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昔日北大荒人,尤其是农村贫困人家,最原始的过冬习惯是“猫冬”度日。
欧·亨利的《警察与赞美诗》中的流浪汉,有意触犯法律,宁愿做囚徒到狱中挨过寒冷冬天,也不愿当“冻死骨”,可见严寒多么残酷。小时常听姥姥说镇上有“路倒”,冻死在洋沟板下面。流浪汉无奈地选地沟为窝过夜,零下四十多度的寒夜,还有凛冽的西北风,谁也逃不出卖火柴小女孩的厄运。
试想,年迈的姥姥,孤身一人带着两个幼童,一年又一年的冬天,熬在北大荒冰雪的魔窟里,是多么不容易!小时熬冬,我们“猫”在自己衣服的厚棉团中,棉衣是贴身的第一道保温“防护墙”。她尽量加厚我们的棉衣,絮棉衣很讲究,挨着棉裤面絮旧棉花,旧棉花是从旧棉衣中拆出来的,说不清用了多少年,早就失去了棉花的白色。这旧棉花,要用拇指和食指一起擖哧成厚薄很匀的棉片,摞起来备用。旧棉絮被压实,空隙小,自然挡风。挨着棉裤里子,絮的是新棉花,又暄又软又暖。新棉花絮前同样先打成棉片。打新旧棉片的活,都是我们小孩子干,我几乎就是打新旧棉片的“专业户”。
她里三层外三层地絮,絮均匀后在后裆和膝盖部分,还得多絮两层。所以缝好的棉裤,两条裤腿立在那,如两根空心的管子,既不会堆下也不会倒下。棉袄也如此,本已絮得很厚,但在后背仍要多絮点,管它罗锅不罗锅的。她说:
“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十层单也不如一层棉,多絮一层棉,顶上十层单。”
这样,穿上棉衣,整个人就是个“棉球”,刚穿上那些天,胳膊腿打弯很不灵活,走起路来像笨熊,我们都埋怨她棉衣太厚了,她说我们“小孩子只顾眼前快乐,忘了三九天挨冻时的滋味”。说的也是,整个冬天,屋里屋外活动,就靠这一套棉衣,里面没有毛衣秋衣能加厚,外面也没有大衣挡风雪。
只是到户外,必戴狗皮帽子,帽耳一定要耷拉下来,为了保护脸和下颚,还要系上帽带,也一定要戴上棉套袖或手闷子。穿棉鞋尤其重要,所说棉鞋,就是到城里买的草编鞋,用多年生的蒲草编的,买回后自己用布把里外都包上,鞋底用猪皮包,不仅保暖也耐磨。草鞋要比夹鞋号码大,里面可絮棉垫或靰鞡草。穷人家孩子过冬都穿这种鞋,像我这不是很淘气的,一冬也要穿两双,一般都赶到春节时换新鞋。绝不能穿线袜子,而是手工缝制的棉袜,两层布中夹着薄薄的棉花,按袜样缝的。
照实说,除了脸,整个人都被包得严严实实,该躲过严寒和北风的袭击了。不,这比乡间殷实人家冬天的行头还差远了。他们的小孩头顶狐狸皮帽子,棉衣外有大氅,小女孩穿厚厚的毡靴,小男孩不穿毡靴,也穿合适的皮靰鞡。
穷苦人只能把自己“猫”在棉絮里,有钱人把自己“猫”在毛皮里,在抵挡寒冷时有天壤之别。如今北大荒人过冬,已把自己“猫”在暖暖的羽绒里,近年来银狐雪貂也开始时尚了,谁还能有冻伤!
