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桅
远行,避席
人生的两极
这是一个叫杨银娣的女子两部著作的名字
这已经构成当今民间辞典对她简约的诠释
总觉得她身上有种俄罗斯作家诗人的特质
而不同的则是她主动流放自我、跋涉苦役
当她从世界最高的公路倾覆的车子里挣扎出肋骨折断的身躯
当她在草原被奔马撞击得血肉模糊双眼瞬间失明?
人们会从她高居排行榜的《远行让我销魂》中
颠覆两千五百年《诗经》“女子如云”的咏叹
第一次捧读杨银娣的书
有种手掌上落雪的感觉
清晰地感触到雪的冷澈、融化
掌纹的阡陌被她滋润、渗透着
打了个激灵后的读书人
霎时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清爽
茫然四顾
那远行的银色倩影
可是播撒雪花的女神
而我
可还是原来那座浑噩围城中的那厮
她不止一次从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牛顿的苹果树下走过
她从来不羡慕他人和心存侥幸
她一定会亲自植树造林,并且不忘把果实留给他人
在安徒生的故乡
一只七星瓢虫飞落到杨银娣的手背上
她笑了,她没打扰它
她已经很少握笔的右手正在填写信封
她在给国内一个十岁的孩子寄玩具和橡皮
然后,把昆虫和邮件一起放飞
这个书生意气激扬文字的女子始终保持着一颗童心
看看她在博客里《放牧原野》中那挥鞭的惬意与洒脱
她自己分明就是一只贪恋寥廓与自由的羔羊啊
而与众不同的,则是她从来不会忘记鞭策自己
“你不放牧世界,还有谁敢执鞭?”
众多热爱杨银娣的朋友与读者
每每打开她博客新上的图片与博文
往往会有一种同学少年踏浪间拾到了漂流瓶的惊喜
《此行莫恨天涯远》
是杨银娣精神行为之旅的又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远足
使得作者呕心沥血搭建的“远行”纲领完成了惊世骇俗的升华
虹一样的思考中
猛然想到了那句
人最可怕的是梦醒之后,无路可走
杨银娣
把残酷的现实丢在书中
焚烧掉昨夜全部的情诗与书信
清醒地告别她精心打造的木屋
视死如归
踏上通往人生圣洁高原的远路
杨银娣
看去似乎浪漫乃至犷野
实质上这是一位古典端庄的女子
她
率真而大气
高贵而亲近
潇洒而内敛
在纷扰与诱惑下
她淡定地坚持着对唯美与自由的追求
保护着清澈和坚定
恪守着道德与良知
谁又不说她一次又一次地远行
不正是她对自己尊崇的生命的旁白与注解
也于无形间
为众多东方循于隐忍、偷生的宿命女性做出了清粼粼的表率
生命哲学给人的信念
就是相信人只能通过自己的生命这个媒介
认识和实现自我
杨银娣则用远行和避席
告诉人们她的真实答案
从书本踱到博客,读到杨银娣的一段话,通常是作为博主座右铭的语言。我在抄下它的时候,突然被这些文字击中,良久无语。
当我的文字
和我一样老去的时候
我就放逐它们
到那时
什么都没有了
也就圆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