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遗失的古国
26979500000009

第9章 驰骋的豪强——东胡

东胡是中国东北部最古老的民族,以游牧为生,与匈奴同时兴起于战国末期,当时燕国北部与东北部多有他们的活跃身影,当时,他是一个强大部落联盟,决定着历史风起云涌的起伏。秦汉之际,东胡逐渐衰落下来。公元前206年,东胡被匈奴冒顿单于击败,部众逃散,后来聚居乌桓山和鲜卑山,形成后来的乌桓族与鲜卑族,随着时间流逝,朝代风云变换,原先盛极一时的东胡成为匈奴的奴隶,逐渐地、逐渐地,东胡的名字湮没无闻。现在留存下来的关于东胡文献资料稀缺,这个背负着游牧传奇的强悍民族在历史的记忆中呈现着众多的空白,她究竟是怎样的呢?

探索东胡的奥秘

在历史记载中,“东胡”一名因居匈奴(胡)以东而得。东胡的历史悠久,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这个名字最早出现于先秦的《逸周书》,《逸周书·王会篇》提到“东胡黄罴 山戎戎菽”。这里提到的以黄熊或棕熊(即黄罴),为“图腾”的游牧民族,就是东胡。

后根据历史学家考证,早在商朝初期它就存在,并且活动在商王朝的北方。这样算起来,从商代初年到西汉,东胡总共存在了大约1300年。

东胡人以游牧、狩猎、渔猎为生,东胡族系内部多个部落和民族,堪称古代民族的始祖。如后来声明迭起的慕容、宇文、段部、拓跋、乞伏、秃发、吐谷浑各部正是从东胡、乌桓、鲜卑以及由鲜卑分化而出,以及一些散见于历史,或大或小推动着历史前进的柔然、库莫奚、契丹、室韦、蒙古等等各部,都是属于东胡这一族系的。是一个多民族混合形成的部落联盟,包括了当时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他的首领称“大人”,东胡大人是从勇敢善战、能公平处理部落间争讼事务的酋长中选举产生的。这一切内部的繁衍分化,都是从开始的默默无闻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经过上千年的生息变动,到春秋战国时期,东胡迎来了自己的旺盛生机,是一朵含苞久也的民族突兀地强盛起来。

春秋时期的东胡,还仅为晋、燕两国北部众多的诸“戎”之一,而且尚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氏族部落的发展阶段。东胡人居住在燕国北部,有史记为证:《史记·匈奴列传》 “燕北有东胡、山戎”。此时的东胡部族,已经是燕山以北和松辽平原上的最大部落联合体——“控弦之士二十万”。不过,这些部落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地域,每个部落有各自的首领,不相统属,只有盟会时,部落首领才会聚到一起。虽然东胡有一百多个部落,但当时还不能形成统一的政体。这时他们的实力,还不足以与中原各国相抗衡,在历史上,这一时期的他们,还仅仅是若有若无、举重若轻的小部落,并未缭绕起喧嚣的尘埃。

世事无常,到了战国后期,情况就不同了,经过春秋时期的大动荡,不同部落之间的融合分离再融合演变,中原地区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北方少数民族迅速发展壮大,形成了两类较大的部落联盟:分别为居住在蒙古高原西部的匈奴和居住在蒙古高原东部的“东胡”。

就是两强相遇,东胡仍然强于匈奴。

这是东胡历史上最为强盛、辉煌的日子,东胡此时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一百万。这一百余万人的分布范围,大约东到辽河,南到赤峰附近,西到泺河,北到乌力吉木仁河。东胡这个强大的部族,历来在马背上生活,具备游牧民族生动的强悍个性,民风雄强、剽悍,非常崇尚武力和战争,在战国前后的史书中不乏他们掠抢财富和奴隶的剽悍身姿,一幕幕关于东胡盛极的画面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记载中屡见不鲜。

