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无法准确表述,因为它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根基。世界上无数有才华的人,努力一生所得甚少,常常觉得是自己命运不好,是别人不识才,发些什么“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之类的牢骚,却从来没有深入内心想想,自己有根基吗?才华横溢的人们更多是浮萍式地活着,扎根于土地可能因为地理贫瘠而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但浮萍却永远没有机会长成材。
这与老话说的人挪活树挪死有没有矛盾呢?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今天对这句话很熟悉,因为它是毛泽东的心血总结,可是我们多数人是进入不了这一境界的。只有经历过生死荣辱成败的磋磨,才会发现这一规则定理,才会应用它。随后你就会知道这一定律式的大发现已经产生于毛泽东的心里。
徐向前得知毛泽东走了,才反应过来,毛泽东在争取他,徐向前这是第二次失去机会,他蒙头哭了。下面人报告说,中央红军对四方面军放了警戒哨,问打不打,徐向前坚定地说:哪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这就是徐向前的信念,毛泽东知道后,刻骨铭心,终身不忘。
危险没有了,可人变得更少了。不过,毛泽东这一边人数虽然少,但总书记和多数中央委员们在这里,所以他们就能以中共中央的名义做出决议,不给张国焘总书记职位的决策此时显示出高明了。会议通过《关于张国焘同志的错误的决定》,此举在政治上给张国焘判了个缓刑,给他留了一条路,看他怎么走。
张国焘这个北大毕业的怪胎,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不是先考虑怎么胜利,而是想着要权,虚位不要,要实权,实权有了还要全权,为了自己的私欲居然敢使用武力裹挟中央,危害毛泽东和其他领导人的生命,这种私欲将自己堕落到地狱之中,他给革命带来巨大危害。
重敲锣鼓另开张,毛泽东把手下红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彭德怀为司令员,毛泽东为政治委员。彭大将军又和毛泽东并肩了。
他们的前方没有太多敌人,毛泽东先进入甘肃。这时候,毛泽东从缴获的报纸上得知陕北有苏区和红军。这就有了落脚点。他看着这些跟着他走了一路的勇士们,深情地说:“我们现在的干部是精华,应该注意保护。”他把部队整编为三个纵队,共8000多人。
毛泽东跟他的部下说:“目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我们就是要北上抗日,首先要到陕北去,那里有刘志丹的红军,大家用不着悲观,我们现在比1929年年初红四军下井冈山时的人数还多呢!”
这样毛泽东给他的部下找到了一个高尚的目标,他这样表述红军向北走是对的,不能在部下面前过多地指责自己人的错误,应当把眼光放在更远大的目标上。这是毛泽东的高明之处。而且他也有资格这么说,他从井冈山下山后就没有败过。
张国焘拉走的红军达七八万,在四川另立“中共中央”,宣布“开除”毛泽东、周恩来、博古、张闻天中央委员及党籍,对杨尚昆、叶剑英“免职查办”,张国焘一杆子打翻了所有人,他把脚迈过坎了,就很难再收回来了。
这时,蒋介石误判红军将威胁西安,急忙调胡宗南防止红军东进。
毛泽东却继续北上,跨过海拔3000米高的六盘山,陕北苏区在望。
毛泽东渴望权力,他的同志们在绝望中将权力给了他,他需要将他的同志带出险境,找到一个可以歇息的落脚点重新开始,而这一目标在他看到陕北的时候达成了。所以,我们看到了毛泽东登上六盘山顶峰时写下的《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毛泽东提问题的时候就是有答案的时候,当年毛泽东在湘江岸边,写下“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他找到了革命的力量,他知道要依靠占据中国多数的农民,十年后的毛泽东写下了“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意味着一切站在毛泽东对面的势力,被缚住的命运已经注定。
此时毛泽东手下只有8000兵,遇到敌人骑兵两个连,毛泽东亲自指挥三个大队把敌人解决了,缴获了一百多匹马。可见毛泽东对未知的事情多小心了,骑兵这一曾经横扫天下的兵种,在机枪发明之后就渐渐淡出了战场。
这种示范很有效,这样他的部队对打骑兵也有信心了。这时,敌人的三个骑兵团又尾追而来,不用毛泽东再动手了,彭德怀领兵击溃了国民党骑兵2000多人,使他们在一段时间里不敢再来侵扰。
毛泽东兴奋地赠诗一首:
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据说彭大将军收到后说不敢当,改成“英勇红军”还给毛泽东。对此你也可以理解成不吃老毛这一套,关键在“我”这个字上看你怎么理解,此时的毛泽东尚不是后来的一句顶一万句的毛泽东,这一点不可不知。
毛泽东的部队进驻吴起镇,宣告了中央红军长征的结束。第五次“围剿”蒋介石算是赢了,他把红军打得到处乱跑,但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赢了,他跑出了蒋介石的包围圈。总算账,蒋介石输了,因为他把红军和毛泽东逼到了北方,使得共产党距离胜利更近了,查查中国历史就会发现,多数统一都是北方完成的,这是历史和地理因素决定的。
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写道: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山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中央红军长征的传奇性胜利,引起了极大震动,在上海的鲁迅和茅盾向中共发来贺电:“在你们身上寄托着中国和人类的未来”。共产国际也高度评价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英雄斗争的模范”。
随后,毛泽东对长征作了总结,他说:“讲到长征,请问有什么意义呢?我们说,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结束的……”
此时的蒋介石应该是打败中国无敌手了,日本人已经向内蒙、北平渗透了,但他依然没有和日本人干仗的意思,而是死死盯住了毛泽东,留学日本的蒋介石对日本没有仇恨,他把仇恨全放在自己内部的人身上了。
蒋介石下决心不给毛泽东喘息的机会,他似乎要弥补过去忽视毛泽东的错误,他把毛泽东当成了自己的主要对手。毛泽东抵达陕北,蒋介石立刻调集十万重兵“围剿”,有张学良、杨虎城、胡宗南等部,委派张学良代他指挥。
张学良是大军阀张作霖的儿子,被人称作少帅,和蒋介石是拜把子兄弟。在北方,蒋介石的力量并不强大,对付到达陕北的红军需要借助张学良的部队,张学良的东北军没有和红军打过仗,莫名其妙地不放一枪丢失东北,憋了一肚子的邪火,想发在朱毛“土匪”的头上。东北军居然很骄横,原因不知,按说败军之将不可言勇,蒋介石叫他们打红军,他们也想露一手,可惜已经没有机会了,林彪、聂荣臻的队伍已经会合到毛泽东的身边。
没有和北方军阀打过仗,毛泽东很重视初战,他和周恩来、彭德怀决定:集中兵力,先在直罗镇打一次歼灭战,消灭敌军一至两个师,再各个歼敌。
直罗镇三面环山,这又是一个比较标准的口袋。多么熟悉的场景,对蒋介石的部下来讲,他们应当不会再往里面钻,但这一回,老方法遇到新对手,这一招东北军没有尝过,照样有用。结果是张学良的东北军一个师被全歼。
陕甘革命根据地在后来的历史中以延安代称,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与井冈山齐名的圣地。毛泽东上井冈山的时候,袁文才和王佐是接应者,而陕甘根据地创立者是刘志丹、谢子长两位,谢子长牺牲后,这里的红军由刘志丹统一指挥。
徐海东、程子华率领一部红军先于毛泽东一个多月到达陕北,与刘志丹会合,共有5000人马。这样徐海东、刘志丹成了接应者,真正的主人是刘志丹。当年毛泽东送枪结交袁王二位,到达陕北,毛泽东不需要送枪,很简单就获得了刘志丹的支持,因为毛泽东下令将被关禁闭的刘志丹放了出来。
原来,当地省委依然按王明的路子,捕杀自己人,刘志丹也被关了起来,毛泽东知道后立刻要求:停止逮捕、停止审查、停止杀人。
毛泽东为徐海东部下三百多“反革命嫌疑犯”全体平反,毛泽东要的是人,他有绝大的胸怀接纳所有的同志。他做了一个决定,所有的参加过长征的人全部入党。在最特殊的入党考验中他们全体合格无一例外,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有力量?他们的骨干全是经历过长征的英雄好汉。
毛泽东很愿意为原根据地的纠纷做出裁定,处理的方式又极其高明,他制定的原则是要有利于团结,也就是说既要给被冤枉的人平反,又不打击制造冤案的上层。这显示了毛泽东极为高超的工作艺术。他显然不希望在得到一些同志的同时,失去另外一些。他无条件地释放刘志丹,号召全体干部、军民进一步加强团结,一致对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自家人就不要闹了,敌人就在前头,并且会越来越强大,所以要一致对敌。毛主席的指示和刘志丹被释放的消息获得一片欢呼,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显示了力量和光明的未来,释放刘志丹显示了团结合作的善意,这些举措使得原来根据地的人心情愉快地接纳了中央红军。
日本人是我们最大的敌人
