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揭秘羊皮卷 解剖狼图腾
26975200000020

第20章 加倍重视自身价值(1)

桑叶经过人类天才的处理,变成了丝绸;泥土经过人类天才的处理,变成了堡垒;柏树经过人类天才的处理,变成了殿堂;羊毛经过人类天才的处理,变成了国王的服饰。如果桑叶、泥土、柏树、羊毛经过人工的处理,可以成百上千倍地提高自身的价值,那我为什么不能使自己身价百倍呢?

相信自己独一无二

树叶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任何两片树叶完全相同。指纹、声音和DNA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肯定,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尽管在世上没有与我们相同的人,但我们有时还是习惯于和别人相提并论。

心理学家指出,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对自己的定位,以及将要实现的目标,决定着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独特位置。

科学家认为,人有50%的个性与能力来自基因的遗传,这意味着另外的50%不取决于遗传,而取决于自我的创造与发展。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改变对它们的看法,这是一种优良的品质。

也就是说,如果你认定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你就会拥有独一无二的形象。如果你有清晰的自我认识,那么就不会给自己脸上贴很多消极、悲观的标签。不要被你所做的工作、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或所穿的衣服限定住。因为这不是定位一个人的最终目标,也不是这些东西的总和构成了你。成功者相信自己,相信取得成功的潜在动力来源于对成功独一无二的完美诠释,更主要的是对定位的深刻理解。

心灵成熟的过程,是坚持不断自我发现、自我探寻的过程。除非我们先了解自己,否则就很难去了解别人。

这是流传于西方的一则故事: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某人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他大为沮丧,于是,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甚至想要跳湖自杀。-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这本书给他带来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重新站起来。

当他找到作者,说完他的故事后,那位作者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绝无能力帮助你。”

流浪汉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几秒钟后说:“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帮助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分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于是作者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镜子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个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你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做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流浪汉朝着镜子向前走了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退后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几天后,作者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来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来是很成功的样子。“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3 000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还风趣地对作者说:“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根据苏格拉底的说法,“了解你自己”是智慧的开端。那么,“你是独一无二”的说法,便是现代人对古老智慧的全新诠释了。所以,如果你想使自己变得更加自信、成熟,请相信:“你是独一无二的。”

“我是独一无二的造化”、“我是独一无二的奇迹”……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即正确评价自己,并对自己充满信心。

不知你注意到没有,尽管我们知道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人跟我们完全一样地存在过,但我们还是习惯于拿自己和别人相比。我们习惯于把他人作为标准来衡量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当报纸上谈到某人取得的伟大成就时,我们也常常习惯于从成功者的年龄已超过了我们这一点上找到些许安慰——对自己说,到了他们那个年纪,我也有可能取得同样的成功。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拿自己与别人相比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你根本就不知道别人在生活中的目标与动力,你也不具备别人那种独一无二的能力。你应该这样想才对:别人有别人的才干,而自己有自己的才干。你也许会常常误以为,才干就是音乐、艺术和智力等特定方面的天赋,实际上并非如此。每一个人都有一些奇妙的,而自己却一直忽视的才干,诸如激情、耐力、幽默、善解人意、交际才能等,它们是有助于我们取得成功的强有力的工具。

因此,要正确界定自己,不要老拿自己与别人相比,因为这只会使你对自我形象、自信以及自我取得成功的能力产生负面影响,你应该向一个人请教,自己的能力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发现与挖掘——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你自己。

如果认定了自己的独特之处,你同样也能造就自己独一无二的形象,也就是说,你可以创造出一个自我的特殊品牌。如果你想成功的话,那么现在就用一个肯定性的问话来描绘自己身上令你自豪的地方,这是标明你自我形象的第一步——不仅是现在的你,而且是想有所成就的你。

想要正确地界定自己,就要弄清这样一个问题:“我是谁?”对这个问题清晰的理解与认识就是界定出独一无二的你。如果你有一个清晰的自我形象,那么你便不会被你所做的工作、所住的房子、所开的汽车,或是所穿的衣服所定位,你不是这些东西的总和,成功者相信的是他们自己本身,他们取得成功的潜力不依赖于地位或身份,而是依赖于自身实现目标的信心。

成大事者不谋于众

“成大事者不谋于众”,这一古训通俗地说就是,在成就特别重大的事情时,不必与人商量。因为成就非常重大事情的人,自己必定有非同一般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去和别人商量,反倒麻烦。首先,如果别人见识低下,心胸狭小,气度平凡,必定不理解你的想法。七嘴八舌,会动摇你的意志,还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其次,人多心杂,还会出现走漏风声、葬送机会的可能。

奥列弗·戈尔德史密斯曾写过一则《为青年人而作》的寓言: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标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画不被指责的。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法去试试。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那些曾被指责的笔画,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哦!”画家不无感慨地说道,“我现在发现了一个奥妙,那就是:我们不管干什么,只要使一部分人满意就够了。因为,在有些人看来是丑恶的东西,在另一些人眼里则恰恰是美好的。”

我们的为人处世也经常会按别人的反应来决定,而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行动。尤其是在向争取“成功”、“幸福”之类美丽事物前行的路上,一切似乎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标准。弗洛伊德说:“简直不可能不得出这样的印象:人们常常运用错误的判断标准——他们为自己追求权力、成功和财富,并羡慕别人拥有这些东西。他们低估了生活的真正价值。”

