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26979200000008

第8章 忠诚务实,赢得理解和信任(1)

当今社会由于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忠诚已变得越来越稀缺,在人们的学历、知识和才干趋于不相上下的时代,忠诚就成为一个人立足于世的一张王牌。职场永远需要像许三多一样忠诚的人,把忠诚当做自己的品牌,你的成功之路必会越走越顺。

1.诚信之人必能成功

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

——引自《曾胡治兵语录》

我们绝大多数人从一出生开始,就被教导一定要做个诚实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变得世俗、市侩,开始谎言连篇,毫无顾忌。然而,“信”却是使整个社会能正常维系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如果失去了诚信,这个世界将变得不可想象。

诚信对于一个人来讲,是一件既简单又复杂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将这两个字说出口,但是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完美地做到这一点。

曾国藩可以说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他很看重诚信。他觉得诚实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品格。所谓诚信就是不欺骗,心中无私,就是信守诺言,说到做到。曾国藩觉得一个人如果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就一定要以诚待人。只有真诚、心胸坦荡的人,才能够获得人心,才能够成就大事。诚信是天地万物存在的依据。

咸丰三年,出办团练后,曾国藩曾写下这样的字眼:“自度才能浅薄,不足谋事,唯有‘不要钱,不怕死’六字时时自矢,以质鬼神,以对父君。”在面对靖港失败之时,给朝廷的请罪折中曾国藩写道:“竭尽血诚,一力经理。”曾国藩的一生,还是戎马之际,无论是执笔之时,“血诚”这两个字始终贯穿其中。这里的“血”指的是一个人要活得有血性。血性并不等于冲动、莽撞,而是要懂得什么是你所坚持的。带兵打仗的人必须具备“血诚”,文臣也必须拥有“血诚”。修身、求才、治军、执政的原则中,必定有这样一条。名臣魏征说唯有“诚信立则下无二心”,这句话不无道理。

千金难换一颗诚心。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商场,有诚有义者必有所获。

北宋时期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就是因为他的诚信,才赢得了皇帝的赏识,最后成为宰相的。14岁作为“神童”的他,被地方官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当考题发下后,他发现自己之前已经做过了,便向考官说明,并要求换一道题,皇帝知道后对他的诚实赞不绝口。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过了几年便把他提拔上来,让他当了宰相。

或许有些人觉得晏殊这个人的所作所为非常的可笑,但是却正是他的诚信,使得他得到了皇帝的信任。

诚实在很多人的眼中,是及其愚蠢的表现。因为他们认为,诚实会使自己吃亏。而晏殊的经历则给了这些人当头一棒,正是因为诚实,晏殊的仕途才会一帆风顺。他的经历告诉人们,老实人吃的是小亏,赚的是大便宜。人生就应该实实在在、脚踏实地地前行,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2.忠诚二字切不可抛

不如兄弟尽力王事,各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终不失为上策。

——引自《挺经》第八卷

忠诚是人类最重要、最有价值最高的美德之一。无论你是一名风云人物,还是一个无名小卒,如果你渴望在工作中获得成功,渴望被委以重任,渴望获得梦寐以求的广阔舞台,那么就应当抛弃自己的“外骛之心”,投入自己的忠诚。

曾国藩正是这样一个恪尽职责、忠君体国的人。

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二十六日,咸丰皇帝即位。当时时局动荡,随时威胁着清王朝的统治。咸丰帝为渡难关,颁诏求言,封章密奏。许多有志之士都应诏陈言,直谏流弊,曾国藩也是其中的一位。当时的他掌理全国庶政的六部中除了户部之外五部的侍郎。没有人比他更了解清王朝的政情利弊、官场风习、民生疾苦与军事外交了。曾国藩目睹紧张的局势,上书多篇,从不同的方面切入问题,每一个问题他都能够详细指出病因所在和解决方法。他认为国家的忧患大致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的财政不足;一个是军队的涣散。然而这两方面并不是没有关联的。曾国藩认为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案很简单,就是先节饷,再对军队进行强化训练,对士兵进行筛选。为了说服皇上,他列出了各地军队的种种腐败状况,更是有见识地提出“兵贵精而不贵多”的道理。