人不能整日猫在屋里。我们小的,夏天姥姥自己挑水,冬天就找村里壮劳力隔日送水,付点酬金。我们长到八九岁时,便开始自己抬水,这样用水不至于像用油似的斤斤计较。冬天去井上抬水,可不是轻松的活。别说我们两个小姑娘,就是男子汉去挑水,也得小心翼翼。井沿周围是层层叠叠的小冰丘,不管你是上坡去摇辘轳打水,还是提着装满水的桶下坡,都得移动小碎步,生怕脚踏不稳,蹬跐了滑倒。我们是两个人一块提着水桶的梁,必须同步,简直是蜗牛爬行般慢。还有,提水桶梁时,如果偶尔忘了戴手闷子,手有点潮湿,瞬间,手就像碰到黏胶似的,有种刺痛感,手掌的皮被粘掉了,尤其是铁梁的水桶湿了,粘皮毫不费劲。我们吃过这种苦头,所以“长一智”,只要冬日去抬水,姥姥总要提醒我们戴手闷子;后来宁肯水桶沉点,也换了木头水桶,梁也是木制的,这好多了。
即便“猫”在棉团里,武装到牙齿,也说不清在什么具体情形下,被冻伤了。我的手背、脚背、耳垂、鼻尖,无数次被冻伤过,这对小孩子是司空见惯的事。小孩子伸出手背,青一块紫一块,有的肿得锃亮,像没发好的小馒头,没有谁大惊小怪,都是一笑了之。
寒冬的小北风,很少停下来。松花江形成的大平原,一马平川,对寒风毫无阻力,只要你是逆风而行,就有刀子刮脸的痛感。所以,不管你是到村西头土地庙送炷香,还是去自家院里柴草堆抱柴火,小风只扫了几分钟,有了点痛感之后,立竿见影,就开始红肿,如同热锅里的油,不小心迸到皮肤上,立刻发白,然后起泡。一到这时,姥姥就焐着我的手,又揉又搓,可手仍像面团发了似的肿起来,没两日,红的地方就有青紫点,慢慢开始发炎流水。她总是一边心疼地唠叨“怎么忘了戴手闷子”,一边点上香烧,把刚掉下的香灰捏起来,敷在破皮流水的伤口上。她一定要刚燃烧的香灰,说这不能感染。最后在伤口部位缠上布条,再三嘱咐不能沾水。没几天,又光又亮的手背,消肿了,伤处也长出新皮,很痒。那紫红色伤口,要经过三伏天,颜色才恢复正常。但下一个冬天,如果手冻了发炎,肯定还是在这个位置。
手冻伤了,总是赖没戴手闷子,可大冬天到户外,傻子也知道穿棉鞋呀,那脚不也年年生冻疮吗,比手上的还厉害,还好得慢。脚伤多在脚趾和脚背连接处,还有脚后跟的外侧,这都是容易招风的部位。反正脚心和手心从没冻坏过,同出头的椽子先烂一个道理。其实,手脚上的冻伤,有的就是在室内的低温下,不知不觉形成的。
2
姥姥家的茅屋,四周是土坯砌的墙,房顶苫的是谷草,虽没翻新,但年年修缮,记不清是哪一年,为了加固和加厚墙壁,在房子的朝阳面砌上了青砖。你找不到哪有缝隙,可就是四面钻风,尤其是窗户那里。那时窗户的上扇有很多交叉的窗棂,窗纸就粘在这上面,粘得还真牢靠。这窗纸很厚很粗糙,里面加了麻之类的纤维,纸面上疙疙瘩瘩的,有点发黄。这种专用的糊窗纸,要到镇上的专卖店才能买到。自家用面粉做很稠的糨糊,才能糊结实。这种活,姥姥从来不让我们动手。我只能给她端糨糊,带子只能量好尺寸给裁纸。抹糨糊,姥姥亲手操作,至少抹两遍以上,不仅要抹匀,还要抹厚点,让木框吃进去糨糊,才能开始贴窗纸。我们帮着把窗纸拉平,她用擀面棍轻轻向四框擀,确信纸很平了,才把窗纸固定在四框上,然后用手按,仔细地按所有的窗棂,确信都粘得很牢固,才让它阴干着。干透了便刷上豆油,一是油纸遇潮湿不容易坏,二是增加窗纸的亮度。下扇窗户是玻璃的,当然是单层的了,这已经很不容易。