《战国策》上记载的齐国民谣中有用“大冠若箕,修剑过颐”可以说形象地表述了东胡人的外貌特征。栩栩如生。东胡人的帽子很大,外形像个簸箕,经学者考证,这种帽子很像现在羽绒服上的帽子,但不和衣服联体,下面很长、散开,覆在后肩、背部,后帽顶角上,饰以雉尾,帽子外缘饰以皮毛,整体看就像一个簸箕扣在头上;他们使用的青铜剑也比较长,竖在地上其高度约可以顶到下颏。今天,在拨过历史的迷雾,我们隐约看到东胡人戴着这种既可遮风,又可避雨的箕形大帽,骑着骏马,来如电、去如风,手挥长剑驰骋风云,一次次闯荡入燕、赵、齐等国的国土,带走珠宝、美女、江山,留下一世英名……

经受战争洗礼的游牧民族

历史车轮碾到战国时期,这个时候的东胡,已经与当日不可同日而语,他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部落,这个时候的东胡,堪称北方的霸主,多次侵入中原,上谷(今河北怀来县一带)至辽东一带常常有他们的身影,一次又一次力与力的抗衡,给当时的燕国与赵国带来一次次灾难,但是历史长程的眼光看来,他们的驰骋也让中原的历史沾染上游牧民族的霜风草露,沾染上游牧民族的血性方刚。

公元前302年前后,赵国武灵王在位时,与东胡间的战火更是频繁。东胡的长期入侵给赵国带来接连不断的扰乱,乱世有明君,赵武灵王英明神武,以军事才能著称于世。历史的颠沛动荡带来了人类的进步,赵武灵王在与东胡人交战过程中发现,赵国以车战为主,而东胡人以马为坐骑,自由灵活速度很快,这些优点都为笨拙的车队远远不及,加之东胡人的窄袖紧身衣服,比之中原人的宽衣长袍,让他们在战争中毫无牵绊。故而赵国的军队时常被精骑善射的东胡人打得落花流水。这些经验是在一次次的失败中累积而来,赵国人民付出了血与汗的代价。赵武灵王决定实行改革,他们学穿胡人窄袖紧身的衣服,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用骑战取代了车战,可以想见这背后的刀光剑影,想见这背后的良苦用心。功夫不负有心人,赵武灵王的改革打败了东胡,为赵国百姓带来了平静。也由此,由东胡人最先创建的骑兵开始传入中原并且逐渐改变中原战争的面貌。

东胡被赵国打败后,曾经一度附属于赵,但是,这个强悍的民族如何甘心被人踩在脚下,暗地里发展强大,步步为营积攒力量,可谓是用心良苦。再次崛起的东胡叛赵是历史的必然,这一次,好一场腥风血雨的浴血奋战,东胡占领了赵国辖境的代郡地方(大同一带)。此时,东胡人的势力已经发展到了蒙古高原中部,并还在向南、向西继续发展。这是东胡历史上至为辉煌一笔。

东胡人是有野心的,进犯赵国的同时双管齐下,向燕国也发起了战争。大约在公元前315年前后,燕国被东胡人击败,不得不向东胡求和。

盛极必衰,不久,赵国的大将李牧在击败匈奴的同时,又一次大败东胡。这一挫,东胡整整十年一蹶不振,十年漫长光阴暗自舔补创伤不敢再犯赵国。

同时,燕国也不甘心这样忍气吞声,在俯首称臣中暗自磨砺着壮志。历史造就了一个秦开,作为燕国杰出的将领,他大破东胡。那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过程,当时,战国七雄争霸正酣,东胡的南界已逼近燕国北境,给燕国造成了严重威胁。燕昭王为了对付齐国,就派遣燕国贵胄秦开等人到东胡当人质,以求稳定后方。秦开到了胡地后,渐渐取得了东胡大人的信任,摸清了东胡的虚实底细,了解他们的兵马布置。至燕武成王时,秦开回国。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回国后,秦开便率军袭击东胡,大获全胜。东胡被击败后,便向北退却逃遁,这一路,不知多少健儿血泪,不知多少亡国之恨,都被匆匆逃亡的脚步都辗踏。东胡被迫迁到今辽河的上游老哈河、西拉木伦河流域。从此燕国北境大展,号称拓地“千余里”。燕军又乘胜东击辽水一带的朝鲜,夺取了辽东的广大地区,极边甚至伸过今鸭绿江以南,“直至满番汗为界”。秦开的功劳,堪与乐毅媲美。据说,这位秦开将军的孙子就是荆轲刺秦王时的副手秦舞阳。《史记·匈奴列传》记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

