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清华财商课
26995900000022

第22章 杨镭:将财富进行到底(1)

杨镭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曾任美国NASDAQ(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掌上灵通的CEO。从掌上灵通辞职后,加入北极光创投基金任投资合伙人。于2008年10月创立风险投资基金领航资本(Navi Capital),并任董事总经理,正式转型做风险投资。杨镭曾成功地带领前美国波士顿技术公司与Comverse公司在中国成功地推广语音信箱与短信服务系统,并取得市场领先地位。他后来又返回美国硅谷,在美国一流风险投资的帮助下成功创办Rival Watch(网络情报)公司,并担任CEO的职位。

抓住机遇,关键还得靠自己

机遇是对人有利的时机、境遇和机会。在现在社会中,人们把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某项观察活动、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由此可见,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物,它是认识机遇、驾驭机遇的总和。机遇具有偶然性、客观性和意外性。偶然性是指机遇可能随时随地、在你还没有充分准备好或意识到的时候,它就出现了;客观性是指机遇的存在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意外性是指机遇通常出现在人民有意识有目的预知的活动之外的。机遇的时间性特别强,长则数载,短则稍纵即逝。首先,我们要了解,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像凤毛麟角,稀罕至极,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曾慨叹过: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筹笔驿》诗中的两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万事都皆求一个天时地利人和,若不能慧眼识辨,它就会瞬间消失。其次,我们必须善于抓住机遇。每一次机遇的到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不仅需要我们有坚实的功底和知识储备,更需要我们在看到机遇的时候,拿出拼搏和应战的勇气来。

人的一生从来不缺机会或者机遇,但是都是给准备好的人的,没有准备的人,机会来了你也未必能抓住。我们在做事时总是说希望别人给自己一个机会,其实机会分三种。一种是别人给的;第二种是争取的;第三种是运作出来的。当每个机会出现时,靠什么把这个机会变成你的?靠的就是你的性格。我们需要培养一个好的性格,让周围的人都认同你。你要用真心来对待每一个人,用正直向上与关爱的心态对待周围每一件事。一个好的性格就等于成功了一半,而杨镭正是那个善于抓住机会的人。

198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1986年,毕业于中国电力科学院研究生院;同年,成为三峡工程专家论证组最年轻的成员。在别人看来,这是一条多么顺利的发展道路,而杨镭却偏偏“不甘寂寞”,1988年,他和几个伙伴在北京中关村创办了一家电脑公司。而至今还让杨镭感到骄傲的是,那家公司是当时中关村为数不多的盈利IT企业之一。

杨镭似乎是个天生耐不住寂寞的人,就在公司小有成就的时候,他却选择了去美国攻读博士学位。1989年,喜欢吃饺子、打乒乓球的杨镭,只带了一只乒乓球拍、一根擀面杖和700美元飞往了美国。

没想到,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当他途经加利福尼亚州,到硅谷参观时,世界著名的ABB公司的一位高层主管力邀杨镭加盟。

“按理我是去美国读书。但在中国参加三峡工程论证时,ABB公司的老板见过我,他知道我要去美国,就说,你到了加州,咱们见个面,如果谈得不错,你就留下来;如果你一心还想走博士的路,那就去念。于是,他给我出机票,房子也安排好了,我就去了,一谈,挺不错的。就这样,我没在美国打过一天工,马上就有工作了。”于是,本想去读书的杨镭没有到达目的地科罗拉多大学,而是留在了硅谷,担任起ABB亚太项目技术经理,成了一名职业经理人。

历史经验表明,机遇只是一个“外因”,创造了一种可能性,能否由可能变为现实,根本还在内因,在于抓住机遇的双手。客观上来讲,有不少人对机遇的重要性都有着较为充分的认识,但仍有一些人在抢抓机遇的实践上还有一定欠缺。比如,有些人讲起机遇来头头是道,一旦机遇真正来临,要么手足无措,要么犹豫不定,让大好机会白白错过;还有一些人,面对机遇不是想尽办法去主动抢抓,而是等待观望、坐而论道;更有一些人在机遇面前畏首畏尾、被动应付、行动迟缓。这些观念和做法与新的形势极不适应,必将成为我们抢抓机遇的重要障碍。

其实,机遇是留给准备好的人的。劳伦斯·J.彼得曾经 说过,不要有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想法。只要你是锥子,哪怕是放在口袋里,年长日久,也会冒出尖来。机遇是谁创造的呢?我们先来找找答案。“机遇是上帝创造的,期待的机遇并不等于创造的机遇。”机遇是富有神奇色彩的,一个人的成功有一半是机遇,一旦失去了机遇,那将终身遗憾。

