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26979200000013

第13章 有志者,方能行天下(3)

5.以退为进,占据先机

必须变动不测,时进时退,时虚时实……如虑贼抄我军后路,即退保乐平,亦无不可,不必定有进而无退也。

——引自《曾胡治兵语录》

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各种选择,进和退、利和弊、远和近、好和坏、得和失,是经常挂在人们心头的难题。聪明的人,能够以独特的博弈思维方式,见人所未见,知人所未知,随机而动,适时进退,立于不败之地。

做人不可处处争强好胜,不要遇事就和人硬碰硬,应该明白“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道理。处处和人硬来,最终可能双方都头破血流,懂得退让并非是示弱的行动,而是智慧的表现。

在要求朝廷放权的时候,曾国藩就采用了以退为进的方法。当时他对湘军的控制权力并不大,要想从清廷那里得到掌握整个军队的权力,得到更多的粮饷和资金,是不可以直接向皇帝要求的。为了达成目的,曾国藩只能以退为进。结果虽然因种种因素失败了,不过他的方法却是可取的。

这件事情发生在太平军起义的过程中。

1855年,曾国藩带领湘军进军江西,先是在湖口失败,之后又在九江再次失败。军事上的进展毫无起色,清廷的地方官员又多次设卡,曾国藩对此十分懊恼。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之后的一年,湘军相继取得了一系列进展。但是曾国藩上书要求自己来指挥九江战事的提议再次被否决,清政府似乎有意削弱他的兵权。面对这样的情形,曾国藩心灰意冷。他以父亲过世过于悲伤的理由,上书回到原籍,对军务撒手不管,变相地向朝廷抗争。希望这个以退为进的策略能够奏效,引起朝廷的重视。他未等到清廷下谕旨,就和弟弟擅自回去了。但是清廷并没有采取什么惩罚措施,不仅赏假三个月,还御赐治丧费400两,命他假满后回营。曾国藩没打算从此就顺从朝廷的旨意。他在谢恩折中,提出了种种苦恼,要求在家终老。果然三个月之后,曾国藩没回营,朝廷也正如他所料的,一遍遍催促。曾国藩见时机已到,就向朝廷提出了自己的要求,讨价还价。出乎意料的是咸丰皇帝并没有答应他的请求,而是准许他在家守制。

幸亏当时湘军上下团结一致,以胡林翼为首的将领多次上表奏请起用曾国藩。直到1858年,江浙一带战事吃紧,咸丰帝才不得不将曾国藩调回原职。

“以退为进”未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曾国藩自己总结,是因为自己露出太大的破绽。咸丰帝一下子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就借此给了他个下马威。

由此看来,要想把“以退为进”的方法运用得当,真的不是一件易事,一定得不着痕迹才能奏效,就连聪明如曾国藩都没有施展成功。不过,以退为进的确是一个“远见卓识”的做法,历史上也有不少人在这一点上运用的极为恰当,且非常成功。这些人能够不被眼前的暂时的、局部的现象所迷惑,能洞察事物发展的动向,预测未来的趋势,调整自己的行为,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就退,继而取得令自己最满意的效果,从而达成目的,从中取利。

春秋时期,晋文公即位以后,整顿内政,发展生产,把晋国治理得渐渐强盛起来,他也想像齐桓公那样,做个中原的霸主。

晋文公做霸主的愿望首先受到了楚国的反对,于是进行了一场战争。战争开始的时候,楚军一进军,晋文公就立刻命令往后撤。晋军中有些将士便想不开了,说:“我们的统帅是国君,对方带兵的是臣子,哪有国君让臣子的理儿?”

狐偃对众人解释说:“打仗先要凭个理,理直气就壮。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要是两国交战,晋国情愿退避三舍。今天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

晋军一口气后撤了九十里,到了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才停下来,布置好了阵势。楚国有些将军见晋军后撤,想停止进攻,可是楚军统帅成得臣却不答应,一步一步地追到城濮,跟晋军遥遥相对。成得臣还派人向晋文公下战书,措辞十分傲慢。晋文公也派人回答说:“贵国的恩惠,我们从来都不敢忘记,所以退让到这儿。现在既然你们不肯谅解,那只好在战场上比个高低。”

大战展开了。才一交手,晋国的将军就用两面大旗指挥军队向后败退。他们还在战车后面拖着伐下的树枝,战车后退时,地上扬起一阵阵尘土,显出十分慌乱的模样。成得臣一向骄傲自大,不把晋军放在眼里,他不顾前后地直追上去,正中了晋军的埋伏。被晋军杀得七零八落。

晋军占领了楚国的营地,把楚军遗弃下来的粮食吃了三天,才凯旋回国。

晋文公表面上做出主动让步,让楚国先进军,实际上,这是一种十分巧妙的策略。通过这种让步,晋国在道义上做到了仁至义尽,让楚国不再有攻击的口实。正是这种巧妙的安排,让晋国不费力气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并且扬威于天下。退避三舍之退,不是消极地退,被动地退,而是主动地退,是通过退让而寻找进的机会,积累进的力量。后发制人应相机而动,不可拘泥于法。

