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足迹与风采:南航校友访谈录(全2册)
27083200000006

第6章 心有大爱方有为(1)

———记54级校友, 原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程肖彭

程肖彭,男,1935年7月生,江苏仪征人,教授。1958年毕业于南京航空学院飞机系飞机设计与制造专业。1956年提前留?[1]工作,历任系团委书记、党总支书记、分党委书记、学工部长、党办主任、院党委副书记,1986年调任苏州大学党委书记,1994年调任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中共第十三大、十四大代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9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0年获“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1991年获“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聘为中国海内外中医药学术发展研究中心名誉理事长,1996年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副主任委员。

如果说,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与品格,那么在对程肖彭的访谈中,让人感受到的是一位心有大爱者对人生、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他那种心系国家、心系事业、心系群众的大爱精神,影响着他一生的追求,也让他在生活中体味到更多的感动。正是这样的大爱精神,让程肖彭在纯洁的象牙塔里无私地奉献着,也收获着……

在南航这片热土上,程肖彭学习、工作了近30年,如今的他虽身离南航,却对母校怀着深深的眷念。这样的眷念,让他在相继担任苏州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重要领导职务以后,还兼任着苏州地区南航校友会会长,南京地区南航校友会会长、名誉会长等职。为南航的发展献计献策,始终是程肖彭对母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品学兼优 年少有为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程肖彭从小学习成绩就很优秀。初中时他就读于当时著名的省立镇江中学,高中他考取了当时颇有名气的南京四中。四中师资实力非常雄厚,教师中有许多人都有留学经历,在学科知识上有较强的造诣。优越的教育环境让程肖彭从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渐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考入南航后,程肖彭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徜徉。课堂上,他并不满足于老师讲解的知识,善于发散思维的他总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大学虽有很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他还是把大量的时间放在学习上,课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让他一直是班里的佼佼者。

少年时就有很强的集体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程肖彭,并不满足于学习上的优秀,学习之余,他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工作。“在那充满激情的年代,作为青年无法置身于社会之外,应该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投入到时代大熔炉里锤炼自己。”中学期间,担任过两届学生会主席的程肖彭,承担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参加了当时的土改和长江大堤的修建工作。“那时我年龄不大,却要带领300多个民工开展工作,既要管理建堤,又要计算工时,还要防止特务破坏。”程肖彭说,“这期间虽然辛苦,却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大学期间,身为班级、院系的主要学生干部,程肖彭在管理学生事务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因工作出色,他被提前留校担任管理工作。

1954年,高考结束后不久,南京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几个大型工厂都面临着被洪水淹没的危险。当时,程肖彭和同学们都已经拿到毕业证书顺利毕业,但当洪水袭来时,他们为保护国家财产而毅然选择留下。他的同班同学蔡继武就在抢救国家财产的过程中牺牲了。当时,这位同学就倒在程肖彭的怀里。程肖彭说:“那个情景,一辈子烙刻在我的记忆中,这活生生的事例更加让我明白了什么是青年人对于国家的情感。”这种情感已流淌进他的血液,化成了他为国家、为社会而奋斗的自觉行动。

师生情深 感恩回馈

在每位南航人的心中,都有着关于南航的回忆和故事。在程肖彭的记忆中,他的南航故事充满了真情与感动。在南航学习的岁月里,虽然物质较为匮乏,但程肖彭感受到的是精神的富裕,这种富裕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那份真挚,不掺杂半点私心的真诚。那种质朴的同学友谊是程肖彭脑海中抹之不去的南航印象。他说:“当时,我所在的班级有一个调干生,由于前期的学习基础较薄弱,进校时成绩不理想,学习起来很困难。但他学习很刻苦,班上的同学都主动去帮助他,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那位调干生在经济上较为宽裕,总是主动帮助经济困难的同学。”程肖彭说,一帮一、二帮一的温情景象,在当时的班级中随处可见。