4年后,杨镭又加入了美国Centgram Communication公司,成为该公司尖端产品研制组成员,参与研制尖端通讯产品;1994年,杨镭接受香港电话公司的邀请,出任INFA电信销售和商业发展部总经理。

“但是那时候,我还是特别想创业,我特怀念在中国创业的过程,创业一直驱动着我。创业是一种天生的动力,也许是我的性格造就的。”因此,当创业的机会再度降临时,杨镭毫不犹豫地抓住了它。

1995年9月,杨镭放弃了高薪以及舒适的海外生活,以美国波士顿技术公司旗下的STI公司CEO的身份回到了北京,开始了他的第二次创业。

要想准确地把握时机,抓住机遇,那还得讲究策略,把握最佳时机。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在球场上激励争夺中,能巧妙地将球踢入对方球门,不仅仅靠他的勇猛和技术水平,还要靠选定的最佳角度,准确把握战机。踢球如此,做事业也是这样。哪次机遇最佳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成功的把握最大,就选择哪次,这样方能事半功倍,避免无效劳动。总之,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里,只要你平时注意加强知识的积累,敢为天下先的创造意识和勇气,把握时机,那么你就会不断获得事业的成功,有道是:“机不可失,时不待我”。

机遇是最为珍贵的资源。发现和识别历史机遇,不等于已经把握和捕捉了历史机遇。在客观的历史机遇面前,能否捕捉到机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主体有无机遇意识,有没有能动性、自觉性。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好地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就可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落后转向先进,更好地推进发展;面对机遇却视而不见,机遇来临却不能抓住,必将贻误一个人的发展和他的前程。

强悍的能力才是获取财富的通行证

翻开人类奋斗的史册,我们可以看到。有的人因为抓住机遇而“柳暗花名又一村”,正摘取着成功的桂冠;也有的人因为与机遇擦肩而过,还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甚至为错过机会而抱憾终生。所以说抓住机遇也是一种能力,它会帮助你在人生道路上,苦苦跋涉时来一次转折性的飞跃,让你看到成功女神的微笑。机遇就在你眼前,你不可否认,机遇在人生道路上固然重要,但是没有能力,纵使机遇就在你眼前,你也不会有展现才华的舞台,不管有多少机遇在向你招手,也是枉然!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什么有今日成就?他就是抓住了加盟IBM公司这个机遇,然后依靠个人的能力努力奋斗,否则他就是一味地呆坐在电脑前废寝忘食,也不过是个网虫而已。常言道,人生的得失,有时是在于机遇的得失,更多的是在于能力的高低。当面对同样的机遇时,快跑的可能就会赢,力战的可能就会得胜,埋头苦干的人就可以成大事。试问有谁心甘情愿一生庸庸碌碌、默默无闻,又有谁不期盼自己轰轰烈烈、流芳千古。其实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你能够一马当先,抓住机遇,展现能力,哪怕只比别人早一步,你也会最终大获全胜。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力非常重要!我们千万不能忽略能力的培养,因为有能力的人,机遇也会增多。即使你有机遇了,但如果能力不行,那也是干不了事。所以说有能力就有机遇,有机遇不等于有能力去完成。

为节约成本,杨镭住在妹妹借给他的房子里。整整8个月时间一分钱收入也没有,每天花的都是原来积蓄的钱。到了第九个月,当公司获得第一笔收入时,情况才渐渐好转。“那时候你也会怀疑自己做的这件事情到底对不对,你所做的这件事情会不会被别人接受,你这个产品会不会被市场接受。”

经过3年的努力,杨镭将STI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从零做到了70%,成为该行业的第一名,杨镭也因此被业内称为“中国最好的推销者之一”。海外媒体称杨镭是“开拓中国语音和手机短信的第一人”。

1999年初,杨镭回硅谷度假,正值网络热潮铺天盖地、如火如荼之时,令本来就充满创业激情的杨镭热血沸腾,他立即作出决定,将公司出售,回硅谷开始了自己人生中的又一次创业。

而这次创业对杨镭来说是最富有挑战性的。在美国,一个中国人要想得到风险投资,比一个美国人要难得多。

在进行了初步的市场调研之后,杨镭与两个朋友一起成立了一个名叫网络情报的公司,主要业务是为厂家提供产品价格服务,即对市场上不同厂家的同类产品的差价进行比较。

为了拿到风险投资,他们组成了一个顾问委员会,其成员全部由业内和全美国有影响的人组成,包括IBM退休的副总裁。这个顾问委员会负责帮助他们在公司的组织结构以及如何向风险投资机构融资等方面从技巧到法律上给予指导。后来,硅谷当时最有名的律师也加入了他们的阵营。

