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谋事三要
2703000000036

第36章 以智胜人(2)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但惟独东汉的开国功臣皆得善终,就这一点,就足以说明刘秀“柔道”治国的可取性。刘秀在称帝之前就告诫群臣,要“在上不骄”,做事要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如临深渊,日慎一日,等等。在后来的岁月里,刘秀始终如一地自戒戒人,这种用心良若的告诫,虽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封建官场的习气,但毕竟起了一定的作用。当时军中武将多好儒家经典,就是很好的证明。

刘秀算是善用柔道了。关于柔之为用,《老子》早就有过经典的论述,汉代刘向的《说苑》记载的韩平子与叔向的对话也意味深长。韩平子问叔向说:“刚和柔哪个更坚固?”叔向回答:“我年纪已经大了,牙齿已经完全脱落,而舌头还存在。老子曾经说过:‘天下最柔弱的,能够进入到最坚固的境地。’又说:‘人活着的时候是很柔弱的,死了以后变得坚硬。万物草木活着的时候柔弱脆嫩,死了以后就干枯。’由此看来,柔弱的是属于活着的一类,强硬的是属于死了的一类。活着的如果被损毁就一定能够复原,死了的被破坏就更加趋向毁灭。由此看来,柔弱比刚强还要坚固。”平子说:“说得好!那么你顺从哪一点呢?”叔向说:“我是活着的,为什么要顺从刚强呢?”平子说:“柔弱难道不是脆弱吗?”叔向说:“柔弱的东西打成结不至折断,有棱角也碰不掉,怎么能算是脆弱呢?上天的意旨是让微弱的取胜。所以两军相遇,柔弱的一方一定会战胜另一方;两仇互相争利,柔弱的一方能够获取。《易经》上说:‘天象的规律是损满盈以增益谦虚,地上的规律是改变满盈而流向谦下,鬼神降灾给满盈而赐福给谦让,人世的规律是厌恶骄傲而喜欢谦逊。’只要能抱着谦逊不自满的态度,虽然柔弱,也会得到天地鬼神的帮助,哪里能不得志呢?”平子说:“说得好。”

刘秀“柔道”兴汉,少杀多仁,不论是军事、政治还是外交等方面都治理得很好。曹操以奸诈成功,刘秀以“柔道”而得天下,看来,儒、道理论并非迂腐之学,只要运用得当,完全可以比别的方法更有效,更好。

必须指出的是,不论在历史中还是现实中,刚者居多,柔者居少,若能以柔为主,寓刚于柔,其表现方式往往就是“柔道”。然而,尽管“柔道”是治国治民、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却由于贪婪、暴躁、逞一时之快、急功近利、目光短浅等人性中的弱点,人们一般不去施用,或是施行得不好。

71.以退为进才能站稳脚跟

人生的成败与进退之术有很重要的关系,不善进退者,很容易在该进时退,在该退时进,自然会成为失败者。我们知道,急进者常常会自以为聪明至极,所以冒进结果往往是失败。因此,进是基于摸准对方心理的行为。只有摸准对方,才能进行有效的行动,这是人生成功的基本道理。有头脑的人在这方面做得很出色,即摸透对手的弱点,以退为进,把“退功”发挥得淋漓尽致。

汉成帝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38岁的王莽当上大司马。辅政才一年多,成帝就去世了。哀帝即位,39岁的王莽成了先帝老臣。一朝天子一朝臣。王莽应该退位,让新的天子组织新的朝廷。太后就诏令王莽就第,回到自己的封地去。

汉代制度,刘氏子弟封王立国,如刘濞立为吴王,管三郡五十三城,称为吴国。景帝子刘端立为胶西王,则有胶西国。有王有国,所谓“王国”。这些都是诸侯王、诸侯国,与大一统的国家是不同的概念。大的诸侯国像吴国管三个郡,小的如胶西国只有一个郡,刘端死后,胶西国改为胶西郡。汉武帝时,胶西与城阳、甾川、济南、济北国合并为齐郡。从《汉书·地理志》中可以看到,郡所属的县,也称国,或侯国。如汝南郡所属的阳城、安成、南顿、宜春、女阴、弋阳、上蔡、项、归德、安昌、安阳、博阳、成阳等县都是故国或汉代侯国。被封为列侯的,就有一个地盘相当于县那么大,属于其统治范围,每年从在这地盘上生活的百姓那里收取租税,供自己消费。这就是侯国,也简称国。在自己的国中有自己的宅第。许多封了侯的人并不在自己的封地上生活,而是到朝廷参予政事。有些诸侯王也在首都居住,并没有到封地上。有时,由于政治斗争的原因,不让列侯参予政事,就要遣送他“就国”或“就第”。如果有罪,那就“免为庶人”,更严重的罪行,就要法治。“就国”是保留爵位,免去官位职权。“免为庶人”,就是取消爵位,成为平民百姓。

太后要王莽“就第”,就是要王莽回到封地去。王莽封的是新都侯,地址是南阳新野的都乡,居民1500户,每年可以从这些居民中收到一定数量的赋税。他当大司马时,俸禄比较高,他就将封地上收来的赋税(邑钱)全部用于招待士人,表现他尊贤礼士的志向。当太后要他“就第”时,他就“上疏乞骸骨”。臣子向皇帝写信,就叫上疏。“乞骸骨”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特殊用语,是官员向皇帝提出辞职退休的意思。乞求皇帝允许他将骸骨带回故里或封地。