经此一战后,燕国也像赵国那样,开始筑长城,从河北宣化一直修筑到辽宁辽阳,设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郡,用以防御东胡南下。

这个时候的东胡是联受重创,一边是燕、赵两国的共同抵御,再加上匈奴的威胁,日子是一天比一天更为紧迫。

然而,世事难料,风云难测。这个时候的东胡又怎么想得到,正是今日丢盔弃甲的匈奴有一天将要把自己打得七零八落呢?

到了战国末年,为了抵御强秦兼并,燕赵可以说是穷尽国力,精锐之师都用于对秦作战,北部边防懈弛,这个时候你弱我强,东胡乘机又强大起来,成为与匈奴齐名的北方强国。两大强国如此对峙,整个战况却对匈奴不利,后来,秦始皇派蒙恬率大军进攻匈奴,把匈奴逐出河套地区,赶到阴山以北。这一战,匈奴元气大损,逃回北方草原后,疆域、实力都大不如东胡,东胡便成了蒙古高原上的霸主。

与匈奴的恩恩怨怨

东胡虽然三番两次被燕赵两国的军队击败,然而并未伤筋动骨。随着时间的流逝,秦开、李牧这些名将,早已经埋入黄土。但是东胡与中原的战争远远没有结束。中原七国之间连年混战,打得热火朝天,东胡利用这一时机休养生息,逐渐强大。等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东胡已经成为一个极为强盛的部族,足以与秦抗衡。

早在匈奴刚刚兴起时,面对强大东胡仅仅算不起眼的尘埃,常常受到东胡的敲诈勒索。因此,历来不是东胡人对手的匈奴,一直不为东胡所看在眼里。特别是匈奴被秦打败之后,在实力上更是不如东胡。

然而,此一时彼一时,匈奴自从出了个伟大的冒顿单于之后,加之匈奴一直以来潜心奋发等待复原时机,一切都变了。统治蒙古高原西部的匈奴也在崛起。这一崛起为日后历史发展规划了重要方向。那个一直在北方敲打着中原、挨个出了阿提拉的东胡人如何能想得到呢,这个自己昔日的手下败将——匈奴,有朝一日将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公元前206年,匈奴部落发生内讧,年轻的冒顿杀其父头曼自立为单于。东胡王闻冒顿杀父自立,认为这是入侵匈奴的大好时机,于是就遣使者至匈奴,向冒顿索取头曼生前所有的一匹千里马。

冒顿召开氏族部落首长会议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东胡要马一事分明是在挑衅,千里马为匈奴宝马,如何能够轻易送人?匈奴各氏族部落首长都很气愤。

冒顿则说:“奈何与之邻国而爱惜一马?”于是就把千里马给了东胡。

得到千里马的东胡王非常得意,以为冒顿怕他,便得寸进尺,又遣使向冒顿索取单于的阏氏(冒顿众妻妾之一)。冒顿又召开会议商讨,各氏族部落首长都很生气:“东胡欺人太甚,竟然想要阏氏!”纷纷请求发兵进击东胡,大有与东胡一决高下之气概,而冒顿则心平气和地以“奈何与人邻国而爱惜一女子”为理由,把所爱之阏氏送给了东胡王。东胡大人通过两次试探,深信匈奴惧怕东胡,所谓得寸进尺,因此越发狂傲起来,并认为击败并消灭匈奴的时机已经到了。于是,东胡王向西侵入东胡与匈奴之间。作为两族之间的缓冲地带,这地方有一千多里,但并没有人居住,一直被匈奴人称之为“弃地”,平时双方均不越界驻牧。然而,有意向匈奴进攻的东胡却擅自占用此地,并遣使向冒顿说:“你们和我们交界的哨所以外的空地,你们不能去,我们要占有它。”

