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人用人要有手腕
26998000000002

第2章 手腕之一:黑脸白脸一起唱,树立“铁血”形象(1)

管理一家大公司,你不可以样样事情都自己亲力亲为,首先要让员工有归属感,使得他们安心工作,那么,你首先要让他们喜欢你。

——李嘉诚

1.“无威”不治,必须树立个人权威

一个管理者,能否让自己的员工服从自己的领导,尊重自己的决定,是由这个管理者在员工中的威信有多高,说话的份量有多大决定的,也就是说管理者要用点“手腕”。所以,树立权威对一个企业的管理者是十分重要的。

一般来说,管理者影响员工们的权威来自两个方面——职位权威和个人权威。

管理者或许是一个大权在握的老板、部门主管、或许是一个地区的销售经理。

但是,可以问一下任何一位公司的经理,在他试着改换雇员咖啡屋所用的西红柿酱的牌子时会出现什么事情;也可以问一下部门主管,当他决定删减加班费会发生什么事情;还可以问问地区销售经理,在他要求所有商店的经理都把橱窗里的产品标识摆得更显眼一些时,会发生什么事情。有时老板的权威能够水到渠成地解决问题,但有时也难免有鞭长莫及、力不从心之感。

所以,即使公司经理已经职位在身——这意味着有了专属于公司经理的停车位和出入于行政人员餐厅的特权——公司经理仍然不能指望,也不要指望只靠职位权威就能使自己随心所欲,公司经理还需要另一个有力的武器——“个人权威”。

在最近的几十年里,员工们的地位和权益日益提高。文化观念的转变、更开明的管理模式、法律法规的健全等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为普通人表达他们的情感和信念提供了更自由、畅达的空间。事实上,现在已没有人怀疑,如果一个领导,不能打心眼里被他所领导的人所接受,那么他所能真正起到的领导作用就会很有限。

如果董事会的决策者、部门主管或地区销售经理能像他或她所要求的那样,使大家彼此间亲和团结、协调配合,那绝不会是因他有这样或那样的一官半职,而是因为他自己有足够的自信,并能取得每一位普通员工的信任,一句话,他或她有了“个人权威”。

职位权威带有浓厚的等级制度的色彩,而个人权威却完全是靠个人魅力来获得的。职位权威只影响人的一时,而个人权威却是把单纯的服从变成真正的长久合作。

显而易见,如果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公司经理需要的是个人权威。但是公司经理怎么才能获得它呢?

开始阶段,能把眼光放得远一点,是会很有帮助的。这包括能勾画出一幅雄心勃勃的未来蓝图,这样公司经理的部属就将有了努力和奋斗的目标。

公司经理还需要的是自信。这不是妄自尊大或错误的虚张声势,而是内心对自己的能力有足够的信心。这一点会有助于公司经理大胆地设计自己的蓝图。

还有一点,公司经理需要有真才实学。如果公司经理不具备渊博的学识、娴熟的技能和丰富的阅历,那么很可能不会有人追随于他,不管他的宏图大志是多么雄心勃勃。

所以,管理者必须要树立个人权威,这点“手腕”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

2.培养自己的个人魅力

在今天,树立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培养个人魅力。因为管理魅力已成为现代领导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它能够使管理影响力达到某种非凡的境界。所以,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必须要运用这种“手腕”。

它是这样一种力量:在领导者方面,表现为亲和力、感召力。在被领导者方面,表现为对领导者发自内心的心悦诚服的追随和献身精神。

作为一个管理人员,一定要修炼自己,培养自己的个人魅力,让追随者更多。

199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评为封面人物,使他成为与邓小平、布什、撒切尔夫人等人齐名的世界第一流政治家。1999年年初,朱镕基又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主席格林斯潘一起,被列为1998年对全球经济最有影响力的两个人物之一。

