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7083200000052

第52章 航空报国执著前行 激流勇进奋斗人生(1)

———记77级?[1]友, 湖南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廖前进

廖前进,男,1954年5月生,湖北洪湖人,1980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发动机设计与制造专业,同年7月分配至湖南省株洲市第三机械工业部608所工作。历任608所技术员、工程师、研究室党支部书记、指导员、人事处处长、党委组织部部长、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党委书记,湖南航空工业局局长兼党组书记、013基地主任。现任中航工业湖南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

青春,是生命涌动的河流,是刻骨铭心的记忆;理想,是勤奋者织就的一幅画,是智慧者开拓的一片天。一代又一代航空人坚守着“航空报国”的理想,执著奋进,百折不挠。采访廖前进,让我们感受到他“自信”于勤奋求学,“知足”于航空报国,“感恩”于人生境遇的洒脱与豪迈。聆听他的故事,记录那些宁静致远的感触,就像清晨时分草叶上的露珠,清澈而晶莹……

学以广才 志以成学

1977年3月的一个深夜,年轻的廖前进从武汉坐船到了南京下关码头,在岸上他结识了一同前往南航报到的同窗。几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趁着黑夜,拎着大小行囊风尘仆仆地到了南航。当时南京地震刚过,学校操场上还留有很多帐篷,清冷中有些杂乱,但这样的场景并没有影响他们求学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因为那时的他们,都是经历十年浩劫、百里挑一的莘莘学子。能上南航,的确是廖前进人生中的重大转折。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说起结缘南航的经历,廖前进感慨地说:“大学时光对我一生都是美好的回忆。我的大学,是从用毛笔填写报考志愿书开始的。”为了报考这所令他十分向往的航空院校,他用毛笔认真书写了志愿。从小酷爱书法的他本来运笔如飞,但这份志愿书他却填写了整整一天。这份特殊的志愿书在母校历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更见证了他年少时立志求学的信心和决心。他深情地回忆说:“当时同学们学习热情高涨,拼命恶补过去政治运动耽误的学业,学到很晚也不睡觉,即便晚上教室关门,管理员赶我们回去睡觉,我们也偷偷跑到路灯下学习。辅导我们的老师知识面很广,阅历很丰富,更可贵的是责任心强。他们总是不厌其烦地为我们答疑解惑。在我印象中记忆最深的是教授我们热物理的赵老师,现在想起那个情景还是那么亲切。他经常到宿舍找我们谈心,回答学习上的问题,关心我们生活上的困难。同学和老师之间亦师亦友,我们还经常到老师家吃饭。”当时,同学中间还自发成立了帮扶小组,帮助学习落后的同学,口号是“不让一个同学掉队”,大家一起齐头并进、共赴前程。在学习之余,文体活动开展得也很丰富,打球、跳舞、歌咏比赛,廖前进一样都不落。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老师的谆谆教诲,同学的亲密无间,良好的大学氛围使他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获得了全面发展。“大学期间我学会了获取知识,学会了思考问题,学会了生活,对我今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凭着勤奋和刻苦,廖前进为未来事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航空报国 壮心不已

大学毕业后,廖前进被分配到湖南株洲608所工作,从此一干就是24年。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地,经济的转型和快速增长使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追求达到近乎狂热的地步。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整个航空系统财力、物力十分匮乏。当时608所没有一个国家型号的研制项目,所谓的民品开发也都是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的简单加工,甚至到了靠外面拉活拼装石英钟以维持员工生计的艰难境地。株洲离广东很近,很多人靠来往两地贩卖点小商品就能轻松赚上几千元。608所缺人、缺财、少项目,工作环境也很差,甚至连起码的生活条件都不具备。有一次省长来视察,领导桌上吃着饭,老鼠就在桌下跑,连省长都感叹608所的环境实在太艰苦了。因此,很多人纷纷选择了离开。作为“天之骄子”的他,在时代的大潮中,也同样面临着外界的各种诱惑,是另谋高就还是驰骋商海? 这个问题也曾一度让他陷入深深的困惑和彷徨中。回忆起那个艰难时期,廖前进感慨地说:“外面吸引力很大,我们能一如既往地坚持下来、沉淀下来,回想起来主要是坚持,这与南航的教育、老师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我觉得我学的是航空,就应该为航空做点事。尽管当时有很多发展机会,但情感上还是割舍不了,舍不得放下心爱的航空事业,所以这些动摇不了我留下的决心。”谈话中我们注意到,廖前进用了“心爱的航空”几个字,一位谦和而含蓄的成功人士能有这样的表白,其“航空报国”的拳拳爱国之情可见一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凭着对航空事业的执著追求,廖前进不仅留了下来,更是为了真正做点事留了下来。他从608所燃烧室的一名技术员干起,4年时间当上了设计室党支部书记、研究室副主任,历经多个发动机的设计、研制、改型和验证,在一次次项目攻关中,他不仅在专业技术领域内辛勤耕耘,更逐渐显示出了卓越的组织、管理和领导才能。

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1997年,廖前进临危受命,被提任为608所党委书记。而此时,608所的发展也是一波三折。运筹帷幄、争取资源、协调各方、尽一切可能推动发展,是作为党委书记的他必须肩负的历史重任。他为608所不仅“争”来了项目,“争”来了资源,更“争”来了荣誉。说“争”来的,一点不夸张。20世纪90年代末期,航空工业的改革发展风起云涌,608所经过转型和发展壮大,成功研制出了我国第一台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为研究所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大到国家级项目的推出,小到挽留一个人才,廖前进都义无反顾地认真对待,显示出了他兢兢业业、大气大度的领导才能。有一个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有位大学生毕业后到了608所,因为不满意现状,外出数月到沿海求发展,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想回来,遭到了他所在设计室的强烈反对。廖前进经过调查,了解到这个学生能力很强,因为年轻气盛,一时糊涂违反了所里的规定。为了挽留这个人才,他四处奔走,上下协调,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化解了方方面面的矛盾,结果是既没有违反所里规定,又留下了这名职工。为了608所的发展,不惜一切留人才。又例如,所里屈指可数的一位高级工程师因不满现状,向廖前进提出了辞职去深圳发展的申请。批准申请就会丢掉一个人才,勉为其难只会于事无补。廖前进了解到他是去深圳搞研究谈合作,经过深思熟虑,他说服办公会成员集体决定以608所航空发动机的成熟技术,联合航空总公司及外资投资上亿元在深圳办一个电厂。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既留住了人才又为608所谋划了发展,所用的投资款第三年全部回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果断决策、变“问题”为“机遇”,显示出了他作为一位领导者超常的谋略胆识和创新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