也许是机缘巧合,更多的是能力使然,杨镭得到了美国“风险投资之父”Arthur Rock的投资。在别人看来,一个“外国人”能够在如此精明的投资商手里获得资金实在难能可贵。有人羡慕杨镭的“幸运”,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依靠自己的实力争取来的。杨镭坦言,正是因为这一次的融资经验,令他日后能够在短短4个月里走向纳斯达克。

到了2003年,网络情报公司已做得有声有色,一大批美国大公司成了他们的固定客户,作为中国留学生在硅谷创业的佼佼者,杨镭被推选为美国西海岸清华大学校友会副会长。

在通常情况下,有能力没机遇至少还能够生存,只要能够稍微委屈一下自己;有机遇没能力,机遇也就很难成为机遇;有能力就能有更多的机会,也就是说,能够遇到并且把握的机遇更多。所以能力是本,机遇是辅。无论能力如何,机遇都会有。但是,想让机遇不是昙花一现,必须努力提高能力。

至于机遇和能力的联系,正如巴斯德所言:“机遇只光顾那些有准备的头脑”。怎么使自己变得有头脑,这也算是能力吧。有了机遇是你的运气,有了能力是你的骄傲!能力绝对重要,对于一个有能力的人来说,机遇并不是上帝给的,所有的东西都要靠自己去争取,机遇要靠能力去创造。假如机遇摆在你面前,而你却没能力去应付,显然是无法达到目的的。所以说能力是成功的先决条件,机遇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能力是锻炼出来的,要靠先天的条件,也要靠后天的努力。永远要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很多事情都可以办到。

野心让人获得成功的喜悦

野心,是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词典里的解释是:“对领土、权力和各种利益的巨大而非分的欲望。”这样看来,野心是一种欲望,而且是一种巨大而非分的欲望。通常,如果说一个人有野心,大都对这个人很有看法,好像野心是个贬义词。

拿破仑曾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也许你会说,那是理想问题,而不是野心。其实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欲望,也是一种野心。一个人应该有一点野心,因为野心是成功者的一种素质。

职场中的成功与野心是相并相存的。想成功,有“野心”才行。

在生活中,如果你形容一个人有雄心,那就表示他很有抱负,他会很高兴。如果你形容一个人有“野心”,那就表示这个人占有欲很强,好像要抢走别人的东西似的,他会很不高兴。自古以来,“野心”在多数情况下是个贬义词。

不过,现在有心理专家研究表明,“野心”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美国《时代》杂志加拿大版日前刊文提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家迪安·斯曼特研究发现,“野心”是人类行为的推动力,人类通过拥有“野心”,可以有力量攫取更多的资源。当然,也必须承认,“野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一个“零和游戏”:你多占了资源,别人所拥有的就少了。根据这种说法,大家应该都有“野心”才是。但事实上,人与人在“野心”方面有很大差别。

从家庭出身来讲,出生在穷人家的孩子,要为生存而忧虑,可能与生俱来就有“野心”,但也不排除悲观失望,不思进取者。在富裕家庭长大的孩子,可以获得的东西虽然很多,但也有懒惰、挥霍无度的人。总之,研究表明,上流社会之所以有相当大比例的人有“野心”,有钱不是主要原因,家庭影响和父母对孩子成功理念的灌输起重要作用。

社会大环境也对人的“野心”有很大影响。这和家庭有些类似,就是当一个人与社会环境相接触时,如果他总是遇到有“野心”的人,那他也会身不由己产生一些想做事业的想法,如果他身边都是一些没有理想,没有“野心”,得过且过之辈,即使他有“野心”,也会被人讥笑为疯子,久而久之则打消念头。

为了做好事业,我们一定要怀有“野心”,对于未来要抱有良好的愿景,只要可能,都不妨尝试,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尽管杨镭在美国已成家立业,并且过上了很多人所羡慕的生活,但他心里却始终有一个情结:作为第一个将短信带到中国的人,他一直深信,在无线增值领域里,会有一番作为。也许是天意,正当总部设在上海的掌上灵通创始人吴峻四处寻访“高人”时,无意中经介绍在硅谷认识了杨镭,两人颇有相见恨晚之感,一夜畅谈,杨镭仅仅用了两天时间就作出决定只身飞往上海。

2003年3月,杨镭正式就任掌上灵通CEO。

“四年磨一剑,这是重出江湖”。杨镭后来这样形容自己当初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