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公务礼仪大全
2702400000016

第16章 表彰礼仪

公务活动中的“表彰”,一般指的是表彰活动,即机关团体为了给在某一领域作出突出贡献和取得优异成绩的人员授予正式的荣誉、表彰或奖励而组织的典礼活动。

一、表彰活动类型

[1]1表彰大会

表彰大会,是通过召开会议对有功绩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表彰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规模大,参加的人员范围广,宣传教育效果及影响也相对较大,一般在大型活动、重要工作、工程项目完结以后举行。还有的是一年一度的综合性表彰大会或数年一次的专项表彰大会。

现任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的叶志平,1995年起担任安县桑枣中学校长后,不但花大力气维修、加固旧的实验教学楼,还坚持让学生演习紧急疏散,即使挨骂也不放弃。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时,安县桑枣中学的全体师生按照以前的疏散经验从不同教室冲到操场站好队,用时仅1分36秒。2200名学生、100多名老师安然无恙。

叶志平用智慧和责任创造了“5·12”大地震中的抗震奇迹,被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2命名大会

命名大会是通过召开大会为单位或个人授予荣誉称号,同时宣传被授予单位和个人的先进事迹及重大贡献的活动。命名大会是较常见的表彰活动,也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宣传教育方式。

3颁奖大会

颁奖大会就是以会议的形式,向在某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和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或个人颁发特定的奖项。奖项一般都是常设奖,如“五一劳动奖章”、“巾帼英雄”、“新长征突击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务工作者”等。

4追授活动

追授是一种特殊的表彰活动。通过召开追认大会,将那些殉职或为了保卫国家财产、抢险救灾、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英勇牺牲的人员,追认为烈士、共产党员、共青团员或追授某一荣誉称号,目的是追认其功绩,并进行相应的表彰。

5授予活动

对个人授予某一名誉职衔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其所作出的贡献,如荣誉市民、荣誉员工、名誉顾问等。授予仪式通常在本单位举行,邀请相关人士参加。

6授勋仪式

授勋仪式是国际上常见的一种表彰形式。许多国家对外国领导或驻本国的外交使节、知名人士、来访的高级代表团授予勋章,以表彰其为发展两国关系作出的贡献。

二、表彰的过程

[1]1确定表彰对象

事先应经过一定的程序确定表彰对象。有些表彰对象是经过群众推荐或选举的,有些是领导集体选出的。

2制订活动计划

表彰活动通常由活动组织部门制订计划。计划内容包括活动名称、时间、地点、表彰对象、出席及主持领导、其他参加人员、奖品购置摆放、上台颁奖和领奖人员的安排及顺序。

接受表彰的人员一般应有专人引导,奖品要有专人递送,要“对号发奖”。制订的活动计划要严密有序,并报有关领导审批。

3安排活动程序

表彰大会或表彰仪式的大体程序是:先由主持人宣布会议或仪式开始,然后指定领导宣读表彰决定并为受表彰者颁奖,奏乐并由群众代表献花,受表彰者发言,领导讲话,最后宣布结束。

4准备活动现场

表彰大会或仪式的现场应布置得隆重热烈,一般应悬挂会标(如果没有,可以用部门或行业通用的徽标代替),竖置红旗或彩旗以烘托气氛。准备好颁发的物品,包括奖状、奖牌、奖杯、锦旗、证书及其他奖品。

5搞好宣传报道

适当安排宣传报道,可以进一步扩大表彰活动的影响。因此组织者在制订计划时应考虑为记者提供摄影、录音、录像等便利。

6遵守礼仪

出席表彰活动的人员应注意仪容仪表,尤其是主持人、颁奖人和受奖人,服饰应整洁得体。颁奖人和领奖人举止应稳健大方,在颁奖和领奖时,双方可以用握手、点头、鞠躬等方式表示祝贺和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