抗日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成为中国一支独立力量之领袖的毛泽东,清清楚楚看到了他这时候最大的敌人不再是蒋介石,而是中华民族最凶恶的敌人日本人。日本人经过明治维新后几十年的努力,从兵蚁变成了饿狼,逐渐长出侵略的牙齿,从侵吞朝鲜开始,与大清帝国打了一场甲午战争后,进入中国东北,开始蚕食中国,这一过程居然没有受到过任何抵抗,割肉饲狼的恶果出来了,狼长大了,开始不满足蚕食了,要鲸吞了,目标变成了独占中国。日本侵略的步伐在不断扩大,此时矛头已指向华北,国内的其他问题都该放到一边了,日本人一来,全中国不论男女老幼,高低贵贱,都将是日本人的奴隶。
蒋介石没有力量统治全中国,似乎也不把北方看得太重。在东北,张学良由于得不到蒋介石的支持,一枪不放丢掉了东北,使得日本人有了可以吞噬中国的基地和本钱。有人天天讨论到底是蒋介石还是张学良丢掉了东北,我们不知道意义何在?你要是承认蒋介石是领袖,那就是蒋介石负责,反之要是不承认蒋介石是领袖,那就是张学良需要负责,最后不管是哪种情况,这两个人都需要对丢掉东北负责,并且为丢掉东北导致中华民族陷入八年血战的苦海负责,这是历史,他们俩都逃不掉,无非就是看他们俩怎样洗刷自己的罪责。
1935年,蒋介石先后同日本签订了塘沽协定,达成“何梅协定”等,把河北、察哈尔两省拱手让给日本,何应钦替蒋介石背上了汉奸的罪名,而蒋介石也没有亏待他,何一直在蒋介石手下担任要职,这就说明了问题出在蒋介石身上。
但日本人是真正的狼,他们不甘于待在那日夜飘摇的小岛上,在他们看来,中国大陆就是一块肥得流油的肉。以割肉的方式试图换取豺狼的让步只会得到更大的伤害和屈辱,日本人的野心被蒋介石越养越大,更加得寸进尺。朝鲜之后有东北,东北之后看上华北,他们的目标是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五省和北平、天津、青岛三个特别市,蒋介石你同意吗?老百姓都看到了,这样下去就完了,于是课也不上了,买卖也不做了,此起彼伏的上街游行请愿已经是常态了,不识字的人都知道中国确实有可能亡国了。
蒋介石不敢对日宣战,不积极抗日,使得北方的军阀们离心离德。结为兄弟的张学良和冯玉祥,本来就若即若离的阎锡山,都发现蒋介石靠不住,远在南方的李济深和李宗仁、白崇禧也无法接受,怎么打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一回事。不管那些想为蒋介石翻案的人花多大的功夫,都让人无法接受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毛泽东力量再小,被蒋介石逼迫得一路狂逃,高举起抗日的大旗,毫无疑问,在道义上他是站在最高点的。不错,你可以认为道义并没有绝对的意义,从来是胜者为王的,但是道义依然具有更深层次的意义,也就是说一旦他从小变大,道义也是能放大力量的。
毛泽东有资格指责蒋介石是卖国贼,他明确表态,他的政府愿意与国内任何武装队伍订立反蒋的作战协定,以求中国领土的解放和完整。
那种认为是日本人帮助了毛泽东胜利的观点,是被眼屎糊住了眼睛,蒋介石怎么可能打败毛泽东呢?从井冈山开始到陕北站稳脚跟,毛泽东自己从来没有犯过大错误。
那还是在南方,蒋介石势力巨大的地带,蒋介石都打不赢毛泽东,北方的军阀,蒋介石都无法征服,现在的毛泽东已经来到西北,蒋介石已经伤不到他了,毛泽东的眼睛盯住了民族的敌人——日本人。
毛泽东冷冷地打量着他周边的新对手:西北军杨虎城是将,东北军张学良是帅。杨虎城在打日本人和打共产党之间选项明确,他是中国人中的好汉子,过去同共产党关系就不错。张学良的东北军叫蒋介石指挥着来打红军,难度更大,一帮子东北大汉,作为军人,不放一枪一弹,丢了东北,跑到关内,算是背井离乡流亡的人,再起劲打内战,还是人吗?他们背负着耻辱活着,作为战略你可以讲撤退是为了更好地战斗,转脸去杀自己人,也算是“剿匪”,但这“剿匪”打不赢,外寇又逼上来了,怎么好意思再打自家人,抗日不抗日关系到做人的最后底线。
张学良他爹就是被日本人杀的,现如今又背负着“不抵抗将军”的恶名,这些罪名把张学良煎熬得日夜不宁。
这些都是可以联合抗日反蒋的有利因素,抗日不是毛泽东活下来的策略,而是毛泽东的责任,他没有拒绝这种责任,相反,他在另立政府的伊始,就亮出了自己的抗日主张。现在距离日本人如此之近,他要抗日,这样他的欲望、他要获得权力的努力,都是因为他是为了中国人在奋斗,他领导的长征因此变得崇高而伟大,迈出这一步,跨过这一道坎,他将超凡入圣,直到后来他与一切外国势力大打出手都是一脉相承,而此时毛泽东已经在党内拥有决策的地位,他的同志们不再试图控制他,而是转向敬佩和服从。
第一个着手点就在手头,先前东北军一个师的被俘官兵成了联合的重点,毛泽东和周恩来两个人一起抓这项工作,先从优待释放被俘官兵着手,并写信给他们的师长、军长以至张学良,逐步释放善意,表明合作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