天冷前,窗框四周早早都糊上了纸条,连窗框与玻璃相接处,她也要糊上纸条,怕上玻璃时,泥得不严实,或者泥子干裂有空隙。溜窗缝的活,都是她监督,我和带子上蹿下跳地做。裁纸条和抹糨糊,带子又不相信我,我只能往上贴,边贴边用手掌拍打实了。
除此,为给房子保暖,夏末雨水小时,姥姥就雇人抹墙,从外面加厚墙壁,而且用泥巴尽量堵上犄角旮旯的缝隙,连屋檐下的鸟巢都塞满泥。还要用蒲草帘子苫房顶,压住房上原来的苫房草,免得被暴风掀翻。
进入冬腊月,呼啸的西北风刮来,便飕飕地往屋里钻。每到这时,姥姥就在窗户纸上找小孔,并自言自语:“针大的窟窿斗大的风”,“窗纸无窟窿也透风”。
找不到明显的小孔,她就把手贴在窗纸上感觉。粗糙的窗纸,刷了油之后自然变紧,纸上的凹处就拉得更薄。所以,她每查一次,窗纸上就会留下几个小补丁。每到冬天,窗纸上都有无数的小补丁,弄得窗户像个衣衫褴褛的乞丐立在面前。即便你再糊一层纸,再加层窗帘,也难使屋外和屋里,成为冰火两重天!家家户户屋檐下,都垂着串串的冰柱,像小小的石钟乳似
的,与其相对应的地上,积起了一行参差错落的小冰丘。我很喜欢在冰丘上走来走去,努力使自己不落地,只要开门去户外,我一定在冰丘上走几趟,很有趣。
室外滴水成冰,呵气成雾珠,那一窗之隔的室内,烧火做饭时,温度升高,还有太阳公公露出笑脸,室内温度剧升,忽热又忽冷,变化多端。夜里窗纸和玻璃上形成厚厚霜花。没入三九天,玻璃上的霜花半透明,花纹十分清晰,美极了,有如天上多变的云,你看它像啥就是啥。屋内烧火一升温,没等太阳光临,霜花就化了。入三九后,可就不行了。姥姥分给我的活是每天早上用扫帚扫霜花。我一手端着簸箕接着,一手拿着小笤帚轻轻地扫。先扫窗纸上的,后扫下面玻璃上的。玻璃上的霜花扫后还要用稍有点温度的抹布擦,尽量露出玻璃原形,这很难,有时边擦边形成透明的霜花。孩童时的我望着千姿百态的霜花,充满着奇幻的想象,好像世间所有的景物,包括生物,我认识的和不认识的,都存在于霜花图案中。我擦着擦着就停下,总是磨磨蹭蹭的,有些图案我不忍心抹掉。如果不擦干净,室内温度升高,窗台上就开始积水,虽说窗台有向外面的倾斜度,但一疏忽,没及时用抹布吸水,水就会流到火炕上。窗台上汪的水,太阳一下去,到夜里很快就会结成冰茬并冻成实冰。
第二天起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菜刀根砍窗台上的冰,赶在太阳照过来时收拾干净,同时还要收拾昨晚凝成的霜花,不能任凭它往下流。年复一年的冬天里,我要日复一日地收拾霜花。
即便是这样及时扫,及时擦,你随时看窗外的世界,也永远是朦胧的。听到鹅叫狗吠,想从玻璃窗看清来者何人,只能用舌尖舔化玻璃上的薄冰,或者吹几口哈气,再用手指擦几圈,才能透过望远镜片大小的透明点,看清外面,几秒后又变模糊了。
窗户上霜,窗台结冰。要知道窗台连着火炕,火炕是全屋最暖和的地方,可想而知,这“猫冬”的房子温度之低。