朱镕基的形象深入民心,既得益于他治国的方针,同时也得益于他独具魅力的个人风采。

1988年,朱镕基被调任上海市市长。他正式上任前在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处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坦言:我不是上海市副市长,而是国务院派往上海协助江泽民同志工作的助手,如果在即将举行的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能当选为上海市市长的话,我将感到十分荣幸。简单的几句话,就把一个既具有公关意识而又充满自信的领导人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难怪一个月后朱镕基在上海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以市长候选人身份发表公开演说时,引起了全上海的轰动。大家感到从未有过的新鲜,因为这位新市长的演说坦诚、富有新意,洋溢着时代的气息,这与有些人陈腐的官场风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从1993年开始,朱镕基就以经济强人的形象出现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支持下,他推出一系列宏观调控的措施,整顿金融混乱现象、打击泡沫经济、制止通货膨胀、控制经济过快增长的势头,第一次引导中国经济实现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软着陆”;他采取国有企业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和国务院机构改革等一系列的战略性举措,为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搭起了框架。朱镕基以其出色的政绩赢得了海内外的普遍赞誉,并使他在古稀之年登上了总理宝座。外国观察家评论,1998年九届人大一次会议组成的以朱镕基为首的国务院,是“中国阵容最强的一届经济内阁”,而朱镕基则成为继周恩来之后中国最有威望的总理。在现代大众传媒和信息十分发达的今天,公众绝大多数看好有强烈的公关意识、个性鲜明和政绩突出的领导者,而在封闭条件下形成的神秘莫测的领导者形象,因其非个性化和千篇一律而不会获得公众青睐。所以,朱镕基曾经多次在海内外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以其娴熟的公关技巧、幽默机智的谈吐和丰富的现代化经济知识。倾倒了无数海内外记者,他们又以生花的妙笔使朱镕基的个人魅力为更多的公众所领略。

朱镕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一个现代领导者在科学治国韬略和塑造鲜明个性形象上的成功。

在个人形象的塑造上,也有成败各具的典型。尼克松就是其中之一。

尼克松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美国总统。他在60年代曾两次竞选,一败一胜,在塑造个人形象上有过深刻的教训。

1960年底,身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尼克松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肯尼迪为了角逐总统宝座,进行了激烈的竞争。尼克松丝毫没有把对方放在眼里,自以为胜券在握。因为尼克松当时是艾森豪威尔的副总统,早就成为美国公众熟识的政治家和国务活动家,他反应敏锐,富有政治经验,而且极善言辞,在竞选前的民意测验中,尼克松又以50%对44%的多数票稍胜肯尼迪一筹。

正当尼克松憧憬当上总统的美好前景时,肯尼迪却在精心策划击败尼克松的行动。肯尼迪及其助手知道,尼克松平时就不注意风度仪表,恰好不久前发生的车祸中又被撞伤了膝盖,使他看上去身体消瘦单薄,眼窝下陷,疲惫憔悴,萎靡不振,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大许多。肯尼迪知道,他们必须面对7000万电视观众展开辩论,而且将第一次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向全国展示双方在辩论中的风采。肯尼迪及其助手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精心筹划了肯尼迪在辩论中的形象。以显示他高大魁梧、英俊潇洒、气宇轩昂的个人形象。

然而尼克松却过于自负,他拒绝了公共关系和电视顾问为他提出的补救措施。结果在公开地辨论中,尼克松和肯尼迪的个人形象形成鲜明对照:一个是面容憔悴、表情呆板的政治家;一个是精神饱满、充满自信的政治家。肯尼迪看到这个结果后非常高兴,立即斥巨资在电视台反复播出辩论实况录像,以求在正式投票前的舆论中占上风。由于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电视辩论,所以公众关注的焦点不在双方的政见,而在他们的风度仪表和个人形象上,结果肯尼迪以49.9%对49.6%的微弱优势获胜。

尼克松失败之后进行了深刻的自我反省:自己本来具有政治上的优势,却败给了经验不甚丰富的肯尼迪。在竞选策略中,肯尼迪显然是占了公众形象先声夺人的便宜。这在电视媒体日益发达的条件下,其重要性被自己忽略了。

当1968年再度竞选总统时,尼克松汲取了前次竞选失败的教训,他雇请了大批公共关系专家为自己设计电视形象。在选举前,尼克松就制作了一个特别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尼克松自然而轻松地回答选民提出的各种问题,其实在回答问题的背后,尼克松的助手们早已为他准备好并且帮助他认真排练过了对各种问题的回答。选民们提出问题时,尼克松的助手们先把它改说一遍,看起来好像是把问题复述得明确一些,以便电视观众听得清楚,实际上是引导尼克松把它纳入预定好的对现成问题的答案。所以,尼克松对每个问题的回答,都让选民们感到满意。

电视是一种很有效地诱使选民们投票的传播媒体。这一次,尼克松成熟政治家的形象,在他从容镇定和近乎悠闲的回答选民问题中得以充分体现。尼克松自信和优雅的神采在电视屏幕上传遍了每个选民的家庭。他们边看边议论,认为这就是他们可以信赖的总统形象。自然,尼克松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美国第37届总统。

后来,一个外国评论家在评述尼克松两次总统竞选策略的得失时意味深长地说:一个现代社会的领导人,在个人形象上也应该是成功的。

作为企业的领导人,培养自己的人格魅力,也就是培养自己的形象为成为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增加砝码。如果管理者没能很好地运用这种“手腕”很有可能在员工的心目中大折扣,不利于树立自己的形象。

