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中知识点清单-语文卷
26983500000024

第24章 古代汉语(12)

【片】填词术语。指词的分段。词除单调外,皆分成二至四段。分成两段的双调词,其上段叫“上片”,下段叫“下片”。但三叠词、四叠词的段落不称片而称叠。

【阕】填词术语。一首词称为一阕。又,双调词之上下片也可称为上、下阕。阕本为古代音乐术语,一遍乐曲终止谓之阕。因词系合乐而歌,与乐曲相与终始,乐曲终止,词亦结束,故移作填词术语。

【叠】填词术语。指词的分段。含义与“片”相同。但运用场合有所不同。双调词的段落称作片,但三叠词、四叠词的段落前人习惯上称叠而不称片。

【单调】词体格式之一。亦称单片。对双调而言,有的词不分段,称单调,或称作单调小令。

【双调】本是宫调名称,为“商七调”中“夹钟商”之俗名。元明以来,被用以指称词体的一类格式。词除部分小令不分段,少数长调分成三段或四段之外,余皆分成两段,称作双调。

【三叠】词体格式之一种。宋词中有些长调篇制较长,分成三段。后人把分成三段的词称作三叠。

【四叠】词体格式之一种。宋词中个别长调篇制特长,分成四段,如《莺啼序》。后人把分成四段的词称作四叠。四叠词是现存宋词中分段最多者。

【过片】填词术语。亦作过遍。词除单调小令外,多由上、下两片组成,慢词有多至三叠、四叠者。过片即指分成两段以上的词之上一片与下一片之间的过渡。过片的词意必须与上一片衔接贯穿,、不能割裂隔绝。

【换头】填词术语。通常指词的下片首句与上片首句句法不同,也称“过变”。“换头”之名本源于音乐,谓乐曲过拍后另起一头,原非单从字句格律出发。所以,下一片首句与上一片首句句法相同者,亦可称换头。

【摊破】填词术语。指因乐曲节拍的变动所引起歌词句法、协韵的变化。如《浣溪沙》之上、下片的末句,原是七言一句,句末押韵,乐曲摊开后,词格即破七字为十字,成七言、三言两句,并将韵位移至三言句末,另成一调,名《摊破浣溪沙》。

【减字】填词术语。古人依谱填词,句度声韵均有定格。但乐家在声腔方面,可灵活变动。因革旧曲另为新声,故词格也要相应调整。“减字”即是以减少字数的办法改变原调的字数、句度,另成新调。如《木兰花》本七言八句,后将第一、三、五、七句各减去三字,成《减字木兰花》,叶韵与原词也有所不同。

【偷声】填词术语。古人依谱填词,句度声韵均有定格。但音乐家在声腔方面,可于一定限度内自由伸缩。乐曲句拍变化,词句亦相应调整。如《木兰花》词本七言八句,上、下片各叶三仄韵,后因乐工对乐曲稍事改变,词格亦相应变动,第三、七两句各减四字,叶韵则变为两仄两平,依次递转,另成新调,名《偷声木兰花》。

【大晟词】宋微宗时,创立大晟府,以周邦彦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搜集、整理、审定古音古调。并“依月用律,月进一盼”,新制了慢、引、近、犯等时新曲调,世称大晟乐。作者依其体格填词,名为大晟词。

【词韵】即填词所用韵韵。唐宋人填词,用韵不如作诗严格、也没有可以依循的韵书。南宋无名氏所作《词林韵释》(一说为明代陈铎作),实为曲韵而非词韵。清代道光年间,戈载编纂成《词林正韵》,颇为精密,为近代填词者所称誉、遵用。

【词谱】集合词调的各种体式,加以分类排比,给填词者作依据之书。内容主要介绍填词的各种规则,如字句定格,声韵安排等,并兼述词调来源。宋代已有“词谱”之称,但多指曲谱或声律谱而言。现代最早的词谱是明代张綖 的(诗余图谱》。较完备的有清万树(词律,、康熙时王奕清等合编的(钦定词谱"等。

【曲】韵文文学的一种。广义的曲泛指秦汉以来各种可入乐的乐曲,如汉大曲、唐宋大曲、民间小曲等。通常指宋代以来的南曲和北曲,是与词的体式较相近的一种长短句式的诗。但一般在字数定格外可加衬字,有些曲牌还可以增句,用韵与近体诗和词不同,语言较通俗,接近口语。曲分为戏曲(即剧曲,包括杂剧、传奇等)、散曲两类,元明以来很流行。曲的名称,在不同朝代有不同的含义,唐人所谓曲,即后代的词,元人所谓词,才是后世所谓曲。在文学史上,以元代的曲地位最高,它与唐诗,宋词并称。元曲之盛,是由于宋末词过于典雅,脱离了民众。女真和蒙古民族相继进入中原,他们的音乐也随之输入,于是金元之乐与民间的俗谣俚曲相结合,成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后来有些文人纷纷创作,造成了元曲创作的盛况。散曲中最先产生小令,由小令合调,再变为套曲,加上科(动作)白(说白),安排情节,在舞台上表演,就成为戏曲。

