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26979200000032

第32章 学无止境,实践当中求真知(2)

3.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盛气凌我。

——引自曾国藩《求阙斋语》

在晚清的几个名臣当中,李鸿章对曾国藩特别的敬重。在曾国藩病逝的时候,他曾亲手写下了挽联:“师事近三十年,薪尽火传,筑室忝为门生长;威名震九万里,内安外攘,旷难逢天下才。”从中不难看出,他与曾国藩的师生之谊,更能看出他对曾国藩的敬仰之情。

李鸿章的父亲与曾国藩都是戊戌年的进士,所以有“同年”之谊。李鸿章在进入朝廷为官以前,曾经和哥哥一起投入曾国藩的门下,学习八股文和“义理经世之学”。后来,他参加了科举考试,虽然没有考中,但是所写之文深得曾国藩的赏识。

《晚清中兴名臣李鸿章》中记载: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李鸿章任安徽省团练,可是当时只有被动挨打的份儿。落魄潦倒的他常以“书剑飘零旧酒徒”自嘲,并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来投奔曾国藩。 在李鸿章的印象中,曾国藩一直是一个和蔼可亲、谦虚谨慎的人,但是这一次的情况似乎有些反常。李鸿章到了曾府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都没有得到曾国藩的传唤。好不容易曾国藩的贴身侍从来传唤了,李鸿章走进内室,却发现曾国藩正在洗脚。按照儒家的规矩,洗脚的时候是不能见客的。李鸿章虽然感到了羞辱,但是并不想跟曾国藩撕破脸,硬着头皮跟他寒暄了几句,发现曾国藩说话总是爱理不理的,实在忍无可忍,连招呼也没打就离开了。

回到客栈,却发现老板正在将他的行李打包。他连忙上前询问是怎么回事,老板说:“曾大人有令,不许本县人收留客官住宿。”李鸿章又气又恼,心想,曾国藩对自己还真是不留情面啊。但是已经没有了去处,就只好牵上马匹,想要连夜离开此县城。

到了城门口,李鸿章远远地看见有一个人站在那里。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曾国藩的贴身侍从,他是专门来带李鸿章面见曾大人的。李鸿章心中十万分地不愿意,但是经不起侍从的软磨硬泡,只好跟他再次来到了曾府。

这时的曾府张灯结彩,中门大开,曾国藩站在中间欢迎李鸿章的到来。李鸿章心中十分诧异,曾国藩说:“我听说你当官以后很骄傲,总是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你在安徽兵败,跟你的骄傲不无关系啊。我今天这样做,就是想杀杀你的锐气,灭灭你的威风。你要记住,一个人光有才不行,还要有气量,学会谦虚谨慎,才能成大事啊。”

李鸿章听了,羞愧难当,心悦诚服地接受了恩师的教诲。

正如曾国藩所说,一个人仅有才华是不够的,还要懂得谦虚,懂得向别人学习。如果眼中一直容不下别人,就会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什么事情都以为自己是正确的,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这样的人,一旦与别人发生分歧,就会口无遮拦,说出一些伤人的话,或者做出一些伤害别人自尊的事情,时间久了,自然会遭人怨恨,受人排挤。唯有保持谦卑的心,才能走得更远。

福特说:“那些自以为做了很多事的人,便不会再有什么奋斗的决心。有许多人之所以失败,不是因为他的能力不够,而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非常成功了。他们努力过、奋斗过,战胜过不知多少的艰难困苦,流血牺牲,凭着自己的意志和努力,使许多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都成了事实。他们取得了一点小小的成功,便经受不住考验了。他们懒怠起来,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往后慢慢地下滑,最后跌倒了。在古往今来的历史上,被荣誉和奖赏冲昏了头脑,而从此懈怠懒散下去,终至一无所成的人,真不知有多少……”所以,能够一直以谦卑的心态面对生活,取得成功的人,总是少之又少。从这也就看出了谦卑的难能可贵。

古人常说:“谦卑者其实最高贵。”这是因为谦卑是高贵者的通行证,他们懂得谦让,因此行万里也会路途顺畅。懂得谦卑的人能够看到别人的长处,补充自己的不足。他们知道屈可以为伸,因而受辱时不反击。知道谦让可以战胜对手,因而甘居人下而不犹豫。到最后,就会转祸为福,让对手知错而成为朋友,使怨仇不传给后人,而美名扬,以至无穷。

不懂得谦虚的人,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一个人的知识和才华是有限的,如果看不到别人的长处,就不会积极努力地去学习,这样“坐吃山空”,迟早有一天会被别人超越的。所以,要想自己能够一直保持优秀的姿态,就一定要积极地向别人学习,广泛猎取知识。

