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达(1930.12—2008.8),辽宁沈阳人,国营红湖机械厂(1980年10月与国营黎阳机械厂、国营新艺机械厂、贵州喷气式发动机设计所、011基地601仓库整合为国营黎阳机械公司,2010年9月改组为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黎阳)首任厂长。1947年8月参加工作。1965年9月18日由国营黎明机械厂(现中航工业黎明)调任011办事处第四筹建组组长,负责国营红湖机械厂筹建工作。1965年12月起历任国营红湖机械厂党支部书记、厂长、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1978年8月,调贵州省第三机械工业局发动机指挥部任副指挥长,后调任国营东安机械厂(现中航工业东安)厂长、党委书记等职务。1991年离休,2008年8月去世。
1965年9月18日,崔明达带领国营黎明机械厂17名生产班子成员来到了贵州省平坝县夏云公社,与成都国营新都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成发)抽调的24名基建班子成员同时进点,组成第四筹建组,由崔明达担任组长,负责国营红湖机械厂的筹建工作。
在当时生活、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的情况下,崔明达以身作则,带领筹建组全体人员头顶蓝天,脚踏荒山,艰苦创业,借用夏云公社的5间旧房作为吃住和办公的场地,夜以继日地开展紧张的筹建工作。
筹建工作从制订计划、组织民工、征用土地,到工艺设计、建立账簿,一切都得从零开始。为尽快完成“三通一平一住”(即路通、水通、电通、平整土地、修建暂住工程)重点工程,他带领筹建组的同志们,白天跋山涉水,走村串寨,结识当地社、场的领导干部和群众,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自然情况,积极努力争取大力支持,为筹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晚上在暗淡的煤油灯下研究工作,制订建设计划,不计报酬,不讲条件,不分晴天雨天,不管白天黑夜,每天工作18小时以上,从不叫苦叫累。
按照“靠山、分散、隐蔽”和不占良田好地、不迁居民、不拆民房的要求,只能在荒山峻岭中建厂。为开辟一条通道,以最快速度把建材运到工地,筹建组人员实行分段包干的办法,带领当地的1800多名民工修路。每天开山放炮,用手捧肩扛把毛石运出,手工砸敲碎石铺路,锄头、铁锹平整路面,再用拖拉机带上大石磙代替压路机来回磙压,早出晚归,苦干50天,终于修通了一条通往生产区宽5.5米、长2千米的碎石马路。
路开通了,建材拉进去了,但工地无水仍然没法施工,而工地附近又没有水源,要从离工地1千米外的自然水源地安泵加管抽水和人工用水龙车从浮塘抽水,电源要从离工地9千米以外的变电站接线过来。为完成水通、电通工程,筹建组爬山越岭,架杆接线,克服冬天的严寒和饥饿,在平坝县水电局的大力支持帮助下,终于在1965年12月31日晚上,让夏云公社这个偏僻的山沟第一次有了电灯,使整个工地灯火通明。
为了建设好战略大后方,崔明达带领筹建组的全体同志们废寝忘食,顽强拼搏。工地的重活你争我抢,干部工人都是“装卸工”,汽车喇叭声就是大家的行动命令。每当汽车声一响,大家一齐出动,不是卸车就是装车,筹建时的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筹建组的同志们自己动手卸车搬运的。
贵州的冬天气温较低,且经常阴雨绵绵。崔明达与筹建组全体同志一起风里来雨里去,从不计较工作轻重,从不计较时间长短,生病了仍然坚持背炸药、卸原木,夜晚经常与工艺设计人员一起在灯下研究任务,制订计划,克服了各种困难,终于在1966年2月基本完成了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于3月21日与施工单位共同研究制订了国营红湖机械厂总图布置、土建、动工等方案,为后继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1966年4月,筹建组撤销,正式设立了国营红湖机械厂职能机构,崔明达任厂长。为尽快建成红湖机械厂,崔明达与工厂党委研究提出用200天建成红湖机械厂的战斗口号,集中力量大打歼灭战,组织了近3600人的施工队伍,准备好全年施工用的“三材”的50%和全部红砖等其他建筑材料,于6月10日拉开了大干的序幕。先后组织了3次大会战,第一战役60天,主要厂房主体结构基本完工;第二战役40天,主要厂房进入室内安装工程;第三战役100天,厂房主体工程和生活区建筑基本完成。经过200天的努力,完成了厂房主体工程24000多米2和生活区22000多米2的施工任务,创下了惊人的建设速度。
由于受“**********”的干扰及设计缺陷的影响,工厂生产进度缓慢,崔明达与广大干部职工在思想上承受着极大压抑的情况下,仍然顽强拼搏,在1968年生产出第一台燃烧室等产品,送黎明机械制造厂进行50小时工艺长期试车,产品合格,为贵州航空发展史填补了空白。
1973年撤销军管后,崔明达担任了国营红湖机械厂革委会主任,他团结带领全体干部职工,边生产,边建设,着手加强思想、组织、技术、管理建设,狠抓产品质量整顿工作,建立健全必要的规章制度,逐步理顺了工厂生产管理混乱、废品成堆的局面,各项工作步入正轨,初见成效。1973年转入批生产,1975年开始扭亏为盈,1973年至1978年,共向国家交付配套产品370多台,初步形成了年产120台发动机零组件的能力。
崔明达于1978年8月后调离国营红湖机械厂,先后在贵州省第三机械工业局发动机指挥部、国营东安机械厂等单位工作。1991年离休,2008年8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