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叠音、双音、叠韵等等在语言表达上也具有特殊作用。如:“夜暮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朦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来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上例叠音词中,有的有程度减轻的色彩,像“缕缕”就近于“一缕一缕”,给人一种“细密”而又飘然的感觉。而“黄黄”、“黯黯”则有程度加深的色彩,有“很黄”“很黯”的意思。“垂垂”含有“慢慢地”、“渐渐地”的意味。这些都是使用叠音字收到的效果。
【句式修辞】即锤炼句子。古人叫“炼句”。在修辞中讲句式,主要指的是:选择恰当的句式和组织贴切的句子来表达思想,以便把文章写得准确鲜明、生动活泼。
【句式修辞的基本要求】大致有四点:l.注意通畅,句子与句子之间要互相衔接,互相照应;要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要善于恰当地运用关联词语和过渡的成分;也要注意避免影响句子连贯性的各种因素。2.力求简练。要求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句意凝炼,言简意赅,不冗赘。3.讲究周密。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把意思表达得周到、完整、周详而不紊乱,照应严密而不松散。不缺漏必要的成分,不作不精确的修饰。4.表达生动。不呆板,不干瘪,要求把话说得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句式修辞的内容】句式的选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1.语序的变化。句子成分有一个通常的位置(比如主语在先,谓语在后;定语、状语在前,被定语、状语修饰的中心词在后等等),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为了表达的需要,可以改变句子成分的一般次序。适当地采用主谓倒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和前置及复句分句的倒置等等。
2.句型的变换。如注意选用施事主语句和受事主语句、“把”字句、“被”字句、连动句、兼语句,“是”字句、现存句、肯定句、双重否定句、一般的肯定否定句和反问句、疑问句等等。
3.句子的长短。长句由许多语言单位层层组合而成,成分复杂,所以容量大;从修辞效果说,它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结构简单,短小精悍,各成分间关系明显;从修辞上说:它能收到简洁、明快、有力的效果。什么时候该用长句,什么时候该用短句,什么时候该长短句配合使用,都必须根据表达的需要,要注意选择与安排。如:
(1)“当地平线上出现了第一个黑点,当更多的黑点成为线,成为队,而且当微风把铃铛的柔声,丁当、丁当,送到你的耳鼓,而最后,当那些昂然高步的骆驼,排成整齐的方阵,安详而坚定地愈行愈近,当骆驼队中领队驼所掌的那一杆长方形猩红大旗耀入你眼帘,而且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一这时间,也许你不出声,但是你的心里会涌上了这样的感想的:那么庄严,多么妩媚呀!”(茅盾《风景谈》)
(2)“正义是杀不完的,因为真理永远存在I历史赋予昆明的任务是争取民主和平,我们昆明的青年必须完成这任务!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闻一多《最后一次的讲演》)
(3)“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罢,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茅盾《白杨礼赞》)
例(1)是长句,它有一个很长的状语。这个状语成分细致而生动地描绘出了骆驼队在沙漠上行进的风光。语言节奏舒缓,同文章的情调十分吻合。例(2)是短句,闻一多先生用几个短句,把对国民党反动派无比的恨,对革命真理炽热的爱,以及为民主和平英勇献身的热情,火山爆发似地喷发出来了。例(3)是长句和短句结合,它先用长句摆出“看不起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对待楠木和白杨树截然不同的态度;结尾用一短句,有力的喊出“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表明“我”的态度。语势有缓有急,波澜起伏,“缓’中见深沉的愤慨,“急”中见赞颂的激情。长句短句各有长处,大体有自己适用的范围。一般地说,长句多用于书面语,特别是说理、议论的文章;短语多用于日常生活,演讲、报告,口语较强的文艺作品,如散文、小说,剧本也常用短语。
4.句子的整散。整句结构相同或相似,形式匀称,音节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散句结构参差错落,长短不齐,比较灵活,容易避免单调呆板。整句和散句错杂使用,可使句式变化,多姿。什么时候该用对偶、排比之类的整句,什么时候该用结构灵活多变的散句,什么时候整句和散句配合使用,根据表达的需要。如:
(1)“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
(2)“在一个炎热的夏天中午,地头树荫下坐着一群歇响的人,忽然从大路上老远走过来一个人,大伙挺纳闷:是谁呢,顶着这么毒的日头赶路?”(柯岩《追赶太阳的人》)(3)“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水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例(1)是整句,用结构相似的句式,层层深入,使人读来气势通畅,感情强烈,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例(2)是用结构不同的分句组成的散句。各种句式交错运用,层次起伏变化,显得生动活泼。例(3)是把整句和散句错杂使用,它整散结合,使各自修辞效果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句式变化多姿。