4.学习要懂“涵”“泳”之精髓

汝读“四书”无甚心得,由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朱子教人读书之法,此二语最为精当。

——引自《曾国藩文集》

曾国藩一生共有七个孩子,两个儿子,五个女儿。自从他奉命围剿太平军以后,整天在沙场上征战,很少回家,所以孩子们都跟随着母亲住在乡下的老家。虽然相隔千里,但是曾国藩从来不敢放松对子女的教育。一有空闲时间,他就会给家里人写信,督促孩子们学习。

曾国藩的大儿子曾纪泽,天资聪明,而且上进心很强,可是由于没有名师的指导,几次参加乡试都没有中举,心中难免会有失落之感。有一次,他在给曾国藩的信中说:“儿一直谨遵父亲的话,用心学习。可是最近读书都领会不到其中的深刻含义。尽管读了很多书,但是对于思想的进步并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其中之气馁不言而喻。

曾国藩看了这封信以后,就给儿子介绍了朱熹“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方法。他在信中说:“你读四书没什么心得,主要原因是你不能紧密地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从现实生活中去感悟。拿你之前读的《离娄》第一章‘上面没有法度准则,下面就没有法度可遵守’为例,我过去读到这里也没有什么深刻的想法,可是近来在外面办事,接触了一些事情之后,才知道上面的人必须设立好各种规章制度,下面的人必须严格执行。如果人人都按自己的准则来随心所欲的话,那么下面的人就会凌驾于上面的人之上,整个局面就乱了。再如‘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一章,过去读了也不觉得与生活有什么实际的联系,可是现在随着阅历一天天增加,才知道管理者如果不能深得人心,不是自己没有用心,就是因为自己想的、做的远远不够。这些就是我在生活中的深刻体验。你不妨也尝试一下。”

因为曾国藩的教诲,曾纪泽在学问方面突飞猛进。

其实,曾国藩所说的“涵泳”二字,不外乎这样一种含义:“涵”,是适度,不管学问是哪一方面的,总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否则即使是花费很多时间钻研,也未必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泳”,如同鱼儿得水,要“把学习当成是一种快乐。如果对于自己做的事情不能感到喜欢,那么即使很用心,也没有办法做到全身心地投入。

做适合自己做的事情,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从中找到快乐。这不仅适用于学问,也适用于工作。

美国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由衷地热爱自己的事业,他曾这样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做的第一份工作——簿记员的经历。那时,我虽然每天天刚蒙蒙亮就得去上班,而办公室里点着的鲸油灯又很昏暗,但那份工作从未让我感到枯燥乏味,反而很令我着迷、喜欢,连办公室里的一切繁文缛节都不能让我对它失去热心,而结果是雇主总在不断地为我加薪。”他还说:“我从未尝过失业的滋味,这并非我的运气好,而在于我从不把工作视为毫无乐趣的苦役,我总能从工作中找到无限的快乐。”洛克菲勒在给儿子的信中,也这样说:“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说,是一个人成就大事业、建立大功勋的基石。热爱自己的工作,就不会厌倦它。它就好比自己的恋人,在自己的眼里,工作会让自己找到存在的价值,发挥出自己的优势,所以对于工作中他人看来很枯燥的东西,你会觉得充满乐趣。正是在这样一步步地与工作的“恋爱”中,你成长了,你学到了许多超乎自己想象的东西,为你的事业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例如有人觉得学设计好找工作,就去学设计,可是如果连最基础的绘图都不会,或者这样的专业一点也不适合他,那么即使是勉强学了,也学不好。与其浪费时间,不如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领域,做一些真正适合自己的、自己十分感兴趣的事情。选对了工作,才能乐在其中,才会发现工作就是在实现自己的理想,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跟理想越来越接近,因此工作起来效率就会越来越高,这样才会对自己更有信心,才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够集中精力把它做好。

5.知一句便行一句

天下事知得十分,不如行得七分,非阅历何由大明哉。

——引自《曾国藩日记》

即使知道的再多,如果不躬亲实践,也只是纸上谈兵。在中国的传统儒家思想中,讲究“知行合一”,这里的“知”就是知道,“行”就是实践。人家都说实践见真知也是这个道理。

知与行,我们应该更注重哪个呢?古代先贤给了我们许多不同的答案。扬雄在《法言》中说:“学行之,上也;言之,次也。”朱熹说:“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行不及言,可耻之甚”。这里面讲的大多数是言和行的关系,但是最有道理的一句话就是“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意思是说如果没有用行动来实践,所谓的知也不足以称为知道。