冒顿再次召开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有了前两次的经验,这一次各氏族部落首长认为冒顿会认为“这是被丢弃的空地,干脆送个人情给他们。”却没想到沉默倾听完大家意见后的冒顿听后大发雷霆:“土地是国家的根本,决不能轻易送给别人!”在场的所有的首领都为冒顿态度的突然转变目瞪口呆,但是此时冒顿决议攻打东胡已经是势在必行,随后下令全国兵马立即出动,进攻东胡。

其实,冒顿故意忍让东胡正是欲擒故纵之计,就是为了让他们放松警惕,等到机会成熟,再给东胡致命一击。

此时的东胡早已不把匈奴放在眼里,边防松懈,毫无防备。及匈奴兵至,东胡慌了手脚,面对突然而至的进攻猝不及防,败得一塌糊涂,东胡王庭被袭破,部族被击散,人民、牲畜及财产被掳掠。这个时候的东胡,已经只剩下残兵败将,侥幸在战争中生存的余下部分两支分别逃至乌桓山(现今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西北西罕山)和鲜卑山(兴安盟科右中旗西北蒙格罕山),此后这两伙人各自以所居之山为部族之名,自称为乌桓族和鲜卑族。东胡便逐渐湮没无闻,一个盛大的民族在历史的进程中消失无踪。

至此,东胡人彻底分化为两个不同的部落联盟,“东胡”的名字也从历史上消失了。

还原东胡的真实面貌

一直以来,考古学家们通过一些断字残句试图一点一滴还原东胡的面貌,人类从未放弃过对东胡遗迹的考察和发掘。在东北地区老哈河与西拉木伦河流域,就发现过不少东胡人的墓葬。东胡虽然从历史纷争的版图上消失了,但是他在我国历史上占据的重要地位不容忽视。

东胡的起源一直是谜,这些挖掘出来的遗物或多或少帮助人们更多地了解东胡。这一次发展的东胡遗址中,出土了很多随葬物和兵器。陪葬的器具多为青铜制品,传达了东胡处于青铜时代的重要信息。处于青铜时代的东胡,以及开始具备自己民族的鲜明特色,其中出土的双侧曲刃青铜短剑,与中原地区铜制形制完全不同,它具有地区特点和民族特点,是典型的东胡早期遗物。

据拷古学家研究,东胡人铸造的铜剑、铜镞、铜刀、铜戈、铜盔,在锋利实用之外,同时具有较高的工艺价值。东胡人的铜饰品种类较多,最典型的是双虺(音费)纠结形铜具、龙形铜饰件、双兽铜饰牌等也都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比如,考古人员从辽宁朝阳十二台子挖掘出土了铜饰具和人面形铜饰牌,就是具有典型特征的东胡早期遗物。这些都表明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东胡人就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冶炼技术。

文化是相互影响的,东胡在自己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受到周边文化的影响。1958年,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南山根出土的一批铜器就表明了文化的流动性,这一批铜器中最具特征的青铜短剑,双侧曲刃的特点虽仍然保存,但有的刃部已成直线型,匈奴的剑,刃部一般都是直线型的,东胡的文物带上了匈奴的特征。这说明东胡早期文化与匈奴文化之间缓慢的互相影响交流。

学者们猜想,东胡人是骑战和骑兵的始祖,在与中原的战争中,骑战和骑兵也随之传入了中原,从而逐步取代了中原各国的车战。这对中国的战争史无疑有着重大的贡献。

除了精骑,善射也是东胡人的一大特点,当时的东胡人已经开始使用硕大的牛角、牛筋和鹿筋制造出既短小,又强硬有力、杀伤力极强的角弓,他们还用雕翎、红柳杆、青铜镞制成羽箭,配以角弓,轻便灵活,非常适用。这种角弓羽箭,一直到唐、宋战争中都是较为先进的武器之一,唐人有“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箸”的诗句,都是对东胡征战武器的形象描述。

