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60年代中期, 熔化极脉冲氩弧焊新技术刚刚在国外起步, 关桥就针对我国自行设计的新机种焊接结构, 迫不及待地主持了“喷气发动机薄壁机匣熔化极脉冲氩弧焊工艺与设备的研究”课题, 并应用焊缝滚压技术为新型喷气发动机的研制提供了技术保障, 填补了国内空白。
1970年, 他开展了扩散焊研究, 首次在国内实现了金属材料的自扩散连接, 为斯贝发动机点火器铝合金隔热板的研制打下了基础。他又带领团队开发了铝合金的滚压扩散连接技术。其间, 他主持的“钨极脉冲氩弧焊与悬空焊工艺研究”, 是上海708工程发动机研制的攻关课题。其设计研制的钨极脉冲氩弧焊设备, 实现了薄壁机匣的悬空焊接, 控制了变形,解决了材料焊接裂纹问题, 得到成功应用。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根据国际上高能束流 (电子束、激光束) 加工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关桥迫不及待地多次建议创建国家级高能束流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并把等离子体与离子束加工技术纳入其中。该实验室于1995年建成并通过验收, 关桥任学术委员会主任。15年来, 他正确把握主要研究方向, 在开放课题、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实验室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研究中心。
1998年, 在关桥的倡导下,“航空连接技术”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成立。他任学术委员会主任。
搅拌摩擦焊 ( FSW) 是英国焊接研究所于1992年发明的专利技术, 关桥闻风而动, 立即指导对该技术的研究, 确认搅拌摩擦焊作为固相焊用于铝合金结构制造, 可以根除熔化焊(主要是氩弧焊) 导致的焊缝缺陷, 为航空航天工业带来一次焊接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在他的运作下, 制造所与英国焊接研究所顺利合作, 于2002年建立了“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和我国首家专业化搅拌摩擦焊公司 (赛福斯特技术公司), 发展势头红红火火, 已为航天、航空、舰船等领域提供了大量搅拌摩擦焊技术与装备, 正在为大型飞机的研制和高速列车的制造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育人桥”——言传身教,焊接制造后继有人
“学会欣赏别人, 不断完善自我; 发挥群体智慧, 矢志振兴中华。”
这是关桥的人生格言, 他称之为自己的“金钥匙”。
1957年11月17日, 关桥在莫斯科大学聆听了******著名的“世界是你们的……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讲话。他深知, 关爱青年就是播种希望。
1982年, 还未考取关桥硕士生的郭德伦, 把在制造所实习时学校带队老师已通过的大学毕业论文交给关桥, 请老师看一看。关桥认真看过后, 要求重新改写一遍。毫无思想准备的小郭看着已晚的天色、30页的论文和次日离京的火车票, 似乎想解释一下, 但抬头一看老师的目光, 便默默接过了论文。老师走了, 小伙子委屈地哭了, 但他一笔一画地抄写至次日清晨。这个“下马威”, 是老师给弟子的见面礼。不久, 关桥吸收小郭进课题组。研究生尚未毕业的他忐忑不安地问:“我行吗?”“只要用心, 一定行。”果然, 在老师的指导下, 小郭崭露头角, 成为“薄壳结构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方法及其装置”的第二发明人。
1994年夏天, 时任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 又是国际焊接学会副主席的关桥, 作为东道主在北京主持了号称国际焊接“奥林匹克”盛会的国际焊接学会第47届年会。他精心挑选了10位青年, 以会议工作人员的身份参加年会, 并把他们一一介绍给外国专家。年会结束了, 青年们向老师深深地鞠一躬。这一躬, 不仅感谢老师又给了一次机会, 更感谢老师一贯的良苦用心: 老师多方联系, 有目的地推荐他们赴美、英、德、日、俄等国家深造; 老师给他们修改论文, 连标点符号都不放过; 老师广泛收集国外资料, 或写批注或翻译, 及时发给他们。郭德伦悄悄统计过, 老师几乎每周都会拿出一份新资料。他曾劝老师不要太劳累, 但关桥语重心长地说:“我不怕累, 我就怕你们不知道国际科技前沿的发展水平, 就怕你们不琢磨, 不创新。”
他们没有让关桥失望。