刚即位的哀帝派遣尚书令告诉王莽,说明不同意他辞职。又派丞相孔光、大司空何武、左将军师丹、卫尉傅喜向太后请求,说“大司马即不起,皇帝即不敢听政”。王莽不管事,皇帝就不干了。在这种情况下,太后又令王莽干事。似乎在皇帝请求、太后允许、各大臣拥护下,王莽才出来辅政。这么“乞骸骨”,提高了身份,更巩固了他“大司马”的地位。在身处各种角逐场中的人,常会遭到意想不到的危机。我们从历史上看到,李斯得到秦始皇的信任,却死于秦二世手里,贾谊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却遭一批老臣的排挤。有赤诚之忠心者如比干、如屈原、如伍员、如蒙恬、如晁错,尽忠而死者比比皆是,因而留下了美名。文天祥的两句诗对此作了概括:“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有狡猾手段的如赵高,如后来的秦桧之流,虽然曾经一时得势,终究不能长久,也常有大祸临头的时候。因此,子石登吴山而四望,感慨而叹息:“欲明事情(说真话),恐有抉目(伍员)剖心(比干)之祸;欲合人心(附和当政者),恐有头足异所(纣四臣)之患。”可见,君子常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危险境地中。后人有“伴君如伴虎”的说法。

王莽身居“三公”的大司马之位,又是太后的侄儿,似乎非常稳当了,而突然遭变,则出乎意料。当时,哀帝的祖母定陶傅太后和母亲丁姬都健在,高昌侯董宏拍皇帝的马屁,提出:“春秋》之义,母以子贵,丁姬宜上尊号。”儿子当了皇帝,亲生母亲丁姬应该有尊贵的称号。秦始皇的生母夏氏和养母华阳夫人,在秦始皇即位以后都称为太后。意思是说丁姬也应当尊为“太后”。这时左将军师丹和大司马王莽共同攻击董宏,说他引亡秦作比喻,是“大不道”。哀帝新接班,采纳老臣的意见,“免宏为庶人”。傅太后大怒,强迫哀帝给她上尊号。哀帝就将傅太后尊为共皇太后,丁后为共皇后。这时有人又提出:定陶共皇太后中的这个“定陶”番号与皇太后这个大号不协调。应该去掉“定陶”这个番号,许多人表示同意。但哀帝的师傅师丹不同意,用定陶是妻从夫之义。定陶共皇的妻子当然要用定陶共皇太后。定陶共皇名义已经先确定了,就不能改动。儿子不能给父亲授予爵位,这是对父母的尊重,怎么能改动父亲的爵号呢?这自然只是一场争论。后来有一天,皇帝在未央宫设宴,主持者为傅太后安排一个座位,靠在太皇太后旁边。实际上,傅太后与元太后处在同等尊贵的地位上。王莽去视察,发现这种安排,认为傅太后是藩妾(指定陶),怎么能跟至尊的太皇太后并列,就让主持者撤去这个座位,在别处另设一个座位。傅太后知道后,大发雷霆,不肯赴宴,痛恨王莽。

王莽怎么办?他再一次“乞骸骨”,希望还像上次那样,有太后和其他同僚出面保荐,皇帝真诚挽留。但是,他的希望落空了。没有谁敢于出面保荐,皇帝也没有挽留他的意思,赐给他黄金500斤,安车驷马,罢掉大司马的职务,不到40岁就回到自己的封地养老去了。王莽走后,公卿大夫大多称颂王莽的政绩,皇帝耳软,又加恩宠,派使者到王莽家,又将黄邮350户加封给王莽。两年后,傅太后、丁姬都称尊号,这时,丞相朱博就出来翻老账,说王莽当时反对给傅太后、丁姬上尊号,是亏损孝道,应该斩首示众。幸蒙宽赦,也不应该有爵位,请求免为庶人。朱博主张取消王莽爵位。这时,皇帝心软,王莽又与太皇太后是亲属关系,不同意免为庶人,只是遣他回自己的封地去。宫内有傅太后经常发难,朝廷上有丞相朱博这一类人揪住王莽不放松,别人也帮不上忙,连太皇太后也感到无能为力,汉哀帝也逐渐向傅太后屈服,而王莽的处境就十分困难了。

尽管在不利的情况下,王莽也有保护自己的能力。他首先采取杜门谢客的办法,夹着尾巴做人,少跟外人来往,避免惹是生非。其次,处事谨慎,严以律己,他的第二个儿子王荻杀了奴仆,王莽狠狠地责备了一番,还要他自杀。这也是逆境中自我保护的一种办法。第三,王莽回到新都封地时,南阳太守派孔休为王莽服务,王莽患病,孔休做了护理工作,王莽很感激,就将玉器和宝剑送给孔休,孔休不肯收。孔休可能怕因此受到牵连,这也说明王莽当时的处境。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以退为进之道是一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解决问题的最稳妥的办法。这一方法的关键之处在于,“退”千万不可以是逃之夭夭,而是进之前的能量蓄积。

72.避开锋芒见机智

处于对立面的双方,因实力不同,自然有强弱之别。弱方如果强己所难,则可能一败涂地;相反,如果能躲闪锋芒,迂回前进,不失为一种成事的机智,这是其一。其二,人与人之间因矛盾尖锐也要学会避开锋芒,以防重创。

我们不妨看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