【修辞格】修辞的方式。也叫“辞格”。是为了提高语言表达效果而采用的具有明显特点的修辞手法。是语言艺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掌握和运用修辞手法,也有助于把意思表达得鲜明、生动、形象。
【比喻】辞格的一种。俗话叫“打比方”。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浅显通俗的道理做比方,来描绘与它不同的陌生事物或表达比较深奥的道理。运用这种修辞手法描写事物,可使形象鲜明生动,加深人们的印象;用来说明道理,能使道理通俗易懂,便于人们理解。如“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用“火”比喻江花之红,用“蓝”比喻江水之绿,造成了语言的具体性、实感性、鲜明性,使人得到强烈的感染。比喻由本体、喻体和喻词三部分组成。“本体”是被比方的事物;“喻体”是用来打比方的事物;“喻词”是比喻里用来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明喻】比喻的一种。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二者之间用“像、如:“似”之类的喻词连接而构成的比喻。格式:“甲像乙。”如:“线绕在锭子上,线穗子一层一层加大,直到大得沉甸甸的,像成熟了的肥桃。”(吴伯箫《记一辆纺车》)本体:线穗子;喻体:肥桃,喻词:像。
【暗喻】比喻的一种。也叫“隐喻”。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二者之间往往用“是”、“成为”之类喻词连接。格式是:“甲是乙”。如:“(革命高潮)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革命高潮”是本体;“航船、朝日、婴儿”是喻体;“是”是喻词。
【借喻】比喻的一种。只出现喻体,不出现本体,用喻体代替本体,即说的是喻体,指的是本体,直接把甲说成乙,不用喻词。如:“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本体不出现,“厚障壁”喻“我”和“闰土”之间已经形成的隔阂,是喻体。
【比拟】辞格的一种。借助于丰富的想象,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法。比拟分两类:1,拟人:把物当人来写;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如:“听,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郭小川《厦门风姿》把“鹭江”和“南海”当作人来写。又如:“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飞”是鸟类的动作,这里用于“宏儿”,就是把人当作飞禽。比拟与比喻不同:1.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比喻是把甲事物比作乙事物,2.比喻中喻体都要出现,比拟中的拟体(模拟的事物)是不出现的。
【反问】辞格的一种。又叫“反诘”。以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内容。肯定的疑问形式表示的意思是否定的,否定的疑问形式表示的意思是肯定的。如:“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鲁迅《沦雷峰塔的倒掉》)反问修辞法的作用:在于突出地强调所要表达的意思,所说的话具有一种不可辩驳的气势。
【反复】辞格的一种。又叫“重叠”。为了强调某种思想,突出某种感情,有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的一种修辞手法。反复分两种:一是连续反复,一是间隔反复。前者如:“总理呵,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呵,就在这里!一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后者如:“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呜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木兰诗》)
【反语】辞格的一种。就是“说反话”。使用同本意相反的词语以表达本意。往往增加说话或写文章的幽默感与讽刺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比正说更有力量,有特殊的表达效果。反语有两种:一是用褒词表达贬意,如:“他将帝国主义的侵略,说成‘外来者带来了进取性’。看呵,多么美丽的名称一‘进取性’。”(毛泽东《唯心历史观的破产》)“多么美丽的名称”本是褒词,在这里表达贬义。二是用贬词表达褒义,如:“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徘徊。”“幽灵”本是贬词,在这里表达褒义。
【对偶】辞格的一种。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或相反的词组或句子并列起来使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对联就是对偶句。对偶句结构整齐匀称,读来琅琅上口,听来和谐悦耳,便于记忆和传诵。如:“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鲁迅《纪念刘和珍君》)旧体诗词里对偶要求很严格,必须字数相等,结构相同,平仄相对,不得重字。运用对偶,一定要服从内容的需要,不可生拼硬凑,以辞害意。