3.当好表率,使员工自觉追随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领导能力绝不是一个领导职位就能赋予的,没有追随者的领导剩下的只是职权威慑的空壳,也就是说,是追随者成就了领导者。领导者总是员工目光的焦点,这就要求领导者在企业里作好表率,为下属树立榜样。榜样非常重要,因为人们更多地通过他们的眼睛来获取信息,他们看到管理者做的比听到他说的效果要大得多。他所说的要与榜样一致,比如老板规定上班时间从早上9点至晚上5点,而自己10点才露面,4点钟就没影了,别人的错误拿来大家讨论,自己的错误从不提起,还希望自己的行为有感染力,那下属就会困惑了。好的领导人必须懂得,要求员工做到的事,自己必须首先做到,如果连这点“手腕”都没有的话,就很难取得员工的信赖和认可。

成功的领导,在探讨问题,进行决策,与员工恳谈或是在公司内的一般人际交往中,他们似乎总能保持着自己的优势地位,总能牵动无数双眼睛,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是公司的领导者,更重要的是他们都对自身的形象有着良好的塑造能力。服饰、举止、语言正是构成了管理者形象魅力的“三位一体”。

试想员工在休息时间咬耳朵,私下交谈时围绕的主题都是关于领导者如何不修边幅就堂而皇之地出入于公司内外,又是如何在与他们说话时抓耳挠腮,或是冷不丁地冒出几句粗话,这样员工能对这样的领导者产生深切的信赖与仰慕吗?他们能与这样的领导者为企业的前途同舟共济吗?这样的领导者在他们心中已是一个有其名无其实的人物,或许是个小丑,他们为其工作的目的充其量也就是为了养家糊口。

有人将领导人员比喻成公司移动的招牌,因为似乎他们走到哪里代表的始终是一个企业,代表着企业成员的精神面貌。没有人愿意被无辜地伤害,当企业领导者的举止言行殃及了其所代表的企业成员时,他们必然会将其列为诅咒的对象,或是对其“惧而远之”。

企业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时,为了创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就要对自己进行一番检查。

衣着的雅致美观,外表的整洁端庄对领导者来说是最好的扮相,问题的实质并不在于单纯追求美观、漂亮,而是要让自己的外表来证明自己对企业组织的重视与尊重,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的深深敬意和款款真情。

千万不要将借酒浇愁后的情绪带入办公室,因为这确实会让企业领导者“愁更愁”,当自己以一种失态的情形“暴露”于众人目光之中时,是根本无法引起他们对自己所蒙受压力、困苦的同情的,相反,一种厌恶感会成为他们至少一周谈论的话题。

在社交的场合,在与员工同聚同乐的组织生活中,企业领导者的言行举止与衣着一样是企业领导者这个企业招牌能不能打响的关键。

在生意场上,得体的言谈、谨慎的举止不仅会使企业领导者的商界朋友、敌手对其所代表的团体萌生敬意,而且在其身旁的员工也会为他们身为其手下的干将与身为其企业中的一员而心花怒放。

多参加一些组织生活,多与自己的员工在一起,这对领导者丝毫没有坏处。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不但会让许多闲言碎语出现的概率减少,而且会让领导者与员工的心拉得更近,友好、和谐的人际氛围就很容易形成,但领导者还是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与语言,谦逊、随和、适时地用一下人们自认为亲密,即省略的礼貌用语,会让自己的员工为之一振,并似乎可以悟出点领导者的原则,重实效的工作作风。

服饰、举止、语言是企业领导者打开人际关系所必须的三个“工具”,他们的到位,会让企业领导者的自身魅力作用于整个企业,成为别人的纷纷效仿的偶像。

对领导而言,能够成为下属的榜样,并非易事,要靠自己平时的工作技巧才能做到。

以身作则不是整天在下属面前喊喊口号就可以了,真才实学永远比口号更重要,且更能让自己的下属钦佩有加。

作为企业的领导者应该永远记住这句话:领导是被学习的榜样,不是被赞扬的对象。给别人树立学习的榜样,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意味着必须时时刻刻不断加强传统的个人品质。

树立榜样就意味着去发展诸如勇气、诚实、随和、不自私自利、可靠等个人品格特征。为别人树立学习榜样,也意味着坚持道义的正确性,甚至当这种坚持需要付出很高代价的时候,也得坚持。

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你的下属将永远把你看作他们的领导者,看作学习的榜样。由于你自己能够履行上司的义务并能以身作则表现出榜样的风范,你的下属就会尊敬你,为你而感到骄傲,而且会产生一种想达到你那样高的境界的强烈愿望。

在一个企业,成功的领导者要有点“手腕”为属下树立以下的榜样:

①高标准学习榜样

②努力工作的榜样

③完美社交的榜样

④诚实可信的榜样

⑤勤于健身的榜样

4.言谈要有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