作为马背上的游牧民族,东胡除了狩猎之外,畜牧业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根基,是他们发达的重要保证。从出土的动物骨骼有猪、狗、羊、马、鹿、兔等来看,他们驯养的家畜种类已经十分丰富。另外,从出土的农业工具有石锄、石铲等来看,说明当时东胡人在从事一些简单的农业活动,但在社会经济中并未占有重要的地位。当时的东胡和中原之间已经有贸易上的联系,从东胡地区出土的文物,里面大量战国时代各国的货币可以作为明证。

东胡的文化遗产

丰富多彩的民族生存状态,带来了东胡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为人类以后的发展留下一笔丰厚的宝藏。由于涉及多个部落之间的融合分化,东胡的民族成分较为复杂,有东北部的渔猎为主的民族,有中部的游牧、狩猎兼备的民族,有西部和南部游牧、农耕互渗的民族。

东胡人没有文字,依靠刻木、结绳、绘画等原始方法记事,他们在游牧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内容丰富的岩画,反映出了当时的社会生活状况。但因为没有文字记载,为考古工作增加了难度。东胡人的语言是属于通古斯语,后来沦为匈奴人的种族奴隶后,匈奴人使用的阿尔泰语才逐步渗入到东胡语中,直到契丹人出现,阿尔泰语才在东部草原逐步通行。

东胡人的信仰与当时同一时期的其他种族相似,那时候科学尚不发达,人类对自然有懵懂的认识与严肃的敬畏,信仰的都以自然为主。东胡人崇拜日、月、星辰,水、火、树、木及自然万物。祭祀时,多以拜日、拜火、拜山川草木为主;以熊、虎、鹿、狼等动物为图腾,信奉祖先和神灵。他们是怀着原始的朴质之心在感恩生活中的日月流转,感恩大地赐予他们的食物与牛羊。

东胡人的服装也深刻带有他们民族与地域的特色。他们就地取材,多以兽皮制衣,款式以窄袖、紧领的袍服为主。穿着时,内穿紧身、中衽紧领、紧袖内衣,下穿窄腿、紧裆长裤,外罩上述袍服,并在腰部用长宽布带束紧,布带上饰以多种形态的兽面形制的铜带勾等作为装饰。

人类早期的舞蹈都是从原始的祭祀活动分化而来,东胡人的舞蹈也不例外。在游牧生活和祭祀活动中,世世代代的东胡人创造出了以“旋转”为主要动作的舞蹈体系,这种舞蹈流传甚广,一直被后人称作“胡旋”。说到了舞蹈就不得不提一下音乐。现代的“二胡”又被称为“胡琴”,它音色婉转悲凉,带有草原特定的音韵表现,它是东胡人所创举。东胡人在游牧生活中,用常见的圆杨木敦掏空,蒙上蟒蛇之皮,制成二胡的琴箱,用兽筋做弦,用柳木杆做杆,用柳枝、马尾做弓弦,滴以松脂,在草原上创制出了弦乐的祖先——“二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成马头琴等许多弦乐。可以看出,东胡人不仅是马背上驰骋的英雄,更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战国后期,东胡人的农业和手工业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著名的“胡麻”就是东胡人在这一时期培育出的农业品种;东胡人还用剩余的粮食酿制白酒,这在当时其他种族中是不多见的;东胡人还善制作烤制食品,特别是“烤肉”“烤饼”等食品正是在那一时期兴起并流传至今的,东胡食品口味独特,带有游牧民族的酥软香氛,成为我国饮食文化上一支风味独具的奇葩。现代人们常吃的“烧饼”的前身就是由东胡人烤制的“胡饼”。

从商周到战国后期,精骑善射、民风古朴而剽悍的东胡民族,在中国东北部孕育、出生、发展、壮大。并且创造出了一系列让后人敬仰的民族文化,谱写了“胡服骑射”、秦开质胡、屡辱匈奴等许多精彩的故事,也创造了冶炼、青铜铸造、制酒等灿烂文化。东胡人还在通古斯语系的基础之上创立了相对独立的东胡语,并在宗教、文化、音乐、舞蹈、饮食、农业等多方面创建了辉煌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