀山,下火海”、“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有仇必报”,等。

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分青红皂白,是“兄弟”就讲“江湖义气”,打架斗殴,抢劫偷盗,甘冒天下之大不韪也要触犯法律。大量事实表明,讲“江湖义气”的人,到头来只会害了朋友、害了自己。要知道,我们的头上有法律,我们的心中有道德。为了“哥们儿”,将他人的生命、财产置之不顾的,是“私情”大于法,法律绝不允许。

古人说:“君子有所为,而有所不为。”就是说,朋友间是得讲义气,但如果朋友的所作所为违背了一定的道德规范和法律,那么你的帮助无疑是一种纵容;不是真的帮他,而是在害他,唯有好好劝说才对;反之,如果你的帮助对朋友有利,是往好的方向发展,那就是对的,要尽力而为之,未必就非得两肋插刀不可!生活中,谁都有若干朋友。歌中唱得好,“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我们要珍惜的是纯洁的友谊,而不是那种违法犯罪的“江湖义气”。

君子之交淡如水,如果是正常的友谊,绝不会要求你去“赴汤蹈火”的。需要“赴汤蹈火”的,多半都在干违法勾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交友应慎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行事原则都要以法则为准绳,如果还抱着所谓的“江湖义气”不放,就只能回到几百年以前去了。

其实我们为人处世有两条原则:一是以“做好事”为标准,二是以处好人”为标准。有人把前者作为最终目标,而有人却以后者为目标。如果以后者为目标,那么他的一切将以讨好别人为出发点,以情面为准则,这种人是肯定做不好事的。光凭义气行事的人就是以处好人作为他的毕生目标,似乎一辈子有许多哥们朋友夸他够义气,他也就心满意足了。这是很不足取的。在一般情况下,朋友间互相帮助并没什么不可以,但如果其中掺人不正确的“义气”,就会生发危险。有的人能清醒、理智地对待问题,当互帮互助和原则问题发生冲突时,能以遵守法则为重;如果一味地以所谓的“义气”为重,那就可能冒犯法则,到头来是既帮了朋友,又害了自己。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

要把“义气”之害减到最低程度,首先是要学法,把法律牢牢地记在心头,当你冲动的时候,法律观念会及时浇水灭火,让你清醒。

其次,要养成不轻易承诺的习惯。有些人是因为要面子而随口承诺别人,然后为保面子就铤而走险,结果是丢了大面子。所以要保面子就要舍得丢小面子,在开始的时候要考虑清楚,不要一时冲动,造成千古之恨。

最后,要勇于拒绝别人。如果明摆着此事要冒险,那就该想想:对方不顾我的安危让我去犯法,这是不够朋友,我也没必要太够朋友。朋友首先应为对方考虑,如果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朋友去冒险,那是卑鄙的,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学会控制不良情绪

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忍辱才能负重。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志,不是看他笑得有多美,而是看他是否能笑到最后。只有那些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才能最终赢得胜利。要想把握自己,就必须控制好自己的思想,必须对思想中产生的各种情绪保持警觉,并且视其对心态影响的好坏而决定取舍。乐观会增强你的信心和弹性,而仇恨会使你失去宽容和正义感。如果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你的一生将会因为不时的情绪冲动而受到伤害。

情绪是属于自己的。一个人的情绪如何,往往只从维护自身的自尊和利益出发,而不对事物做复杂、深远和智谋的考虑,结果,常使自己处于很不利的地位或为他人所利用。本来,情感离智谋就很远了,情绪更是情感最表面的部分、最浮躁的部分,以情绪做事,焉有理智可言?不理智,能够胜算吗?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在工作、学习、待人接物中,却常常依从情绪的摆布,头脑一发热(情绪上来了),什么蠢事都愿意做,什么蠢事都做得出来。比如,因一句无甚利害关系的口角,我们便可能与人打斗,甚至拼命(诗人莱蒙托夫、诗人普希金与人决斗死亡,便是此类情绪所为)。又如,我们因别人给的一点假仁假义而心肠顿软,大犯根本性的错误(西楚霸王项羽在鸿门宴上耳软、心软,以致放走死敌刘邦,最终痛失天下,便是这种情绪所为)。还可以举出很多因情绪的浮躁、简单、不理智等而犯下的过错,大则失国失天下,小则误人误己误事。事后冷静下来,自己也会感到其实可以不必那样。这都是情绪的躁动和亢奋,蒙蔽了人的心智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