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家具里的中国
27013700000001

第1章 前言

斫木问道

历时四年之久拍摄的纪录片《家具里的中国》,在央视播出半年之后,终于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整理编撰成书,以飨读者。即将付梓之际,编辑李杨女士邀请我为本书作序,乃因为我是该片的撰稿人之一。而我并非业界巨擘,只是有缘参与创作,仅仅凭着对本书的个人情结勉而为之。恐力有不逮,令本书失色,诸君莫怪。

据传神农氏“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斫,是指砍伐,延伸开来也有修削、雕琢之意。一个“斫”字,可以涵盖家具制作的整个过程。

随着古人起居由席地而坐,到垂足而坐的转变,中国传统家具逐渐在汉唐时期衍变发展,至宋代基本完善成型,种类齐全式样繁多。明清两代,随着经济的繁荣,文人墨客乃至宫廷帝王纷纷参与到家具的设计制作过程,使得明末清初的明式家具,以及清代中早期的宫廷家具,形成了中国家具史上难以逾越的高峰。而这些仅仅是传统家具中的沧海一粟,随着人们对家具认知的加深,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将目光投向广袤浩繁的民间家具,中国传统家具多姿多彩的形态,正在逐渐完整的呈现。《家具里的中国》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我有缘参与其间的创作,是源于我在博客中发表了七百余篇关于古典家具的文章,将众多鲜为人知的传世家具精品介绍给关注和喜爱古典家具的发烧友,为古典家具的弘扬做了一些推广工作。为《家具里的中国》撰稿写作的过程,也是我对中国古典家具的再学习的过程。本着求实的态度,我和其他主创人员查阅并考证了大量的相关史料,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进行细致的推敲和研判,力求严谨却不拘泥于权威定论。对于片中出现的家具,我们遴选了那些最具代表意义而又各具特色的传世实例,尽可能全面的为观众和读者展现古代家具的丰采。在表现手段上,引用古代书画为佐证,首次以3D动画打开家具内部的视界,并且实景再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等等,运用多样而新颖的叙事手法来解析家具的内涵和外延。在文学创作上,我们字斟句酌,讲求字字皆有出处,句句都有渊源,常常为了一个字或者一个观点的探寻而彻夜不眠。在选题和立意上,我们围绕家具铺陈开来,延展至古人的起居方式甚至生活意趣,梳理家具的历史脉络,说的是家具,道的却是家具背后的故事和文化。

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家具里的中国》经央视播出后,引起不小的轰动并受到广泛好评,甚至被业内资深人士誉为家具史上里程碑式的纪录片。对于这样的评价,我虽然欣慰,却不敢接受这种褒奖。因为任何艺术形式都存在遗憾,这部纪录片也不例外。由于篇幅所限,我们无法将话题逐个展开,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发掘。但它却打开了一扇门,让更多观众和读者进入到中国古代家具的神秘世界,窥见古典家具之美。即便是在这样有限的篇幅里,我们依然对家具领域内的众多学术课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虽然很多论述浅尝即止,并不带有结论性,但是显然会对专业人士亦有所触动,从而引发思考。这种思考,就是“问道”。

家具是器,优秀的、极具审美价值的家具,一定是器中有道,只有器与道的完美结合,才会造就艺术品,否则只是实用器。《家具里的中国》,便是在尝试叩问此中之道。问的是选材之道、型艺之道、匠心之道、收藏之道,更问的是起居之道、礼仪之道、人文之道、自然之道。

斫木而问道,斫古而问今。是为序。

谭向东

2014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