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根据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作出的正确选择。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仅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5%亩,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 1/2;大多数矿产资源的人均拥有量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发展阶段,面临很大的资源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生产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但由于经济增长基本建立在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模式上,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出现,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不足,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如果不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不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不加大保护环境的力度,不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不改变大操大办、大吃大喝的奢侈浪费的消费观,生产生活环境会越来越恶化,这不仅将直接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因此,必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以能源资源高效利用的方式进行生产、以节约的方式进行消费为根本特征的社会。它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发展模式,它要求在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以节约使用能源资源和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说来,它是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必须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充分考虑人口承载力、资源支撑力、生态环境承受力,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统筹考虑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必须转变关于发展的传统观念,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法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大幅度减少资源消化、降低废物排放、提高劳动生产率。努力促进资源循环式利用,鼓励企业循环式生产,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
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切身利益,关系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必须充分认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力度,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坚决禁止掠夺自然、破坏自然的做法,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做法。在全社会营造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良好氛围,形成爱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尚。
六、积极扩大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要长期面对的一个突出难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关系到我国的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公民的劳动就业问题,并将劳动就业权作为维护人权的重要内容。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为劳动者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建国初期,党十分重视解决旧中国遗留下来的众多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采取各种办法安排他们就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保障劳动者就业作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在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创造就业机会,总体上保持了就业形势的稳定。
但是,必须看到,我国人口多,劳动力数量大,又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就业面临着城乡双重压力,总量与结构相互困扰,新生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相互交织的严峻形势。所以,从总体上看,我国的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带有全局影响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解决这个问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党的******以来,党和政府把扩大就业放到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创业和就业环境,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就是要把扩大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目标,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良性互动。按照“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充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好就业难问题,努力把失业率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限度内是完全可能的。
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是建立新型劳动就业体制的核心。劳动者自主择业,一是把职业和工作岗位的选择权交给劳动者个人,由劳动者根据个人的兴趣、专长和条件,自主决定干什么。二是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由劳动者根据社会和市场的需要,并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自主兴办企业或其他经济实体,为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
坚持市场调节就业,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主要途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由市场竞争机制起作用、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就业调节机制。市场调节就业,对于创业者来说,意味着带来更多的机遇。只要善于发现市场需求并努力满足这种需求,就能够成功地实现创业目标,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
政府促进就业,就是要履行好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把促进就业作为政府重要的政策目标。政府促进就业的办法主要是:制定就业政策,开发就业岗位,创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对特殊困难对象给予就业援助,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提供就业服务,增强劳动保护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根据上述方针,高等院校教育必须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
本章小结
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手段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的范畴,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而形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和宏观调控上具有自身的特征。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其他多种分配方式的存在对于充分利用各种生产要素、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必须处理好“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的关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
阅读书目
1.******:《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高举******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江****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新局面》,《江****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5《****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思考题
1.******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如何从理论上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上实现了哪些重大的突破和创新?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6.如何理解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区域发展的重大意义?
7.如何理解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积极扩大就业的重大意义?
注 释
[1]. 《******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46 页。
[2]. 《******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52 页。
[3]. 《******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66 页。
[4]. 《******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52 页。
[5]. 《******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17~278 页。
[6]. 《******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72 页。
[7].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年谱(1975-1997 年)》(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83页。
[8].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年谱(1975-1997 年)》(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年版,第38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