【剧曲】杂剧的曲文。杂剧有曲文(即唱词)、有宾白(即道白)、有科泛(关于动作、表情等的舞台提示),它以代言体形式搬演故事,是地地道道的戏剧。

【散曲】曲的一种体式。和诗、词一样,同属于广义的诗歌,用于抒情、叙事、写景。与剧曲不同的是,没有科白,以便于清唱,所以也称“清曲”。散曲分散套、小令两种。散套通常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子联缀成,长短不拘,一韵到底。小令通常以一支曲子为独立单位,但可以重复,各首用韵可以互异;有些小令可以带二三支小令,成为一个单位,称为“带过曲”,最常见的如(雁儿落)带过(得胜令),(骂五郎)带过(感皇恩)、(采茶歌)等。散曲以元、明两代最为盛行,元代是它的鼎盛时期,据今人隋树森所编《全元散曲》所载,元代散曲作家二百二十七人,小令三千八百五十三首,套数四百五十七篇,数量远不及唐诗、宋词。这是由于受当时正统文学势力的歧视,“儒者每薄之”(罗宗信《中原音韵》序语),所以多髓作随弃,

很少汇编成集。这种历史的原因,使我们今天已不能看到当时散曲作品的全部。明人散曲的专集,流传下来的,远较元人为多。

【清曲】散曲的别名。唱散曲时,因为不用锣鼓,同于戏曲的清唱法;再加以散曲没有戏曲中的宾白,所以亦称为“清”。既无宾白,又用清唱法,故称清曲。

【套曲】又称套数。在剧曲或散曲中,将若干曲子联接一起,称作一个套曲,简称为一套。联接之时,所选用的曲牌大都属于同一宫调,借用其他宫调的称为借宫或犯调。后人写作套曲时,不能将南北曲的曲牌放在同一套曲内(南北合套属例外)。联套时,曲牌排列大致有一定的规则,如北曲黄钟宫的常用套式是:(醉花阴)-(喜迁莺)-(出队子)-(刮地风)-(四门子)-(水仙子)-(尾)。散曲中的每个套曲都必须一韵到底,剧曲则可有变化。每套须有尾声(但北曲亦可以带过曲作结),以表示首尾完整和全套音乐的结束。短的套曲仅三四支曲子,长的可联缀至数十支。

夏散套)散曲中套数的别称。虽与剧曲一样,由若干支曲子组成,但不像剧曲套数那样前后联贯,而是独自成套。有北曲散套、南曲散套、南北合套等不同套式。

【北曲】宋元时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同南曲相对。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北方民间曲调,并吸收了金元音乐。盛行于元代。用韵以《中原音韵》为准,无入声。音乐上用七声音阶,声调遒劲朴实,以弦乐器伴奏。清人编定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北曲曲牌有五百八十一个。元杂剧都用北曲,明清传奇也采用部分北曲。昆剧中的北曲唱法,一般认为尚有若干元代北曲遗音。

【南曲】宋元时南方戏曲、散曲所用各种曲调的统称。同北曲相对,大都渊源于唐宋大曲、宋词和南方民间曲调。盛行于元明。用韵以南方(今江浙一带)语音为标准,有平上去入四声,明中叶以后也兼从《中原音韵》。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宛转,以箫笛伴奏。清人编写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所收南曲曲牌有一千五百十三个(包括集曲)。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都以南曲为主。

【南北曲】南曲、劫匕曲的合称。关于南北曲的区别,明人王世贞《艺苑卮言》云:“凡曲,北字多而调促,促处见箸;南字少而调缓,缓处见眼。北则辞情多而声情少,南则辞情少而声情多。北方在弦,南方在板。北宜和歌,南宜独奏。北气易粗,南气易弱。”大致说来,北曲字多腔少,因而辞情多而声情少,南曲字少腔多,因而辞情少而声情多。北曲主要以琵琶为伴奏乐器,且受马上杀伐之音的影响,多劲切雄壮之音,南曲主要以箫笛为伴奏乐器,又受南方柔和清靡的音乐影响,所以多清越柔婉之音。总之,南北曲原来风格有较大区别,在流传过程中,亦能逐渐融合。