除了奏折之外,曾国藩的忠心在他的家书、日记中每每展现,如“兄弟尽力王事,各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志”这类的话,数不胜数。他一心关心国家,为使苍生免除战乱之苦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死而后已,其忠诚爱国之心昭然可见。

曾国藩有一颗忠诚体国的心。充满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正是这种使命感,使得曾国藩在仕途之路上走的长远。

曾国藩因为拥有这种责任感,毫不犹豫地在仕途之路上一直走了下去。因为他知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就是作为臣子的一种责任。

其实,责任感的话题在任何一个时代都不落后,当代社会更是一个讲究责任胜于能力的时代。例如在职场当中,当很多公司遇到困难,最需要员工的时候,员工却一走了之,这实在不是一位优秀员工应该做出的事。忠诚并不是要求我们从一而终,而是讲一种职业的责任感。不是对某个公司或者某个人的忠诚,而是对职业的一种忠诚和敬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远远要胜于一个徒有能力,却毫无责任心的人。

王楠是一家网络公司的技术总监。由于公司改变了发展方向,他觉得这家公司不再适合自己,就决定换一份工作。

以王楠的资历和在业界的影响,加上原公司的实力,找份工作轻而易举。有很多家企业早就盯上了他,以前曾试图挖走王楠,都没成功。这一次是王楠自己想离开,对他们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机会。

很多公司都抛出了令人心动的条件,但是在优厚条件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一些东西。王楠知道这是为什么,但是他不能因为优厚的条件,就背弃自己一贯的原则,于是王楠拒绝了很多家公司对他的邀请。

最终,他决定到一家大型企业去应聘技术总监,这家企业在全美乃至世界都相当有影响,很多IT业人士都希望能到这家公司来工作。

对王楠进行面试的是该企业人力资源部的主管和负责技术方面工作的副总裁。他们对王楠的专业能力并无挑剔,但是提出了一个令王楠很失望的问题。

“我们很欢迎你到我们公司来工作,你的能力和资历都非常不错。我听说你以前所在的公司正在着手开发一个新的适用于大型企业的财务应用软件,据说你提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我们公司也在策划这方面的工作,你能否透露一些你原来公司的情况?你知道这对我们很重要,而且这也是我们看中你的一个原因。请原谅我说得这么直白。”副总裁说。

“你们问我的这个问题令我很失望,看来市场竞争的确需要一些非正当的手段。不过,我也要令你们失望了。对不起,我有义务忠诚于我的企业,任何时候我都必须这么做,即使我已经离开。与获得一份工作相比,忠诚对我而言更重要。”王楠说完就走了。

王楠的朋友都替他惋惜,因为到这家企业工作,是很多人的梦想。但王楠并没有因此而觉得可惜,他为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坦然。

没过几天,王楠收到了来自这家公司的一封信。信上写着:“你被录用了,不仅仅因为你的专业能力,还有你的忠诚。”

因为这家公司在选择人才的时候,是尤其看重忠诚度的。他们相信,一个能对原来公司忠诚的人,也可以对自己的公司忠诚。这次面试,很多人被刷掉了,就是因为他们为了获得这份工作,而对原来的公司丧失了最起码的忠诚。这些人中不乏优秀的专业人才,但是,这家公司认为,一个不能忠诚于自己原来公司的人,人们很难相信他会忠诚于别的公司。

当今社会由于对个人利益的重视,忠诚已变得越来越稀缺,在人们的学历、知识和才干趋于不相上下的时代,忠诚就成为一个人立足于世的一张王牌。职场永远需要像许三多一样忠诚的人,把忠诚当做自己的品牌,你的成功之路必会越走越顺。

