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7083200000029

第29章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3)

2006年,甘肃向国家提出建设“河西风电走廊”、再造“西部陆上三峡”的战略构想。这个构想在刘伟平这一代领导班子的艰辛努力下,终于在2011年得以实现。如今,酒泉风电基地一期工程全面完成,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了550万千瓦。550万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必须整装在一个大规模的风力场上,而甘肃恰恰具备这个条件。这里的戈壁滩一望无际,而且土地还特别平整,所以在风力发电的布局上,甘肃省具有天然的优势。“我们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变废为宝建设风电能源。现在甘肃的沙尘暴比过去减弱了,这一生态变化和我们的风电建设有关系。你想想看,原来沙尘起源的地方现在我们把它竖了这么多风力发电的电杆,很多风都被风能发电给吸收掉了,风害反而变成了宝,我们风力发电能够起到这样一个作用。”刘伟平高兴地用手比画起风叶转动的样子来。据测算,甘肃河西走廊蕴藏的风能超过两亿千瓦,是风能、太阳能发电条件非常优越的地区,特别适合建设大面积的风电和光伏光热发电场。“甘肃过去是一个原材料工业的加工省,所以只消耗化石能源,现在我们由一个过去单一消耗化石能源的省,变成了一个全国重要的以风电、光电为新能源的输出省,变成国家的新能源基地了,这个变化是很大的。如今,以风能、太阳能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甘肃最具潜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甘肃也将努力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

除了挖掘风电资源,在刘伟平的领导下,循环经济又开启了甘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刘伟平说起循环经济,用得最多的词就是“吃干榨尽”,这个形象的比喻道出了循环经济的核心,那就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基本原则就是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节能减排措施。那么怎么才能“吃”得有滋有味呢? 刘伟平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金昌循环经济试验区,过去这个矿提炼镍、提炼铜,然后就把它们作为工业原料卖出去,产品结构非常单一。现在循环经济就往下延伸,铜出来了,镍出来了,然后又把铜和镍变成亚盐,这就延伸了,它还发展成化工产业、冶金产业,随着产业链的延伸,‘吃干榨尽’这个循环发展的路子就走出来了。”正是因为循环经济有如此多的优势,对发展甘肃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身为省长的刘伟平决心很大,他说:“在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将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重点建设七大循环经济基地,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

无论是旱作农业、风能发电,还是循环经济,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国民收入上。甘肃省提出,“十二五”期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将达到与国民生产总值同等的增幅。也就是说在国民生产总值方面,从 (增长)11.3%定到了12%,提高0.7个百分点;在城乡居民的收入方面,预计从10%提高到12%,提高2个百分点。“这个难度是比较大的,但是现在我们通过 ‘十一五’的实践,农民收入已经增长14%了。这说明什么呢? 我们只要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而且不断地去完善,实现目标是完全可能的。”历史把接力棒交到刘伟平手中,有压力就有动力,有信心就会有决心。面对甘肃省的未来,刘伟平说,“十二五”期间,甘肃省将在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改革开放和狠抓工作落实上实现6个“新突破”,努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

子曰:“修己以信,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历经多层次、多岗位的锻炼,刘伟平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具备了很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和卓越的组织领导能力,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于一个人的成功,他认为必须培养和提高四种能力。一是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这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学习能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会学”,只有“会学”,才能“学会”。实践永无止境,学习永无止境。只有在社会这个大课堂、这所大学校里,广泛地学习、深入地思考、仔细地探究、清晰地辨别、切实地施行,才能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不断增强取得成功的基本素质。二是科学缜密的思维能力。要努力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善于运用理论思维升华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自己的思维建立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之下、运用在丰富的实践之中;要努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学会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中观察问题,掌握矛盾分析方法,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和全面性;要努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三是和谐的共事能力。一个人要想成功,不仅需要有干事创业的精神和本领,也要有宽阔的胸怀。只有懂团结、会团结,才是取得成功的大智慧、大本事。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善于设身处地多为他人着想,经常换位思考,善于沟通交流,多一些包容,多一些体谅,这样就能与周边人群建立并保持良性友好的人际关系;要提高合作共事能力,在工作中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和衷共济、共同努力,确立真诚待人、诚实守信的良好形象,为人诚实、待人诚恳,说老实话、办老实事;要胸襟坦白、善待他人,讲究“求大同,存小异”,提倡“退一步,海阔天空”,做到“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营造成就事业、融洽友情的良好环境。四是攻坚克难的拼搏能力。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困难和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以正确的态度面对。在工作和生活中使人倒下的往往不是困难本身,而是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是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对待工作和事业特别是其中的困难和挫折,首先要不畏难、不怕难,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始终紧盯目标,积极进取,顽强拼搏,迎接挑战,战胜困难;其次要有坚韧的毅力,毅力是许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遇事既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更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和百折不挠的毅力,这样才能做出令人敬佩的业绩;再次要有乐观的心态,事物都有两面性,暂时面临的困难后面也许就是机遇,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人生,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天涯万里 寄语母校

作为一名从母校走出的杰出校友,刘伟平时刻关注着南航的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刘伟平认为,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坚持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作为学校推进改革的目标,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引导教师潜心育人,发展壮大高水平师资队伍;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选择若干战略领域和科学技术尖端领域,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和带动高质量的教学。二是坚持走开放式办学的道路。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加强同科研院所、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国防现代化建设及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甘肃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刘伟平恳切地希望,母校能够更加关注甘肃航空航天基地的发展,加强与甘肃省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扩大在甘肃的招生,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刘伟平勉励南航学子说:“我希望我的学弟学妹们,在各种诱惑面前,能头脑冷静、目标明确,珍惜在校学习的每一天、每一节课,因为这里的每一天、每一节课,都在为你未来的腾飞做奠基。”他衷心祝愿母校继往开来、开拓创新,早日实现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后记

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照片上,32名学生分站四排,尽管衣着简朴,但年轻的面庞个个意气风发。从下往上第三排,从左往右第四位,那个身形有些消瘦但目光坚定有神的学生正是青年刘伟平。时光静静地过去了36年,当我们从他昔日的同窗手中接过这张照片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一首令人热血沸腾的毕业歌:“同学们,团结起来,担负起国家的兴亡……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翻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史》,对那段历史是这样评述的:“即使在 ‘******’掀起 ‘反复辟回潮’恶浪的困难条件下,……少数基础较好、学习特别用功的学生,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较好的成绩,其中还出现了佼佼者……如飞机系76届毕业生刘伟平……”

(撰稿:黄 岚 审稿:孔垂谦 编辑:樊小杰)

注 释

[1].友寄语: 珍惜在校学习的每一天、每一节课,因为这里的每一天、每一节课,都在为你未来的腾飞做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