在南航,师生间的真挚情感也时时感动着程肖彭。“南航的领导、教师在学业上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但在生活上却非常关心学生。”程肖彭记得,当时飞机系系主任李定夏老师有留美经历,从学习直至生活,他关心、爱护着每一个学生,在同学心目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几乎每次同学聚会,大家都会提到李老师。当时的班主任乔无期 (乔新)老师同样非常关心班上的同学,逐一指导学生的学习,并对学生的生活也非常关心。更让程肖彭感念不忘的是,读书期间他得了胃出血,系总支书记孙成泉得知后非常关心,由于在学校食堂就餐不能很好地进行饮食调养,孙老师就把程肖彭接到自己家里,给他做了两三个月的病号饭菜。这种无私的师爱在程肖彭心中播洒下了“为师当有大爱”的种子。

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大集体中,大家没有忘记用自己的行动去回馈母校、回馈祖国。程肖彭在南航求学时,正值新中国建立初期,也是建校初期,大家对于国家集体的热爱之情至诚至真,总是积极地参加各项集体活动。大年初一,程肖彭和同学们响应学校号召一起下河挖淤泥,“南京明御河的水刺骨般寒冷,但同学们的内心却是热乎乎的。”那时,大部分同学的生活都比较艰苦,可以享受国家助学金,但当1955—1956年国家经济比较困难时,同学们纷纷跟校领导要求放弃国家助学金。程肖彭记得,时任院长的吴继周虽然感动于同学们对祖国的一片深情,但他深知大家经济困难,没有同意这样做。然而仍然有很多同学放弃助学金,改为勤工俭学,用自己的劳动赚钱来维持学习。同学们深深懂得,当国家有难时,青年学生有责任为国家分忧解难。

敬业尽职 深受爱戴

怀着感恩的心,带着南航学子特有的质朴,程肖彭开始了自己的事业之旅。他将事业扎根于高校,在管理岗位兢兢业业工作,全心付出,一干就是40多年。“推动大学的发展”成为程肖彭矢志不渝的追求。为了这样的追求,付出再多他也愿意。

1986年,程肖彭从南京航空学院调任苏州大学 (简称苏大)。在苏大的8年里,他几乎每天都超量工作。即使住院期间也仍在医院接待干部群众,处理工作事务。见此情景,校办同志在多次劝他要注意休息、多爱护身体无效后,甚至郑重其事地向他提出意见。1990年暑假期间,他被意外撞伤,昏厥后住院治疗,经检查为脑震荡,医生嘱咐出院后要好好静养,否则会有后遗症。但新学期刚开学,他又赶着上班了。

对党员领导干部来说,勤政为民是为官之要、立身之本。为此,程肖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工作的第一理念。在他看来,高校党委书记作为基层干部,要多接触教职员工,熟悉群众工作。在苏大,不论哪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程肖彭都十分熟悉。大家都乐于与他谈心,向他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他经常到各院系和部门找干部群众谈工作、拉家常,了解教职工的困难。为及时了解基层群众的心声,他不仅与教研室和学生班级定点联系,还利用业余时间在家接待群众。许多同志出于对他身体的关心,反对他这样的“疲劳战”,但他坚持认为,“送上门的情况要了解,送上门的思想工作要做好。”

“要当好领导,仅有工作激情是不够的,还要有领导艺术。”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程肖彭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孩子,用真诚的态度来开展工作。在“六四”政治风波时期,程肖彭不分昼夜地到学生中去耐心地说服疏导。那些天,他吃睡都在办公室。在“六四”那一天,许多学生打着声援旗帜要上街游行,程肖彭和校长在学生不听劝阻的情况下,紧紧抓住学生的旗帜,堵住学校大门,坚决地说:“今天就是打死我们俩,也不让你们出去。”就是他们这样的一份真诚感动了学生,学生最终没有走上街头。事后,苏州市委书记说,苏州的稳定苏大是立了大功的。程肖彭与其他领导共同维护了学校和社会的稳定,也保护了学生的安危与前途。正因为苏大维护了稳定局面,事后没有一位苏大学生遭受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