曾国藩十分注重身体力行,他的一生一直本着“知一句便行一句”的原则踏踏实实地走着。他以为做人不仅要“常常行之”,更要事事力行。“宜就所当所务者次第施行,做一件算一件,行一步算一步。”

身为读书人的他,反感书生空谈阔论的行为,他曾说“读书人之通病,往往志大言大,而实不副也”,“读书人之通病,约有二端:一曰尚文不尚实,一曰责人而不责己。尚文之弊,连篇累牍,言之成理,及躬任其事,则忙乱废弛,毫无条理”。他对读书人的缺点分析得入木三分。

读书人总希望可以凭借自己的三寸之舌,谋求个一官半职,飞黄腾达。但是曾国藩对这样的人,一看就觉得令人作呕,酸腐之气喟然。

曾国藩经常遇到这样的人,他在日记中写道:“据说有一个姓庞的人,没什么才学,但却喜欢四处张扬,以前在京城的名声很不好。最近又来了,行径更加恶劣。最后的结果是这位仁兄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这种人实在不好,我们可不能学他,做人不可以不务实。”

可见,曾国藩认为一个人如果不务实,不仅会被别人看不过去,对自己也交代不了。要想成功,需要的就是踏实肯干的精神,光说不练是要不得的。

要想成功,只有华丽的言语是徒有其表,唯有实际行动,才能谋求。人家都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成功的人,背后所付出的辛劳都是我们难以想象的。

1999年12月,邓亚萍荣获“世纪之星”中国最佳运动员的称号。当宛如飞龙的奖杯被高高举起时,我们怎会想到它背后凝聚的血泪。

邓亚萍小时候因为个子很矮,被省乒乓球队以“个子太矮,没有发展前途”为由退回了,这让邓亚萍深受打击,但她没有就此消沉,而是谨记父亲的话:“先天不足后天补,只要有特长和扎实的基本功,何愁不会脱颖而出!”她便开始了刻苦的训练。

无论训练多么严格,条件多么艰苦,全队年纪最小、个头最矮的邓亚萍都咬牙坚持了下来,甚至比别人做得更出色。训练房离邓亚萍的家不远,但她从不擅自回家,她那不服输的拼劲,让很多比她大的队员都自叹不如。正是在这里,邓亚萍练出了“快、怪、狠”的战术,那就是正手球快、反手球怪和攻球狠,这成了她以后打球最突出的风格。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6年,在全国“乒乓协杯”的比赛上,邓亚萍战胜了当时的世界冠军戴丽丽,从此一战成名!河南省乒乓球队最终向邓亚萍敞开了大门。从此,她更加刻苦了,拼命地练球,休息的时间被一缩再缩。

邓亚萍的努力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988年,15岁的邓亚萍在国际、国内各项大赛上所向披靡,并夺得了第六届亚洲杯乒乓球比赛的女子单打冠军。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依然保持着勤奋、刻苦的精神。

邓亚萍的训练量要超过正常运动员很多。平时,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训练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训练时晚上规定练到9时,她就练到11时。有人做过统计,邓亚萍平均每天加练40分钟,一年就比别人多练40天。

练全台单面攻,她腿绑沙袋,面对两位男陪练左奔右突,一打就是两个小时。多球训练时,教练将球连珠炮般打来,她瞪大眼睛,一丝不苟地接球,一口气打1000多个。教练曾经做过统计,她一天要打1万多个球。邓亚萍每天练球,都要带两套衣服、鞋袜,湿了一套再换一套。她经常因为训练错过吃饭的时间,有时食堂会为她专设“晚灶”,很多时候她只能用方便面对付一下。

一次次的南征北战,邓亚萍捧回了一枚枚金牌,并又一次次地把目光投向更远的目标。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和1996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邓亚萍蝉联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双打的冠军。

1997年,邓亚萍从她所深爱着的国家乒乓球队退役了。这时,她已经将自己的名字刻遍了世界大赛的金杯,为祖国争得了荣誉。虽然她的身高只有1·5米,但她却是“乒坛的巨人”。

无论多么艰苦的事情,都要身体力行。你成功路上的一砖一瓦,都是自己的汗血,唯有这样沉甸甸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就。“知行合一,行为上。”

像曾国藩那样知一句就行一句,踏踏实实地做事,才能真正有所收获。因为知道的多,都不如去亲身实践。只有身体力行,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欠缺在哪里,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