郭德伦早已成为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并入选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培养人, 荣获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航空报国科技尖兵和中航工业焊接专业的首席专家称号, 任制造所副总工程师和科技发展部部长。谈到老师, 小郭动情地说:“关老师始终用心血培养我, 教给我如何掌握取得成功的基本功———德才兼备。”
同小郭一样, 关桥培养的20多个学生都是不同岗位上的技术带头人, 有的还走上领导岗位。
多年来, 关桥家过年有一个惯例———同事和学生们上门拜年聚会。下图为1999年春节欢聚的情景。
“合作桥”——放眼世界,学习借鉴为赶超
乌克兰驻华大使在代表总统向关桥颁发乌克兰功勋勋章的仪式上说:“关桥院士是优秀的科学家、社会活动家, 在焊接结构完整性研究方面设立了学派, 培养了科学骨干专家……他为乌克兰与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所做出的贡献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为提升我国焊接科技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 关桥积极组织各种学术交流、技术推广与合作等活动, 努力把中国焊接推向世界, 同时, 坚持在引进的基础上创新。
1989年9月, 在芬兰召开的第42届国际焊接学会年会上, 关桥热情邀请国际焊接学会第47届年会到北京召开, 被学会接受。1994年成功举办了这届年会, 受到广泛赞誉。这次盛会, 扩大了我国与各国同行的交往, 促进了我国焊接科技与国际接轨。
关桥参加1989年芬兰会议之后, 顺便拜访了莫斯科航空工艺研究院 (“尼亚特”)。这个机会, 是他“争”来的。当年7月, 他邀请留苏时母校的校长尼古拉耶夫院士访问了北京和制造所。临别时, 请校长带给“尼亚特”院长一封信, 希望访问该院。很快得到苏联航空部的批准。他成为苏联与中国友好合作关系中断约30年后, 第一位访问“尼亚特”的中国专家。根据访问的情况, 他及时提出了制造所与“尼亚特”开展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建议, 得到所领导的大力支持, 重新开启了中苏科技合作的大门。从此, 制造所与“尼亚特”交往密切, 建立了多项实质性的合作项目。
自1987年关桥赴英国从事合作研究以来, 在他努力下, 制造所与英国焊接研究所的交流与合作从未间断, 在焊接应力与变形控制、电子束焊接与加工、激光焊接与加工、搅拌摩擦焊接等领域都有实质性的双边合作科研项目, 成效显著。
此外, 他还与德、法、日、美等国家的焊接研究所或大学开展学术交流, 为制造所焊接专业的发展放眼世界、瞄准前沿而努力。
由于工作需要, 关桥出国的机会相对多些。每次都是超负荷地工作, 以便多了解一些科技动态, 多打通一些渠道, 多收集一些资料。为了这“三多”, 出访前, 他抓紧时间收集问题, 进行分析, 确定目标, 有备而去; 在国外, 巧妙安排时间, 利用一切空隙, 广交朋友,掌握“活”情况, 寻找可能合作或培养青年人的机会; 回国后, 及时整理资料, 写出有价值的总结, 谈体会, 提建议, 分送有关部门或个人。
“立交桥”——多姿多彩通向未来
近50年来, 关桥所做的一切, 缘于对党的忠诚, 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缘于对航空工业的热爱; 缘于把航空报国的理想化为对航空制造技术创新的追求。这种爱, 无怨无悔; 这种情, 有始无终。
关桥认为, 工程科学架起了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产业发展之间的桥梁, 是产业革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制造技术属于工程科学, 创新是航空制造的灵魂。他坚信, 现代航空工业要求航空制造技术不断吸收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 综合应用于航空产品的设计制造全过程。制造技术对实现设计要求、保障产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降低全寿命成本, 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正是这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与责任意识, 使关桥青春永驻, 激情依旧。
党的******号召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 他十分兴奋。在接受《中国航空报》、《科技日报》等媒体采访时, 大声疾呼“全力打造中国航空制造, 加速振兴航空高科技产业!”