到夜里,人们只能“猫”在被窝里。
睡前,要把窗外的草帘子拉下来,同窗台接触的部分,必用备好的石块或砖头压住,才能更挡风。窗内双重布的窗帘拉好,同样用木板把帘子底部压严,才能少透风。睡前,要早早焐被窝,把被褥铺在热炕上温着,这样躺下睡时才不至于哆哆嗦嗦的。
白天做饭烧火,炕被烧热过,一旦停火,屋内温度就下降。晚上要在炕洞间塞满树叶之类的碎柴草,点着火,使其慢慢燃烧,保持炕的温度。
即便是这样,带子睡在炕头上,也要戴帽子,特别是后半夜会冻醒的。我喜欢把头缩进被窝里,整个身体也缩成个团,还觉得冷。上小学前的那些个冬天,我常钻在姥姥的被窝里,为此她把被子加宽了一半。我们总是先躺下,她这掖掖,那拽拽,从上到下盖得严严实实。还把我们脱下的棉衣通通都压到被上,一个劲问“冷不冷”。吹了灯,她还盘腿坐着,常跟我们说明天的活,她哪里知道我们的头碰到枕头,很快就进入梦乡了,她思虑的事,我们很少能替她分忧。
矮草屋,是她巨大坚实的怀抱;在最严寒的冬天,也是我们温暖的安乐窝。上个世纪末我回去看它,它仍苍苍凉凉沐浴在阳光下,满眼的泪让我看不清近在咫尺的屋檐。我们曾经无数次掏过麻雀蛋的屋檐,当年觉得很高,今天抬手就挠到,是我们长高了还是它老朽了萎缩了,相互间有诉说不完的故事……
3
常言,开门过日子七件事,要备“柴米油盐酱醋茶”。但在我童年和少年的记忆中,只有前五件。而且酱,就只有姥姥自己做的大酱。茶,当时没有可能进入蛮荒地区,它是一种高雅的食文化。为活命挣扎的人们,难有这种雅兴。
可开门过日子七件事,列在首位的“柴”草,真是顿顿日日不可缺。普罗米修斯偷天火给人类,人自己保存火种,并造福于人类的最好办法,便是借用各种燃料“升火”。她为储存一年四季烧饭和冬日取暖的柴草操劳的事,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留下很多故事。
人猫在棉衣里,再猫在屋子里,夜里猫在被窝里。但屋子里不生火,就阴冷得不如太阳高照的外面墙根背风处暖。所以只有暖屋子,才能暖人,暖衣服,暖被褥。
屋子暖,冬天唯一办法就是烧柴取暖。柴草,成了那时北方农村取暖的法宝。
不知情的城里人,可能以为庄稼地里多的是柴草,有什么可操心的?其实不然。姥家收割小麦的秫秸是舍不得烧火的。家里的猪窝狗窝,冬天全靠絮上麦秸取暖,还要不时地换。记得一个非常冷的冬天,老母猪带着崽子,弃了絮着麦秸的窝,钻进麦秸垛里。姥姥说,不能骂猪笨了,它能聪明地逃命,就由着它住在垛底下吧。狗有狼的基因,身穿皮袄,毛中还有绒,只要有挡风的窝就知足了,但还是要给它絮上厚厚的麦秸。用麦秸当烧柴,从来不是首选,它的火苗很软,再说也不抗烧。北大荒的农民,不喜欢食高粱米,种高粱多是卖给烧酒厂。即使收获些高粱秸,因为它又直又高,也多用来夹障子。那时农村,只有大户人家有土院墙,小门小户多用高粱秸夹院墙,过两年再当柴烧,火苗照样很硬,着急用火时就派上用场了。姥家烧柴主要是玉米秸。但赶上家中有牛或有马时,除了给它们喂榖草外,玉米秸也是牛马爱吃的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