【南北合套】戏曲散曲术语。在一个套曲里兼用南曲和北曲的一种体式。南北曲由于音乐特性不同,最初二者不可兼用,它们的曲牌不能出现在同一套曲之内。元中叶以后,逐渐发生变化,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沈和(字和甫)以南北曲合腔,所作套数《湘八景》以(仙吕)(赏花时)(北)-(排歌)(南)-(那吒令)(北)-(排歌)(南)-(鹊踏枝)(北)-(桂枝香)(南)-(寄生草)(北)-(乐安神)(南)-(六么序)(北)-(尾声)(南)联缀成。以后,作曲者纷起仿效,从同一宫调内选取若干音律相和谐的北曲和南曲曲牌,交错使用,联成套曲。明清时,更是广为应用。南北合套一般是一南一北相间,但如果音律和谐,亦不必以此为定律。

【带过曲】散曲中小令的一种体式。小令除单支的形式之外,亦可以将单律能衔接的两三支曲子联接起来,称为“带过曲”。最初仅北曲小令中有,后来南曲也有仿效。有北带北、南带南、南北兼带各种形式。“带过”二字,一般连用,也可以任意用其中一字,或可用“兼”字,亦可用“兼带”二字。如元人乔吉的(双调)《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去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寒窗梦觉时,寻思,淡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重头】散曲中小令的一种体式。这一名称来源于词,词中上下阕完全相同的称为重头,上下阕起头几名不相同的称为换头。散曲借用“重头”这一名称,是指同一曲调的一再重复填写,类似于诗中的“联章体”,它们最少是两首,最多甚至可达一百首,可以每曲一题,每题用一韵。这种形式从元人以来即有,但首先使用这一名称,是在明人徐渭所编的《杨升庵夫人词曲》内,这种形式,可以合写一事,也可以分写各事。明人李开先所写的百首(傍妆台),王九思全部和之,是着名的百首重头;又如《雍熙乐府》卷十九所载《摘翠百韵小春秋》,就是以百首(小桃红)写成的《西厢百咏》。

【幺篇】北曲中术语。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幺”。与南曲中的“前腔”相同,幺篇的字句和前调相比,可以稍有增减。

【衬字】在曲调规定的字数定额以外,句中所增加的字叫做衬字。如元马致远《秋兴(双调夜行船·乔木查)》:“想秦宫汉阙,都做了衰草牛羊野。不恁么渔樵无话说。纵荒坟横断碑,不辨龙蛇。”其中“想”、”都做了”、“纵”都是衬字。衬字的应用是为了解决灵活的口语与固定的曲调的矛盾,但一般只用来补足语气或描摹情态,唱时不占“重拍子”,不能用于句末或停顿处,字数可多可少,但一般以单数为宜,总字数不宜超过正宇,且多以虚词为主。

【曲牌】又称“曲调”,俗称“牌子”。元明以来南北曲、小曲、时调等各种曲调名的泛称。各有专名,如(步步娇)、(小桃红)、(桂枝儿)等。总数多达数千个。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曲调、唱法,字数、句法,平仄.等亦有基本定式,可据以填写新曲词。曲牌多来自少数民族乐曲,以及市民和农村,一部分由词调发展而来。因而与词牌名相同者不少。此外,亦有专供演奏的曲牌,大多只有曲调而无曲词。

【曲韵】戏曲、散曲在写作、演唱、念白时使用的字音标准。在读音、咬字、归韵、四声调值方面都有一定规律。曲的用韵与诗词不同,诗词平仄韵不能错押,但有时可以转韵,曲无入声,平上去三声通押,一韵到底。曲用韵较诗词密,几乎是每句一韵。诗词忌重韵,曲则不避重韵。元人周德清《中原音韵》是第一部北曲韵书。至清代,出现了“十三辙”,北方戏曲、说唱至今仍沿用。南曲本无专门韵书,明初以《洪武正韵》作参考,朱权的《琼林雅韵》为第一部南曲韵书。后又有陈铎的《词林要韵》、范善臻的《中州全韵》、周昂的《新订中州全韵》、沈乘麟的《韵学骊珠》等,都是较重要的曲韵专籍。

【曲谱】记录曲牌体式、唱法的书。大体有三种:一种列举不同曲牌的定格并选曲词为例,注明平仄,供人依谱填写曲词,如《太和正音谱》。一种兼注工尺、板眼,供人依谱填词编曲,亦可据以歌唱,名“宫谱”,如《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一种纪录全剧,曲白齐全(少数曲谱有曲无白),曲词旁注工尺、板眼,专供依谱演唱,也叫“工尺谱”,如《纳书楹曲谱》、《遏云阁曲谱》等。现在也称一般音乐乐谱和近代各戏曲剧种的乐谱为曲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