3.为国尽忠,死而后已

吾辈当为餐冰茹蘖之劳臣,不为脑满肠肥之达官也。

——引自《曾文正公全集·书札》

无论做人还是为官都讲究个大公无私,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取舍中,很多人都倾向后者,尽管我们都知道,选择前者才是正确的。因此那些真正能够做到拋除私欲以大局为重的人,都是值得敬佩的。

曾国藩身为清王朝的一名汉族官员,真的做到了忠于朝廷,大公无私。历朝历代贪官污吏为数虽多,但值得庆幸的是,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清正廉洁、为民请命的官员也不少。

曾国藩荣膺礼部侍郎之后,全家甚是欢喜,尤其是他的父亲曾麟书。但是了解自己儿子脾气禀性的他,也不禁为儿子担忧。他立刻修书一封叮嘱自己的儿子,教导他不能因为官阶高人一等,就自视清高,为人仍要谦虚谨慎。对待老师,不可失师生之理;对待优秀的后生,要努力提拔;对待前辈,更要恭敬,从他们身上多学些东西。不可以因为做了高官就收受贿赂,要为公忘私,尽职尽责。

由此可见,曾国藩的父亲的谆谆教导,对他的影响是深远的。他不仅自己身系国家,还鼓舞有能力的兄弟子侄都为天下苍生奔波。他的弟弟曾国华、曾国葆等人要么战死军中,要么为国操劳致死。在悲痛之余,曾国藩发出了“举室效愚忠”的慨叹。急国家之难为大公,面对国家危难,又岂能坐视不理?

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这些忧国忧民的人扛起来的。

1960年,当时的新中国刚刚起步,年轻的王进喜投身到了国家建设之中。他带领着全队的工人,解决了没有吊车、拖拉机的难题,硬是咬着牙用土方法,人拉肩扛地将钻机卸下来,运到了井场。解决了这一难题后,他们仅仅花费了4天时间,就竖起了40米高的井架。一切就绪,又遇到了没有打井用水的问题,他就组织员工,在附近破冰取水,靠人力端水50多吨,保证了按时开钻,创下了5天4小时打一口井的纪录。在他们向第二口井进发的路上,王进喜的右腿被砸伤了,应该去休息的他,不听医生劝阻,依然在井场坚持工作。在第二口井由于地层压力过大发生井喷的紧要关头,王进喜丢掉自己的拐杖,拖着伤腿,带头跳进了泥浆池,用身体充当搅拌棒,化解了危机。他的所作所为,被世人看在眼里,被后人称为“铁人王进喜”。

他带领的1205钻井队,连续创出了月“四开四完”、“五开五完”的好成绩。到年底,共打井19口,完成进尺21258米,接连创造了6项高纪录,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很快就取得了显著成果。1960年6月1日,大庆油田首车原油外运。1960年底,大庆油田生产原油97万吨。

他所做的不仅这么多,1969年7月,他成立了废旧物资回收队,为国家回收失散的废旧物资。1970年春节前,王进喜受周总理委托,到江汉油田慰问,并做了大量的解放干部、稳定队伍的工作。1970年4月5日,他参加在玉门召开的中国石油代表大会,期间他胃病发作,后被医院确诊为胃癌晚期。可是病重的他,想到的仍然是祖国的油田生产建设和广大职工家属。临终前,他用颤抖的手取出一个小纸包,交给守候在床前的一位领导同志。打开纸包,里面是他住院以来,组织给他的补助款和一张记账单,一笔一笔记得清清楚楚,一分也没有动。王进喜说:“这笔钱,请把它花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我不困难。”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临终前,弟弟王进邦守候在病榻边,王进喜手拿300元钱交给他,强忍剧痛,断断续续地说:“看情况,我可能看不到咱妈了,妈这一辈子很苦,你就多替我尽点孝道吧”。

中国的高速发展,离不开这样一位位大公无私、心系祖国的人的牺牲奉献。或许今天,人们无法做到王进喜、曾国藩的境界,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每个人都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