【对比】辞格的一种。也称“对照”、“映衬”。把两种互相对立(或矛盾)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对立方面,并举出来加以比较,形成映衬。如:“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臧克家《有的人》)对比有两种:1.正衬:选择有关事物,从正面来陪衬所要表达的主要事物,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2.反衬:选择相反的事物,从反面来衬托主要事物,如:“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对比与对偶,相似处是都要求“对”。不同处是对偶的基本特点是结构对称,着眼于形式;对比的基本特点是意义对立,着眼于内容。
【夸张】辞格的一种。运用丰富的想象,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扩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一种修辞方法。扩大夸张的,如:“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之一);缩小夸张的,如:“三十六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夸张有时借于比喻、比拟、借代等修辞方法表现出来,如:“燕山雪花大如席”(李白《北风行》)就是比喻兼夸张。运用应注意几个原则:1.要以实际为基础。它的奥妙在于不似真实,又胜似真实。2.要明确、显赫,不要使人误认为是事实。如:“听你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这是明显的夸张;如果说“听你一席话,胜读一天书’这就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3.在调查报告、经验总结、科学论文等作品中,夸张手法一般用得较少,甚至完全避免。比如: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这是很好的夸张,表现了诗人对事物的感受,但地理教科书就不能这样说,一定要准确地说明黄河的发源地。4.对夸张要抱严肃的态度,否则,就容易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
【设问】辞格的一种。作者并无疑问,但为了揭示下文,强调某种观点而有意提问。设问可分两类:1.自问自答。如:“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毛泽东《反对党八股》)2.问而不答。如:“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向孩子嘴里塞着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悠闲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设问句不同于一般的疑问句,它是无疑而问,疑问句是有疑而问。设问句也不同于反问句;设问句本身不表明肯定什么否定什么;反问句的意思是确定的,它用肯定表示否定,用否定表示肯定。
【讽喻】辞格的一种。在不便直接说出本意或为了说得形象生动的情况下,采用寓言故事的形式表达作者讽刺规劝意图的一种修辞方法。如:《吕氏春秋·察今》中的“刻舟求剑”、柳宗元的《黔之驴》以及《战国策·鹬蚌相争》等。
【顶真】也称“顶针”、“联珠”、“蝉联”。把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后一句起头的词语的修辞方法。它可以表现事物的连锁承接关系和连续不断的思想感情。如:“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袁鹰《井冈翠竹》)
【拈连】辞格的一种。利用上下文的联系,甲乙两类事物相连述说时,将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趁势巧妙地连用到乙事物上的一种修辞方法。拈连可分两类:1.顺连;把适用于上文事物的词语顺便“连”用在下文事物上。如:“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而不是为自己,而是在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杨朔《荔枝蜜》)“酿”本来适用于“蜜”,现在“拈连”在“生活”上。2.类连:根据上文出现的现成词语临时仿造一个反义的或类似的词语“连”用在下文中。如:“作诗的人,叫‘诗人’,说作诗的话,叫‘诗话’。李有才作出来歌,不是‘诗’.明明叫作‘快板’,因此不能算‘诗人’,只能算‘板人’。这本小书既然是说他作快板的话,所以叫作‘李有才板话’。”(赵树理《李有才板话》)这是拈连和仿词相结合的修辞法。拈连这种修辞方式含蓄形象,容易唤起人们的联想。同时由于顺着说下来的,因而结构连贯,语气畅达,新颖生动,别有风味。
【幽默】辞格的一种。通过影射和富有情趣的语言,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通情理之处。特点是在轻松愉快的态度后面含着深刻的严肃性。如,“三仙姑却和大家不同,虽然已经四五十岁,却偏爱当个‘老来俏’;小鞋上仍要绣花,裤腿上仍要镶边,顶门上的头发脱光了,用黑手帕盖起来,只可惜宫粉涂不平脸上的皱纹,看起来好像驴粪蛋上下了霜。”(赵树理《小二黑结婚》)用鞋上绣花、裤腿镶边、黑手帕盖住脱光了头发的顶门以及“驴粪蛋上下了霜”的形象语言,尖锐地刻画出三仙姑的爱打扮同她的年龄极不协调的“老来俏”的可笑情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