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民俗文化大观
27082100000068

第68章 成年礼仪

成年礼是为承认年轻人具有进入社会的能力和资格而举行的人生仪礼,是一个人由个体走向社会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序。古代中国男子20岁实行冠礼,女子15岁实行笄礼。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今的成年礼已很少见。

中国传统社会有通过举行成人礼象征从童年进入成年的传统。在孩子适当的年龄长辈便会为他们举行成人仪式,虽然每个民族成人礼的年龄不同,但此事无论对长辈还是孩子都尤为重要。

成年礼的本意

古代的成年礼本意是为了禁止与未成年的异性通婚,也可以说是对成年人婚姻资格的一种道德审查。冠礼即是男子跨入成年人行列的加冠礼仪。《礼记》云:“夫礼,始于冠”、“男子二十,冠而字”。对于冠礼非行不可,《礼记》的解释是:“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照这么说,不行冠礼,则一生难以“成人”。女子的成年礼叫笄礼,也叫加笄,在15岁时举行。

成年礼的仪式

冠礼从氏族社会盛行的成丁礼演变而来,一直延续至明代。具体的仪式是由受礼者在宗庙中将头发盘起来,戴上礼帽。由于要穿戴的服饰很多,包括冠中、帽子、幞头、衣衫、革带、鞋靴等,于是分为3道重要程序,分3次将不同材料制成、代表不同含义的帽子一一戴上。“三加”之后,还要由父亲或其他长辈、宾客在本名之外另起一个“字”,只有“冠而字”的男子,才具备日后择偶成婚的资格。

女孩由家长(或主宾)替她把头发盘结起来,加上一根簪子;改变发式表示从此结束少女时代,可以嫁人了。梳头完毕,接下来女孩需要三次加笄, 每次更换相应的服饰, 从“采衣” 到“襦裙”, 再到“曲裾”,每加后行礼, 三加的服饰, 层层递进,分别有不同的涵义, 象征着女孩子的成长。女孩穿上曲裾, 戴好了玉簪,跪拜在家长(或主宾)面前,饮过及笄酒,听过家长(或主宾)的循循训导,就正式跨入了成年人的行列。

少数民族的成年礼

傣族、布朗族的成人礼有漆齿的礼俗,漆齿就是染齿,不染者不能公开参加社交活动。染齿前,需要先吃些酸性水果,有的用酸汁涂抹一遍牙齿,再点一束松明,让松脂滴在瓦块或木片上,再用黑烟熏齿,连染数日,直至将雪白的牙齿染成墨黑的颜色。与此不同,布朗族的孩子长到十五六岁时,要拔掉两颗门牙。

傣族、布朗族男子的成人礼还要文身和绣脚。男性以文身为荣,身上不刺纹者,人格低下,不如水中青蛙,会被姑娘们视为懦夫,很难得到女性爱慕,只能孤独终生。文身一般在十四五岁时举行。刺纹时,受刺者需服用一些带有麻醉性质的药物,文身师用墨在肌肤上绘出图案轮廓,以针蘸上颜料扎入皮肤,让颜料残留于皮肤内,形成永不消退的纹痕。

摩梭族、纳西族、普米族、彝族则通过更换服饰象征成年,女的换裙,男的换裤,换过之后,方可谈情说爱。摩梭族孩子长到13岁,便要举行成年礼。成年礼仪式一律在农历大年初一凌晨举行。行礼时,男孩站在正房左边“男柱”下,女孩站在右边“女柱”下,一只脚踩着猪膘肉,一只脚踩着粮袋,象征终生吃用不尽。女孩由阿妈为其穿上漂亮的金边衣、百榴裙,扎上红腰带,盘缠发辫,佩上彩色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男孩由舅舅为其穿戴簇新男装,扎上腰带,佩上腰刀。纳西族、普米族的成人礼与此相似。

延伸阅读

冠礼的兴衰

中国的成年礼见诸文献记载的是冠礼与礼,这是士阶层的成年礼。汉魏六朝时期,冠礼通行于上层社会,六朝以后冠礼在主流社会逐渐沉寂。隋唐时期,由于政制与思想文化转变的关系,冠礼与其他古礼一样只是在社会上层象征性地保留着。宋代统治者积极复兴儒学,鼓吹礼义纲常,作为“养人之始”的冠礼受到重视,贵族的礼仪演变为士庶通礼。明代《朱子家礼》被视为民间社会的礼仪指南,冠礼得到较多施行。清代是传统冠礼衰落的时代,清至民国期间,民间的冠礼普遍采用了冠婚结合的方式,冠礼成为婚礼的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