很多人无视你的存在,总是要你往这边走、往那里去;他们最常挂在嘴边的是:“你应当……”“你不应该……”一般人碰到这类的要求,通常都很难回绝,尤其是如果提出要求的人是你最亲密的伙伴,“不”字就更难开口了。时日一久,这种互动关系定型,形成了一种默契或是彼此的承诺。

万一哪一天对方又要你做这个做那个,而你却坚持己见时,会发生什么事呢?一方面,对方一定会勃然大怒,认为你违背了双方的承诺;另一方面,如果你坚持不做这些“应该”做的事,你会觉得自己有愧于彼此的默契,因而心生愧疚。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愧疚感?这是因为双方过度的情感乞求所致。每当对方要你怎么做的时候,你之所以会顺从他的要求,说穿了,就是想通过这种顺从的表现来得到对方赞许、关爱的眼神,甚至是想要取悦对方。

当这种取悦方法成了你行事的模式以后,拒绝对方的要求一定会让他很不高兴,而你也会觉得很对不起对方,要不愧疚都很难。愧疚的感觉很像忧惧,而忧惧就好像是坐在一张摇摇椅上,你就只能这么晃荡着,看起来好像是想要将你摇向什么地方,但却只是在原地摆荡,让你啥地方也去不成。

不要忘了,我们有权力决定生活中该做些什么和不该做些什么,不应由别人代做决定,更不能让别人左右我们的意志,让自己成为傀儡。况且,他人并不见得比我们更了解情况,也不会比我们聪明到哪里去,所以,他们所提出的“理所当然”的做法很可能不是我们的最佳抉择。你的最佳抉择还是应该由你自己深入分析、思考之后,做出独立判断。

从现在起,做你自己,不要让别人的“理所当然”控制了你。

树立选大目标

赢得成功就要树立远大的目标。然而,100个人当中,大约只有两个人清楚自己一生追求的是什么,并有达成目标的可行计划,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中的佼佼者——没有虚度此生的成功者。

这些人和其他庸庸碌碌毫无成就的人比起来,机会都一样多,区别就在于有无目标。没有目标,一个人也就不可能采取任何步骤,只能在人生的旅途上徘徊,永远到不了任何地方。

美国总统罗斯福夫人在年轻时从班宁顿学院毕业后,想在电信业找一份工作,她的父亲就介绍她去拜访当时美国无线电公司的董事长隆尔洛夫将军。隆尔洛夫将军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她,随后问道:“你想在这里做什么工作呢?”

“随便。”她答道。

“我们这里没有叫‘随便’的工作,”将军非常严肃地说道,“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没有奋斗的方向,就活得混混沌沌;准确地把握好自己的喜好和追求,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每个人都被赋予了一次生命,虽然长短各有不同。遗憾的是,很多人回首人生旅程时,常带着悔恨、失望,他们会忽然惊觉自己的旅程没有目的地。大多数人幻想生命是永恒不朽的。他们浪费金钱、时间以及心力,从事所谓的“消除紧张情绪”的活动,而不是从事“达成目标”的活动。他们每周辛勤工作,赚够了钱,在周末又把它们全部花掉。

这就是太多的自认勤奋人的作为。他们外表看起来很让人敬佩,因为他们兢兢业业,但等他们老了,却感到自己的一生过得并不精彩。相比之下,一些外表并没有他们勤奋的人却取得了比他们更大的成就,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这让那些自认勤奋的人百思不得其解。他们既感到失落,又不明所以然。他们不明白,自己付出的努力绝不比他们少(因为自己几乎没有放过任何能够工作的时间,那些人的工作时间不可能比他们长),那么别人是怎样实现那样大的目标,过上那样好的生活呢?

他们不明白其中的一个秘诀就是,所有成功的人士都有一个突出的品质,就是做事都有明确的目标。

洛克菲勒这个名字在很多人看来意味着财富。他凭借自己的精明、远见、魄力和手段,白手起家,最终建立起自己庞大的实业帝国。虽然人们对他一生的评价毁誉参半,但在他的儿女伊丽莎白和西恩看来,他却是个慈祥的父亲。

洛克菲勒曾给子女写了很多信,以指导他们的事业、生活。下面仅举出这位实业界巨头生活的一些片段。

蜡烛在银烛台上慢慢燃烧,饭厅里气氛温馨。可是伊丽莎白和西恩的情绪都不高。

洛克菲勒吃过一块牛排后,慢慢地开导她们:“20岁到30岁是人生最为重要的学习阶段,如果在这一期间无法掌握好将来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就会无功而返,毫无成就。到了30岁时,你的生活就只剩下家庭生活的小圈圈。你会为了分期付款的住宅,或为了日常的生活而奔波。你在30岁时须抵达的人生目标,现在还仅仅是一个美梦,或者说是一个空想。但是你必须把它看成是鼓励现在的你的动力。只有以此为出发点,你才能够超越艰苦的环境。比如说:令人伤脑筋的课题,考试中的失败,论文不公正的评价,无聊的教授和艰涩难学的必修课程等。”

“可是我很难确定我短期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尤其是当选‘美国小姐’后。”伊丽莎白抱怨道。

洛克菲勒陷入了沉思中,过了好一会儿,他说:“伊尼,我当年也有和你一样的困惑。在我年轻时,学习条件很差,尤其是目标很不明确。有时我会陷入一种幻觉,头天晚上失眠一整夜,到天亮时睡两个小时,第二天一早,我与太阳一道醒来,却感到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正如惠特曼的诗所说,我‘健康、自由,世界展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