一个拥有较高智慧的人,是不会一味地争强好胜。在必要的时候,他们宁可退后一步,做出必要的牺牲来成就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不要意气用事。三思而后行,不但是一种自保的方法,也是一种很好的博弈生存策略。“进”固然非常重要,但“退”有时亦要有方略,“退”一步是为了将来可以“进”十步。

6.做事需要有恒心

吾辈读书唯“敬”字、“恒”字二端,是彻始彻终工夫。于进德则持之以“敬”,于修业则贞之以“恒”。即时文一事,亦不可少有间断,久之自然精进,犹长日加益而人不觉也。

——引自《曾国藩语录》

在晚清的众位名臣之中,左宗棠、胡林翼、李鸿章等无一不是人中龙凤,聪明绝顶,唯有曾国藩是个例外。他既非天纵英才,也无权势人家的庇佑。他之所以能够从一个农家子弟成长为一位“中兴第一名臣”,对后世的很多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的人物,与他持之以恒的处事方法是分不开的。

曾国藩七八岁的时候,父亲竹亭带着他和年仅四岁的妹妹曾国蕙一起出门访友。当时正值三月,微风拂面春草绿,蝴蝶也在周围翩翩起舞,三人都为沿途的美景所折服,心情自然大好。竹亭公一生向学,但是只中得个秀才,并无其他功名。因为自己没有实现当官的理想,所以他将厚望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很重视对他们的教育,随时随地都可能传授知识。

在此之前,竹亭公刚刚教过孩子们对对子,所以此时,他就想考考他们,看兄妹二人是否已经心领神会。他见路边的狗尾草,信口说出了一句上联:“狗尾草。”

没等曾国藩反应过来,妹妹曾国蕙已经脱口而出:“凤冠花。”

竹亭公对于曾国蕙的表现非常满意,但见曾国藩眉头紧皱,似乎还在苦苦地思索,也没有说什么。

这时,他们走上了一座石拱桥,竹亭公心头一动,又出了上联:“观风桥。”

这下不仅把曾国藩难住了,连一向聪明伶俐的曾国蕙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转眼到了朋友家里,对对子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过了几天,曾国藩突然跑到父亲跟前说:“我想起来了。”

父亲诧异地问:“你想起什么来了?”

曾国藩说:“前几天父亲给我和妹妹出的对子,当时我们都没有想出来。这几天我一直在看书,想要找出答案,今天终于想起来了。我用‘听月楼’来对父亲的‘观风桥’,如何?”

父亲听了,不禁连连叫好:“想不到我儿能有如此恒心,对上如此绝妙的好对啊!”

其实,曾国藩自幼自知愚笨,就常常鼓励自己用一颗恒心来追赶上别人的脚步。他认为,恒心是一切成功的保证,是一个人的第一美德。年龄无论老少,事情无论难易。只要持之以恒,自然就像种植树木和饲养牲畜一样,不知不觉就能看到它们成熟、长大了。这其中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坚持才能成功;二是不必急于求成,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就可以。

持之以恒既是易事,又是难事。说易,是因为每天只要进步一点点,人人可以做到;说难,是因为坚持几天可以,坚持几个月就难了,坚持几年、十几年,一辈子就更难了。但是,就因为艰难,所以当我们做到了的时候,就会实现很大的超越。

60年前,加拿大有一位叫杰克·克雷蒂安的少年,从小说话口吃,曾因疾病导致左脸局部麻痹,嘴角畸形,讲话时嘴巴总是向一边歪,而且还有一只耳朵失聪。

听一位医学专家说,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可以矫正口吃,克雷蒂安就整日在嘴里含着一块小石子练习讲话,以致嘴巴和舌头都被石子磨烂了。母亲看后心疼地直流眼泪,她抱着儿子说:“孩子,不要练了,妈妈会一辈子陪着你。”克雷蒂安一边替妈妈擦着眼泪,一边坚强地说:“妈妈,听说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我一定要讲好话,做一只漂亮的蝴蝶。”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克雷蒂安能够流利地讲话了。他勤奋且善良,中学毕业时不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且还获得了极好的人缘。1993年10月,克雷蒂安参加全国总理大选,以极大的优势当选为加拿大总理,并在1997年成功地获得了连任,被国人亲切地称为“蝴蝶总理”。

残缺成为克雷蒂安人生中最大的障碍时,他选择的不是放弃,而是以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克服了所有困难,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更加优秀。曾国藩也是因为懂得不放弃,努力精进,才能够成功的。

很多人的成功无疑给处于困境中的人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榜样。通常情况下,年轻人是承受不了过多的挫折的。生活的安逸磨灭了战胜困境的顽强意志,有了挫折,就想到放弃;有了危险,就想到逃避。一些人做事没恒心,觉得很多事情都太枯燥了,每天重复同样的事情,久而久之就没耐心了。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学会把大的目标分成一个个容易执行的小任务,这样才能避免因难以完成而挫伤积极性,要一点一点鼓励自己坚持到底,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