他不失时机地在各种场合宣传航空制造的重要性, 呼吁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先进制造技术缺乏储备, 原创性新技术更是凤毛麟角, 绝不能再犯重型号、轻预研、轻工艺的老毛病, 防止制造技术********的倾向。一再强调, 没有技术储备、没有预先研究的坚实基础,靠临渴掘井搞型号攻关是远远不够的。先进航空制造技术是金钱买不来的。
同时, 他积极运作, 努力发挥航空制造技术的优势。在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04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 中, 制造所申报并获批准的已有6项, 均为航空制造发展中带有方向性的高端装备;“04专项”支持制造业的“专业平台”建设, 旨在强化其对全国的导向与辐射作用。制造所已与哈尔滨焊接研究所联合申报了国家级“焊接专业创新平台”, 于2010年6月13日通过评审, 有望批准立项后, 更有用武之地。
身为全国政协委员, 关桥积极参政议政, 经常参加有关航空工业发展问题的各种咨询、研讨活动, 并多次上书有关部门。2004 年10 月19 日, 他同15 位业内院士、专家签名的“关于发展我国大型飞机的思考和建议”呈报中央; 2005年3月5日全国政协会议期间, 又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快大飞机立项的提案……
伟大的事业催生伟大的激情, 伟大的激情铸就伟大的事业。
“攻坚桥”、“拓展桥”、“育人桥”与“合作桥”, 贯穿于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之中, 构成了一座神奇的、多姿多彩的“立交桥”。它涵盖了先进飞行器及其动力装置新型号所“特需”的“关键”的焊接/连接技术、装备与人才, 为航空特种结构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构思空间, 为结构轻量化、整体化、低成本制造和安全可靠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形成了对新型飞行器发展的推动力和牵引力。
2011年1月11日下午1时11分, 在这8个“1”的时刻, 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战斗机试飞成功。
1月14日, 在中航工业2011年峰会上, 林左鸣总经理向全集团员工表示祝贺, 感谢航空人为此付出的日日夜夜。会场上, 关桥浮想联翩, 他倍感欣慰的是, 新一代战斗机大量采用了特种焊接/连接技术制造的重要承力结构件, 如电子束焊接的钛合金结构、激光焊接的大型壁板构件、搅拌摩擦焊制造的铝合金结构、SPF/DB制造的大型钛合金壁板结构等。航空特种焊接/连接技术体系, 在新一代飞机的设计/制造中大显身手。
面对一个个辉煌的成就, 关桥通常只有一句话:“今天的成功, 是制造所领导和我们的团队共同创造的。我这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一点儿应该做的事。”
这, 就是航空人关桥———神奇“桥”。
功勋风洞
———“风雷”1号
毛书熹
“风雷”1号是现在中国航空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的FL-1风洞 ( FL是“风雷”的汉语拼音缩写) , 它始建于1958年, 是我国第一座工业用生产型亚跨超三声速风洞 (简称高速风洞)。风洞建成后仅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承担了我国航空工业自行设计和改型的各种型号飞机及战术导弹、航天工业各种导弹、兵器工业各种反坦克弹及炮弹、核工业原子弹等数十种型号研制的大量的各种高速空气动力试验, 风洞试验次数有几万次之多。开展了很多项试验技术研究, 创造了许多国内第一。同时, 也为国家培养了一批空气动力试验技术人才。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谢光来单位视察时, 赞誉FL-1风洞为“功勋风洞”。
集中力量,边学边干,一年建成
风洞是飞行器研制不可缺少的空气动力试验设备。为适应20世纪50年代我国航空工业从仿制走向自行设计的需要, 1958年7月在沈阳飞机厂成立沈阳空气动力研究院, 时任沈阳市委第一书记焦若愚亲自兼任院长。研究院规划先建造高速风洞和低速风洞各一座。
高速风洞是采用当时苏联正在使用的AT-1风洞设计图样。这是一座暂冲式半回流三声速风洞。试验段截面为0. 6 m × 0. 6 m的正方形, 风速为Ma0. 5~3. 5。除风洞洞体和自动控制、测量、记录设备外, 还配有庞大的气源系统。气源系统包括480 kW电机4台, 每分钟排气90m3; 空气压缩机4台, 承受压力为8atm?[3]的储气球15个, 共3000m3; 还有压缩空气净化、干燥、冷却等设备。