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维康(1928.10—2009.1),浙江慈溪人,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所(现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光电所)筹建组组长,第一任所长。1945年2月在浙江省加入浙东新四军,1948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起,曾先后就读于浙江新四军抗大、空军第一航空学校、解放军俄语专科学校、苏联茹可夫斯基军事航空工程学院,后进入大学深造,在校期间,成绩优异,立三等功一次,并承担多项设计工作。1961年10月进入国防部航空研究院第五研究所(现中航工业导弹院)工作,任总体研究室主任。1968年4月,任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所筹建组组长,1969年开始全面负责研究所的技术及行政领导工作,1978年被任命为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所所长,1985年起担任所技术顾问。1980年被选为洛阳市第七届人大代表。1988年获航空航天部颁发的“献身航空工业三十年”荣誉证书。1992年被航空航天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1990年11月离休,2009年1月去世。
1961年10月,郑维康进入国防部航空研究院第五研究所工作,任总体研究室主任。参与翻译苏联导弹俄文资料、组织承担导弹总体部分反设计、导弹改进设计等多项工作。1965年起任副总设计师,技术上分管雷达与火力控制系统,组织了型号摸透工作。
为进一步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加速我国航空火力控制技术的发展,经中央军委及国防科委决定,筹建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所,1968年4月任命郑维康担任筹建组组长。为了选址,郑维康带队组织人员分赴湖南、湖北、四川、河南四省进行实地考察,历经1年多时间,终于在1969年底完成选址工作,于1970年5月10日在洛阳正式建所。
1970年5月至1978年12月近9年间,郑维康全面负责研究所的技术及行政领导工作。在面临建所初期社会动荡的局势下,他带领研究所干部职工抓紧充实专业技术知识,在工作条件差的情况下,狠抓科研生产、队伍建设,狠抓基本建设、试验设备和物资工作,为科研快上创造了条件。在所内“边基建、边科研”的方针指导下,带领广大职工,一方面借用场地开展工作,一方面加班加点积极建设科研生产大楼和厂房,仅用了10个月的时间,就顺利竣工并交付使用。在此期间,他还组织完成了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所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轰炸弹道表的研制,参与了型号联试及改进方案论证等一系列工作,带领研究所取得了第一批科技成果。
“**********”期间,在以郑维康为核心的领导班子领导下,带领所内职工积极抵制“左”的影响,维护了所内稳定,坚持科研工作不停滞,不仅扩大了生产规模,开展了多项预先研究,还取得了4项主要科技成果。特别是由郑维康主抓分管的三个型号的设计定型,分获了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部级一等奖。
1978年6月,郑维康被第三机械工业部党组正式任命为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所所长,在之后的近10年时间里,他带领研究所逐步走向了成熟:组织制订了“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航空火控系统八年发展计划;加强科研计划管理工作,实行科研计划评审;针对“机种多、型号多、战线长、人力物力财力比较分散”的情况,确定了“一机多型”的原则;通过合理谋划,协调组织,要求科研部门狠抓诸多新技术、新原理的研究,设计方法和设计工艺的完善,使13种飞机的几十项型号产品设备相继顺利完成开题研制、设计定型、样机试飞;在发展军品的同时,也主动开拓民品市场,使民品发展也初步取得了成绩,先后研制成功了领航计算机、心脏体外反搏器等产品,并推进研究所开展了一些技术改造项目。
在郑维康的带领下,研究所克服了任务重、困难多的复杂局面,打了一个又一个硬仗。从1979年起,研究所每年都能较好地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考核任务,并在几年中取得了科技成果100余项。尤其是在科研指导思想和方向任务上,郑维康要求狠抓预研、狠抓质量,并要求转单一科研模式为科研、生产、经营相结合,转单一军品为军品民品相结合,初步实现了研究所的转轨变型。从1979年起,研究所对航空火控技术的研究在经过摸透反设计和自行设计两个阶段后,也进入了全新发展阶段,科研技术上迈出了三大步,研究设计出了三代产品,即第一代某系列各种航空瞄准具,第二代结构较复杂、功能较齐全、性能较为先进的多种平显火控系统,第三代当时最先进的航空综合武器火控电子系统,已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较高的水平。在老一辈航空人航空报国理想的支持下,郑维康不忘肩负的使命,坚定地团结带领有关科研人员,不怕困难、奋勇拼搏,攻克一个个难关,按计划保质保量地完成各项任务。
郑维康在从事航空火力控制系统研究所领导工作的近20年时间里,带领研究所职工共克时艰,走过了建设初期的艰难,为研究所的发展谋好了定位,做好了前瞻,夯实了基础,也为航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郑维康1985年起担任所技术顾问。1990年11月离休,2009年1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